南洋风云1864 第335节

  五大船行每年共计捐助5万银洋,每家1万银洋,年年如此。

  马尼拉《世界日报》也得到每年总计2000银元捐助,在“五大船航天气预报”栏目下,再报道一些航运中的新鲜事儿。

  各府县沿海码头的船民们就更朴实了,纷纷买了香烛,草纸前往祭拜,弄得高山上的气象台整天烟雾缭绕。

  最后没办法,任由当地船民出资在附近盖了个妈祖庙,今后祭拜到庙里去就可以了。

  以当今时代民众的迷信程度,压根儿无法解释天气预报为何这么准?

  报纸上一报道,隔个一两天台风准时而至,简直就像摸到了家门儿一样。

  能够解决海上航运气象预报的大难题,出海人们最担心的事就解决了。

  而这极有利于近海捕捞业的发展,如今家有渔船的渔民,出海前都要看看天气预报。

  要是天气预报有台风,那这几天就在家歇篓子,编织渔网,晾晒鱼干,整理渔船,等到台风过后再出海。

  天气预报对农业的作用更重要,有了天气预报,村镇里就会早做准备抢收抢种,有雨的天气也不用出门翻晒粮食,那可真是积了大德了。

  马车出了城以后,行驶在郊外的道路上。

  走了一会儿

  楚王郑国辉就吩咐停下,这是一处小河边,一座结实的桥梁,跨越30多米宽的清澈河流连接两岸。

  道路上还有些坑洼积水,一眼看过去星星点点的不少呢。

  但道路的整体情况相当不错,楚王郑国辉走下马车来,特意用劲踩了踩,道路的基础相当坚实。

  知府曹玉秀在一边详尽的解释说道

  这些道路都是严格按照道路施工条例修建,由夯土层,石灰层,粉煤灰层,碎石层,粉煤灰层,再加黄土层夯实筑就。

  道路两边都挖了标准排水沟,每隔一公里树立一块里程碑,道路两侧栽植行道树,每周都有拉着黄土的马车维护。

  楚王郑国辉点点头,转头看向广袤的田野。

  田野中的秋季稻已经完全收割了,田垄中的缺口全部封闭,台风带来的暴雨将田垄里灌满了水,远远看去一片波光粼粼。

  这就是变灾害为利的最鲜明例证,抢先收割完的稻谷地里,若是完成了烧麦梗,翻土,耙平,这下蓄满了水,很快就可以栽种晚季稻了。

  时间抓的好,这得省下多少功夫?

  楚王郑国辉又走到石桥边,然后有兴趣的听着知府曹玉秀介绍起来。

  这座石桥长38米,由11名华人工匠和162名土著苦役犯建成,历时一个半月。

  整座桥都是由大石砌筑而成,一个圆拱跨越而过,在大圆拱的左右两边还有两个小型圆拱,用于分担重力。

  修建的时候

  是在下面建成木桥,然后用胳膊粗的木材建成一个圆拱形状,表面铺设薄板,形成稳固的半圆形框架。

  然后用块石砌筑,兑了糯米浆的水泥勾缝,就形成了跨越河两岸的圆形石拱,方法简单而坚实,能够用很长时间。

  楚王郑国辉还特意走到桥边,用力抠了抠石缝中的混凝土,扣几下没扣动,这才满意的点点头。

  此时在他的身后,知府曹玉秀已经震惊的张大了嘴,同知郭鲁明亦是如此,包括卡加延府的一众官员们。

  楚国的所有官员都知道,楚王视察那从来做不得假,有任何一点都会被发现,说目光如炬都谦虚了。

  就这做派,谁敢在楚王眼皮子底下弄虚作假?

  后来,知府曹玉秀对好友曾言道;

  “当陛下手伸过去的时候,我的心害怕的都慢了半拍,生怕陛下扣一块泥灰下来。好在老天保佑,总算度过了这一关。”

第361章 明令禁赌

  一连十数天下来

  楚王郑国辉一行从卡加延至三宝颜,然后顺着海滨公路的通衢大道考察沿途府县,最终进抵达沃府,一路风尘仆仆。

  虽然辛苦,可在沿途看到的丰收景象,依然让楚王郑国辉心生欢喜。

  通州群岛是最早进行华人垦殖的地区,岛上人口已经发展至174.55万(注;不含7岁以下儿童),发展至五府21县。

  新的两个府,一个是圣地亚哥,一个是罗萨里奥,皆位于达沃府以北广大新开拓地区。

  在华人移民垦殖较为成熟的府县,当地经济水平明显比圣地亚哥和罗萨里奥高了一层,生活也更宽裕。

  在广大农村里

  几乎家家户户饲养猪和鸡,少的农户两三头猪,多的十来头猪,养几十头猪的大户也不鲜见。

  养羊的农户大多在偏僻地区,每户养个几十头,几百头都不鲜见,以散养为主。

  饲养大牲畜牛和马的就比较少了,尤其是马比较娇贵,易生病,而且事多,没有相当的专业知识真养不好。

  楚王郑国辉看过的几个养马大户,都是当地的大地主贵族,军官出身,拥有至少上千亩以上田地,林场和山头,雇佣专业的马夫饲养马匹。

  经过建国后的两轮大封赏,楚国贵族和爵士几乎遍布各府县,在今年数千名军官和2.5万老兵退役后,数量还会更多。

  回归乡林,退役军官依然有意愿工作的会安排村镇职务,或者当地港务局,税务,警政署,惩戒署,电报所,邮政所之类的去向,大力充实基层。

  退役士兵大多回归务农,这些士兵赏了不少田地,经营好了,妥妥的中小地主阶层。

  在村头乡间

  经常会看见一些让人眼睛一亮的建筑,有中式也有西式,这大多是当地华人贵族乡绅依据个人喜好兴建的宅邸。

  只要在自己地盘上,想怎么建都可以。

  这是楚王郑国辉愿意看到的情景,楚国是封建立宪制王国,在国王下面,有一些公侯伯子男等贵族,形成了王国的上层贵族阶层。

  在贵族边缘,还有一种终身授予的“爵士”荣衔,比如平日里行善积德,卓有贡献的平民和地主乡绅,会得到王室授予爵士爵位。

  再加上数量众多且广泛的大中小地主,形成了稳定的金字塔结构,对王国的统治有益,是稳定基层乡村的得力举措。

  无论在任何时代

  地主及贵族阶层普遍拥护王室,他们是现行封建分封制度的主要受益群体。

  维护王室的统治和威严,就是在维护自身财产的合法性,就是在维护贵族和地主阶层合理性,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广大的通州群岛,除了主岛以外,周边的一些无人荒岛也陆续得到垦殖。

  多则数千人,少则三五百人。

  如今对通州群岛的垦殖开发正进入下一阶段,那就是逐渐推进到“全域开发”,更深入的进入岛屿中心腹地。

  比如罗萨里奥府,就是楚国治下罕见的不滨海的府,其位于达沃府以北的岛屿腹心地带,通过一条蜿蜒的达沃河连接南北。

  而这条达沃河,就成为了罗萨里奥府输出和输入物资的生命线。

  在达沃河上

  楚王郑国辉看到了数以百计的水泥船繁忙往来,运载着粮食,猪牛羊等牲畜,瓜果和家禽,还有砖头,水泥,木材,煤炭等各种生产资料。

  一条水泥船通常能运送四五十吨的货物,相当于30辆骡车。

  只要船尾一名壮汉摇橹即可,往来与水流较为平静的内河中,优势极为凸显。

  从各地官员的汇报来看

  早期开发的三宝颜,达沃和卡加延三府中,如今已清偿完移民贷款和各项农业扶持贷款的农户,占据了华人移民的七成还多。

  很多趁势发展起来的富户,已经不甘于在农村土里刨食,自由流动进入城市中,购房置产,经营商业,运输业或手工作坊,有力的推动了城市的发展繁荣。

  另一些坚守乡村的农户,则开始用手中的余钱购买土地,只要有余钱就持续不断的购买,向种田大户的方向发展。

  由于村镇中的农田属于王国所有,这些离开乡村的人口只要偿还完贷款,将田地还给村上,就可以自由的流动进入城市。

  在这方面,政府并没有设限。

  可没有清偿完移民贷款和各项贷款的人口,也有部分滞留于城市中,长期不回乡村,也不耕种经营土地。

  这部分人口,就由警政署缉拿归案,查明无误后直接打入苦役营中,享受最低三年,最高十年的苦役生活。

  苦役最多判十年,能够在苦役营里待十年还活着的凤毛麟角,可以说百不存一。

  就像楚国如今拘押的苦役犯,在没有大举对外扩张的情况下,从最高峰的近200万下降到百余万人,几年下来少了一半。

  这还是将东马来亚三州近50万土著囊括其中,才能保持的数值。

  长年累月的艰辛劳动,不但摧残了土著苦役犯的身体,也严重摧残了其意志,所以导致死亡率偏高。

  如今的各地矿山中,已经出现了人手缺乏的情况。

  被迫改用一些蒸汽机械和铁轨,新增了一些矿山机械辅助劳动,矿山苦役营也在有意的改善生活,起码让这些苦役犯能吃得饱。

  全国各地的码头,道路,桥梁和水库建设持续在进行,年复一年没有中断,全国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这里面离不开苦役犯的辛勤汗水。

  对付逃避偿债责任的华人移民,这种严厉的举措很有必要。

  这保证了当前移民体制的顺利运行,也保证了皇家南洋银行丰厚的移民贷款本息收入,是维持王国当前体制的必要举措。

  皇家南洋银行是王室的钱袋子,每年都贡献多达数千万银洋收益,供楚国王室蓄养军队,建造铁甲战舰,大力推进工业发展,推进全国的道路,桥梁,水库和城市建设,这都要花去海量的预算。

  没有了这块巨额收入,王室和政府财政就会捉襟见肘,很多事想办,办不了。

  所以对那些不履行偿还贷款义务的华人,政府打击绝不手软。

  在圣地亚哥府和罗萨里奥府,经常会见到乌云盖天的情景,那是持续在进行大规模的烧荒,将大片的热带密林变成一望无际的良田。

  楚国官员在垦荒方面极有经验,已经形成了所有成效的垦荒步骤,道路延伸到哪里,垦荒就拓展到哪里。

  修路,建桥,垦荒,伐木,清理大火过后的土地,丈量田亩,建村设镇,一步步进行的有条不紊。

  通州群岛和海南群岛始终是接受华人移民的主力地区,而新垦荒的州府,则是华人移民安置的重点地区。

  而在卡加延,三宝颜和达沃这些较为成熟的地区,殖民地部只是根据各地府县上报的缺口数额,逐月安排少量移民进入。

  不会安排动辄数千上万的华人移民,那会引发地方矛盾。

  在达沃府的金沙县,当地华人移民向工厂企业流动的趋势很明显,广大村镇经常会由于人口不足,而需要不断的补充。

  金沙县是楚国另一个重工业基地,该县总人口已经发展到31.1万人,拥有一座大型钢铁厂,一座大型铜冶炼厂,还拥有轧钢厂,铸造厂和机械厂等一大批重工业企业,城市人口直追达沃府。

  金沙县工业发展势头迅猛,尤其滨海地区更是烟囱如林,每天喷涂着大量浓浓的黑烟,将整个地区上空渲染成灰黑色。

  这正是当今时代蒸汽工业的特征,金沙县的工业经济迅猛发展,吸引了周边数个县的广大农民,在偿还完移民贷款之后,纷纷移居城市里寻找新的机会。

  金沙周边几个县农业经济一直没发展起来,与这一点有很大关系。

  由于大量农村人口移居城市,自今年以来,已经向金沙及周边几个县移民3.4万余人,是三个成熟的府治中移民人数最多的地区。

  这种情况在卡加延也有所表现,当地发展势头迅猛的玻璃陶瓷产业,也吸引了大量华人移民脱离农村,年均达到四五千人规模。

  只不过,没有金沙县这么显著罢了。

  达沃行宫

  楚王郑国辉坐在御案后面,埋首批阅数量众多的奏报,这都是近段时间积累下来的各地奏折,视察期间无瑕处置。

  正好在达沃休整几天,就一并处置了。

  楚王郑国辉连续勾决了71名死刑犯,看的各种令人发指的犯罪行径,在勾决了最后一名死刑犯后,终于长长的出了一口郁闷之气。

  他放下笔来,拿起一根雪茄点燃,让浓烈的烟草雾气飘散开来,静静的恢复一下情绪。

  看了这么多丑恶的东西,感觉心里堵得慌。

首节上一节335/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