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风云1864 第282节

  在印度次大陆,一场严重的旱灾饿死十几万或几十万人是轻松的事儿。

  在印度殖民地征募兵员从来就不是个事儿,制约英属印度总督府扩充兵力唯一的难点,就是他们想花多少钱?

  英属印度总督府辖下有几百个土邦王公,并且对旁遮普,孟加拉等重要的土邦进行直接统治,对海得拉巴等其他500多个土邦进行间接统治。

  随便在哪个犄角旮旯扫一扫,凑个上万兵力也不算个事儿。

  英法联军上岸后,便派出尖兵部队,开始深入内陆四处侦查。

  没过多长时间

  尖兵部队便纷纷返回,报告了侦查的最新敌情,楚国军队早已经严阵以待,就在距离海岸不远的地方。

  围绕着斯里巴加湾市,楚国军队建成了一个环形的防御线,以调堡,防御墙,深沟和铁丝网形成防御带,距离海湾只有4~5公里远。

  那里是斯里巴加湾市核心地带,最显眼的是当地文莱王宫建筑还有洋葱尖顶的青真寺庙,隔着远远的就能瞧见。

  楚国军队阵容严整,且骑兵四出。

  这迫使英法联军的尖兵部队不敢大意,迅速的龟缩了回来,背靠着大部队才有安全感。

  现在,英法联军再也不敢轻视楚国军队了。

  连着遭受了几次重创,那真是被打的满口牙都掉光了,直接吐血三升呐!

  如今在英法联军从上到下中,对楚国是“魔鬼军团”的传言甚嚣尘上,原本就是出于联军司令长官卡尔文-菲利普斯中将之口,很快传扬了开来。

  这在极其迷信的军队中很有市场,包括咖喱兵都深信不疑。

  这种情况下,谁还敢轻视楚国军队?

  联军副司令长官康纳中将得到相关最新军情汇报后,率领手下的军官前去观察,一行人骑马很快在一处树林边停下。

  现在看到树林,英法联军中的很多军官都有了心理阴影。

  非到万不得已,绝对不会让士兵进入这该死的森林中,没有埋伏也不行。

  康纳中将一行停留的树林不大,占地也就两三亩之间,距离前方的河流约几百米。

  在河流的对岸

  可以看到一堵很显眼的长墙蜿蜒的扩展开去,每隔六七百米的距离,就有一座圆形的碉堡。

  这些城墙也不高,大概3.6米~4米的样子,由厚厚的夯土累积而成。

  这种夯土里面加入了茅草,与潮湿的粘质土混合而成,是热带地区修建茅草房的必备材料,没想到被东方人修建成了长墙。

  每隔六七百米的距离,就有一座用砖石砌成的坚固碉堡,碉堡有大有小。

  在康纳中将的望远镜视野中

  横架在河流上的一座桥梁后方,就是楚国军队的两个大型碉堡,仿佛两个重甲武士在护卫着这个交通要道。

  大型碉堡有五层,上面的三层开有炮眼,每层有4个炮眼,加起来能够加设12门火炮,那么两个碉堡就是24门火炮。

  再加上土城墙上,每隔一段架设的火炮,眼前这片长约一千米的防御线上,至少有36门至40门火炮。

  这里与新加坡一样,在防御线的前方数百米,挖有浅沟,铁丝网和深壕,距离河流只有七八百米,没有充分的地方可以展开大军。

  这样的防御态势,让老练的康纳中将都感觉到很棘手。

  “传我的命令,调两个团步兵过来,先把桥梁的这一次占住,然后顺着河流设置营寨。嗯……保持在二英里之外。”康纳中将命令说道。

  他可不会将自己的军队放在敌人的炮口下,除了堵住桥梁的那两个团。

  斯里巴加湾市原本就不大,这是一个人口约6.3万人左右的传统南亚城市,具有强烈的清真风格,环城市周围也有石砌城墙。

  眼前的碉堡防御线,就是外围的防御线了。

  这样一来

  斯里巴加湾市就形成两层防御线的格局,加上河流,树林和自然山川地形的阻隔,可供进攻的宽大正面并不多。

  康纳中将手上只有3.1万名官兵,不可能挤在一个狭小的攻击区域。

  但他并没有急于进攻,英法联军经过长途海运抵达这里,至少需要休整一下。才能满血复活,发挥出全部的战斗力。

  一天后

  英法联军的帐篷营地密密麻麻,从码头一直连接到对峙前方,绵延了七八里长,看起来相当之壮观。

  康纳中将这时候也拿到了关于楚国军队的确切情报,当面之敌是黄山特遣队,是由楚国第三远征师为主力,加上两个新编步兵团组成,总兵力1.32万人。

  这其中,斯里巴加湾市兵力约有7200~7500人左右,还有近万武装民兵协助守卫。

  也就是说,楚国方面的军队约1.7万人,只会多不会少。

  相比英法联军的兵力,大概是2:1。

  这份最新情报

  给英法联军增添了一份信心,正面攻防的话有一倍兵力优势,难道还拿不下楚国军队吗?

第305章 隔空较量

  “希望来一次绅士且公平的对决,这踏马的啥狗屁玩意儿?老子打了十几年仗,咋就听不懂红番鬼佬说的话呢?”

  马来亚远征军司令长官黄山少将手上拿着英法联军的信函,用手抖着展示给众人看。

  其他军官们接过来一一传阅,有粗鲁的直接就骂开了;

  “这些狗贼,脑子怕不是烧坏了吧?我呸……”

  “草……当初打进京城去,烧了皇上的园子,杀了咱们那么多父老乡亲,咋不说绅士呢?”

  “这是又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啊!”

  “甭管红番鬼老起什么幺蛾子,干他就完了,我第四团请战,愿做先锋拔得头筹。”

  “去,去,去……啥时候显着你四团了,攻城拔寨这活还得我一团来。”

  “喂,啥意思,当我三团不存在,是吗?今天我把话撂这儿;只要总座交代的任务,绝对无条件的完成,哪怕我三团站到最后的一兵一卒。”

  “行了,别瞎吵吵了。”

  一时间议论纷纷,军官们请战的积极性高涨,谁也不甘落后。

  皇家新编第10步兵团长郑家玉中校接过邀战信看了看,不由得笑了。

  这封信应该是出于华人书生之手,遣词造句颇为讲究,还用了些“堂堂王者之师”之类的话语,说的蛮像那么一回事儿。

  若是换个经验不那么足的将领,说不好真的落入圈套中。

  可惜楚国的将领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这里每一位都可以说是身经百战,是国王陛下带出来的老班底。

  在通州团练时期

  转战皖北,江浙,北上齐鲁,西进湖湘,仅天京城之围就苦战了一年半,在座的将领很多都是当初的老班底,是百战精锐,怎么可能被这些小花招迷惑住?

  郑家玉中校毕竟出生于皇家禁卫团,曾在楚王陛下身边鞍前马后的服侍好几年,见识远超同僚。

  在众人话语渐歇之后,这才说道;

  “总座钧见;

  这是欧罗巴旧时代,少数贵族为了凸显自身骑士风度,惯常使用的手段。

  此等无稽之谈提议,卑职认为不用多加理会。

  此番大敌当前,合该我马来亚远征军大显身手,断不能让友军专美于前,自当以战阵击杀敌寇多寡论输赢。”

  黄川少将也知道这事儿,于是环顾一下众人,神色严肃起来说道;

  “以第四师为主的西贡远征军,在中南半岛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杀敌万余,血洗西贡,完美的完成了陛下赋予的使命。

  以第二师为主的新加坡远征军,奇袭新加坡得手,此后屡立奇功,更是在多日前一把火烧的英法联军胆寒,灭敌无数。

  友军打的格外出彩,我这第三远征师为主的马来亚远征军绝不甘于人后,现在真正严峻考验来了。

  反过来想想,但这也是我们马来亚远征军出头露脸的好机会,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我这里给你们透露个消息

  军政部计划在战后将全军扩编到8个师,其中一半是甲级师,甲级师无论是在兵员编制,装备和训练上,都将是王国大军的主力。

  每个师的编制超过万人,约在11000至12000之间,全骡马化师团,优先装备新锐武器,官兵薪饷待遇都是一等一水准。

  不要乱,不要乱,静一静……”

  黄山少将的话刚说到这里,下面的军官就压抑不住的兴奋议论起来,个个神情中,都是跃跃欲试的热切眼光。

  远征第3师无论训练,装备还是士气,自问都不逊色于任何友军,这种好事儿谁不愿意争一争?

  军队扩编意味着升官晋爵的大好机会,一万多人的一个甲级师,师长大人肯定忙不过来,要不要多几个副师长帮忙呢?

  这些军官们的表现不出意外,积极性格外的拔高了一层。

  黄山少将心中对陛下的钦佩之情,此时已经无以复加,唯有五体投地叩首以拜。

  仅仅抛出一个消息,就能极大的提振军官团体的积极性,那真是没谁了。

  他知道,下一个消息才更加炸裂。

  等到军官们议论声停止,黄山少将这才继续说道;

  “军政部拟议呈报陛下,为2~3个师申报荣誉称号,那将是所有军人的荣耀。

  这其中

  新加坡远征军已经先拔头筹,共计歼敌3万有余,在防御作战中击伤敌舰十余艘,建立了累累功勋,为友军所望尘莫及。

  所以,远征第二师已经提前预定了一个名额。

  本总座从小道消息打探到,可能授予远征第二师的荣誉称号是“新加坡魔鬼师”。

  据说,这最初来源于英法联军总司令卡尔文-菲利普斯海军中将。

  敌人的恐惧,就是对远征第二是最好的嘉奖,所以才会有这个荣誉称号。

  但现在尚无定论,还在斟酌之中。考虑到今后的友邦外交,是否会加上“新加坡”这三个字?

  无论怎么说

  剩下1~2个荣誉称号的席位,我远征第三师要预定一个,只要功勋建立的足够多,本总座就敢于到陛下面前去争取。

  剩下的就看弟兄们的表现了,杀敌越多,我的底气就越足,哪怕和第四师闹翻脸也不怕。

  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马来亚猛虎师”,你们看怎么样?”

  “好好好……带劲儿。”

  “好……这个名字好,就叫马来亚猛虎师,这次豁出去了,非得给师座争个大脸不可。”

  “对,干死这些红番鬼佬。”

  黄山少将的话激起了军官们的浑身热血沸腾,那当真是群情激涌,吵吵嚷嚷的差点把房顶都冲破了。

  郑家玉中校站在下面也是心情激动,充满了渴盼之意。

  从第一到第十新编步兵团,只是在战争临近的情况下,应急扩编而成的临时军队,在战后将面临着解散归乡的暗淡前景。

  对于一名职业军人而言,意味着军旅生涯中的沉寂时刻。

首节上一节282/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