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风云1864 第262节

  “光明”号奢华的后舱里

  案桌上的9头龙形烛台光明大放,将舱室里映照的纤毫必现,楚王郑国辉对着西贡地图,还在纸上记记画画,思考着攻略的详尽方案。

  西贡河不像新加坡有那么坚固完善的海防设施,一来是时间短,法国人1859年2月才夺取了西贡,至今不到十年时间。

  二来是法国财政紧张,拨给西贡总督府的资金,大多用于建设城市建筑,桥梁,道路和教堂,海防设施就一推再推。

  法国人就像其他欧洲列强一样,喜欢在殖民地建设教堂。

  尤其是天主教徒特别虔诚,西班牙人是这样,法兰西人也是这样,非常热衷于建设教堂,西贡如今已有6座教堂,新的教堂建设计划又在付诸实施。

  最后一点

  就是法兰西人比英国人更狂妄,更骄傲,并不认为在整个东亚以及南洋地区有能够威胁到法国殖民地的强大势力。

  若是现在告诉法国人,楚国舰队计划攻占西贡。没有哪一个法国人会相信,只会以为你疯了,在说什么胡话?

  “骄傲的高卢雄鸡”向来就是这么自信,即便屡屡栽了跟头,依然初衷不改,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所以,西贡河上根本就没什么炮台要塞,这也是楚王郑国辉敢于率领舰队突袭西贡的最大缘由。

  既然你不防御,那本王就不客气了。

第285章 念头通达了

  认真说来,楚王郑国辉空前大胆的作战计划也非一路顺风顺水,亦有多处改动。

  比如原定占领新加坡后,拟立即分兵,攻掠马来西亚半岛地区(注,西马),将烽火引燃槟城,吉隆坡等地。

  这些地区有着大量的英国白人种植园和矿场,有很多被骗签了卖身契的华工劳作,高达数十万人计,是扩充军队的便利来源。

  一路杀过去,一路扩大队伍。就像国内义军滚雪球一样,声势闹得越大越好。

  这一计划在最后,还是被楚王郑国辉自己否决了。

  不是不想,而是担心闹得太大不可收拾,那可就有违初衷了。

  若真的崩了英国人一脸血,英国人绝不会善罢甘休,这个度要慎重把握。

  楚王郑国辉正在走一条危险的道路,倘若鲁莽从事,就极容易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亲手葬送当前的大好局面。

  别看他胸有成竹,实际踏出的每一步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仔细斟酌三思而后行。

  在他的心中

  是希望通过此次战争,让英法等世界列强另眼相待,当成一个有实力的小伙伴,真正的重视楚国起来。

  而不是彻底交恶,那就悖离初衷了。

  这就如同一个敢打敢拼的精神小伙,想要出人头地,就得表现出实力来。

  若能让英国都吃了亏,那自然就会对这个精神小伙重视起来,拍拍肩膀说道;

  “实力不错嘛,今后就跟着我混了。”

  如此隐秘的打算,楚王郑国辉未同任何人谈过,他在背后运筹帷幄,引导着楚国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

  倘若透出稍许口风,必然引来满朝哗然,社会上不乏质疑之声。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有些人自诩爱国人士,逢清必反,对楚国向北方朝廷称臣纳贡颇多怨言,一副忠心于楚国弘扬皇汉的模样,竟然也引来许多不知真相的追随者。

  那么必然也有人反对抱英国人的大腿,言必称自强自立,实则包藏祸心。

  如何正确的评价北方朝廷?

  这是一个大命题。

  站在历史客观的角度

  北方朝廷如同嫁入中原的媳妇,带来了前明朝廷从未真正掌控过的东北及外东北地区,蒙古地区,新疆,青海及西藏地区,令如今华夏的版图极大的丰满起来。

  这就像带来了丰厚的嫁妆,对华夏大家庭来说,具有不可否认的极大贡献。

  当然也有坏处,就比如推动历史退步的奴化汉民政策,人为的推行民族等级制度,实行愚民政策等等,这就如同媳妇带来的坏习惯,亦不能听之任之。

  相比于元代草原政权的野蛮暴政,如今时代的北方朝廷温柔贤良许多,劳心劳力的操持内外,迎来了近代以来人口和社会的大发展。

  3亿5千万人口之繁盛局面,为历朝历代所仅有。

  不管怎么说,这是华夏发展中的一段历史,满清与汉人文化紧紧的融合在一起,难分彼此。

  楚国是分离于神州大陆的一股华人势力,独立建国于南洋,犹如华夏之子。

  吮吸神州的母乳,迫切需要来自北方神州的移民和市场,才能滋养壮大起来,独立面对外界的风风雨雨。

  “逢清必反”的言论,岂不是否定自己的过去?

  这与后世韩棒子疯狂作践曾经上千年宗主国的诸般行径,为世人所不耻,又有何两样?

  至于某些保守派所说抱“洋人的大腿,为祖宗所不耻”等等言论,一笑而过即可。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这是拥抱西方先进的蒸汽文明,主动融入当前国际秩序中,习以长技以制夷,融合中西之所长,发展自身。

  19世纪是属于英国人的时代,大不列颠帝国的强大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所谓的当今时代国际秩序,就是强者通吃的强盗法则。

  这是英国人一手打造的弱肉强食森林法则,胜利者不受指责,软弱就是原罪。

  以美国实力之强大,尚被英国联合欧洲一众小兄弟困于北美洲,时间长达百年之久,整的差点自闭了。

  当前美国盛行的“门罗主义”国策,就是被欧洲排挤、抛弃后的产物,他自己弄个美洲小圈子,大力宣扬“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极力排斥欧洲势力的染指。

  事实上有用吗?

  若历史没有改变

  八十多年后,美国的实力称霸全球,南美洲被称为“美国的后花园”。

  实际上

  在当今时代,这个后花园是欧洲各国列强随意来去的地方。

  纵然是落魄的三流列强菏兰,比利时,西班牙或葡萄牙,如同豪横的欧洲大佬一样,光顾南美洲后花园这些女眷也是任意来去,且备受奉承。

  英、法和普鲁士这些顶级列强就更不用说了,只要亮个相,就能引来南美洲这些女眷的一片尖叫,恨不得争相投怀入抱。

  每逢此时

  美利坚国都得强颜欢笑,像个碎嘴又好心的邻居大叔一样拿出门罗主义,对南美各国说道;“姐妹们,我们要自强自立,做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

  大概齐就是这么个意思,所谓的国际政治,看透其内在,不过是操蛋的家常里短罢了。

  普鲁士王国的威廉一世与首相俾斯麦都是有雄才大略之人,立志于统一德意志诸联邦,在欧洲大陆与法兰西争锋。

  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结好大不列颠帝国,联姻就是最好的方式。

  1856年,普鲁士王储巴登大公弗里德里希一世举行盛大婚礼,迎娶了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大女儿伊丽莎白公主为王储妃,在欧洲轰动一时。

  这为进一步密切英、普两国关系奠定实质性基础,也成为普鲁士腾飞的伊始。

  英国有意识的扶持普鲁士,在欧洲大陆形成法,普,奥,俄四强争霸的格局。

  这符合英国的战略利益,会令英国的外交更加游刃有余,通过扶持和打压其中的一方,来主导欧洲大陆的平衡局势。

  英国外交中的“欧洲大陆平衡政策”,就来源于此。

  这个时代有英镑贸易圈,有法郎贸易圈,唯独没有什么美元贸易圈,这种新奇的提法听都没听说过。

  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英法两强在世界上的垄断性地位,离开他寸步难行。

  楚国想要发展壮大,就必须融入其中。

  楚王郑国辉端起有些冷的茶水喝了一口,在脑海中反复衡量当今世界大势,南洋地区的一超诸强争霸格局。

  片刻之后,嘴角噙出一丝笑意。

  无论从哪个角度衡量,楚国出兵占领新加坡,血洗西贡都可以称得上是打破地区平衡的奇招,效果非凡。

  占领新加坡,狠狠打了英国人的脸,这让法国人心中暗自叫爽,再看楚国的眉眼都觉得顺溜多了。

  血洗西贡,将法国人的骄傲狠狠的踹入凡尘,践踏的体无完肤。

  英国人只会高兴的手舞足蹈,大声的叫“妙哉!妙哉!”“这是我一直想做、却没机会去做的事。”“太踏马爽了”。

  世事就是这么奇妙。

  占领了新加坡,得罪了英国,取悦了法国。

  血洗西贡,取悦了英国,狠狠得罪了法国。

  负负得正,在见识到楚国强悍的军力后,却能够得到英法两强的另眼相待,战后谈判也会变得容易多了。

  法国人的态度不重要,关键在于英国。

  所以占领新加坡,血洗西贡是一整套攻略方案,二者缺一不可。

  单独占领新加坡,那将会彻底惹怒英国。

  若同时辅以血洗西贡,打的越狠越好。英国人感受到的冒犯就没那么强烈了,私下里还会有些开心。

  楚王郑国辉敢于这么做,一方面是英法两强能够投入到南洋地区的实力有限,另一方面的底气,来源于熟知历史走向。

  在30年后的布尔战争中,英国人数次想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争端,只不过布尔人态度强硬,导致外交努力都失败了。

  英国是典型的利益动物,能够与相爱相杀数百年的法兰西结成同盟,能够与从骨子里面厌恶的沙皇谈笑甚欢,能够与民族,宗教格格不入的奥斯曼帝国往来亲密,甚至出兵相助,从不以自身喜好左右政策走向,全都源自于地缘战略利益。

  既然看清了这点

  楚王郑国辉回头审视自身在南洋地区的战略价值,楚国作为新崛起的地区强国,已经是一块分量不轻的砝码。

  楚国表现的越强大,那么利用价值就越高。

  在英国人的眼中

  南洋地区是其全球战略不可分割的重要一环,若不能征服楚国,那么就交好楚国,将其纳入世界范围的英镑体系之中。

  如此一来

  可以更加强化大不列颠帝国在世界范围内的话语权,强化干涉南洋地区局势的能力,又新收了个强力小弟,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赚的。

  至于说这个小弟曾经占领新加坡,“咳咳……确实有些桀骜不驯哈,不过正是我欣赏的地方”,大概会这么自圆其说。

  反正英国佬的脸皮厚,只认利益,不认交情,为了利益随时可以将盟友出卖。

  就像现在的法兰西皇帝拿破仑三世,流亡期间曾居于英国伦敦,上台后一直忠心耿耿的追随着英国脚步,表现的比英国人还英国人,被法国资本家讥讽为“英国佬的忠狗”。

  英法联军1853年联手干预了克里米亚战争,组队打入了北方神州,在世界各地留下了英法联合武力干预的诸多战争,也包括这次英法联合对楚国宣战。

  可那又怎么样呢?

  在欧洲,英国人默许普鲁士先后发起了普丹战争,普奥战争,明里暗里的各种宽容和帮助,压制住反普的欧洲各国力量,把法国气的干瞪眼。

  若是没有英国的默许和支持,早在普鲁士发起普奥战争时,法兰西就蠢蠢欲动了,准备武力干涉。

  可回头看看英国阴冷的面庞,拿破仑三世明智的怂了。

  这让普鲁士王国在欧洲舞台上迅速崭露头角,成为北德意志联邦盟主,实力飞速增强,隐隐成为可以与法兰西相抗衡的欧洲新兴列强之一。

首节上一节262/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