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风云1864 第253节

  与此同时,意味着面临空前惨烈的血战。

第276章 马来亚远征军

  何汝霖少将接令后,立刻率领所部军官退场,一行人脚步匆匆的离开甘泉宫,在宫门外,钻进了早已等候在此的马车,在第二师卫兵的拱卫下迅速离开。

  此时此刻

  护卫着第二师运输船队的风帆巡洋舰队,业已先行一步。

  远征船队自凌晨启航,已经浩浩荡荡的杀向新加坡方向,距离马尼拉至少几十公里了。

  何汝霖少将率领手下军官匆匆赶到马尼拉港口,这里的一艘小火轮“嘟嘟”冒着黑烟,早已经做好起航的准备。

  这种方便的小火轮产自金沙造船厂,随着造船技艺的日渐成熟,已经在6个船台开始全面建造。

  平均每个季度,能够建造7~8艘小火轮,当前的产量还在迅速增长中,以应付来自各方面的大量订单。

  作为一个群岛国家,对这种机动灵活的小火轮需求量相当大。

  等到何汝霖少将和一众高级军官们依次登上小火轮,火轮船上的水手立刻解开缆绳,烟囱里冒出的黑烟更加浓烈起来。

  小火轮迅速离开码头,向着马尼拉海湾西北处的入口驶去。

  没过多长时间

  已经看不到小火轮的踪迹,消失在远处海天线之间,一路追赶运兵船队去了。

  以远征第二师为主的新加坡远征军兵力总数为1.66万人,包含三个新编步兵团九千余人,随行携带了大量物资,包括8500桶水泥和300余吨铁丝网。

  一旦攻击得手,新加坡远征军就将在该地区以及以北的槟榔屿征募劳工大举建设,包括碉堡哨卡和钢筋混凝土防御设施,做长期固守打算。

  按照事前的军事部署

  新加坡远征军实施“修城建垒,就地募兵,固守为主,适时反击为辅,力求最大限度予敌重创”的作战策略,以达到长期相恃的战役目标。

  说句实话

  这支新加坡远征军将面临着英法联军的轮番攻击,还有很大可能面临着海运封锁和其他的压制措施,几乎是孤军奋战在外。

  能不能坚持下来?

  都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能打成什么样子?就连军政部心里也没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逼不得已的时候,也只能壮士断腕了。

  楚王郑国辉真够狠,这1.66万人他还损失的起,但至少要拼掉英法联军相同数量的军队,甚至更多。

  随后不久

  远征第三师长黄山少将也领命出击,带着随行的一众军官匆匆来到马尼拉码头,登上小火轮以后迅速离开。

  黄山少将的军团如今在通州列岛三宝颜港整装完毕,港口内船帆云集,只要一声令下,就可以全体开拔。

  他现在乘坐小火轮迅速赶向南方,预定将于明天下午的某个时候,抵达三宝颜港口,与整装待发的大军汇合。

  先行的电报已经拍发回去了,告知汇集在三宝颜港口的马来亚军团,从明天清晨开始登船,需要大半天功夫。

  等到黄山将军抵达,就可以挥师出征。

  黄山少将率领的以第三师为主力的马来亚远征军,随行配备两个新编步兵团,共计6000兵力,全军上下1.35万余人,目标直指位于加里曼丹岛上的英属马来亚地区,简称“东马”。

  东马距离三宝颜港非常近,只需通过一夜的航行,后日上午早早的就可以抵达文莱达鲁萨兰核心城市……即文莱斯里巴加湾。

  占领该城后,按照预先的军事部署;

  整个马来亚军团将会继续扬帆起航,顺着海岸线一路向西,顺序占领砂捞越和沙巴两州的核心城市,全面控制“东马地区”。

  世界第三大岛屿加里曼丹岛上,现存三股势力,分别是位于岛屿北方的英属海峡殖民地管辖的东部马来亚地区,包含沙巴和沙捞越两州之地以及文莱王国,华人称之为“三州府”,这属于英国的势力范围。

  马来亚远征军兵锋所指之处,就是岛屿北部的英属控制区,属于东部马来亚地区,简称“东马”。

  在加里曼丹岛西北角,如今是华人势力盘踞的兰芳大统制国,占据约一州之地。

  在加里曼丹岛其余部分,皆属于荷属东印度群岛总督府辖下控制区,约占全岛总面积的五分之四。

  这包括岛屿上的荷属东加里曼丹省,南加里曼丹省,中加里曼丹省,西加里曼丹省,岛上还有多个势力强大的土著部族。

  马来亚远征军如今在通州群岛整装待发,其所属的两个新编步兵团也是在通州群岛上征募训练,配属远征第二师攻掠“东马地区”。

  楚王郑国辉配属给马来亚远征军的不止一点三五万兵力,还有如今正在通州群岛集中整训的近2万名兵。

  其目的,在于一口吞下整个东马地区,借机彻底覆灭文莱王国,对其实施全面军事占领,并推行“腾笼换鸟”政策。

  简单的说

  马来亚远征军的任务不是坚持半年那么简单,而是要彻底吞并英属东马地区,将其作为楚国向南扩张的第一块踏脚石。

  何为“危机”?

  楚王郑国辉的解读是既有危险也有机遇,既然撕破了脸,摆明车马要狠狠干一场,那么就不能束手束脚,多多少少要撕下一大块肥肉来。

  马来亚远征军承担的就是这样的重任,其攻略东马地区的任务并不繁重,甚至可以说很轻松。

  英属海峡殖民地在整个东马地区的兵力只有722人,且分散在多个城市中,管理相当松弛,主要靠披着大不列颠帝国的虎皮吓人。

  一下子上去1.35万兵力,每人吐上一口唾沫,就能把这些英军士兵全淹没了。

  占领很轻松,但固守下来可不容易。

  马来亚远征军承担着占领东马地区的军事任务,关键还有后续的固守任务,这才是重中之重。

  在达成彻底占领“东马”成就后,马来亚远征军的使命才刚刚开始。

  按照事先部署

  他们要立刻进行大量的军事设施建设,将沙巴,砂捞越,文莱斯里巴加湾等主要城市要塞化,在交通要道大量修建碉堡等防御设施,准备迎接英法军队的猛烈反扑。

  随后第二批进入东马地区的2万余名民兵,以及后续几个月的大批华人移民,将会全面进入“东马”地区,随后分布到各乡镇,进行实质性占领。

  综上所述

  新加坡远征军和马来亚远征军的任务性质是不同的,可最终目的一致,就是将战火烧到敌国领土,把事情搞大一些。

  楚王郑国辉并没有把事情做绝,还留着必要的后手。

  9月份的移民计划中,将分配给东港市12万人,这是分配给该地区移民人口最多的一个月份,将使东港地区整体人口达到37.5万。

  而在10月,11月和12月的移民计划中,大半将会移民“东马”地区,少部分补充通州群岛和宿雾群岛。

  这是考虑到北方的海南群岛可能面临英国皇家海军舰队的封锁,这几个月的华人移民船队避开敌人锋芒,转而对南部各岛屿进行移民安置。

  八打雁移民安置中心也会暂时关闭,留待战后重启。

  为什么要集中向东港移民?

  这12万华人移民中,将有4万人进行脱产的专业军事训练,从9月份移民安置开始,至12月底结束。

  届时,楚国就会有一支兵力高达4万余人的机动部队,就像悬在澳洲脑袋上的一把利刃,随时能够砍下去。

  这支大军若是登陆澳洲,将会极大的改变英属澳洲殖民地的根本面貌。

  这是楚王郑国辉准备的后手,若是与英法两国的战争陷入长期化,白热化,那么就一把战火燃烧的更猛烈些,多派出一只澳洲远征军未尝不可。

  只要攻占中部的悉尼城,澳洲远征军就可以就地招募倍受白人欺压的华人淘金者,形成滚雪球之势,令远征军的队伍飞速的膨胀起来。

  至于当地的华人淘金者是否愿意接受征募,加入到澳洲远征军中?

  这点不用考虑,经历过神州几十年的内战涂炭,“强行征募”这一招已经玩的很顺溜,是迅速扩大军事实力的法宝。

  甘泉宫

  结束了最高军政会议之后,在场的政府和军队高官纷纷离去,根据楚王陛下的旨意,投身到日益紧张的战前准备工作中去。

  当绝大多数人都离开了,楚王郑国辉一身戎装的和首相李鹤章并肩下楼,边走边说话。

  他俩的身后是军政部副部长潘海生中将,还有罗伯特海军少将,还有皇家禁卫团的军官们,俱都一身笔挺戎装。

  “陛下,您当真要亲自涉险吗?此战危险万分,实在让人放心不下。”

  “首相不用再说了,此战事关重要,若能先行剪除英法联军党羽,将极大的振奋全军士气,激励国人奋勇杀敌!”

  “既如此,那微臣就不唠叨了。”

  “首相坐镇家中,帮本王看好这些家当即可,相关军情信息会通过电报直递。一定要将本王交给你的秘本收好,奥妙全在其中。”

  “陛下,微臣省得了,除了你我二人,这天下再无第三人知晓。”

  “如此甚好,那就静候佳音吧。”

  “微臣恭祝陛下此战旗开得胜,从此我楚国鹏程万里,必将名震寰宇,傲然屹立于南洋之巅。”

  “嗯,借你吉言,但愿一切顺利吧。”楚王郑国辉也不墨迹,对着后面的众位将军一挥手,吩咐说道;“走吧,上马车。”

  说完,径直钻进了早已停放在这里的御制马车上,其他一众将领们纷纷跟随,先后钻进了不同的马车里。

  皇家禁卫骑兵立刻纵马疾驰起来,一路前行开道。

  随后的禁卫骑兵保护着马车队,向着马尼拉港口方向疾驰而去,这已经是今天第三批马车队了。

  把车队很快抵达码头,楚王郑国辉和一众将领们下了马车,便神色严峻的登上了停靠在附近的舰船,随即出征的号角便呜响起来。

  “呜呜呜……”

  厉的号角声音回荡在海湾上空,驻扎在锚地中的战舰纷纷开始合力转动绞盘,将丢在海中的巨锚收起。

  帆缆手灵活的爬上高高的桅杆,将紧紧捆缚的绳索解开,巨大的风帆“哗啦”一声便垂落了下来,迎风展开。

  5艘铁甲战舰在风帆的助力下,缓缓的离开码头,在海湾中排成了一字长队,率先向远方驶去。

  随后是“镇海”号,“镇湖”号,“镇江”号,“镇河”号4艘风帆战列舰,跟随在“光明”号风帆战列舰的身后,一次向着马尼拉海湾入口处驶去。

  一同行动的还有12艘风帆护卫舰,形成前四后八的两个分舰队,也依次向着马尼拉海湾的入口处驶去。

  此次楚国海军精锐倾巢而出,第一目标直指新加坡,第二目标就是法属西贡,准备一战解决法兰西中南半岛舰队,剪除英国大舰队的党羽,为今后的大战赢得有利局面。

  楚王郑国辉有这样的魄力一把梭哈,最关键的在于信息支持。

  从昨天和今天收到的机密长途电报中显示,汇集在英属加尔各答的英国远征舰队,依然待在港湾中,没有大举出击的迹象,处于人员和物资筹备阶段。

  加尔各达港距离新加坡2800公里,大舰队航行的话,至少需要一周时间。

  这就意味着

  即便电报发出后,英国远征舰队拔锚起航,也需要4~5天才能抵达新加坡。

  新加坡距离西贡还有1200公里,从加尔各答港计算,航程超过4000公里,哪怕英国远征舰队马不停蹄,也需要十天左右的时间。

  所需时间只会多,不会少。

  这给楚国海军的偷袭,留下了充裕的时间。

  不能埋怨英国远征军行动过于迟缓,大举远征数千公里之外的区域强国,所需要的物资补给高达数百种,数量十分惊人。

  英属印度总督府哪怕立马开始筹办,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将数万大军征战所需的物资筹备齐全,并且调集足够数量的货船装运。

  这一切,都需要时间。

  英属印度总督府临时接到英国本土发来的一纸远征命令,什么都要临时征集,还要给英印军配齐人员和武器装备,当真是千头万绪。

  他们可不像楚国早已经筹备了数月之久,早已整装待发。

  所谓英印军队,就是英国白人军官为主,征募印度当地人韦士兵的军队,也是英国维持印度次大陆殖民的主要军事力量。

首节上一节253/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