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新式步枪被命名为楚式1868式击针步枪,士兵们通常称之为“马尼拉1868式步枪”,如今已开始广泛换装远征师的步兵装备。
这种步枪由于没有解决金属定装弹可靠性问题,目前依然使用纸质定装弹药。
也就是说,马尼拉1868式步枪相比较前膛装填步枪,只是改用了后膛装填,装填速度更快,更便捷。
因为纸质定装弹药的弊病,这种新式步枪无法加装弹仓,无法连续射击,只是在夏赛波步枪的基础上略有改进而已。
唯一的区别,就是不需要频繁的更换防止火药泄露的橡胶圈。
其好处就是
马尼拉1868式步枪预留了改进接口,若真的金属定装弹能够跨越可靠性的技术难题,可以很方便的改装成弹仓式步枪,从而使得威力大增。
第275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也
楚国的军事政治准备,从7月初就开始了,到现在已经进入了第三个月,发动的民众深度,广度达到基本乡村,可以做到人尽皆知。
8月初的时候
当大不列颠议会还在讨论对楚国远征的必要性的时候,楚国上下已经全面进入了战争动员时期,10个步兵营新兵全部进入高强度训练阶段,城乡的战争动员宣传也在同步进行。
当英国议会决定对楚国宣战,相关决议下达到英属印度总督府,楚国的战争准备早已经全面推进开来。
楚王郑国辉清晰的认识道;
对楚国这样一个新生的国家而言,对王国的归属感是最重要的财富,没有之一。
外来的侵略压力,促成了量变到质变。
在很短的时间内
高强度的政治和爱国宣传,引起了广大下南洋华人移民的强烈共鸣,由此产生了数十年都难以达到的额外效果。
究其根源
是来自英国鬼佬的入侵,激起了广大华人移民空前强烈的反感。
这些华人移民中的大多数人,曾经在神州遍地战火中沦为难民,承受过难以言喻的苦难,无数次的挣扎在生死边缘。
经历过一次,谁也不想再来第二次。
为了保卫自己幸福的家园,保卫当前有尊严的生活,所有人都奋力站出来,拿起刀枪保卫来之不易得到的一切。
谁也不想自己的家园在战火中沦为废墟,华人移民的意志空前统一起来。
单一民族国家的优点,如今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样出离好的效果,是楚王郑国辉无论如何也没有料想到的。
值了,说什么都值了。
在这个时代,没有人刻意的提到华夏民族,也没有人刻意强调华夏民族历史上辉煌灿烂的文化。
为了奴役汉人,满清朝廷采取了二百多年弱化民族特性的愚民政策。
旨在分化汉人,弱化和丑化前朝政权,不提及汉人曾经光辉的历史,实施封建奴化统治,从思想上禁锢汉家儿郎。
寄希望于世世代代奴役广阔的中原大地,奴役亿万汉人子民。
所以,绝大多数迁居到南洋的华人民众,没有明确的民族意识,不知道历史上辉煌灿烂的华夏文化,不了解汉民族曾经的辉煌,不知道汉唐时代封狼居胥的赫赫战功,民族意识完全没有觉醒。
这一切都是愚民政策所致,当楚国城乡大力推广的宣传深入人心,伴随着外敌入侵的巨大危机感,华人民众破开迷雾见到历史的真相。
这一刻,源自于血脉深处的华夏基因被勾引了出来,爆发性的弥漫开来,引致了全面的华夏民族认同和荣耀感觉。
同样在这一刻
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凝聚力瞬间形成,这是在巨大外敌入侵压力下的防御性反应,在医学上称作“应激反应”。
就像人在极端恐惧时的汗毛直竖,刺猬在遇到敌人时,会将所有的尖刺全都张开一样。
一切顺理成章的形成,楚国在这时候也发生了质变。见到光明的时候,没有人愿意重回黑暗。
1868年9月3日
甘泉宫
宫庭很少开启的大会议室里,正在召开御前最高军政会议,这里将星闪耀,高官满座,全都神色肃然的静听。
首相李鹤章站在主席台上,正在做王国政府工作报告,他的声音清晰的落在每一个与会者的耳中。
“……
8月28日,英国正式对我国宣战。
8月30日,法国相继对我国宣战。
9月1日,楚国正式对英法两国宣战,这将是关系到楚国生死存亡的一场全面大战,国家兴亡与万民福祉,皆在此一战。
全国上下民众务必团结一心,用忠诚和热血捍卫王国的荣耀,举国上下众志成城,效忠于陛下,效忠于王室。
只有坚定的追随陛下的脚步,向着陛下指引的方向前进,楚国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保卫国家和领土的完整,保卫我们每一个人的家园。
值此国家危亡时刻,举国上下臣民当展现无限之忠诚,时刻准备着听从陛下号令,用生命铺垫出一条荣耀之路。
当此时刻,王国上下500万民众一条心,誓死捍卫……”
首相李鹤章在台上作着慷慨激昂的战前动员,每一句话都深深的印入与会者的心中,激起片片涟漪。
当他的发言结束,会场里传来雷鸣般的掌声。
穿着一身白色元帅戎装的楚王郑国辉随即站了起来,大步的走到主席台黄铜大喇叭前面,用锐利的眼神扫视了一下会场。
会场里瞬间安静下来,针落可闻。
楚王郑国辉冷“哼”了一声,开口说道;
“原来准备安静几年,低调的移民,潜心发展,把国家经济和工业生产搞上去,让民众得到实惠,过上幸福的小日子。
现在看来不成了,欧洲的英法列强要欺负人,要坐在我们的头上拉屎拉尿,要任意的欺凌侮辱我们。
你们说,怎么办?”
郑国辉洪亮的声音掠过会场,用朴实的话语发出了震撼人心的拷问。
这一瞬间
整个会场陷入了沉寂,没有人能想到楚王陛下如此的出牌,粗暴而简单明了。
只是停顿了短短几息,随即会场上爆发出众人的嘶吼声,一浪高过一浪。
“打,打回去,和这些鬼佬干到底。”
“说的对,都是肩膀上扛个脑袋,谁怕谁?”
“鬼佬想要欺辱我们,那就干死他。”
“陛下,请引领着我们战斗,堂堂华夏男儿宁愿站着死,也不愿跪着生。”
“生有何欢?死亦何惧,痛痛快快的杀一场好了,还怕他怎地?”
“好……”楚王郑国辉高声大喊道,他再次环顾人声鼎沸的会场,随着他的目光扫过,高涨的呼喊声渐渐弱了下来。
“好,好……”楚王郑国辉再次说了两声“好”,这时会场彻底静下来,他继续说道;
“尔等都是有血性的汉子,本王没有看错你们,区区打仗而已,在座的有几个没有经历过几场生死搏杀?
本王自通州民团起家,大大小小经历数百战,难道还怕多这一场与鬼佬之战?
这里有很多将官,都是追随本王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好汉子,如今立国南洋,也享受到了荣华富贵,封妻荫子,世代传家。
这就是荣耀和光辉之路的尽头吗?
不……远远不是。
本王既然能够赤手空拳闯出一片天地,率众于南洋建国,若是能够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未尝不能更上一层楼。
当危机来临时,既有危险又有机遇。
若是能够击败了欧美列强,本王承诺,公爵,侯爵之位也可以拿出来,赏赐给有功之臣,世代传家,与国同休。
前提是要建立足够之荣耀功勋,扬我国威于万里波涛之外,鼎定地区强国之大局。
众目睽睽之下,本王金口玉言,绝无虚妄。”
我的乖乖,这下还了得,那真是瞬间引爆了全场兴奋的欢呼声。
尤其是那些军队的将领们,个个兴奋的眼睛都红了,摩拳擦掌的恨不得立刻就上战场,杀他个天昏地暗再说。
这绝对是干货,而且是引致所有人疯狂的干货。
潜台词很明显
本王公爵,侯爵都愿意拿出来赏赐,你们这些现在的男爵,爵士荣耀在身的臣子们,若是能在战争中建功立业,爵位未尝不可以往上提一提。
这种做梦都想不到的好事儿,也只有开国之初才可能出现。
若等到国势大定,楚国贵族体系成型,那么再有什么战争或立下了大功劳,那也别想让贵族爵位动一下,可能性极小,极小。
楚王郑国辉深谙人心,对这里的军政高级官员不能全都灌输心灵鸡汤,还要拿出让他们博命的好玩意儿来,就问你动不动心?
他的这句公开承诺,比灌输多少心灵鸡汤都管用。
看到场下群情沸腾,楚王郑国会笑着往下压一压,大声的问道;
“本王问一下尔等,手中的战刀可利否?”
“陛下,我等的战刀饥渴难耐,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畅饮敌人鲜血,铸就荣耀。”
“哈哈哈……好,可斩敌人头颅否?”
“陛下,请您下令吧,我怕其他家伙抢人头啊。”
“那好,寇可往,我亦可往也。”楚王郑国辉霸气的一挥手,掷地有声的说道;“没有道理坐等着鬼佬杀上门来,那不是本王的风格,军中各将士听令。”
“恭请陛下发令。”会场中所有人都站了起来,恭敬的施礼说道。
一群高级将领齐刷刷的来到主席台前,立正,敬礼!恭候命令传达。
楚王郑国辉满意的扫视一圈,沉声的命令说道;“军政部长钱江中将听令……”
“启奏陛下,微臣在。”
“着令尔等即刻组建楚国卫戍司令部,统筹指挥包含第一师,第五师及4个新编步兵团,以及全国乡勇民兵武装,固守要冲,协力防御要塞,步步阻敌于国门之外,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国家领土,死战不退,钦此!”
“微臣领命,誓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国家领土,死战不退,有我无敌。”钱江中将肃然领命。
“远征第二师长何汝霖听令!”
“启奏陛下,微臣在。”
“着令尔等以远征第二师为核心,加入三个新编步兵团,组成新加坡远征军,攻击并占领新加坡,槟榔屿及马来亚诸地。聚城而守,引当地华裔侨民为兵,给本王像钉子一样扎在新加坡,固守半年以上。”
“微臣谨遵圣命,像钉子一样扎在新加坡,固守半年以上。”何汝霖少将肃然领命。
“大军业已整数完毕,尔等即刻出征。”楚王郑国会继续命令说道。
何汝霖少将神策坚决的举手敬礼,回答说道;“远征第二次坚决执行陛下命令,即可挥师远征新加坡,不胜誓不回还。”
谁都知道这是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将会面临英法列强军队的疯狂反扑,而这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时候。
此举意在分担英法列强对楚国本土的攻击压力,打破英法联军的攻击步骤,创造对己有利的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