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风云1864 第232节

  南洋地区特殊的地缘政治环境,造就了本地小国众多,政治形势空前复杂,各地战争和动荡不断,楚国军队高级将领有机会前往苏门答腊和马来亚地区做军事观摩指导,大开了眼界。

  在这些将领心目中,对荷属东印度群岛总督府的评价就比较低。

  无论步兵武器还是海军武器,荷属东印度群岛总督府都落后英法列强一个大层次,同样也落后楚国军队一个大层次。

  在众人兴奋的议论纷纷中,陆军司长钱江中将还保持了冷静,他摆摆手说道;

  “陛下的奇思妙想实属天授之,如此机密乃是我军最大之契机,切切不可外泄。

  我提议

  由军部组成新的部门入驻马尼拉兵工厂,全程监控新式步枪武器的研制,严控消息外泄,直至武器彻底成型为止。

  大国重器,不可轻易示人。”

  “此为老成谋国之言,附议。”

  “军门大人所言甚是,该当如此,本人附议。”

  “附议。”

  “附议。”

  “附议。”

  ……

  一众将领们点头如捣蒜,全都满心欢喜的表示赞成,这个是加强楚国陆军力量的契机,与自身荣辱密切相关。

  军人嘛。

  自然就是征战沙场,建立开疆拓土不世之功绩,方不负此生。

  众人议定之后,所有热切的目光全都集中在楚王郑国辉身上,其意不言自明。

  楚王郑国辉展颜一笑,说道;

  “钱将军所谋诚为有理,鉴于干系重大,马尼拉兵工厂是应该提升保密等级,本王同意了。”

  “陛下英明,吾等莫不叹服。”

  众将官适时的奉上马屁,现场一片欢悦之声,氛围极其融洽。

  随后就着1866式夏赛波步枪,众人纷纷的议论起来,评头论足再无顾忌,倒是又提出了很多创新的意见。

  比如这款步枪的枪刀,使用的是土耳其亚特坎弯刀,具有特殊的弧度造型,看起来相当奇怪。

  将官们纷纷提出意见,莫如采用直柄的唐刀造型,刀头切尖,锋利而简单,可戳,可斩,可切,直刺还不会折断。

  枪栓闭气一定要做改进,要不然打一次换一次橡胶套,橡胶套可不便宜,一次换几千个谁受得了?

  还有这个黄铜子弹,既然已经验证不可靠,那就必须要改进设计。

  比如屡次哑火,那么就要加大雷汞底火装药量,改进配方,多做实验才行。

  军方汇集起来的意见还真不少,每个将军都希望步枪精益求精,犀利又好用,这都成为了今后改进的方向。

第253章 世界先进的铸炮工艺

  大会议室里

  楚王郑国辉与将军们摆弄着手上的枪械,有说有笑的商议了好一会,给这个法制1866夏塞波击针步枪挑出了不少毛病,留待仿制改进。

  所有人都清楚

  楚国至少在这两三年内,不可能整建制的换装新式步枪,这可是一笔巨大支出。

  一支美制斯普林菲尔德M1861式步枪价值19银洋,楚国在美利坚南北战争后捡了大便宜,用废铁的价格购买了十三万支,每支步枪的价格不到2银洋。

  这种百年难遇的好事,今后只能想想了。

  这批数量巨大的武器,除了装备部队以外。在各府和各县军备库中,都有数量不等的存货。

  有的府库是三五百支,有的府库是一两千支,以备不时之需。

  这部分储存的枪械,总数约为2.7万余杆,剩下还有5.8万余杆斯普林菲尔德M1861式步枪,存放在各地的陆军要塞和军火仓库中,作为武器储备存在。

  现在的马尼拉军工厂,基本上不生产新式步枪,而是以修理和生产配件为主。

  主要生产的就是枪管,月产6000余支线膛枪管,生产出来涂满黄油后,就放入仓库中储存。

  计划生产到年底,相关的轻武器生产线就要停工,一些机床在保养后封存,留待需要时再启用。

  储存七八万根枪管,足够用了。

  楚王在一众将官的簇拥下,视察了接近停工的轻武器生产线。偌大的厂房中,生产线上只剩下几十名工人,神态认真的在加工枪管。

  厂长伍廷玉神情极为遗憾的说道;“陛下,我们厂两套轻武器生产设备,具备月产6000支步枪的能力。现在大多空置,实在可惜了。”

  楚王郑国辉听了,不禁一乐,这些设备也是破产的美资武器工厂收来的,价钱只是比卖废铁高了一些。

  封存就封存了吧,毕竟楚国没那么多军队,也用不了那么多的武器。

  他说道;

  “枪炮的生产能力必须要有,这关乎到国防的大事儿,谁也不知道是否会有强敌入侵,楚国也不能冒这个险。

  拥有生产能力是一回事,用不用是另外一回事。

  你们生产出来的武器质量不好,这些将军们可不会要,还得把质量给抓好了。”

  楚王的话,一众将军们纷纷附和,直接把厂长伍廷玉挤兑到一边去了。

  视察完几个轻武器车间,楚王郑国辉在一众将军的簇拥下,路过纸包定装弹药的生产车间,车间里许多工人在忙碌生产。

  楚王郑国辉等人脚步不停,直接向后方的火炮生产车间行去。

  纸包定装弹药生产的科技含量太低,没有看的必要,纯属瞎耽误功夫。

  在火炮生产车间,这里有数百名工人在忙碌,其中还有不少白人,都是从原来破产的美国枪炮工厂打包来的技师。

  战争后的美利坚一片萧条,很多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工作,楚国提供一份不算高薪但稳定的工作,依然很有吸引力。

  舍得花些钱,效果非常显著。

  火炮生产车间的厂房非常高大,而且拥有重型钢铁行车,用于吊装分量惊人的重炮,包括15英寸达尔格伦长管滑膛岸炮和10英寸线长管线膛炮,这都是当今世界先进的海岸重炮。

  马尼拉武器工厂接收了白人工程师,相应的接收了其丰富的铸炮经验,使得武器工厂没有走什么弯路,直接跨过了摸索的过程,得到成熟的各种口径火炮铸造工艺,拥有了世界先进的铸炮能力。

  在这个年代

  也没有什么教科书,所有的经验都在工程师的脑海里,是一次又一次成功铸造火炮的经验,如今都带来了马尼拉。

  美国工程师托马斯杰克逊罗德曼设计的铸造火炮炮管的新工艺,使得制造大口径(注;最大20英寸)紧固可靠的火炮成为可能。

  罗德曼通过一系列实验发明了空心铸件工艺,这是世界领先的铸炮工艺。

  空心铸件不是从外部冷却,而是从内部冷却,金属晶体结构更加均匀且没有内应力,这样的铸件会更加坚固。

  为此,他设计了一种特殊的浇铸模具,内部通过流水冷却而在外部进行加热,防止外层快速冷却。

  测试中,用罗德曼的方法生产的大口径火炮发射了超过1000次,而采用传统技术铸造的相同口径、相同壁厚的炮管在发射数十次之后就炸膛了。

  火炮性能得到如此大幅度的提升,引来军方高度关注,在战争期间得到极力推广。

  1861年南北战争开打后,美利坚开始批量生产8英寸、10英寸、15英寸和20英寸罗德曼火炮。这其中,大多数是10英寸火炮,数量达到1300门。

  楚国通过各种渠道,以低廉的价格购得其中的47门,陆续装备在各海岸炮台要塞中,成为主力岸炮之一。

  美国在战争期间铸造的15英寸火炮有323门,在战后,楚国通过各种渠道购得其中的21门,其中8门装备在海军的铁甲重舰上,剩下的13门装备在海岸炮台要塞上。

  即便如此,还有很大缺口。

  马尼拉兵工厂计划再生产30门15英寸长管岸炮,用于装备各主要炮台要塞。

  在热气蒸腾的火炮铸造车间,楚王郑国辉就看到了罗德曼发明的空心铸模,他和一众将领们饶有兴趣的看着工人施工。

  所谓“空心铸件”工艺,就是首先围绕炮芯铸模,用流水进行冷却的工艺。

  融化成橘红色高温钢水装在铁水包里,通过行车吊运过来,掀起铁水包的一侧,将高温钢水小心而仔细的倒入铸模中。

  瞬间钢花四溅,看起来让人眼皮直抽抽。

  通过罗德曼模具,首先浇铸出来的是炮膛内部,在硬化后,破模取出,通过行车运送到大型车床上。

  在蒸汽机的带动下

  大型车床高速的运转起来,对脱模的炮膛部件进行切削,孔等一系列加工,要将炮膛内壁加工的光滑如镜,不能有一点凹凸。

  加工好的炮膛部件还要再次进入铸模中,橘红色的高温钢水再次注入,外层金属冷却时,物理效应向内缩拢,向已经硬化的内层继续加压。

  这如同在炮膛部件外围,加了一层又一层的钢箍套,极大的强化了炮身能够承受高膛压爆炸,发射1000枚炮弹都没问题。

  这解决了近代铸炮工艺中,炮管容易爆裂的最大弊病。

  花了点钱,就得到如此先进的铸炮工艺,看着大炮一点点成型,在场的将军们个个都兴奋的指指点点。

  楚国的要塞和海岸炮台都在陆军的管控之下,这其中尤其以15英寸长管岸炮,10英寸罗德曼火炮为主力,这两型海岸重炮也是当前马尼拉兵工厂的主要产品。

  前者需生产30门,后者需生产140门,才能应付当前所需。

  按照马尼拉兵工厂的生产能力

  每三个月可以生产15英寸长管岸炮5门,完成生产任务需要一年半。

  每月可以生产5门10英寸罗德曼火炮,完成140门生产计划,需要两年半时间。

  每月可以生产10门8英寸罗德曼火炮,年产量120门,目前所需300门,全部都是海岸要塞火炮。

  后续随着海防要塞的建立,所需的要塞岸炮只会更多。

  看到这些闪烁着冰冷光芒的大家伙,楚王郑国辉和将军们兴致高昂起来,评头论足的议论,果然枪炮都是男人的心头所好。

  看着眼前火热的生产场景,郑国辉心中满是成就感。

  美利坚南北战争后,他是最先派员赴美拾破烂的人,凭借着积攒下来的家当和万国通宝银行的百万美元贷款,奠定了楚国如今较强的工业基础。

  无论重工业,轻工业还是兵器工业,楚国都有了很高的起点,基本站在当今时代前沿,这是郑国辉发展工业的底气。

  环顾整个南洋地区

  楚国是工业水平最高,也是工业体系最全的国家,如今正处于引进,消化吸收阶段,这些工业能力最终会汇集成强大的动力,推动国家经济高速发展。

  近几个月

  楚国已经向周边各国陆续出口了很多工业品,小到火柴,针头线脑,纽扣和水果罐头,大到蒸汽机和小火轮,都已经有了出口成交的范例。

  没错,楚国建立的曙光动力机械厂,已经开始生产各种型号的蒸汽机,并且有了出口新加坡的记录。

  所采取的方式方法一样,那就是购买破产的美国机械厂所有设备,连同工程师一起打包,运回来组装生产。

  这种模式,虽然看起来是多花了点钱,可真的非常值得。

  在当今年代

  人们完全没有知识产权的意识,可弊帚自珍的心里还是有的,白人工程师也不例外,绝不会敞开心扉将经验和盘托出。

  最好的办法,就是雇佣这些极有经验的白人工程师,哪怕多花些代价也值得。

  曙光动力机械厂能够如此快的在设备安装后,便生产出第一批合格蒸汽机来,绝对离不开这些白人工程师的贡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好在现在楚国不缺钱,有蕴藏量那么大的铜矿可以开采,那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首节上一节232/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