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一茬粮食收割了,重新翻了地晒几天,就可以种下一茬粮食,不用考虑节气之类的因素,对农业生产非常友好。
每户移民平均10亩以上的土地,产出足够吃喝花用,尚有一定的剩余,积攒起来可以逐年偿还贷款和利息。
一般有个五六年时间,就还的差不多了。
华人移民向来以勤恳闻名,对土地和种植的热爱是源自血脉传承。
可以看到
在移民村屯中,基本上每家每户的田都种的很好,平常的日子,村里的男人都扛着锄头下地。
田间地头
男人们劳累之余,三五成群的坐在田埂上休息聊天,喝点带来的水,卷上一根土烟美美的吸着。
看着麦浪滚滚的农田,心中就是最大的满足。
女人则在家割草喂猪,用麦麸子拌上菜叶喂鸡养鸭,打理庭院,带孩子洗衣做饭,有的女人还要背着孩子去放牛。
下南洋至今第三个年头,楚国治下的各府县情况安定,除了偶尔出现的土著暴动之外,大部分地区政通民和,繁荣安定。
这点在早期移民的棉兰老岛上体现的更明显,社会繁荣程度更胜一筹。
楚王郑国辉对当前的局面相当满意,稳定压倒一切,当前以国内建设为主,以妥善安置移民为主。
再过两个多月,北伐成功以来的第二茬粮食就要开镰收割了。
粮食的丰收带来的巨大心理安全感,让饱经动荡的社会民众们,更能够深刻的感受幸福生活,增加对这个新生王国的认同感。
这一点,是尤为重要的地方。
楚国如今依然封锁着与大陆的通信往来,两岸间是割不断的血脉关系,这个难点迟早要解决。
郑国辉正在斟酌一个适合的人选,作为楚王特使,前往北平拜见恭亲王奕,通过他的渠道直面两宫皇太后,自请为藩属王国。
这也是没奈何的事儿,名不正则言不顺。
楚国民众主体是来自大陆的华人移民,无论现在紫禁城宝座上坐的是谁,拥有二百多年的统治基础,能得到举国上下的认同,那就是显赫的九五至尊之位。
楚国若能得到天朝认同,就像放飞的风筝有一根细细的绳子牵引,终于有了出处,而不是自立为王的草头王。
一个是占山为王的草头王,一个是由朝廷认可的藩王,区别就在这里。
第233章 移民惊人的利润
在楚国内
内阁总理衙门主持日常政务并处置一切事务,九部三署各管一摊子事儿,重要事宜向内阁首辅大臣禀报,经楚王御准后颁布实施。
实际上
楚王郑国辉手里紧紧抓着军政部,警政部,外交部,内政部和惩戒总署这些军警强力部门,将楚国的大政实权牢牢抓在手中。
这样一来,日常的事务就少不了。
这不,楚王郑国辉的案头上就放着美利坚驻厦门领事李仙得的求助函,其意是请楚王发挥华人领袖的影响力,帮助解决台岛牡丹社争端。
这是去年发生的一起恶性事件,源于美方船长不慎误入台岛“牡丹社“的排湾族土著的领地,船长亨特汉特夫妇等十三人遭杀害,被割了脑袋。
当地排湾族土著处于较为原始部族状态,野蛮而彪悍,有“出草““猎头“的恶习。
当地土著成年男子为了彰显勇武,经常袭击敌对部落和过路客商,将他们脑袋割下来,放在家门口的排架上。
人头越多,感觉越有面子。
不幸的是美国船长亨特-汉特夫妇和十几名白人水手,成了当地土著的猎物,大致是这么个情况。
唯一逃脱者是名华人水手,他逃至高雄向当地朝廷官府报告,而官府则两手一摊,表示爱莫能助。
这种事儿根本管不了,也不敢管。
正是因为这个缘故,驻厦门领事李仙得也是病急乱求医,将求助函送到了楚王的御案上。
郑国辉看了看以后,直接写了个“已阅”,便将这份函件丢到一侧的文件堆里。
根据楚王的批阅不同,侍从室秘书会分门别类的整理,“交付急办”的,“重点批阅”的都会优先转发给内阁各部,督导办理。
批示“已阅”的,便整理存档,今后需要可以随时从档案中调出,但不做任何处置,典型的“已阅不回”。
郑国辉对这种事儿的态度也是管不了,爱咋咋地。
若历史没有改变
美方已经开始着手用武力解决问题,正在组织“福尔摩萨远征”,至迟两个多月后,美方派出两艘军舰、水兵181名,发起对台岛的入侵,历史上称作“福尔摩萨远征“。
美舰抵达后,组织陆战队在熟悉台湾地理的英国商人引路下登陆,结果遭土著伏击,美军指挥官麦肯琪上校战死,美军慌忙撤退。
这让米国佬面子上很挂不住,四处嚷嚷的要采取更大的军事报复行动。
最后是台岛的官府见动静闹大了,连忙出面调停,清军同样受到排湾土著阻击,无功而返。
最后是美利坚驻厦门领事李仙得带领自“通事“六人上岛,直接与台湾排湾族十八社总头目卓杞笃谈判,最后才要回来遇难美国人头颅及所劫物品,最后草草了之。
二十几年,扶桑人又借故入侵台岛。
过不了多久,法国佬又借故想入侵台岛……
楚王郑国辉对这些历史史实了然于胸,却没有任何插手的想法,一来是不能,二来是不敢,三来不愿引火烧身。
诺大的宝岛好不好?
答案是肯定的。
要不然怎么会引来那么多列强的贪婪目光,从几百年前的西班牙,荷兰,到现在的美利坚,扶桑,法兰西,个个都想占为己有。
早在1854年“黑船事件”后,美国佩里舰队除了到访幕府,用洋枪洋炮打开了扶桑的大门外,还顺道登上了台岛。
佩里详细考察了台湾岛的地理、人口、气候、物产后,非常欣喜的称赞台湾岛是一个宝岛,将之比喻为“墨西哥湾的古巴”
回国述职时,佩里建议美利坚侵占台岛或者买下台岛,引发美国朝野的广泛兴趣。
但不久美国爆发内战,无暇顾及此事,就一直耽搁下来。
美方商船“罗发”号也是不怀好意,登岛后四处勘察地,寻找适宜修建炮台要塞之处,结果被当地土著割了脑袋。
这些事儿楚王郑国辉都心知肚明,自然不会上赶着去掺这趟浑水。
楚国与朝廷至今“宗藩关系”还没有理明,在类似的事件上,更要格外的注意分寸,以免增加不必要的波折。
不管是否承认,在整个东亚乃至亚洲,能够赋予楚国世所公认正统王国地位的只有北方大陆皇权朝廷。
这一点
非但英法列强及欧洲各王国都予以承认,亚洲扶桑,朝鲜,琉球,暹罗王国,缅甸王国及东南亚各王国皆是如此,并且能得到城外的美、墨等各国承认,这就是传承数千年大陆皇权的威严。
楚国自己搞个建国登基仪式,各国表面是哈哈点头,满口的恭喜,实际在背后并没有得到认真对待。
至少欧洲各国都没有向楚国派出外交使节,多以殖民总督府及驻广州领事馆代表交涉,这就很能说明问题。
将闲杂事宜放在一边,郑国辉提笔写信,一封写给恭亲王奕,一封写给时任湖南巡抚的老丈人李瀚章,一封写给时任两江总督李鸿章,一封写给留守金陵的四叔郑守业。
给前三者写信,其意无非是“余虽身处海外,但世受国恩,心向朝廷,是为传播华夏之礼仪星星之火,愿奉朝廷为宗主国,甘为子侄藩国,岁岁朝贡不休矣”,大致的意思如此。
虽略有区别,但总体意思一致。
不同人看了有不同的看法,恭亲王奕看了在意外之余,多了一份欣慰和脸上增光添彩,这也是风雨飘摇中朝廷的一针强心剂。
别看四处在造反,中原及西北地区战火涂炭,可依然有海外王国相继归附,这就是天朝上国的威严啊,这就是莫大的体面啊!
这就像社会老大正在焦头烂额之际,又闻小弟来投奔,顿时精神大振,妥妥的好事啊!
以恭亲王奕的远见卓识,当然不认为远在南洋的楚国会有谋反朝廷之举。
要反早反了,占据金陵及江浙之地很困难吗?
何必巴巴的跑到数千公里之外,大费周章的赶跑佛郎机白人占据之地,再以此为基础建立楚国。
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吗?
同样意味的信函,在老丈人李瀚章的眼中,多了一份楚王郑国辉立意在南洋发展,国内多请照拂的一层意思。
而在便宜的岳家二伯叔李鸿章看来,又多了一层帮着在朝廷关说的意味,这是尊重,也是请求,同时表明了楚国对朝廷的正式态度,让他大感欣慰。
用了半晌功夫
将这几封密信一挥而就,郑国辉仔细审阅一遍后,满意的点点头。
这样的信件就是泄露出去,亦无关大雅。
所有不能说的话都在纸背之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更不可能留下话柄。
信中对天朝上国充满了敬仰流恋,感叹神州地大物博,人杰地灵,礼教井然,誓要在南洋广泛推行儒家文化,教化蛮夷云云,愿世为藩属,永为子侄之国,绝无可挑剔之处。
能够收到如此等级的亲笔密信,其本身就意味深长。
纵然以李瀚章,李鸿章一方制台大员的显赫身份,能够收到楚王的亲笔密信,亦感与有荣焉。
这对朝廷和楚国来说,是双方有利的好事儿。
最后一封写给四叔郑守业的密信,里面的干货就多了。
既然愿以宗藩之礼,奉天朝上国为宗主国,等于就揭开了迄今为止的面纱,对郑国辉在江南省相关的势力和产业,难免会造成一定冲击。
驻守江南省各府的军事将领,肯定首当其冲或是调任,或是免职,或是其他处置,不会留在现在的重要位置上。
郑国辉对此早做安排,在征询各人意愿后,陆续安排直属军队及官兵下南洋,包括其家眷等人在内。
将会陆续集中到崇明岛,随后转运至南洋地区。
这一批核心骨干下南洋,将会再次加强郑国辉对军队的掌控力度,以及对各府县的掌控力度。
相关事宜,由四叔郑守业有序安排,陆续退出。
至于驻扎在江南各府的兵丁,可以临时征募一些青壮充数,这不是什么大问题。
原本总计约一万七八的军队,征募四五千人即可,在这个贪腐横行的时代,绿营兵吃空饷那是常事儿。
另一件事
则是留守金陵的将军府西署掌控的资产,包括房产,田地,店铺和大小府邸,安排有序的发卖,所得金银用于购置海南群岛所需的各种瓷器,茶叶,绫罗绸缎布帛之类,随从南洋船队运返马尼拉,
这部分商货销售后,资产归于皇家南洋银行专有账户,最后转呈王后直属机构,属于王室私有财产。
现如今
维持南洋航线船队的费用,大多由私盐生意的高额利润支撑,抛开各项费用和分润,每年净利润约在220万两白银上下。
按说,以如今一年百万人口规模的移民,这点钱根本就不够花用。
这与南洋移民航线的改制有很大关系,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第一个因素
原本使用的十几支大型福船队陆续退出远洋航线,转回头来,成为郑记粮行在国内江河运输的主力,进一步扩大了经营范围,遍及长江中下游10多个省,势力越发的庞大。
如今的南洋航线全部使用西洋大帆船,一艘西洋大帆船相比一艘千石福船,无论载人还是载货,运载量增加了七八倍之多,所需人手只是增加一倍。
以一艘最大的二千石福船为例,远洋航行所需船员三十六人,实际载货一百二十余吨,运载移民二百余人。
千吨级的西洋风帆货船,在运载800余吨货物的同时,还可以运载八九百名移民,所需船员仅60余人。
西洋风帆货船运载量更大,抗风浪性能更好,速度更快,更适宜远洋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