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桌除了一大盆鸟肉炖海鲜杂烩,还多了一大盘子卤菜,这是卤鸟肝,鸟肠,鸟脖,鸟心混在一起,滋味浓郁,别有一番味道。
此外,还有鸟蛋炒洋葱,红烧大黄鱼,籽乌炒青菜,清蒸海蟹,水煮海虾,豆角烧乌贼这些硬菜,满满摆了一大桌,每桌还上了一坛酒。
不得不说,中途岛附近的海洋资源真是非常丰富,足够自给自足尚有剩余。
野生的信天翁是吃小鱼小虾和贝类,在中途岛周边能够自然形成如此大的信天翁种群,说明这里的广阔珊瑚礁盘上,海产资源极其丰富。
据岛上的民政专员介绍
这些岛民也不是每天都捕杀信天翁,也不允许随意捕杀信天翁,必须要由岛上组织,集中有序捕杀。
如今渐渐形成了稳定的规矩,基本不去西南面的鸟群集中岛屿捕杀,而是以庄稼地周边为主,用张网,弓箭或者火枪捕杀。
时间一长
信天翁鸟群也知道这边的人类不好惹,飞来的鸟群也就少了,祸害也少了。
岛上的居民依然不敢懈怠,尤其是庄家进入灌浆抽穗期,蔬菜瓜果进入结果期,必须得安排人手日夜看顾,防止鸟群前来祸害。
岛上规定
每月捕杀的信天翁不允许超过一千只,数量只能少不能多。
庄稼地这边捕的多,那其他地方就不能再捕杀了,除了看顾庄稼的民兵,严禁岛上居民私自捕杀。
这是因为鸟粪是重要的资源,也是庄稼地不可多得的肥料,是可以卖钱的好东西。
途经中途岛的货船,若是向西航行,只要船上还有运载能力,都会装运大量的鸟粪,顺路送到威克岛。
这是改良威克岛的长期计划,通过向威克岛输送营养丰富的鸟粪,与威克岛上的沙质土混合,慢慢的就可以形成优质农田,产出足够日常所需的瓜果蔬菜。
中途岛这里,也开垦出了大片肥沃农田,产量极其惊人。
以亩产量计算
中途岛上一亩田种植小麦,平均产出600~700斤,这比海南群岛的产量高上一倍都不止。
每年两茬小麦,一茬大豆,一亩田的产量抵得上外界的六、七亩田,粮食不但产量高质量还好。
而这一切,最关键的就是营养丰富的鸟粪。
岛上因为淡水资源紧张,所以不种植水稻,只种植耐旱耐盐碱的小麦,大豆,高粱,山芋,萝卜之类粮食。
中途岛的民众并不缺吃的,打捞上来的海鲜就吃不完,生产出来的粮食也吃不完,既如此,为什么要盯着这些鸟肉呢?
只有保证信天翁种群的数量,才能源源不断的获得更多的鸟粪。这些鸟粪运到檀香山也能卖钱,用于改良当地土壤,价格还不低。
吃过了饭,汪海狗感觉到撑的不行,便在岛上四处走了走。
中途岛为珊瑚环礁,周长24公里。陆地面积5平方公里,由桑德岛、东岛和斯皮特岛组成,位于一个总面积达170多平方公里的巨大礁盘上,中间围着一个面积不小的湖。
人类占据了面积较大的桑德岛,信天翁鸟群则在面积较小的东岛和斯皮特岛上。
前者与后两者陆路无法连通,相距大概2.3公里,可以划着小船往来两地。
中途岛地方不大,信天翁鸟群聚集在西南一侧岛屿上,这里落潮的时候,会出现大片的浅滩。
浅滩上各种小鱼小虾和甲壳类的海产极其丰富,每当这个时候,就会吸引漫天飞舞的信天翁前来觅食,场景蔚为壮观。
中途岛也是刚输入大批华人移民,数量有2700余人,正在大规模的建设住宅区,兴建新的石围。
与其说是石围,莫如说是要塞。
采石场上
开采出来的片石堆成了小山,华人移民用独轮小车推到工地上,按着建筑红线堆砌起来,已经有大半人高。
细小的碎石用于铺垫道路,将石粉与采集来的贝壳粉用糯米浆和蛋液稀释搅拌后,用于灌注片石缝隙,再加入少许钢筋加固,变得牢不可摧。
信天翁的鸟蛋一个就有八两至1斤重,每天可以轻松采集到数百上千个鸟蛋,是建设中的重要资源。
岛上的土地不多,有几十个人就能种的过来。
剩下绝大部分的人手,除了派遣一些人捕鱼,捞虾,其他的大多集中在建筑工地上,集中修建中途岛要塞。
原本人手不足,如今这2700余名华人移民抵达后,工程规模也随之扩大。
修建在中途岛高处的要塞,整个面积约为0.8平方公里,大概比紫禁城略大点,是个两边有尖型棱堡的要塞式建筑。
建成后
全体岛民都可以搬进去居住,既防风又挡雨,而且住的安逸,更能发挥守卫海疆的巨大作用。
胡大福中尉喊出了“用3年时间,建设幸福家园”的口号,这让岛上的民众信心倍增。
既不缺吃,又不缺穿,干活儿还怕啥?
这座中途岛要塞外围用片石垒砌,土水泥沟缝,适当加入钢筋增强骨架,内侧以传统的夯土层修筑,高约12米,宽4.2米,内侧以木板墙衬之。
这样的建筑主体,修筑起来其实花费不了多少时间。
筑城的同时,还要抽调大量人手在城内盖房,分流了很多精力。
现在很多华人移民上岛,大家都挤住在一起,一间木屋里住了三四十人,睡觉都躺不开。
这只是权宜之计,必须得修建住房安置民众。
这么多人口,若是砍伐中途岛上的森林的话,那么森林就要砍光了。
岛上建房都是石砌房屋,速度就快不起来。
汪海狗看到的建筑现场,有上百栋屋子打好了地基,正在火热的建造中,这里也是要塞的一部分。
等到一个多月后房屋落成,岛上紧张的居住条件就会大为缓和。
这样的房屋还要修建很多,约莫估算了一下,修建这么多房屋,还要修建要塞,三年的时间还是蛮紧张的。
好在岛上民众的精神面貌昂扬火热,这片岛屿的自然资源丰富,出海的渔船每次回航,都满载着海鲜和鱼类。
这里钓鱼太简单,只要一根鱼绳加上鱼钩,丢进海里就有大鱼来咬钩,什么饵料都吃,尽管往上拽就可以了。
站在岛上就可以看到清澈的海面下面,大片大片的鱼群蜂拥而过,简直让人乍舌。
小渔船出海都不能抛网,抛出去渔网满满当当,一两个人都拽不上来,就是这么多的海产。
第230章 初临旧金山
在中途岛上停留三天,卸下了一些物资后,两艘风帆货船又装载了400吨的鸟粪,继续扬帆起航远行。
最终的目的地,是北美洲的旧金山。
在十九世纪中叶,鸟粪是极为珍贵的天然肥料,被称为白色黄金,每吨价值高达76美元,或15英镑。
400吨鸟粪,总价值高达3万余美元。
在南美的秘鲁,拥有鸟粪资源丰富的三座小岛,其总面积约为2.5平方公里,被称为鸟岛,秘鲁就是因为售卖鸟粪而富裕起来。
又经历13天的长途航行,1867年2月23日,这只小船队终于抵达北美西海岸旧金山湾,在锚地中停泊下来。
汪海狗等一行人办理了入境手续,他本人化名汪海,是一名华裔海商,带着随从进入了旧金山。
旧金山原名“圣弗朗西斯科”,华人又称之为“三藩市”,在1848年发现金矿之前,只不过是一个籍籍无名的西海岸湾区城镇,人口1万多。
在发现金矿后,当年人口就暴增至3万人,至1867年初,当地人口已经迅猛扩增至13万余人,其中华裔人口占据了三分之一。
这是一座规模迅猛扩大并且充满活力的海湾城市,行走于城市中,道路两侧高大的维多利亚式建筑与两三层的木屋随处可见,最常见的是白人农夫的四轮载货马车。
泥土街道上
马粪牛尿随处可见,城市中蔓延着一股浓重的奇怪味道,最常见的就是牛仔和满身邋遢的淘金者,还有戴着小帽,留着长辫的华工们。
汪海狗一行顺着地址寻找,在芳草地一座体面的4层维多利亚式大厦中,见到了悬挂中英双文标牌的“楚国驻美旧金山商贸办事处”。
通禀了身份,他的助手被留在了楼下大厅,汪海狗则由专人引导,来到3楼一侧安静的走廊外等待。
这间办公室里,有不少人脚步匆匆的来去。
等了一会儿
从里面出来一个年轻文员,迎上来问道;“请问,哪一位是国内派来的专员?”
“啊,您好,我是内政部专员,姓汪,名海狗,特来面见大人。”
“幸会,我是主任的秘书卓伟霆,您请跟我来吧。主任会抽时间单独接见你,往这边走。”卓伟霆对楼下引导上来的文员点点头,示意他回去。
卓伟霆带着汪海狗中校进了办公室,推开一个偏门,这里面是一个更加安静的小间,沿墙边排着几张凳子。
卓伟霆客气的说道;“您请稍坐,我去到主任那里回禀一下。”
“麻烦了,请便。”汪海狗中校稳重的回答说道。
没多长时间
汪海狗中校便见到了主持北美事务的郑鑫主任,他恭敬的递出了怀中的密信。
郑鑫主任是个身体稍微发福的中年人,三十出头的年龄,鼻梁上架着圆形金丝眼镜,显得沉稳有度。
经过了这些年的历练,郑鑫主任行事愈发的稳重了。
他仔细核对了密信上的火漆印戳,这才用银制小刀裁开了密信,神色郑重的阅读起来。
良久之后
郑鑫主任将密信收在抽屉里,这才站起身来,扬声吩咐道;“来人……”
“主任,请吩咐。”
“给我们的客人倒杯茶,嗯……要不要来根雪茄?”
“卑职不会抽烟,实在诚惶诚恐。”
“哦,那就来杯茶吧。”
“遵命,大人。”
新沏的茶水也很快端上来,年轻的秘书卓伟霆很快就轻手轻脚的退下了,随手关上了门。
屋里只剩下两人,郑鑫主任自己点燃了一根雪茄,示意汪海狗中校到沙发边就坐。
他看着汪海狗中校喝了一口茶后,这才神情温和的问道;“信中所述我已尽知,你这次是两项任务,一个是押送鸟粪抵港,第二个是进入夏威夷王国长期潜伏,以待时机,请求驻美代表处尽量给予便利,我说的没错吧?”
“报告长官,卑职无权查阅密信,一切遵从命令行事。”
“嗯,不说你也猜得到。”郑鑫主任深深的吸了口雪茄烟,随后喷吐出来,浓烈的烟草香味萦绕周围。
他考虑着说道;
“第一件事很好办,不管是英国人还是法国人,对这些珍贵的鸟粪资源望眼欲穿,根本不愁卖。
400吨数量虽然有些多,但拆开来卖,散货也快的很,给到万国通宝银行直接就能换钱,这不成问题。
中途岛和威克岛所需的一些物资,可以从旧金山采购装船,顺路带回去,这我会安排人去办。
还有就是你们的部长董焕章请我准备10万美元,用于你们在夏威夷岛潜伏使用,他是不是搞错了什么?”
汪海狗中校听了,心中猛然一惊,抬头看了过去……
部长大人确实跟他这么交代过,这笔钱关系到继续潜伏和安置后续人员,干系重大。
他慌忙解释说道;
“大人,这不是我方想要截流这笔钱,而是将完全用于下一步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