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风云1864 第207节

  这让威克岛空前的热闹起来,小孩跑大人叫,各种炸油条,贴饼子,打烧饼,煎鱼做油茶撒的店铺相继开张,在这里能吃到西北的揪面片,牛肉拉面,也能吃到南方的各种口味米线,形成了热闹的小镇子。

  所有人都住在石围里,镇子里的道路狭小,石板路上人来人往,酒菜飘香,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息。

  在石围一侧空地上,大量的房屋正在树立起来,华人有说有笑的在建房工地忙碌,一片温馨的氛围。

  这些建房的木材都是万里迢迢送来,打好基础后直接往上搭建即可,所以建造起来非常快。

  由于太平洋上飓风频频,所以这里房屋顶上盖的不是瓦片,而是整片的油毛毡,通过厚实的木板压住,还要用专门的铁质紧固件,与整个房子牢牢的锁成一体。

  这些房子大多距离地面有1米高,房子下面是拾缀出一片菜地,用中途岛运来富含鸟粪的泥土覆盖,约有三四十公分厚度,可以种植各种蔬菜瓜果。

  华人果然是天生的种植能手,房屋下,屋檐后,生长的葫芦,丝瓜,蛇豆以及西红柿,青菜,莴苣,豆角,各种蔬菜都有,长势非常喜人。

  这些蔬菜可以供自家吃用,也可以拿出来卖给过往的船队,提供新鲜蔬菜补给。

  得到的钱粮,都归各家各户私有。

  在另一座珊瑚小岛上,威克岛上的华人正在建设新的石围,这片石围2.2公顷大小,足有140多亩地。

  这片石围不但可以居住,而且可以规模化的种植蔬菜瓜果,用于保障过往船队的蔬菜供给。

  这片石围的收益,就归威克岛集体所有,用于建设岛上的公益设施,比如道路,煤油路灯,修缮和扩大码头,增加渔船以及其他用途。

  汪海狗还看到,新建的灯塔已经打好了基础,有很多华人正在忙碌建设。

  运输来的钢筋和水泥等物资,主要就是用于建设这座灯塔。

  这座七棱形的灯塔高约72米,通体由钢筋混凝土建成,是9层的华夏宝塔结构,屋檐也是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然后刷上黄色的油漆。

  灯塔建成后

  过往的船队在方圆数十公里外,就能清晰的见到,极大地增强了跨洋航行的安全性,不至于迷航到深海大洋中。

  建成的石围已经经受了数次台风的考验,极好的保护了威克岛上的民众和房屋。

  据说还是有些矮了,计划利用运来的钢筋水泥再加高3~4米,可以保证更好的削减狂风危害。

  这个石围有三个大门,两个大门是在从东到西贯穿整个石围的主街道上,平时大门不关闭,海风可以顺畅的沿着主道路吹进来,带走城内的闷热。

  还有一道大门面对湖码头,是运输物资来去的主通道。

  只有等到台风生成时,浩瀚的洋面巨浪翻涌,石围的大门才会相继关闭,进入最高境界的防风状态。

  石围内的民众在台风来临时,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回到家里,将即将成熟的瓜果全部摘下,收回屋内。

  免得被狂风糟蹋了,那就太可惜了。

  居住在威克岛上的人口增多以后,那种莫名的孤寂感也消失了。

  汪海狗在岛上的饭馆用餐时,听到很多客人在议论着要修建祠堂和神庙,坐落在新石围内。

  还有人建议修建戏台,修建学校,修建大型储水池,各人莫衷一是,但积极性都相当高。

  威克岛不生产粮食,主要从外部输入。

  但岛上的海鲜,蔬菜都可以自给自足,在新石围落成之后,尚有余力为过往的船队提供淡水和蔬菜补给,少许的粮食补给也可以,只不过价格较高罢了。

  所有的补给都不是免费的,岛上的民众主业是渔业,若是能提供充足的补给,足够养活这几千人了。

  威克岛位于夏威夷的檀香山以西3700公里,距离关岛2060公里,在这5800多公里的漫长航程中,没有其他的太平洋岛屿可供落脚。

  所以,威克岛又有“太平洋踏脚石”之称。

  在当今航海技术上显落后的时代,威克岛的补给作用逾发凸显出来。

  只要收集雨水,生产出足够的蔬菜,腌制海货,过往的船队那么多,就根本不愁卖的。

  汪海狗搭乘的船队在威克岛停留了一天半,于第三天凌晨天微微亮时,便早早的升帆起航。

  驶过湖口门的航道,船队中的货船便放下了所有的主帆,副帆和侧帆,风帆兜满了海风,缆索崩的笔直,在巨大力道的拖拽下,货船一路劈波斩浪向东方驶去。

  迎着渐渐浮出海面的一轮红日,依次而行的船队扬帆疾驰,在湛蓝的海面上留下清晰的白色航迹。

  汪海狗站在船舷边,看着远去的威克岛渐渐变成一个小黑点,心中莫名的带着些许留念。

  这些岛上的华人移民已经扎下根来,戍守楚国海疆,捍卫着辽阔的太平洋航线主导权,其意义重大。

  这一路航行而来

  船队遇到了不少美国商船,大都相继的沿途停靠补给,形成了惯例。

  这些白人船员,水手上岸后,妓院,酒馆和饭店几乎是必去场所,给岛上居民带来了实惠的收入,也让这些海岛渐渐的兴盛起来。

  假以时日,必定发展的越来越好。

  汪海狗从内心里钦佩这些扎根海岛的华人移民,不是谁都能生活在这浩渺无际的汪洋小岛上,这里浩瀚的让人绝望,扛不住绝对会发疯的。

  好在从目前的情形看,这些华人移民扎根海岛生活的很好,似乎乐在其中。

  不经历曾经的苦难生活,不经历噩梦般的流离失所,饥寒交迫,哪来如此坚强的心智呢?

第229章 中途岛景色

  从马尼拉起航后的第27天,一前一后两艘风帆大船抵达中途岛,停靠上码头,顺路给中途岛的居民带去了不少物资。

  总计11艘风帆大船的船队中,另外9艘货船没有可在中途岛卸载的物资,径直向着北美大陆的目的地港驶去,没有绕行中途岛。

  只有这两艘风帆大船离开的船队,调整航向,驶向中途岛。

  汪海狗中校也在前面这艘船上,当他见到海天间漫天飞舞黑压压的信天翁时,直接被这幅震撼的场景惊讶的说不出话来,感觉大开了眼界。

  数以万计的信天翁翱翔在天空中,仿若乌云遮蔽了阳光,围绕着大帆船盘旋飞翔,引来了很多水手围观。

  他们很快就笑不出来了,天空中密密麻麻的飞屎飘出。

  将洁白的船帆染成星星点点的屎黄色,几乎所有的水手都中了招,狼狈不堪的抱头躲避,汪海狗中校同样也躲进了船长室里。

  “真他娘的见鬼!我的船,这些杀千刀的贼厮鸟糟蹋了我的船。它们是有意的,我敢肯定。”船长愤怒的喊道。

  汪海狗中校躲在船艉舱里,看着漫天飞落的鸟屎,若有所思的答道;“这是鸟群在报复,也是对人类侵犯领地的回击,看来它们并不欢迎我们。”

  “那更要多宰几只鸟来吃,否则难消心头之恨。”船长恨恨的说着,还不由自主的舔了一下嘴唇。

  信天翁的肉紧实而又美味,这种大型海鸟通常6~7岁才成年,翼展能达到3米,体重16至20来斤,寿命相当长。

  鸟肉比大雁更美味浓郁,适合炖煮,往来中途岛的船员都品尝过这道美食,往往赞不绝口。

  两艘帆船靠上码头,随着“啪啪啪”十几声火枪响起,信天翁从天空中纷纷坠落。

  鸟群受惊之下“呼啦”一下散开了,远远的逃走。

  短短的时间内

  风帆大船甲板舱面上,已经累积了厚厚的一层湿滑的鸟粪,散发着难闻的气味。

  走在上面,不注意就摔一个马趴,那种感觉真是酸爽极了。

  船长指挥着水手们,站在船舷边用水桶打来海水,冲洗甲板,冲洗船舷,冲洗缆绳堆,顺便把自己身上也冲洗干净。

  水手们做这些事儿非常利索,这原本就是日常操作,只不过今天的“货”实在多了些。

  几十名水手一起动手,冲洗甲板的速度倒是很快。

  汪海狗等人也冲洗干净,这时候,中途岛驻守长官胡大福中尉带着一些手下,已经来到了船舷边,站在码头上笑着大声说道;

  “对不住了,远来的客人,岛上的这些鸟群报复心很强。如今只要有船来,免不了遭受袭击,我们多炖一些鸟肉让大家尝尝,就算是赔罪了。”

  “没啥,没啥,一群扁毛畜生又当得了什么?”

  “船长,这次运来些什么?”

  “哈哈哈……都是好东西,有上千杆火枪,80桶火药,一些酒和棉布,钢筋,铁丝网,渔网,4条小船和一些日用品。”

  “那太好了,这正是我们需要的。”胡大福中尉笑着答道,他转身对士兵们吩咐说道;“去多喊些人,把货都卸下来。让那些娘们儿多煮些鸟肉,今天要给远来的伙计们好好品尝一下我们岛上的特色菜。”

  “好嘞,老大。”士兵领命后,便飞奔而去。

  没过多一会儿

  便引来了黑压压的一大队人,推着几十辆独轮车来到码头上,开始动手搬运货物起来。

  王海狗等人也下到了岛上,他们这一行军官都是身着便装,也不好暴露身份,别人当他们只是普通的行商。

  在太平洋航线上

  自1840年往后,华人旅客是很常见的群体,在寻常的年份中,每年前往北美的约有五六千人,多的年份有一万四五千人,大多是由大陆前往北美。

  每年返回的也有三四千人,多的年份有七八千人。

  尤其是近些年来,旧金山的淘金热潮涌动,自发前往北美的华人年年超过1万人规模,近些年大多在一万二、三至一万四、五这样子,相当的热闹。

  中途岛并不在太平洋航线上,其位置更加偏北一些,往来太平洋航线的货船大多不经过这里。

  这座岛上的驻军140余人,民兵数百人,近期抵达的华人移民2700余人,有男也有女,让这座岛屿顿时热闹起来。

  中途岛不用承担过往货船的补给任务,更多的是担负楚国海疆前哨站作用,防御性大于补给作用。

  登岛以后

  汪海狗中校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岛上的居民同样住在石围里,但这里有大片开垦出来的田地,庄稼长势非常好。

  在田地里

  不但张着大片的网,而且立起了数十个迎风飘扬的稻草人,稻草人身上裹的布条在海风吹拂下,宛如无数的触手飘扬。

  还有手拿弓箭和火枪的民兵守卫,据岛上人介绍;

  要是不守着,那些鸟群飞过来小半天功夫,就把庄稼地霍霍了,什么都剩不下。

  如今也不需要到鸟群盘踞的西南边岛屿上打猎,只要在庄稼地边张网,每天都能抓到很多鸟。

  少的几十只,多的几百只。

  汪海狗在岛民的屋子边上,看到很多木笼子,里面都是嘎嘎乱叫的信天翁,要吃随时宰杀新鲜的鸟。

  怪不得这些鸟如此恨岛民,也怪不得鸟群会袭击抵达的货船,双方的恩怨结得太深,已经解不开了。

  客人来了怎么办?

  直接起锅烧油,几十个土著妇女一起动手,宰杀了上百只信天翁,拔毛清膛,将鸟肝,鸟心,鸟肠,鸟脖子全都做一堆,丢进大锅中卤煮起来。

  另一边剁出来大块的鸟肉,放入姜,葱,料酒后下锅翻炒,几十口大锅一起作业,浓郁的香味很快飘散到全岛。

  这些妇女们将堆成小山一样的白萝卜洗净切块,很快加入锅中炖煮,然后在锅边贴面饼,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出锅了。

  炖煮鸟肉的汤锅里,还放了很多虾,肥滚滚的鲜蛏,小孩拳头那么大的蛤肉,这让炖煮的浓汤鲜美至极,压根不需要什么调料了。

  妇女们将贴在锅边蘸着汤汁,烘焙到颜色金黄的贴面饼子,用小铲子铲下,装入竹篾子里端上桌。

  装菜的直接就是洗脸盆子,直接放在地上,一圈人围在边上吃,那吃的真是大呼过瘾,鲜的舌头都能吞掉了。

  就这么一个菜,有肉,有海鲜,有蔬菜,有饼子,谁吃了都说好。

  吃过了一波换另一波,大锅里的菜汤不断的添加,盛完了重新起锅烧油,再煮上满满一大锅。

  整个岛上三千余人就蹲在片石铺砌的主街道上,围着上百个大脸盆子吃肉喝汤,笑语盈盈的谈论着,气氛相当之热烈。

  暂时没轮上的就插手站在一边,东家长西家短的聊着天,很有耐心的等待。

  等到前面人吃完,他们就拿着空盆子去装菜,装了满满一盆回来,后面的人便蹲下来还吃,气氛相当之热闹。

  胡大福中尉招待船上的水手和客人们,在镇上的饭店里吃喝,摆下了二十几桌,菜肴的规格就高得多。

首节上一节207/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