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风云1864 第166节

  海军董奎发少将也离开了,他乘坐小舢板抵达铁甲舰队,全面接管了对铁甲舰队的指挥权。

  此前的铁甲舰队指挥官是费兰-威廉姆斯上校,在战斗中的表现相当不错。

  “镇南”号铁甲舰用15英寸轰击炮,击沉了西班牙旗舰“多斯-桑托斯伯爵”号,作为舰队指挥官,费兰-威廉姆斯上校这份功劳怎么也抹灭不了。

  郑国辉已经下定决心,从明天清晨开始,便用海军重炮轰击圣地亚哥堡,彻底摧毁这一海岸要塞,借以打击西班牙人的抵抗信心。

  执行这一命令的人选,就是董奎发少将。

  从海军作战角度而言

  以铁甲舰上装备的重炮攻击要塞,效费比极低,一方是造价昂贵的铁甲重舰,一门15英寸达尔格伦重炮,价值高达近2万美元。

  若是在炮战中损失一门,能让人心疼死。

  圣地亚哥要塞是石砌炮台,即便摧毁了炮台,重建也花不了多少钱,石头和劳动力近乎白给,如此的交换过于奢侈和鲁莽了。

  其实不然

  郑国辉不但要算经济账,更要算政治账和心理账,他要通过此次的炮击要塞之战,像龟缩在西班牙王城里的白人殖民者展示强盛武力,摧毁殖民者的抵抗意志,逼迫其投降。

  次日清晨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大帅郑国辉在士兵的服侍下洗漱过后,还没来得及坐下用餐,就接到快船送来的战报。

  战报显示;

  昨晚十一时许

  西班牙风帆战舰“胡安-纳瓦斯爵士”号,趁着夜色摸进了甲米地港口,被我方逮了个正着。

  这艘西班牙战舰不知道甲米地港已经沦陷,再加上有十几名船员伤势严重,病急乱投医之下,冒险进入了甲米地港。

  结果显而易见

  俘虏舰长以下共计41名白人官兵,这让俘获的人数上升到58人,战绩也增添到俘获敌舰一艘,击沉敌舰两艘。

  据郑国辉所知

  在铁甲舰队封锁前,已经有两艘西班牙风帆战舰逃入马尼拉港,侥幸逃过一劫,肯定是不敢出来迎战了。

  那就是说

  如今依然游荡在马尼拉海湾中,只剩下一艘西班牙风帆战舰,是“佩德罗伯爵”号。这是一艘排水量372吨的双桅快帆船,经历重创后,船上白人官兵不足35人。

  这么点人,把战舰开起来都费劲儿,就别提作战了。

  郑国辉接到这份战报,情不自禁的笑了起来,顺手递给站在一边的亲卫团长郑福中校,说道;

  “阿福,这些鬼佬被我们撵的乱了分寸,竟然自投罗网。这叫什么……这叫贵人自有天助啊!”

  郑福中校接过了战报看了一下,亦是满脸喜色的说道;“大帅,吾等煌煌天朝军队上合天心,下顺民意。此战吊民伐罪,自当无往而不利也。”

  “说的不错,但是没有赏。”郑国辉心情不错的走到餐桌边,坐下来开始用膳。

  郑福中校作为亲兵团长,身份是家生子多过军人,动作娴熟的倒了一大杯牛奶,伺候大帅用膳。

  这头奶牛就饲养在舱底,每天三顿供应鲜奶,现挤现喝,也只有大帅一人能享受如此的待遇。

  郑福这些亲兵长官也能沾到光,大帅喝不完的牛奶,自然就便宜他们了。

  主食是炙烤的两面焦黄的羔羊肉,这样的半岁龄小羔羊,在舱底饲养了十多头,同样是供应给大帅享用。

  还有水果,包子,荤素搭配的六样炒菜和解腻的茶水,这顿早餐相当丰盛。

  郑国辉的胃口很不错,一大块羊排足肉4斤多,炙烤的外焦里嫩味道浓郁,全都干完了。

  吃了两个包子和一些菜,用了些水果,便拿起热毛巾擦了一下嘴,吩咐说道;“撤了吧,可以了。”

  “遵命,大帅。”郑福屁颠颠的将这些好东西收了,送到隔壁自己的舱房里,等会儿和副团长郑山两人一起享用。

  再加上几大块烤面包,还有大半壶牛奶,两人吃的美滋滋。

  撤去了餐盘,送上了新沏的茶水,郑福和郑山等人就退下了,自去享用剩下的美食。

  这在他们看来并不低贱,反而是大帅的恩赏,格外的有一种荣耀感。

  “光明”号大帆船在天明后,随同铁甲舰队向马尼拉港口迫近,来到了距离约3公里的海面上。

  吹拂着清晨凉爽的海风,郑国辉站在后艉楼的高处,拿起望远镜仔细观察起来。

  马尼拉港自16世纪以来,便是南洋地区最重要的中转海港,也是太平洋航线的西部枢纽港,海运和商业贸易极其繁盛。

  因此港口的范围,在南洋地区首屈一指。

  视线所及之处,就有大大小小十多个船厂,上百艘船停泊在内,至于那些小渔船就更多了。

  马尼拉港位于沿海巴石河口两岸,濒临马尼拉湾的东侧,而圣地亚哥要塞就坐落在巴石河口,将大半个港口屏蔽在炮火射程范围内。

  只有摧毁了圣地亚哥要塞,才能够沿着巴石河而上,逼近马尼拉王城,而这是一座建于老城中的要塞式建筑。

  马尼拉王城也是整个吕宋群岛殖民地核心,面积超过一平方公里,居住的全部都是西班牙白人后裔,严禁土著和华人踏足。

  在马尼拉王城内,有吕宋总督府和十几座天主教堂,也有超过350名白人士兵和紧急武装起来的白人民兵,具体数量不详,这里也是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最后堡垒。

  长舒了一口气

  郑国辉强行按耐内心激动的心情,他现在距离最后胜利只是一步之遥,但这却是最严峻的考验。

  大兵压境,西班牙人必定狗急跳墙。

  集中300多年来的殖民底蕴,这些西班牙人能够发动绝不逊色于北伐大军的总兵力,其中绝大多数是土著仆从军。

  虽然装备很差,但人数多啊。

  在西班牙人入主吕宋群岛以后,面临的全面攻击并不仅止于7年战争期间,1762年10月英国联合舰队的大举入侵。

  早在1574年

  林凤率领潮汕海盗集团五千余众,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强攻马尼拉城,一直杀到了城下,距离胜利仅一步之遥。

  可在西班牙火枪手的顽强抵抗下,最终止步于此,遗憾的没有完成占领马尼拉的心愿。

  郑国辉的北伐行动组织的更加严密,实力更加强大,但并没有绝对的必胜把握,具体还要看马尼拉之战动向。

  他目光深邃的环顾马尼拉海湾,昨天阴雨连绵下到了半夜,今天却是个晴朗的好日子。

  天空中漂浮着点点白云,到了早上7点多钟的时候,明媚阳光普照大地,蓝天白云下椰树轻摇,碧海银滩的一片美景。

  郑国辉伸手从怀中掏出金质怀表,看下时间,现在是上午7点三刻,距离发起进攻还有一刻钟时间。

  4艘铁甲战舰重新启动了蒸汽机,从粗大的烟囱里冒出滚滚浓烟,蒸汽机带动的螺旋桨,可以让铁甲战舰的运动和转向更加灵活。

  此刻海面上,大约是2级的风力,吹拂的海面波光粼粼,一片平静氛围。

  这样的海况非常有利于对岸上要塞的炮击,浪涌小,船体的浮摇就小,船体更加稳当,炮击的条件当然就更好。

  从现场来看

  董奎发少将把4艘铁甲重舰分为两波,两艘为一组,循环驶抵进行对岸炮击,如此反复不停。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分散伤害,虽然铁甲战舰皮糙肉厚,但是在岸炮的持续轰击下,也不是那么好承受的。

  位于巴石河口的圣地亚哥要塞上,可以看到数量众多的守军士兵,在望远镜的视线中,很多都是白人民兵。

  没有一千人,也有五六百人。

  这让圣地亚哥要塞的防御能力,直线上升到相当高的程度,无论炮击还是火枪齐射都不缺人手,是顽抗到底的节奏啊!

  郑国辉不知道,此时的吕宋总督佩罗德-曼努埃尔-卡瓦哈尔少将,就一身戎装的站在圣地亚哥要塞的望塔上。

  他神色凝重的举着望远镜,仔细的观察海面的四艘铁甲战舰和一艘820吨级的三桅大帆船“光明”号,神色很快变得铁青。

  从逃回来的西班牙战舰汇报的消息,总督佩罗德-曼努埃尔-卡瓦哈尔少将已经能够明确几个事实。

  第一,科雷吉多要塞,卡拉宝,甲米地要塞相继沦陷,入侵大军的实力空前强大,武器装备精良,人数众多,远非当前西班牙人军事力量能够抗衡。

  第二,入侵舰队拥有4艘铁甲重舰,每一艘排水量都超过1500吨,还拥有5艘风帆战列舰级别的主力舰,6~8艘风帆巡洋舰,以及其他一些辅助作战舰只。

  第三,西班牙海军已经彻底废了,逃回来的两艘风帆战舰上,囫囵个的白人官兵不足70人,另有百余人轻重伤,其中大半活不过三天。

  第四,估计宿雾岛也沦陷了,短期内不可能有援兵。

  第五,必须发动所能发动的一切力量,固守马尼拉城,打一场与城市共存亡的血战,用惨重的伤亡代价逼退敌人,才有一丝生机。

  有鉴于此

  总督佩罗德-曼努埃尔-卡瓦哈尔少将用国王陛下赋予的权力,发出了紧急征召令;

  征召所有西班牙白人后裔的成年男丁参战,举凡年满15岁,不超过50岁的白人后裔,全在征召之列,总数合计6121人。

  能够计算的如此精确,实在是因为西班牙白人后裔太少了。

  与此同时

  总督佩罗德-曼努埃尔-卡瓦哈尔少将紧急派出了七队人马,携带大笔金钱分赴马尼拉周边,以及奎松,安赫莱斯,甲瑞瓦格等地,召集土著酋长和首领率领土著武士来援,并且许诺了很多好处。

  他的目的,是聚集不少于5万土著武士,用土著人的生命堆积起一道血肉城墙,挡住贪婪而凶狠的入侵者。

  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马尼拉城至少要坚持一周以上。

  现有的兵力,是上万人的土著仆从军及不断汇聚的白人民兵,白人民兵的数量已经接近三千,还在持续增长中。

  手握如此强大的军事力量,总督佩罗德-曼努埃尔-卡瓦哈尔少将多少能松口气了。

  他亲自来到圣地亚哥要塞,就是心里还是不托底。

  在看到海面上游弋的4艘黑黝黝的铁甲重舰时,原本的信心又动摇了。

  上帝呀!我们真的能够挡住这些凶残的敌人吗?

  可怜的佩罗德-曼努埃尔-卡瓦哈尔少将到现在也不清楚,这大举入侵的敌人是何方神圣?

  目前获得的消息非常混乱,主要来自逃回来的两艘风帆战舰,他们所面对的也只是大楚海军官兵。

  根据描述

  入侵的敌人舰队有白人,也有东方人,在衣着上没有什么特殊之处,旗帜倒是像东方文字,可具体什么字也不认识。

  大楚海军官兵没有配备铁斗笠,身穿的是灰色制服,既无明显的标识,也无表明身份的徽章,想要判定可太难了。

  佩罗德-曼努埃尔-卡瓦哈尔少将首先就排除了北方大陆的那个满清政权,他们自顾不暇,也不可能有大量的钱财来装备昂贵的铁甲战舰。

  南方盘踞在棉兰老岛上的静海王倒有可能,但没听说有铁甲战舰,也没听说有战斗力如此强大的风帆战列舰,更没见到静海王势力中有白人官兵。

  这就让人挠头了,难道是雇佣兵吗?

  这个想法刚一浮现,就被总督大人自己否定了。

  开什么玩笑?

  实力如此强大的海军雇佣兵,环顾欧洲历史数百年来,也没有听说过,更不可能出现在南洋这个地方。

  思来想去

  佩罗德-曼努埃尔-卡瓦哈尔少将焦虑的一夜都没睡着,两个眼睛里布满了血丝,终于想到了一种可能。

  有可能是静海王的势力和英法列强勾结在一起,意图占领西班牙殖民地,又不想背负悍然发动战争的罪名,遭受到西班牙王室的指责。

  只有这种解释才说得通,但不管怎么说,首先要抗击住了敌人的大举入侵才行,否则一切终是镜花水月。

  作为老牌殖民者,西班牙人非常清楚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奉行强者为王的丛林法则。

  没有实力,你的殖民地就守不住。

首节上一节166/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