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风云1864 第149节

  如今在达沃府,从上到下支持远征北伐的氛围浓烈。

  很多村镇都驱赶着大车,送来了整车的蔬菜,瓜果,粮食等物,这是除了缴税以外民众的自发捐献。

  也只有在达沃府周边,发展较为成熟的县镇乡村,当地的华人移民们生活安定,家有余粮,才能大方的贡献出来。

  那些新设的县府村镇,如今还吃着补贴粮,想多尽一份力也没办法。

  城市乡村的墙壁上,用石灰写了许多振奋人心的口号。

  这些振奋人心的口号标语,极大的促进了民众支持远征军的热情,凝结了华夏民族自信心,巩固了华夏民族认同感,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大帅府里

  郑国辉刚刚参加完高级军事会议,部署了舰队作战和运输方案,协调陆海两军的步骤,便匆匆赶到了一侧的总督府。

  总督郑守信执掌棉兰老岛民政事务,这两年来兢兢业业,极大推动了移民进城和城乡发展,确实付出了很多辛劳。

  整个人也比两年前瘦了一圈,他率众站在总督府的门口,迎上了大步走过来的大帅,抱拳作礼说道;

  “下官等恭迎大帅莅临,大帅万福金安。”

  “免礼吧。走,一起进去商量。”郑国辉做了个请的手势,便大步的越过了郑守信,径直向总督府内行去。

  郑守信连忙小跑跟上,始终落大帅半个身位的样子,其他一众官员随行,呈现出典型的雁行阵模样。

  几千年来的官场文化熏陶,让远在南洋的这个新生势力,不经意间也染上了些许惯例旧俗,这是没奈何的事儿。

  华夏血脉组成的华夏政体,怎么能少了华夏特色呢?

  进了总督府大厅

  郑国辉也没有多废话,径直坐了上首位置,郑守信和其他官员极有默契的各自落座,按照官职高低分毫也没乱。

  坐定之后

  郑国辉直接开口说道;

  “好了,时间有限,其他的不敷赘述。

  本帅召开此次高级行政会议,题目只有两条,要引起各位官员高度重视,雷厉风行的执行下去。

  第一条,是在远征军北伐期间,棉兰老岛全岛戒严,所有城乡武装民兵全都上路,给我建立岗哨,层层盘查,日夜巡逻。

  举凡有任何疑点,有抓错,没放过。

  值时历史性的关口

  本帅不希望看到任何意外发生,不希望看到岛内的任何动荡,不希望看到任何让人不开心的事情。

  若然发生,罪加一等,必须从严从快从重处置,泯灭任何泛起的苗头来。

  在戒严期间

  严禁任何大规模集会,严禁庙会和人员聚集,严控各乡镇人口流动,严查可疑人员,严厉防范各种不良苗头。

  在戒严期间

  进入本岛各港口的西洋客商船舶,一律暂时留置,对英吉利国的商船态度要好一些,不要引起强烈反弹。

  你们亲自去谈,可以适当补助一些损失。

  至于来自大陆,法兰西,荷兰,美利坚或其他国籍的商船,直接公事公办即可,他们也翻不起多大的幺蛾子。

  在谁的身上犯错,谁就要承担责任,承担由此形成的严重后果。

  第二条,盘点一下家底,看看棉兰老岛上还有多少移民光棍儿?

  在北伐返程的时候,本帅会安排返程的船舶装运一些土著女人,接引返回棉兰老岛,给予那些华人移民婚配。

  都是不错的棒小伙子,有了女人就可以下崽,壮大我华夏移民的力量,巩固我大楚的根基。

  这件事要尽快去做,拿出方案呈报上来。

  吕宋群岛可不缺土著女人,这正是补足短板的好时机,断然不可错过。

  北伐成功后

  本帅的重心就要移到马尼拉群岛和宿雾群岛,戒严令根据时局判断,尔等一体执行即可,不必妄议是非。”

  郑国辉说到这里,转头看向坐在下首第一位的郑守信,语气变得温和许多,说道;“这个老底子,我就交给督臣大人了。”

  “请大帅放心,只要有我郑守信一口气在,必然尽心竭力地打理好棉兰老岛,不敢使大帅分心他顾,则罪莫大焉。”

  “有你们在这儿守着,本帅还是放心的,有劳了。”

  “我等无可助力,唯有在此尽忠职守的做好本分,期盼大帅早日凯旋而归,完成一统吕宋群岛大业。”

  “嗯,具体怎么做你们商量吧,本帅还有要事,先行离开。”

  “我等臣属恭送大帅,恭祝大帅一路顺风!开疆拓土,马到功成!”

  “嗯……”

  郑国辉点了一下头,便站起身来大步离开,他现在真是分身乏术。

  这个时候

  他特别想念李鹤章,若是李鹤章这个大总管早早的下南洋,接管了大部分的琐事政务,何至于如此辛劳?

  问题在于

  江南省也离不开李鹤章这个大总管啊,只能等北伐成功后,两人再相聚了。

  恭送大帅离开后,总督郑守信脸色一沉,肃声对众人说道;

  “鉴于事关重大,戒严令扩展到各府县,容不得稍许轻忽懈怠,必须拿出详尽的章程出来,责任追查到人。

  村里不作为,不重视,出了事板子就要打在村长的屁股上。

  镇里不作为,不重视,就要追究镇长的责任。

  县里,府里同样如此,今日总督府备了晚饭,请各位同僚用了晚饭,我们在细细商议,务必达成具体条陈。

  各位大人畅所欲言,防微杜渐,一体做好全面戒严之事,断然不许出现错漏。

  至于统计光棍汉一事,立刻下达总督令,着令各府,县,镇迅速统计上报,不得有误。”

  “督台大人所言正是,我等并无异议。”一众官员纷纷应道。

  在这种重要时刻,就没有不开眼的人跳出来反对,可见都是人精。

第172章 宿雾岛

  回到大帅府内宅

  巧月怀里抱着喜儿迎了上来,身后跟着巧星,苏媚娘,管家嬷嬷一众人等,齐齐施礼恭礼。

  郑国辉近些日来连轴转,感觉到身心俱疲,他下意识伸手,逗弄了一下喜儿肥嘟嘟的脸蛋,

  见孩子黑漆漆的无暇大眼睛盯着自己,顿时觉得疲惫减轻了不少。

  “你这个小机灵鬼,在想什么呢?”

  “这两天又吃的胖了,喜儿长肉了是吧?在等爹爹回府了……是吧?”

  逗弄几句,郑国辉便径直内宅行去,一边走一边吩咐说道;

  “今儿有些乏了,厢房里准备些热水沐浴,就星儿和媚娘伺候吧。”

  “遵命,老爷。”

  “吩咐厨下,准备些可口的菜肴,早点端上来。对了,烤一块嫩羊排。”

  “遵命,老爷。”

  片刻之后

  郑国辉躺在热气腾腾的浴桶里,闭着眼睛享受热水侵润的舒服感觉。

  几只白皙柔嫩的软荑,正在给他揉捏肩胛,手臂,力道恰到好处,身心得到了极大放松。

  巧月把喜儿交给乳母,跟着来到厢房里伺候。

  坐在浴桶边,她眼神依恋的盯着大帅轮廓分明的脸庞出神,眼中的柔情都能化出水来。

  这让巧星和苏眉娘不由得低下头去,她俩也疯狂的迷恋老爷。

  迷恋老爷霸气的作派,迷恋老爷强壮的身躯,纵然被折磨的欲仙欲死,更加迷恋老爷的一切。

  可巧星和苏媚娘都只能藏在心里深处,不敢表现出来,免得招来巧月的不满。

  内宅的争宠邀媚,从未有一日停歇过。

  略微养下神。

  郑国辉睁开眼来,见到巧月一双柔情似水的眼眸,分明包含着不舍和担心,他微微一笑问道;

  “月儿,是担心老爷吗?”

  “贱妾这点儿心思,在老爷面前自然没得躲藏。贱妾虽见识浅薄,可知道老爷是做大事的人,只愿老爷平平安安的就好。”

  “对,平平安安的就好。”郑国辉的手从浴桶里拿出来,水灵灵的在她白皙的小脸上拧了一下,说道;“解了衣裳,进来也泡一会儿吧,热水解乏。”

  巧月脸一红,颤声答道;“老爷吩咐,妾身不敢违逆。”说着便低下头来,动手去解衣裳。

  生产后的巧月身子丰腴,还没有恢复到往日纤巧玲珑的身姿,更显得雪白的沟壑深深,怪不得老爷喜欢搂着睡。

  许久之后

  用过了晚餐,畅快的饱食以后,郑国辉今晚无意署理政务,便早早就寝。

  次日

  “呜呜呜……”

  36支号角发出了出征的号令,大帅郑国辉设祭坛昭告天地,祭拜列祖列宗,斩杀了36名土著祭旗之后,率领大军出征。

  达沃海湾中

  船帆如林,旌旗招展,出征的将士高唱着雄壮的军歌,激荡的豪气充斥海湾上空。

  先锋船队和“法比安诺-佩雷斯伯爵”号居前,风帆主力舰队居中,其后是航速较慢的铁甲舰打击编队,浩浩荡荡向着海外驶去。

  跟随在后的运兵船队,货运船队铺展在海面上,当真是帆如林,煞是壮观。

  居于最后的是风帆巡洋舰队,在先锋舰队离开四五个小时后,这才尾随着货船队离开海湾,驶向大洋。

  此次大举北伐

  大帅郑国辉可谓掏空了家底,试图以泰山压顶之势,一路摧枯拉朽拔除弗朗基人的殖民统治,取彼而代之。

  大军汇集了远征一师,远征二师和第三师“寅”字团,“辰”字团兵力,合计10800人,可谓倾巢出征。

  同行携带两个野战火炮营,装备美制12磅野战炮36门,美制二十四磅榴弹炮18门,合计54门。

  尤其是美制二十四磅榴弹炮,此款野战重炮曾经伴随美利坚南北内战进程,用猛烈的炮火摧毁无数城镇,要塞,是经历战火验证的犀利重炮。

  该炮身长1.62米,重约598公斤,在5度射角时使用2磅发射药发射重18.4磅的榴弹,有效射程可以达到1322码,对于城市房屋,石墙,教堂等坚固建筑物,都具有切实的毁伤能力。

  对于坚固的要塞,亦具备一定打击作用。

  此战募集了一万三千余名民兵随行,一半配备火枪,一半配备刀盾,可以用作二线作战部队。

首节上一节149/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