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风云1864 第110节

  避入海湾中后

  船队即发动木工进行抢修,对受损的船体实施堵塞和部分更换,有效的控制了损失。

  经过三天的紧张修复,在修补了在风暴中受损的船帆,排除积水后,这两艘船已经能够恢复航行。

  原地等待多日,依然有一艘货船不知所踪,可能在风暴中倾覆,亦可能流落某座岛屿,具体情况尚需探查。

  考虑到货船食物和水储备有限,难以继续停留,而此时海面上风平浪静,正适宜远航。

  卑职命令船队重新起航,行经澎湖列岛进入海湾补给时,重新检查受损严重的两艘船,发现有不同程度的进水,已经危及航行安全。

  不得已之下,只能暂留在澎湖进行修理。

  预计迟至5~7日,这两艘船修复后将继续北上,抵达崇明岛。”

  “嗯……海上风暴莫测,此非人力可为。尔等举措有度,处置得宜,当有功而无过。且下去休息吧,上峰赏罚自有道理。”郑国辉脸色缓和了些,随口说道。

  “卑职遵命,这就告退了。”聂同生抱拳再行一礼,便退下了。

  郑国辉看着眼前的“庚”字号船队,这9艘货船都有程度不同的损失,卸完货以后,将会安排全部沙滩检修。

  该换的换,该修的修,该堵的堵,所有的船底都需要铲除藤壶贝壳,重新刷上几遍桐油和油漆。

  既然劳力费心的上摊了,这些都是程序内的工作,正好仔细保养一番,约摸要花个2~3周时间。

  郑国辉对身边的幕僚李经会吩咐说道;“安排人,和其他的船长都谈一谈,将此次航行的详尽调查报告拿出来。若与此人所说一致,则记二等功勋一次,今后列入可提拔名单中。”

  “学生明白,马上就安排人分头去做。”李经会抱拳应道。

  郑国辉又招来幕僚郑国泰,问道;“购置西洋帆船事宜,如今进展的如何?”

  “回将军大人的话,进展则不甚顺利,有意向售卖的几艘帆船一拖再拖,在沪海港这边,恐不易购得。最好派员前往香港或新加坡,据说那里西洋帆船甚多,有不少出售意向。”

  “那你安排人去吧,拿着本将军的手令,当地会有人接洽。”

  “学生明白,即刻就会安排。”

  郑国辉交代了这些事宜,转过头出神的看着码头上停泊着几艘货船,略有些不满意的摇摇头。

  国内的大货船还是很多,可都是江船河船的平底形制,抗击风浪的能力远逊于西洋帆船,让人不免担心不已。

  仅在沪海一地

  开埠以来

  1865年,沪海厘金局黄浦江验卡登记:

  进口厘金船有8730余艘次,出口厘金船有12560余艘次。

  当年向海关报送的航行薄,行驶至两江武汉的长途木船多达4918艘次,运量达二十七万余吨。

  沪海港帆樯林立,黄浦江沿线一带,常泊木船二三千艘以上。

  木船船工,每船少则二三十人、多则五六十人。黄浦江一带形成十几条街市,从年头到年尾热闹异常。

  木船修造厂多达七十余家,水木工匠有五千七百余人。每年新造30余吨至100余吨级的木船二百多艘,修理大小木船数千艘,规模相当之大。

  郑氐船队想要添加千石大船,只要出银子,无论沪海,金陵,维扬,乃至于长江中游长沙,三镇等地可以挑选多多,压根不成问题。

  每个月都有新的千石福船进入船队,或三五艘,或七八艘不等,用于淘汰一些在远航中损毁严重的船,并且增加远航力量。

  但这些船都差强人意,郑国辉并不是很满意,主要是远航抗击风浪的能力差,容易折损。

  仅三个月时间,便先后折损了7条船,或是重创,或是失踪,沉没。

  这三个月也是推行小船队常态化远航的时间,大团队分解为10个小船队,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大天干”命名,每个船队12~15艘船,能够运载4千~5千左右移民,“庚”字号船队就是其中之一。

  这三个月时间,共计运载移民八万六千余人,可谓成绩显赫,极大的促进了棉兰老岛殖民拓展进程。

  这一个时段

  也是南海风浪较少,有利于运输的时段。

  而到了五六月份以后,直到10月份,南海频繁生成的台风一轮接着一轮,那才是对运输团队最严峻的考验,需要适时的降低运输频次,躲避风浪侵袭。

  在郑国辉的计划中

  他期望从美利坚国购买的大帆船能够如期抵达,平行替换掉船况不佳的一些千石货船,用于崇明岛和棉兰老岛之间的人口物资运输。

  在与万国通宝洋行已经敲定的交易中,含有800~1000吨三桅大帆船9艘,500~800吨双桅大帆船13艘,另外还有10多艘四五百吨的双桅帆船,这是一股强大的海上运输力量。

  800~1000吨的三桅大帆船,一艘几乎就能抵得上一个船队的运量,所谓的千石福船载运量也不过就100多吨。

  在跨海运输时,能装个七八十吨就顶天了,必须要留下较高的安全余量,免得被一个大浪就打沉了。

  运输人口是没多大问题,一条船运输个300人,也就不到10吨,同船还可以装一些压仓的货物,充其量算是半载。

  回程时,装运那些大理石板,铜锭,菠萝果这些货物可就不同了,又重又压仓,千石福船的短板就展现了出来。

  郑国辉更倾向于用西洋大帆船替代千石福船,这些西洋大帆船经历数百年的大航海时代考验,被证明适宜于跨海远航,速度快,运量大,能够承受惊涛骇浪的洗礼,而且经久耐用。

  若非身上的银子所限,郑国辉还想买一大批风帆大船,多多益善。

  现在他把目光主要投向了美利坚,美利坚海军从去年的5000余艘战舰,一下子削减到800多艘,等于4000多艘船推向了市场。

  再加上因为战争结束,很多的风帆货船丢失了大笔运输业务,也处于挂牌代售的状态。

  在整个世界

  从今年往后的5~10年内,北美洲是世界帆船市场的洼地,需得多筹些钱来,到北美洲去大买特买。

  这些船买的比造船还划算,年份不高,价格又低,等于是大便宜啊。

  郑国辉揣着心思走回了土城,他心中挂念着即将于5月抵达的美利坚船队,这些船队也将分批抵达。

  运气好的话,那4艘铁甲舰也在内。

  一想到这件事儿,郑国辉内心火热,巴不得早早启航南下,亲自一睹大批风帆货船抵达的盛况,还有那数量众多的机器设备和钢铁厂高炉设备,简直一波肥呀!

  这事儿和李鹤章商量过,郑国辉计划6月中旬的某个时间再度下南洋。

  今天是元宵节,已经是3月2日了,距离6月中旬也就三个多月时间,没多少日子了。

第132章 加官进爵

  仅隔了一天

  “辛”字号船队便接踵而至,先后停靠上了光明镇1号,2号和4号码头,同时又带回来一个好消息;

  那艘失踪的货船,在经历暴风雨后迷失航向,正好被北上的“辛”字号船队遇上,便顺手带了回来。

  虽然有6名船员受伤,两名失踪,好在船体没有实质性的损坏,货物也没有损失,船舶修缮一下还能用。

  对于这类受过创伤的千石福船,一般是经过评估后,认为不能够胜任远航的转入江河船队,继续发挥余热。

  如今日益庞大的郑氏船队不缺船员,难民中也有很多船家,这些是社会底层贫民的一部分,大多愿意前往南洋博一个光明未来。

  派往北美洲的千余船员,就是从这些人手中千挑万选遴选出来,要求是年轻力壮,有长期在水上生活的经验。

  集中培训一下。更容易迅速上手西洋大帆船的水手工作。

  考虑到两个船队时间接近,郑国辉索性将其合二为一。

  挑选其中船况优良的21艘船,组成新的“庚辛”船队,由光明号大帆船领衔,一次性载运7100余名华人移民和大量南下物资,再次扬帆远航。

  他自己携带家眷,乘坐前往金陵的千石福船队顺利抵达下关码头,回到了阔别二月有余的金陵城老巢。

  这次没有费事的将夫人的陪嫁家具带过来,而是留在了通州老家,随身只带了一些衣物细软,轻车而行。

  金陵城这里什么都有,甚至还有来自叛匪皇宫里的精美陈设,整块紫檀雕刻而出的九龙云榻,雍容大方的龙凤戏珠大床,而且不是一套,足有六七套之多。

  其来源已不可考,等级最次的皆为王府之物,可以说是无一处不精美。

  鼓楼大宅内

  大宅内的建筑飞檐斗拱,正堂大殿气象万千,内宅的院子套院子,极具气派。

  就连院子里的古杏树都有几百年历史,三人合抱粗细,经历了无数的岁月沧桑。

  郑国辉刚回到金陵,就听到来自京师的好消息;

  常州籍大粮商王进财“低买高卖,以劣充好,贿办军粮,恶行昭彰”罪名已定,经报圣上勾决,判了个“斩监候”,全家成年男丁七口将于秋季押赴午门问斩。

  其余妇孺人等充入教坊司,同案其他男丁流放千里,发与披甲人为奴。

  关于江南布政使遏隆没有进一步消息,但是京师里的小道消息传言,此人拟巡抚陕西,也就是明升实降。

  陕、鲁、豫这三省之地,是捻匪横行的地盘,地瘠物薄,遭受战火殃及甚深,可不是什么好去处。

  陕甘还是回乱的重灾区,朝堂已经明旨调左宗棠入陕任总督,勘合剿乱,估计又是一片兵火连天的局面。

  要说陕西巡抚也是方面大员,仅次于总督之下。

  可左宗棠是什么人?

  那是一个手腕儿极为强硬的朝廷重臣,向来是军政事务一把抓,遏隆在他的手底下不但要谨言慎行,而且不能过于贪贿,防止被抓到小辫子参上一本。

  可以想见,遏隆的苦日子在后面呢。

  这一天

  恰逢朝廷左都御史勒克德浑大人经返金陵,江南省军政官员俱都前往下关码头迎接,然后一同前往布政使司衙门,很是一番热闹。

  左都御史勒克德浑大人是朝廷按察院的满大臣,按规矩,满汉各设其一。

  他不是为了大粮商王进财的贪渎案而来,这点小案子,麻烦不到左都御史勒克德浑大人,朝廷也不会重视。

  他是受皇太后所命,前往湖广道密查太平天国财宝一事。

  长毛乱匪于金陵建国十几年,东南半壁江山的财富被搜刮一空,数额极其惊人。

  谁知城破后,仅得天王金印一枚,其他缴获寥寥无几,宫里的那位怎么可能甘心?

  这不,到左都御史勒克德浑大人已经是第四拨了,到现在都没查出个名堂出来,看来也是个糊涂案子。

  曾国藩调入南直隶任总督,曾国荃早就被迫辞去了江南巡抚,如今客居山野,已经不是朝堂中人。

  据说朝堂有意任命新的湖广总督,人选还在筛查之中。

  这位新的湖广总督,肯定也肩负着密察天国财宝的重任,那可是在刀尖上跳舞,让人都为齐捏一把汗。

  勒克德浑也算精明,就在湖广道的外围转一圈了事,磨了几个月工夫,根本不敢细查下去,否则这条命都会丢在湖广道。

  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真切的巨大危险。

  在布政使司一阵叙谈后,当下大摆宴席,为勒克德浑大人接风洗尘。

  布政使遏隆,按察使吴维成,江南副将郑国辉,江宁知府曹玉成,防守尉郑守业(四叔)等一众军政官员俱都在座,场面一片欢欣。

  酒席散后,各回其府。

  郑国辉红着脸回到了内宅,隔着老远就是浓重的酒气,这让夫人看的哭笑不得。

  连忙吩咐道;“赶紧把菠萝汁端过来,给老爷解酒。”

  冬梅端着菠萝汁匆匆而来,郑国辉接过碗来,便“咕咚咕咚”几大口喝了个干净,放下碗来,抹一把嘴说道;“爽”。

  如琴已经拿来了热毛巾,动作温柔的将郑国辉的手擦干净,又换了一条热毛巾,帮老爷将脸又擦干净。

  如今这些贴身伺候的活儿,都归如琴和冬梅二人,这两个俏丫鬟也是老爷临幸过的暖床丫鬟,每个月例银20两,每人还有一个专门的小丫鬟服侍。

  这待遇,比其他的6个丫鬟都高了一头。

首节上一节110/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