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铁路到大明 第383节

  可实际上,晋国编练的十二卫近七万本地卫所军,都还是传统的冷兵器装备,至多就是盔甲采用了类似如今明制的布面甲,刀枪锋利、坚韧一点罢了。

  朱济为人稳重,因此在他看来,晋军相较哈夫斯王国的军队并没有特别大的优势,对方又据有地利、人和,晋国要灭哈夫斯王国自是有些难度的。

  朱见朱济担忧,却是哈哈一笑:“咱们又不是要一战灭了哈夫斯,今年可以先打着,连胜几场,削弱其国力。”

  “待到明年,咱晋国实力更强,朝廷的援助也到了,甚至还可请西海都司出兵协助,便可灭了哈夫斯!”

  原来,电报中还提到了另一件事,那就是朝廷自本月起将西海卫升格为西海都司。

  西海都司除了会招募一些符合条件当地人编练为本地卫所军外,朝廷还将再分派一个卫的汉家卫所军来此,以巩固西海都司的根基。

  朝廷派来的卫所军肯定是装备了火绳枪、虎蹲炮等火器的,兵刃、盔甲也会更加精良,战力绝不是本地卫所军可比的。

  有这样的强援作为后盾,朱自是对灭掉哈夫斯信心十足。

  

  洪武二十五年(西历1392年)十月,晋王朱亲自率领水陆兵马三万多,号称五万,走海路奇袭哈夫斯王国东部沿海重城的黎波里。

  仅半日功夫,便攻破的黎波里,占据了该城。

  但因为的黎波里乃北非大城,晋军并未能封锁消息,所以该城被攻破的消息于数日后传至哈夫斯王国都城突尼斯。

  突尼斯是一座拥有数千年历史的古城,早在公元前九世纪,腓尼基人便在此建立了著名的迦太基城,并以该城为都城建立了与罗马帝国相爱相杀的迦太基帝国。

  迦太基被罗马灭国后,该城成为罗马的第二大城池,并在城中修建了巨大的罗马斗兽场。

  至公元七世纪,阿拉伯人击败拜占庭帝国,占据该城,将之改名凯鲁万城,并在城中修建了著名的凯鲁万大清真寺。

  后来随着阿拉伯帝国的衰落,对此地控制力减弱,柏柏尔人于一百多年前建立哈夫斯王国,也定都此城,改其名为突尼斯。

  作为北非及地中海南岸的“数朝古都”,如今的突尼斯城不仅城池相当高大,而且十分繁华,城内及城郊人口高达二十多万。

  建立于这样一座古都中的哈夫斯王宫,自然也是奢华无比。

  然而,居住在这座王宫中的哈夫斯国王吉布法里斯,此时却是紧皱着花白的眉头,一脸震惊和疑惑。

  “你说那晋国的军队只用半天就攻破了的黎波里?这怎么可能?!”

  的黎波里曾是努比亚王国的都城,在北非地中海沿岸也是排名前五的大城,城中又有上万守军,吉布很难接受其被晋军半天攻破的事实。

  站在下面的是一位从的黎波里逃出来的高级军官,模样十分狼狈。

  每次提及晋国、晋军,他都不禁打寒颤。

  “陛下,晋国人都是来自遥远东方的魔鬼,上帝之鞭都为他们所驱使。”

  “他们还有奇怪的火药武器,能像投石车一样发射石弹、铁弹、爆裂弹,射程却是一般投石车的十倍,而且威力巨大。”

  “晋军几十发炮弹落下,我们的将士不仅死伤惨重,而且有很多人被吓破了胆,城池根本没法儿守啊。”

  吉布眉毛裹成了一团。

  他实在难以想象这军官描绘的火药武器什么样,于是问:“那晋国究竟派了多少军队?”

  “不清楚,但从他们派来的战船数量看,至少有五万人,甚至更多!”

  “另外,他们不仅拥有厉害的火药武器,士兵攻城时也十分勇敢、凶悍,仿佛是不怕死,我们能守住半日已经是尽力了啊陛下。”

  这军官其实并不知道晋军人数,为了逃避丢失城池的罪责,自然是将晋军人数往多了说,把晋军战斗力往强了讲。

第472章 卑鄙的晋国,东罗马来使

  朱到东北非建藩已有三四年,哈夫斯作为马木留克的邻国,自然不会不知道马木留克的巨变。

  但因为言语不通、消息在传递过程中不断失真等原故,作为哈夫斯国王的吉布如今也只知道攻占马木留克的是一群来自东方的人。

  起初,他还以为是从中亚地区过来的突厥人,然后又以为是当年被马木留克击败的蒙古人。

  后来才得知,这些东方人从海上来,似乎来自瓷器之国,就连蒙古人都成为他们手中的鞭子(因为朱麾下有一支蒙古骑兵)。

  可吉布却没想到,这个晋国才取代马木留克的统治不过几年,竟然就来攻打哈夫斯。

  “难道他们想像灭亡马木留克一样灭掉我们哈夫斯?”

  想到这里,吉布立马喊道:“来人!传大臣们来王宫开会!”

  “是!”

  半天后,哈夫斯的重要大臣们才相继来到王宫。

  得知的黎波里被晋国攻占的消息,大臣们也很惊讶,然后就乱哄哄地议论起来。

  “晋国拥有射程十倍于一般投石器的武器?还用的是火药?这怎么可能?”

  “一定是的黎波里总督太过无能,这才让晋国人攻破了城池。”

  “不,我觉得是晋国人太卑鄙了,居然毫无征兆地从海上偷袭。”

  “收起你可笑的想法吧,我听人说那些东方人既不信仰真神,也不信仰上帝一群没有信仰的人,偷袭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

  国王吉布本就心情糟糕,见大臣们讨论起来跟吵架似的,却没人能提出有用的见解,他就更烦躁了。

  “都给我闭嘴!”他喝道,随即看向一名胡子花白的老者,问:“哈麦斯宰相,你认为现在该怎么办?”

  哈麦斯道,“尊敬的陛下,我认为当务之急是向本加尔丹地区增派兵力,避免晋国夺取的黎波里后再攻破本加尔丹。”

  “另外,晋国既然能从海上突袭的黎波里,那么也可能用同样的办法突袭突尼斯,所以都城的防御也必须加强,海军也应该提高警戒。”

  哈麦斯所说的两件事虽然比其他大臣的议论有用多了,但吉布仍不满意。

  他道:“亲爱的宰相,我想问的是如果晋国真有那种射程十倍于投石机的火药武器,我们该如何战胜?”

  哈麦斯道,“尊敬的国王陛下,您应该知道,武器虽然也可以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但并不是主要因素最主要的还是使用武器的人。”

  “如果晋国真有那种可怕的武器,我们只需要在交战时,派出精锐部队将其捣毁就是了。”

  “如果无法捣毁呢?”吉布有点杠地问。

  哈麦斯道,“陛下是担心仅凭我们的军队无法战胜晋国吗?那我们就寻找援军。”

  “我听人说,大海北边的奥斯曼对这个突然出现的晋国既警惕又不满,因为自从晋国建立后,从东边大海过来的瓷器、丝绸、香料生意就有一半被晋国截取了。”

  “如今晋国又来攻打我们,显然是拥有更大的野心,比如说像当年的阿拉伯人一样统治地中海东岸与南岸,甚至是北岸。”

  “因此,我们可以派出使团前往奥斯曼进行游说,让他们从北边出兵,帮我们一起攻打晋国。”

  吉布听了先微微点头,随即又担心地问:“来得及吗?”

  哈麦斯道:“如果陛下担心来不及,可以再派一支使团出使晋国,麻痹他们,为争取奥斯曼出兵拖延时间。”

  吉布听了眼睛终于亮起来,拍掌道:“好主意!”

  

  

  晋阳(开罗)。

  大臣房来到王宫,面见朱后,道:“大王,从地中海来了一支使团,说是来自罗马。问他们为什么来,他们却含含糊糊,非要等见到您再讲。请问是否要让他们来晋阳?”

  “罗马?是神圣罗马还是东罗马(拜占庭)?”

  “东罗马。”

  朱找出一张舆图看了几眼这张舆图是他来此建藩后,根据光明卫和晋国谍探所提供的情报改画的,能更准确展示出如今南欧的局势。

  如今朱已不再是西方历史小白,通过各方面情报对西方各国情况及历史都有了一些了解,对南欧诸国则了解更多些。

  东罗马是从当年的罗马帝国中分裂出来的,以罗马帝国正统自居,外国则称之为东罗马。

  所以算起来,此国亦有一千年左右的历史,中间曾被其他国家消灭过,也曾“改朝换代”,亦曾在衰弱后复兴。

  而东罗马帝国最后一个黄金时代是在两三百年前,随后便在东西方敌人的不断攻击、侵扰下再次衰落下去,甚至灭国。

  一百多年前东罗马再次复国,但实力已经大不如前,而他们周围却始终有强大敌人窥视着。

  近几十年,东罗马面对崛起的奥斯曼更是连续丢城失地,再加上其下属诸侯国大多不听调令乃至纷纷独立,如今的东罗马可以说已经成为了风中烛火随时都可能灭亡。

  非要形容的话,估计就跟春秋时的东周差不多。

  想到这里,朱便问:“房卿认为东罗马此番来使是为了什么?”

  房如今是负责晋国外交事宜的,对周边诸国自然也有了解。

  他闻言道:“若微臣所猜不错,东罗马多半是想让我们帮忙对付奥斯曼。”

  “哈哈哈,孤也是这么想的。既如此,不妨见他们一见,看他们怎么说若条件合适,孤不介意帮他们一把。”

  数日后。

  东罗马使团乘坐舟船,逆着尼罗河来到了晋阳城外。

  然后他们便看到了朱的一部护军。

  “上帝啊,我原以为在港口见过的那些军队已经是晋国最精锐的军队了,没想到如今看到了更加精锐的,真是难以想象。”

  “你看这些晋国军士,一个个站立得仿佛石像,却让我感觉到了凛冽的杀意我想千年前罗马帝国的无敌军团中的军士也就这样了吧?”

  “不过他们怎么只有帽子是铁的,却不穿戴铁甲?难道晋国很穷,装备不起铁甲?”

  “应该不是我感觉他们的战袍很不简单。”

  “”

  议论间,东罗马使团走进了晋阳城,目光终于从“护送”的晋藩护军身上转移,随即再次惊叹起来。

  无他,实在是城里的整洁、有序,超乎了他们的意料。

第473章 奥斯曼壮大得太慢了,恶魔朱

  东罗马以罗马正统自居,城市卫生方面在如今的欧洲已经算是首屈一指的了。

  即便如此,在他们的都城君士坦丁堡也只是看不到粪便和横流的污水而已,难以保证街道的干净,垃圾随处可见。

  然而,在这座被改名为晋阳的城池中,不仅没像其他欧洲城市那样有臭味熏天的粪便、横流的污水,甚至连垃圾都极少见,就好像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人专门打扫一样。

  不仅如此,城中民居、商铺等建筑虽然不是多么规整(马木留克时期遗留的),但却看不到任何摆摊的商贩(有专门的市场),就连商铺都很少将货品摆出来。

  使团副使扬尼斯低声道:“七年前我曾来过开罗,那时这里还处在马木留克人的统治下,城中虽然不像西欧、北欧蛮人那样脏乱差,可绝不像现在这么整洁。”

  正使伊萨克道:“难道晋国因为我们的到来专门花费大力气整顿了城市卫生?”

  “也许吧。”扬尼斯不确定的道,“如果真是那样,说明晋国国王很重视这次交流,那我们任务就没那么难完成了。”

  “愿上帝保佑。”

  不多时,东罗马使团被带到了王宫,在一座大殿内见到了朱、朱济和几位晋国大臣。

  朱并没有在礼节方面为难使团,在几人行过礼后,他便直问:“不知贵使此来有何事?”

  朱说的是大明官话,晋国译者负责将之翻译成希腊语(此时东罗马用希腊语)朱既有野心自是在建藩之初,便派人学习周边国家的主要语言,如拉丁语(此时欧洲‘国际语’)、阿拉伯语、希腊语。

  见晋国译者会说希腊语,使团的人都略感惊讶他们为了这次出使晋国,可是专门找了一位会些蒙古语的翻译(他们误以为如今晋国人说蒙古语)。

  惊讶之余,自然是感到高兴了,觉得这事又一次证明了晋国对东罗马的重视。

  伊萨克道:“尊敬的晋国国王陛下,我们是带着罗马皇帝曼努埃尔二世的诚意与友好而来,希望能与晋国建立针对奥斯曼的攻守同盟关系。”

首节上一节383/40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