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朱标看着大贪官想出“议罪银”这种腐败制度,本来都一脸寒意,没想竟看到了“赢麻了”这种伪歇后语。
也亏得皇宫在一年前就装了电线电灯,让他们明白摸电线触电是什么意思,不然还未必能理解这个伪歇后语。
视频继续。
“皇帝尝到了点头,于是命你完善议罪银制度。你深知,一个完善的腐败性制度,需要解决‘哪里来’、‘怎么做’、‘到哪去’这三个问题。”
“议罪银从哪里来?答案是从督抚等封疆大吏,以及盐政、税收、织造、河运这种容易捞油水的官员身上搜刮。”
“你心里明白,根本上是让这些大官从小官、百姓身上搜刮”
“此时的王朝就像海洋,皇帝吃大鱼、大鱼吃小鱼、小鱼吃两脚农具。”
“那怎么搜刮呢?第一步,皇帝给官员下密旨,令其自行请罪、恕罪,表示你们可以编理由送钱了。”
“第二步,官员开始胡说八道,说自己犯了失职、治家不严等不痛不痒的错误,请陛下允许自己缴纳一定数额的议罪银。”
“官员们担心真的罪名暴露,编造的罪名往往很轻微,甚至轻微到离谱。”
“乾隆四十八年,河南巡抚何裕成自称‘沾污香灰’,请罚银两万两。”
“沾污香灰要赎罪、审理案件太多要赎罪,审理不完也要赎罪,进门迈左脚要赎罪,迈右脚还是要赎罪”
“官员在胡说八道,皇帝知道官员在胡说八道,但他们就是很默契地共同分赃。这就叫做朝廷版‘豪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账’。”
“官员的议罪银该缴纳到哪里?国库?开什么玩笑,当然是送进皇帝个人的钱袋子‘以充国用’。”
“做完这些,你还得操控史官将各地官员自拟赎罪的记录删去,确保皇帝爱民如滓的圣君形象没有被玷污”
爱民如滓?
看到这个被更改的成语,朱檀等人有点绷不住,想笑。可看了眼满脸寒意的老朱,到底忍住了没笑出来。
“经过‘圣君’与你君臣相得的多年执政,你们共同建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开源盛世’。”
“于是你上书吹捧皇帝:我朝圣圣相承,度越千古,典章制度钜细毕该。纵然有一二庸碌官僚因循怠玩,不尊旧制,也无伤大雅。”
“圣君如日,统御寰宇,众正盈朝,中外轶安,盛世已至矣!”
看到这里,老朱脸上的肌肉已经开始抽动,手更是紧握着交椅扶手,手背青筋突突直跳。
这让刘宽有点担心:老朱该不会代入大明,气出病来吧?
趁着视频两三秒的转场空白,他赶紧道:“陛下,这上面大多讲的是清朝之事。”
老朱没吭声,视频继续。
“老皇帝在一声声‘盛世圣君’的称颂中高兴地寄了,太子即位。”
“多数新帝即位,都是雄心壮志,想大搞事业。你的这位新帝登基后便采纳某学士建议,欲革除贪腐成风之弊政。”
“你一看新皇帝不听话,要破坏你苦心孤诣打造成熟的贪腐制度,心想这哪成啊。”
“于是在谕旨下发之后,党羽早已遍布朝野的你便指挥朋党上奏,强烈反对。”
“新帝不经事,惊慌失措,便将提议反腐的大学士无情罢黜,并识趣地向你这位三朝能臣求助。”
“为了维护贪腐集团利益,劝谏皇帝维持现状,你当即写就一篇雄文《守成论》。”
“不守祖宗成宪,上天必降灾殃。历观汉唐宋元明之史,皆中叶之主不思祖宗创业艰难,自作聪明,受贪功幸进之臣怂恿,妄更成法”
当一篇看似文言,实则狗屁不通的《守成论》放完后,这个长达二十几分钟的视频也结束了。
大约因为老朱脸色不好看,其他人都不敢说话。
老朱则看向刘宽,问:“你说这上面所列举之事多出自清朝,可是真的?”
刘宽毫不犹豫地道,“当然是真的而且历史上清朝贪腐的真实情况比视频里的还要严重些。”
“后世历史上,议罪银制度是清朝著名大贪官和,参考西方国家的赎罪银制度提出来的,深得乾隆喜爱。”
“而在乾隆的前面,被称作清朝圣君的康熙帝在位时,为了筹集军饷、缓解财政,便弄出了卖官制度。”
“另外,康熙帝在位时,还让他的好儿子们到六部等部门督政,然后他这些儿子便借机结党营私、贪腐,还向户部借钱。”
“其他宗室、官员也跟风借钱,于是没多少年,户部钱就几乎被借空了,需要赈灾时连几十万两银子都拿不出来。”
“有这些事情存在,陛下可以想想,清朝贪腐之风多么严重。”
听了刘宽这番话,朱标、朱棣等人一时转移了注意力。
老朱还在思考着什么呢,朱棣便不由问:“记得妹婿之前说这清朝国祚近三百年他们贪腐之风如此严重,国祚竟还能这么长?”
刘宽笑道,“后世人提到清朝时,总喜欢吹康乾盛世,也即是康熙、乾隆,可实际上清朝十二帝中真正称得上英明的,只有两位,一个是清太宗黄台吉,另一个则是康熙的儿子、乾隆的爹雍正。”
“没有黄台吉,即便大明被农民军终结,满清也未必拥有入关坐稳天下的实力和底蕴;没有雍正继位后打击贪腐进行摊丁入亩等一系列改革,清朝大概率跟蒙元一般,国祚不过百年。”
“这里面康熙还好些,最可笑的是自称‘十全老人’的乾隆。其他的先不说,就说对待贪腐一事上,他是什么样子,刚才的视频已经表现出来了。”
“比如说,他知道和是巨贪,但他就是不办,利用其捞钱满足私欲的同时,还有意将其留给儿子嘉庆处理,让嘉庆上位就能积累威望。”
“嘉靖上位后果然办了和,据说抄家所得价值十亿白银左右,后世用‘和跌倒,嘉庆吃饱’来形容此事。”
十亿两白银?!
听到这里,不仅朱标、朱棣等人直咋舌,就连老朱都一脸的惊讶。
刘宽则继续道,“可在真正有智慧的人看来,乾隆纵容和这种巨贪却令清朝贪腐之风更甚,让清廷、官场彻底腐烂,再难挽救,可以说是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老朱听到这里,哼道:“依咱看,从这乾隆接受议罪银制度开始,就成了大大的昏君,国之蠹虫!”
刘宽笑道,“陛下高看乾隆了,这人是从即位开始就选择了昏君路线他即位不久,就颠覆了雍正留下来的诸多政策。”
“比如说停止清丈土地,停止营田水利,豁免户部亏空,宽大处理贪腐,还废除‘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的政策。”
“后世还有人吹捧乾隆对雍正留下的政策废止得当,简直笑死人。”
朱标、朱棣等则又是一阵愕然。
毕竟这里面有些政策一听就是好的,可那乾隆却给废止了,不是昏君是什么?
朱棣正想着这些呢,便注意到朱元璋看了他一眼,心中顿觉不妙。
第一更。
错字后面改
第350章 重惩治贪,高薪养廉
果然。
朱元璋接着就问刘宽,“历史上大明可有类似乾隆这样的皇帝?”
刘宽道,“后世大明在纵容贪腐一事上,确实有个与乾隆相像的皇帝,那就是嘉靖。”
“历史上,嘉靖为了更好的操控朝政,以及为自己修道炼丹捞钱,纵容巨贪严嵩二十年左右。”
“严嵩与其子严世藩便如视频中所讲的那般,利用嘉靖的信任,编织了一个贪腐集团。”
“当然,不论是嘉靖还是清朝的乾隆,虽然纵容巨贪,却都没有如视频中那样完全让他们把控朝政,而是一直保留着部分所谓清流与贪腐集团唱对台戏。”
“另外,如严嵩、和这样的巨贪不仅可以替皇帝捞钱,还可以替他们一些行政错误背锅。”
听了这番话,听刘宽讲了不少明史的老朱、朱标、朱棣三人都略有点惊讶。
朱棣不解道,“万历呢?他难道跟嘉靖、乾隆不是同一类昏君吗?”
刘宽忍不住笑了,“燕王殿下,嘉靖、乾隆虽然为一己私欲纵容巨贪,烂了国家根基,但都算是智商颇高、懂得些帝王之术的皇帝。”
“后世一些人甚至认为嘉靖的智商、权术在大明历任皇帝中能排入前三。”
“万历在自私方面比嘉靖、乾隆更甚,可在智商、权术方面却连嘉靖、乾隆十分之一都未必比得上。”
因为还有不少其他老朱家的人听着,有些话刘宽不好讲得太明白。
可大部分人却听明白了那个万历不仅自私,还愚蠢。
同时,如朱、朱桢、朱檀等心思细腻的皇子也暗暗琢磨起来。
‘听这话,父皇、大哥甚至四哥从刘宽那里听了不少后世大明史事啊。’
‘父皇、大哥知道倒也没什么,可凭啥四哥知道我们却不知道?’
一时间,朱、朱檀等皇子看朱棣的眼神都古怪起来。
朱棣这才惊觉,他似乎问得太多了。
朱元璋也有所觉。
他不希望靖难之事被其他人知晓,当即岔开话题,道:“不论是嘉靖、乾隆,还是那万历,只要纵容贪腐,那就不对!”
“方才视频中讲的你们也听到了,贪腐只要开了个口子,就好像洪水决堤,一发不可收拾。”
“为君者不仅不能纵容贪腐,还要定期严打贪腐。否则,一旦让贪腐官吏成为官场的大多数,离彼辈惑乱朝纲就不远了。”
“除此外,为君者还需克己,不要轻易表露自己的喜好,更不可亲近甚至纵容佞臣。”
“若真像视频里讲的那样,当皇帝的被臣子给贿赂了,那还算什么皇帝?!”
说到最后,朱元璋神色颇为严厉。
而朱标以及将要去海外就藩的朱、朱棣、朱等皇子也确实听进去了,若有所思。
过了两分钟,朱元璋才示意刘宽继续播放视频。
众人见状也转移了注意力。
然而,当看到第二个视频的标题后,众人脸色都变得古怪起来。
“在古代如何掀起一场反腐风暴?【穿越指南廉】”
趁着视频还没开始,朱元璋道:“刘宽,看来你对年前由清丈牵扯出的隐田大案很关注啊?”
刘宽道,“朝野皆热议此事,微臣便是想不关注都难。不过微臣在反腐之事上没什么经验,只能找几个相关视频给陛下参考。”
朱元璋神色和缓,微笑点头,“你用心了。”
随后第二个视频开始。
依旧是那个诙谐阿婆主的讲解。
“经常被敲诈勒索的古代朋友都知道,腐败如同跗骨之蛆,难以根除。”
“而你,作为一个封建王朝的开国之君,看着这些疯狂贪污的硕鼠,不禁疯狂大呼:朕的钱!”
刘宽作为一个后世人,一看这视频开头,就知道是以明朝事例为主的。
开局镜头就是剪辑几部电视剧中朱元璋得知贪腐大案时阴沉、愤怒、杀气爆表的表情。
至于那一句“朕的钱”,自然是《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皇帝献上的了。
“面对大面积的贪腐,你决定重典惩贪,挥起屠刀帮助他们立地成佛,杀杀杀杀杀杀杀!”
“要知道,一个王朝建立之初,往往特别需要反腐。因为前朝末年贪腐成风、贿赂盛行的风气一定会对新王朝产生不好的影响,毕竟新朝之初往往会用到很多前朝的官吏。”
“在经历过前朝的官吏看来,贪腐是件很正常的事,似乎不值一提。”
“‘天下诸司尽皆脏罪’,上至朝廷高官,下至地方小吏,无不吃拿卡要‘罔顾宪章’。”
“在这种情况下,你生怕贪腐横行导致民不聊生,自家江山也如前朝般被活不下去的百姓掀翻”
看了会儿,老朱、朱标等便发现不愧是同一个阿婆主制作的视频,不仅解说风格相似,就连内容结构也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