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铁路到大明 第236节

  “那这蒙国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实这事说出来老朱脸上多半不好看,但老朱一再逼问,刘宽也只能说。

  第一更。

  【提示】如果看到文理不通,好像缺失部分内容的地方,可能就是被河蟹吃了,,,这类章节几乎没法改,请谅解。

第273章 咱大明竟不如满清?历史周期率

  “回陛下,后世历史上大明虽在洪武二十几年便灭了北元朝廷,但并未将草原诸游牧部族皆纳入统治,因此北元国祚仍在。”

  “在建文年间,非元室后裔篡位,北元就此分裂为鞑靼、瓦剌两大部,彼此征战不休。”

  “大明因为内部一些问题,不仅没抓住这机会进一步削弱或统治草原,反而任两部壮大。”

  “虽然到了永乐年间,大明曾数次征讨鞑靼、瓦剌两部,但都没能彻底将他们赶出大草原,更没有令两部归顺。”

  “再后来大明战略收缩加上承平日久,就只能依靠长城对鞑靼、瓦剌采取守势了。”

  “明末东北建州女真崛起,先是统一女真各部,随后更是将影响力扩大到草原,令当时更加分裂的草原诸部相继归顺或臣服。”

  “待大明灭亡,满清入关时,草原诸部可以说有一半都归顺了清国,并组成了蒙八旗,为清军重要组成部分,入关占据了中原。”

  “在清国在衰落之前,皆以北方草原及西域的游牧部族为对手,两三代皇帝发动数次针对瓦剌余部的大战,才彻底令草原、西域皆为清国国土。”

  “当然,这些国土中真正受清廷直辖的不多,大多数还是由当地部落首领及当初归附秦国的蒙人王公贵族管理,跟土司类似。”

  “到了清末,清国实力衰弱,俄国更伙同其他西方列强,通过蚕食、威胁等手段,不断割取清国北方、西域乃至东北领土。”

  “后来在清朝灭亡、中国改朝换代之际,毛熊更是撺掇蒙人分裂出去,自立一国,这便是视频中的蒙国了。”

  听完刘宽这番话,朱元璋果然皱着眉头,脸色不太好看。

  他扭头看了眼身后,似乎想找什么人。

  其他人不清楚,刘宽、朱标却明白老朱想找谁当然是五次亲征蒙古的永乐大帝朱棣了。

  若朱棣在此,即便不被老朱当众斥骂,肯定也会被老朱眼神刀。

  想一想,朱棣五次亲征蒙古,加上未亲征的战役更是不知有多少场,就这,都没能解决掉由蒙古分裂的鞑靼、瓦剌。

  即便你不能如大唐一般在大草原建立统治,但也该如大汉一般,将威胁最大的游牧民族赶到中西亚乃至欧洲去吧?

  汉武之后,前后汉两朝,虽然匈奴分裂的一部虽仍留在草原,可却始终没敢再跟大汉龇牙。

  大唐更不用说了,鼎盛时期,几乎整个大草原尽为大唐征兵牧马之地!

  西边更是占据了近半中亚地区!突厥更是先后被唐军灭国三次!

  直到唐玄宗之后大唐衰落,才有游牧部族脱离大唐控制,渐渐崛起自立。

  在草原、西域这块,纵有气候、水土变化的原因在,大明跟大汉、大唐比起来也属实拉胯了点。

  且明朝灭亡,本身也跟北疆边患有关(女真也算明朝北疆边患的一部分)。

  朱元璋自布衣而起,驱除鞑虏,建立大明,内心是十分自豪的,自认为也就稍逊唐太宗而已,便是汉高、汉武他也未必不能比一比。

  可如今竟得知他建立的大明,在处理草原、西域问题上,竟似乎还不如后来的满清。

  想到这些,他能高兴才怪。

  也就想起如今大明已与“后世历史”轨迹大大不同,他也将建立起一个远迈汉唐的帝国,这才心情好了些。

  “行了,播放视频,看看这后世的蒙国环境崩溃是怎么回事吧。”

  “是。”

  刘宽应了声,触屏播放视频。

  只见视频一开始,便是沙漠上沙尘暴遮天蔽日的恐怖景象,同时浮现三个黄色大字沙尘暴!

  “2021年3月,一场大型沙尘暴从蒙国中部戈壁出发,一路扩张,席卷其都城乌兰巴托,并直扑我国北方。从燕山脚下,到河西走廊,皆笼罩在一片灰黄之中!”

  “这种沙尘暴偷袭,在我国每次都能上热搜,但在蒙国早已是稀松平常。蒙国各地沙尘暴,少则一年五六场,多则三十多场”

  “沙尘暴破坏草场,扩张沙漠。昔日牛羊遍地的大草原,先是草场退化变成秃地,然后向沙地退化,继续蚕食下一片草原。”

  “实际变成了‘可持续的恶性循环’!就连其都城都几次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

  视频通过男子的解说介绍了蒙国沙尘暴的危害及对其本国和周边国家的影响。

  朱元璋、朱标等人虽未去过大草原,可看到视频中一片片大草原蜕变成沙地的景象,还是一阵阵惊讶。

  虽然如今大草原中间已有了大片沙地,乃至小块沙漠,与汉唐之际水草丰美的草原大不相同。

  可视频中这种草原大片退化为沙地的景象还是太令人惊骇了些。

  这般情况下,蒙人还如何放牧生活?

  就在老朱、朱标等人如此想时,视频开始分析蒙国环境恶化的原因。

  “这么大的锅找谁来背呢?首先可以赖天灾,赖蒙古高原这片干旱燥热的土地,和全球变暖。”

  “蒙国处在亚洲内陆,虽然和太平洋只隔着一个东北,但东亚季风止步于大兴安岭、燕山、阴山,蒙国只能望洋兴叹”

  视频讲述了蒙国环境变差的自然因素后,开始讲人为原因。

  “自然条件差只能背一部分锅,实际上,蒙国环境是在近四十年才逐渐走向崩溃的。”

  “与之同步的,是农牧业的竭泽而渔,采矿业的繁荣昌盛,权贵们的纸醉金迷,还有非法姓交易的无序扩张。”

  “这是一个治理能力严重不足的社会,在掌握现代工具后,从富人到穷人,一起对土地搜刮殆尽的典型案例!”

  看到这里,老朱、朱标对蒙国环境的崩溃缘故已有所了解,同时对某些事依旧疑惑。

  说环境崩溃跟过度放牧和采矿相关,倒是能理解,怎么还扯上什么“姓交易无序扩张”了?

  这时视频以影视画框场景,将时间线拉到了四十年前,细讲起蒙国为何有如此变化。

  他们这才知道,原来这一切都跟北方超级大国的衰落与分崩离析有关。

  蒙国本是北方超级大国的牧场,见状不对,便先一步进行改革、转型,从此上下一切向钱看。

  于是人们皆为一己之利考虑,而不顾全大局,国家开始失控,草原环境也开始崩溃。

  “随着山羊绒在全球走红,卖山羊毛明显比卖羊奶、羊肉更赚钱,于是蒙国山羊比例从18%猛增到40%。挣钱嘛,不磕碜。”

  “其实所谓‘先破坏,后治理’,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几乎都无法避免。”

  “我们之前讲过的恒河,也是被印度人吃干榨尽。但不得不承认,各国自然环境承受持续剥削的耐受力和恢复力是不同的。季风气候区就是比温带大陆性气候有更强的恢复力”

  视频先讲述了蒙国过度放牧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接着便开始讲采矿业对环境的破坏。

  又拿出澳大利亚来作对比,指出蒙国采矿业的失控、畸形,是施行买办主意的缘故。

  看到这一段,朱标想起了之前看过的埃及人口失控视频。

  他记得,似乎埃及也是因为在农业生产方面施行买办主义,过度依赖进口,最终才造成了后来的人口困局。

  如今这蒙国采矿业也是如此,看来买办主意对国家而言就仿佛那鸦片,虽然可得一时舒爽,却会形成依赖性,乃至上瘾,并伤害国家根本,最终让国家沉沦,万劫不复。

  朱元璋对这段视频注意点却不同。

  ‘蒙国地下竟有这么多铜、金、银等矿藏?还有那什么稀土,以及全球十分之一的煤炭?’

  ‘咱之前还以为这大草原只有草地和沙地,若占治之还有些鸡肋。没想到这里竟也是一处宝地!’

  朱元璋原本就准备将大草原纳入统治,以绝大明北方边患。

  如今更是坚定了这种决心。

  讲完采矿业对蒙国环境的危害后,视频也到了尾声。

  “总之,蒙国环境极其脆弱,先破坏后治理的套路,很可能导致不可逆的环境崩溃。”

  “而阶级对立、贫富分化,更是加剧了社会与环境之间,以及社会内部的互害烈度。”

  “从草原到戈壁,从外省到首都,从平民到权贵,全都无法幸免。”

  “可能唯一的好消息,就是蒙国极低的人口密度,让这片土地尚且有喘息的空间”

  视频放完,朱标等人还在思考后世蒙国环境崩溃之事,朱元璋便已迫不及待地问:“刘宽,这里面所提及的蒙国诸多矿藏可好开采?”

  刘宽沉吟着道:“这个微臣也不清楚好开采的应该只是小部分吧,大部分可能都需要一定的工业能力才能进行开采。”

  朱元璋笑道,“小部分好开采也行,这样等咱大明拿下草原之后,也不至于只能让那里的百姓放牧度日。”

  朱标忍不住提醒道,“父皇,咱大明若治理草原,也需得注意些环境问题,莫要发展成后世那般恶劣的局面。”

  朱元璋点头,“这是自然。”

  这时旁白朱看了刘宽一眼,有心询问那什么“姓交易无序扩张”是怎么回事,视频咋没讲,却又担心惹老朱叱骂,便将这疑问压在心中。

  话说,过去一年多,他跟邓氏、观音奴表现又好了很多,也许离恢复亲王身份不远了,可不想因一时好奇功亏一篑。

  朱元璋又跟朱标等人讨论了几句,便道:“放下一个视频吧。”

  “是。”

  老朱发话,刘宽当即调出第三个视频。

  当平板放好后,朱元璋也看到了视频标题。

  “汉武帝是怎么打响反抗历史周期律第一枪的?”

  趁视频还未播放,朱元璋问:“这历史周期率是何意?”

  这个视频其实是刘宽今日播放的重点,因此对老朱可能提到的某些问题,他也早有准备。

  此时闻言,他便道:“回陛下,这个词全称是‘中国历史周期率’,是指中国历史上各个王朝经历兴衰治乱、往复循环的周期性现象。”

  朱元璋听了龙目中精光一闪,心道:这视频莫非涉及到了江山永固之策?

  第二更。

  晚安~

  【见谅】如果有语句明显不通顺或小段缺失的地方,大概率是被河蟹给吃了。请见谅。

第274章 惜秦皇汉武,咱也人亡政息了?

  在朱元璋的期待下,视频开始播放。

  视频开始,一个身穿黑衣的秦吏抱着几卷竹简走入殿内,然后便是各种碎片化的秦朝镜头。

  同时一个男子讲解声响起。

  “一位著名的图书管理员曾写过一首诗,开头便是‘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这里涉及到中国历史上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对秦代法家制度的评价。”

  “这位图书管理员用高度浓缩的几个字,概括了中国这种制度,即‘百代都行秦政法’。”

  “但实际上,秦亡后秦制的推行经过了上百年探索,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得到真正的落实。”

  “汉初,刘邦在朝堂上总结建立大汉的经验,在队伍中搞一次思想摸底。他给出了自己的政治考题:我刘邦为何能得天下?”

  “对此,他还贴心地给出了答题方向。提示道: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二人领会圣意,率先举手”

  视频通过讲解大汉的建立,指出了汉初刘邦由于各方面原因,不得不与各方妥协,采取郡国并行制,建立一个半分封、半郡县制的国家,为大汉埋下了诸多隐患。

  如后来诸异姓王作乱,已经老了的刘邦不得不再次出征,削平异姓王。

首节上一节236/3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