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白和另外三个酋长本以为那里就是明国了,可张秉义(很聪明的明国人)却告诉他们,这只是大明海外领地,是大明广阔领地中很小的一部分。
又过了不知几日,他们抵达了一个叫做登州的城池。
熊白之前听章承、张秉义等明国人提过城池,却是头一回见到。
于是,他和另三位酋长在登州城前,仰望如巨兽般匍匐在海边的大城,都惊呆了,甚至不敢进去。
而等他们被明国战士包裹着进了城后,城中数不清的人、成排的房屋、各种各样的奇怪物品、飘荡着香气的美食,则让他们仿佛陷入梦境之中。
还不等熊白从这种梦幻的感觉中脱离,他们便再次登船,据说要前往大明的国都。
熊白不明白国都是什么意思,只知道那是大明皇帝所在的地方。
随后他们又在海上航行几日,进入一条大河,逆流而上,终于抵达大明京师。
在见到京师城池时,熊白整个人都惊麻了,脑袋一片空白,失去了思考能力。
哪怕过了一日,直到此时美食当前,他也没完全恢复过来。依旧有点呆呆的,迷迷糊糊的。
章承提了一壶酒过来,见熊白这样子不禁有点担心。
他因为寻找到蓝莓、麻豆等美洲作物,又在收服白熊部、攻破阿帕奇部中立下不小功劳,故而此番回国,成了极少数连升四级的幸运儿之一。
从一个小旗,一跃成为了副千户!
至于得到的赏赐和饷银加在一起,价值更是高达数千贯!
再算上他在北美洲搞到的一些宝贝,而今身家都过万贯了!
章承这一身富贵都是从美洲得来的,对从美洲带到大明的熊白自然也很重视事实上,经过一年有余的相处,他已经跟熊白成了好朋友。
“老熊,你没事吧?”章承拍了拍熊白的肩膀关问道。
“哦,没事。”熊白注意力集中了些,神色复杂地道:“就是太惊了。”
熊白汉话不算好,一时无法描述自身感觉。
章承笑道,“震惊是吧?其实咱大明更令人震惊的事物你都还没见过呢之前过江时,怕你们吓到,便让你们呆在舱里,没能见到仙桥。”
“等你们面圣后,俺带你出城见见那仙桥和铁路去!”
“仙桥?铁路?”熊白表示完全理解不了这两个词。
章承道:“等你看到就明白了对了,我是来提醒你,明天会有礼部官员来教你面圣礼仪,你可要好好学。”
“见到陛下,如果你表现得好,肯定能得到不少赏赐。即便表现不好,陛下应该也不会怪罪,所以你不必紧张。”
这番话熊白能听明白大部分,便点了点头。
章承给熊白倒上了酒,笑道:“来,我们喝一顿,喝醉了就不会想那么多了。”
熊白很喜欢酒这个东西,一时转移了注意力,跟章承就着美食喝起酒来
三日后。
奉天殿。
刘宽受邀与李善长、徐达、汤和重臣一起“围观”美洲土酋觐见老朱。
别看刘宽是从后世来的,可他也没见过原汁原味且活生生的印第安人,因此很乐意参加这次特殊的朝会。
待老朱与众臣就位后,四名美洲土酋在宦官的高声传喝中进入了大殿。
或许是为了突出土酋的身份,四人的发型、服饰都没什么改变,或蓬松着头发,或扎着小辫,皆穿一身兽皮衣。
四人按照过去三日苦学的礼仪向朱元璋行跪拜大礼,一起叩首齐呼。
“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朱元璋看来,这四个美洲土酋跟一些西南、南洋土酋看着似乎没多大差别。
可想到他们来自万里之外的美洲大陆,朱元璋便觉得一阵高兴,当即洪声道:“平身!”
“谢万岁!”
四名土酋站了起来,皆一脸紧张。
第二更。
晚安~
第266章 开发美洲的三种方法,东胜州与玄州
对四名土酋来讲,奉天殿太过高大、宏伟了些,他们骤然来到此地,感觉就像凡人进了天庭。
高坐龙椅之上的朱元璋更给他们带来了强大的压迫力,觉得如同面对天神一般,战战兢兢。
朱元璋微笑着道,“不必紧张尔等作为归附咱大明的头一批美洲土酋,咱必不会薄待。宣赏。”
太监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圣旨,高声宣读起朱元璋对四名土酋的赏赐。
熊白因为带领族人融入大明的卫所,因此被封为世袭百户官,另三位土酋则被封为长官司长官,皆为正六品军职。
大明有一套关于羁縻之地的土官制度。
不是不想改土归流,而是很多地方没足够的汉人迁徙过去,根本不具备改土归流的基础总不能指望全用土人改土归流吧?不现实。
所以土官制度在明初是具备相当适用性的。
从上往下共分为五级土官衙门,依次为:宣慰使司设宣慰使一名(从三品);宣抚司设宣抚使一名(从四品);安抚司设安抚使一名(从五品);招讨司设招讨使一名(从五品);长官司设长官一名(从六品)。
各土司主官皆比同层级卫所主官低一级,这就意味着,当大明发动战争时,土司率兵而来,须得听同层级卫所主官指挥。
且不同的土司衙门,往往代表大明朝廷对某地的不同态度,以及掌控力度的强弱。
如各级土司中,朝廷对宣抚司掌控最强,甚至设有流官。但宣抚司主要责任却是监察、安抚某一地少民部族,而这又意味着朝廷对这一地的少民部族较为信任。
如宣慰使司、安抚司,自主性较强,却也意味着该地少民部族对于朝廷来讲,信任度相对较低。
对于美洲的开发,朱元璋早就跟朱标、刘宽等人商议好了。
计划以三种方式共同进行。
第一种是设立海外卫所,迁徙汉民或吸收土人为军户,进行直接统治。一般而言,会在战略、交通要地,或资源要地,设立卫所。
第二种则是收服土人,封为土司,进行羁縻治理。土司也需要交税,还需听从命令出兵征战。
虽然土司交的税并不多,军政方面几乎完全自主,但无需朝廷操心,几乎不需要行政成本。
第三种便是设为海外封藩之地了。
如果将时间拉长到五六百年来看,中国元明清三代对西南地区的土司治理(这里面又以明朝为主),无疑要比欧洲列强在海外的殖民统治要强一些。
当然,对海外领地最好的消化方式还是迁徙汉民过去,但目前大明本土人口并不算多,想要往海外大规模迁徙汉民,估计得等朱标、雄英父子在位时才可行。
老朱这一时期只能先打个基础。
很快,太监宣旨完毕。
在刘宽看来,老朱对土酋的封赏还是蛮实在的。除封官外,金银只象征的给了几百两,主要赏赐了布匹、瓷器、玻璃器、铁器、纸张等大明优质货品。
而且数量都是按四个部落人口来给的,只要这四位土酋带着赏赐回去,整个部落生活品质都能提升一大截。
到时候有这四个部落作为范例,再了解到大明的强大军事实力,大明在美洲的几个探索、移民基地(实际是卫所)附近的土人部落必然会有不少归附的。
至于冥顽不灵,不愿归附,甚至主动来招惹大明的,那也好办。
灭其部落,役其男子,妻其女子。
恰好可以帮大明解决海外卫所人力不足和阴阳失调的问题
这次朝会结束后,刘宽主动留在最后面。待老朱回到奉先殿,他便找过去请见。
礼毕,老朱问:“有何事?”
刘宽开门见山地道,“陛下,有一件关于美洲土人的要事微臣当初忘记说。”
“哦,什么事?”老朱好奇了。
刘宽道:“后世美洲土人在欧洲殖民数百年后几乎灭绝需知,当时整个美洲的土人加起来估摸也有大几千万的,跟大明如今总人口差不多。”
“之所以如此,除了欧洲殖民者大肆残杀及毫无底线的奴役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欧洲人带去了天花等瘟疫。”
“美洲与欧亚大陆因大洋阻隔,彼此隔绝数千年不止,所以对疾病的抵抗力也有所不同。”
“比如,欧亚大陆的人对伤寒、天花、鼠疫等瘟疫可能已经具备一定抵抗性,即便遭遇,也不会全部灭绝。”
“可美洲土人从未遭遇过,若我们的天花、鼠疫等穿了过去,美洲便极少有土人能挺过去,会有许多部落灭绝。”
“同样的道理,一些在美洲、澳洲、非洲热带丛林绵延许久的疾病,若是传到欧亚大陆,也会造成很大的杀伤力。”
“所以,今后若向美洲等地移民,需注意检查移民身体健康状况,尽量不要让瘟疫型疾病患者过去。”
“同样,若有美洲、澳洲、非洲土人来大明,更是须得进行严查,乃至隔离一个月以上,再允许他们入境。”
朱元璋听完不禁皱眉,略带责怪地道:“如此要事你怎么不早说?”
刘宽尴尬,“微臣之前确实是忘了。”
他随即又补充道,“不过微臣倒没听说,历史上美洲土人给欧亚带来什么厉害的瘟疫,反倒是我们这边的天花令美洲土人死了很多。”
“不过,如今我们已经有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方法,可以向美洲推广,必然不会让美洲土人如后世历史上那般大量死于天花。”
“且此法还可以帮助大明收服美洲土人之心。”
听了这话,朱元璋脸色好不少,道:“此事回头你去跟京师医学院那边交代一番,让他们拿出个章程来。”
“今后凡美洲、澳洲、非洲乃至南洋土人入境大明,都需要先隔离一段时间。”
“另外,还需他们挑选一批会接种牛痘的大夫,准备下次随北洋水师前往美洲。”
刘宽拱手应道:“微臣领命。”
之后几日,在处理天工院的公务之余,还要时不时地去户部农业司及医学院串门,完成老朱交代的两件要事。
第一件要事,自然是培育探索舰队从美洲带回来的玉米、红薯等物。
因为老朱点名要找到玉米等五样事物,因此探索舰队不仅带回了不少种子,还带回了一些幼苗或成株。
既有种子,又有幼苗,还有成株,刘宽觉得大明将这五样重要美洲植物培育活的可能性还是挺大的。
于是,他在将自己所知的相关知识都告诉负责此事的农官后,并没多插手,只是偶尔去看看。
至于医学院这边,不过是几句话的事,刘宽自然早就办好。
时间进入七月。
这日,老朱又命人将刘宽召到奉先殿问事。
朱标也在,且殿内还准备了好几副大地图。刘宽扫了眼,发现多是老朱从他这儿抄走的美洲地图,便猜测老朱多半是要问美洲的事。
果然,礼毕之后,朱元璋直接道:“咱准备在美洲建立都司,你觉得怎么设立比较好?”
刘宽看着不远处的美洲地图道:“若要在美洲设立都司,一个肯定不行,多了也没必要。因此微臣认为,可先设立北美、中美两个都司。”
其实刘宽觉得美洲暂设一个都司就够了,但想到那里远离大明,若只有一个都司,就任都司的高级将领便有一定割据海外的可能虽然这种可能很小,却不能不防。
所以,暂设两个都司,令其相互辖制是最好的。
朱元璋听了一笑,问:“为何不再设立一个南美都司?你之前不是说了,后世西班牙曾在南美发现好几个大银矿,因此开采许多白银,令欧洲诸国乃至大明的白银都多了起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