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将来海外封地之中若有这种喜欢猎头、食人的生蕃,看来也只能剿灭了。’
‘当然,若真是缺人力,俘虏一些当苦役未尝不可,却不能给他们自由的机会,得用到死。’
‘不过咱将来到底该去哪儿就藩?听说南洋、澳洲的土人都太丑,印度又被四哥看上了,美洲、非洲太远真是难选!’
‘实在不行,就跟四哥商量下,让他带着咱一起在印度就藩?’
虾夷岛。
最南端偏西的一处海湾岸上耸立着一座去年才建造好的土木结构小城,正是虾夷西卫卫城(后世北海道松前郡)。
被朱念叨的朱棣已经来此半个月。
他今年除了负责继续落实大明对日国进行的“改稻为桑”、“移民”政策外,又领了视察北洋都司的临时任务。
过去半个月,他相继视察了虾夷西卫的五个千户所及下辖诸多百户所。
因为此时日国只是将虾夷岛当做流放犯人的所在,整座岛屿实际为虾夷人占据事实上,就连如今的日国本州大岛北部,都还有少数虾夷部族存在。
若从地图上看就知道了,后世的日国的青森、秋田、岩手一带,纬度跟吉林差不多,可知当地到了冬季多冷。
至于虾夷岛就更不用说了。
故而如今岛上都是以狩猎、捕鱼为生的虾夷人。
经过一两年的接触,而今大明已经对虾夷人有了颇深的了解。
虾夷人开化程度跟东北的野人女真差不多,不仅会制衣(兽皮衣)、制陶,甚至还会种粟。不过他们以狩猎、捕鱼为主,粟、菜等只是随便种种。
岛上虾夷部落大的能有数千人口,可出动一千左右的青壮当做战士渔猎民族战力在冷兵器时代战力都颇高,基本上成年就是一名合格的战士。
小的部落至少也有千人左右的人口,可出动三五百战士。
正因虾夷人在冷兵器时代战力强悍,所以日国和族人才与其争斗上千年,甚至专门设立了个征夷大将军的官职。
不过自唐朝之后,日国不断向中国取经、学习,种植、冶炼等技艺都不断提高,使得日国战力也不断提高,虾夷人便开始节节败退。
在当下这个时期,虾夷人几乎要完全退守虾夷岛了。
再过不到百年,日国人便会打到虾夷岛,继续压缩虾夷人的生存空间,直至占据整个虾夷岛。
虾夷人打不过学习了中国各种技艺的日国人,自然更不是装备了鸟铳、火炮的明军对手。
去年虾夷岛各卫所刚建立时,附近的虾夷部族出于领土保护意识,曾袭击过卫所军。
结果被一通狠揍,幸运点的还能带着残部逃到山里去,不幸的则直接被灭族明军倒也不怎么杀人,只是将男子俘虏为苦役,年轻女子许配给有需要的卫所兵卒为妻罢了。
虾夷人并不蠢,知道明军不好惹后,又见明军大多数时候都在垦荒种田,而非打猎捕鱼,便识趣的远远避开。
可惜的是,大明朝廷可没想让虾夷人在岛上过着与卫所军两不相干的平静生活。
去年朝廷给虾夷、苦兀两岛卫所军下的主要命令是建立卫所、垦荒种田以立足。
今年给两岛卫所下的命令,则是威慑岛上诸部族归顺大明,成为大明治下的少民部族。
若有不服的,卫所军种田之余还需负责征讨不服!
朱棣在过去半个多月的视察中发现,虾夷西卫虽田地开垦不多,但将士们却士气高昂,卫所武备也很齐全,甚至称得上精良。
卫所军士气高昂的原因很简单。
首先,来到这里落户的军户所得田地都是原来的双倍以上!
虽说田地需要自家开垦,但朝廷把口粮、种粮、农具都备齐了,就差一家发一头牛了。虽说终究没发牛,可后来很多军户家都发了奴隶(名为苦役,实为奴隶),垦荒种田也轻松很多。
其次,则是给部分打光棍的军户发了婆娘小部分是虾夷土人女子,大部分则是水嫩的日国小娘。
当然,也并非单身就给发,你得立下一定功劳才行最多是让你先把功劳欠着。
所以,如今虾夷西卫的军户不仅种田积极性高,打仗积极性更高。
很多人甚至盼着跟日国打,因为打日国才能弄来水嫩的日国小娘子当婆娘。
这日,朱棣告别了虾夷西卫的几位高级将官,带着千人护卫军登上了北洋水师的分舰队,准备继续去西夷东卫、苦兀南卫、苦兀北卫视察,终点则是留归卫。
“起锚喽!”
随着舰船上水师将士的吆喝,舰船缓缓离港。
朱棣站在甲板上,拿出千里镜再次回望虾夷西卫,恰好看到一艘商船停靠在码头。
接着,商船护卫便从船上赶下了一个个身材娇小的身影。
他的千里镜倍数颇高,因此看得清楚,那些娇小身影都是一个个女子,大多瘦弱,好似江南女子,可细看又有所不同。
‘看来日国的移民之策又有了进展,不然不会有商人继续往虾夷西卫输送日国女子。’
心中如此想,朱棣便收起了千里镜,前往他的专属舱室。
虾夷岛二三月的海风可冷得很
藤野樱子最后一个被护卫带下船。
她若有所觉,回头便瞧见了不远处的北洋水师分舰队,注意力瞬间便被旗舰破浪号所吸引。
她虽出身武士之家,有少许见识,却也从未见过这样大的战船,再加上船上的明军将士个个挺拔威武,竟让她一时看得呆了。
“看什么看?还不快走?”旁边的护卫一把将她推向前去。
藤野樱子不得不收回目光,踉跄地离开,走向未知的将来。
第二更。
晚安~
第260章 樱子见闻录,总旗发家史
藤野樱子跟着其他近三百名日国年轻女子一路前行,最终被送进了虾夷西卫卫城外一处营寨中。
在进入营寨大门时,藤野樱子很是抗拒。
以她在日国的见识,她们这么多年轻女子被集中关押于一处,很可能是被充为营妓。
在日国战时,这属于很常见的事,只不过日国被掳掠为营妓的都是平民女子罢了。
话说回来,他父亲虽是(南朝)大武士,却莫名被牵扯入什么谋反案,一夜之间便破了家。父亲、哥哥、母亲、她,还有家中的几个仆从,全都被抓走。
她在牢房中仅关了三日,便被送上海船,来到了这不知是北方哪里的大岛,只怕此生都无法再跟家人相见,比之平民女子都惨,沦为营妓不是很正常吗?
“发什么愣?快点进去!”
藤野樱子又被商队护卫推了把,对方还顺带在她屁股上掐了把。
“啊!”
藤野樱子尖叫了声。
其实她性格没有这么胆怯,自破家以来不知被人摸了多少次,都差不多习惯了。之所以大声尖叫,是为了保护自己。
果然,她的叫声引来不少人注意,尤其商船的护卫头目。
那个护卫咒骂了声,便不敢再摸她了摸她的护卫是日国浪人,但头目却是个明国人,浪人护卫不敢造次。
进入营寨之后的经历跟藤野樱子想象的有所不同,她们并没有被虐待。
营寨里的人先给她们安排了一顿饱饭,随后就指挥她们烧水洗澡。
她们身上的衣物都被扔掉,每人都发了一套崭新的白色棉布里衣、一件轻薄但保暖效果还行的棉袄以及一套灰色棉布外衣。
管理营寨中事务的是几个明国的壮妇,而非男子。
虽然这几个明国壮妇说着她们听不懂的话,表情凶狠,还会拿短棍打那些迟缓愚钝或是不听话的女子,可依旧比男子让藤野樱子安心。
她们在这个营寨中呆了七日,每日都会被分配到不少活计。
会纺织的被送去纺织,会做饭的则被送去学习做饭做明国人的饭菜,因为她们吃的也是明国饭菜。
什么都不会的则被安排干一些劈柴、扫地、打水、烧水之类的杂活。
藤野樱子会纺织,但她只说自己会做菜,于是被送去学习了几日的明国饭菜。
事实上,她在家中只会做点简单日式饭菜她欺骗营寨中的管事,是为了学习一门新技能。
既然她们被送给了明国人,那么她会做明国饭菜,还会纺织,将来处境或许会好些。
最后,她们除了干活,每日都有相当一部分时间被集中到一起,学习汉话。
七天时间,藤野樱子已经学会了不少汉话,如:老爷、夫君、妾身、奴婢、吃饭、喝水等等。
到这里,藤野樱子又有了新的猜测:或许她们并不会成为营妓,而是会被卖去当明国人的奴婢她小时候就听说偶有女子被拐卖到海外,给人当奴婢。
到了第八天,她们又被要求洗一次澡,洗完澡后还被要求各自帮忙梳好发髻,并又每人发了套蓝色棉布外套。
这竟让不少穷苦人家出身的日国少女欢喜她们之前可没这么多衣服穿呢。
当她们再次被集中到营寨空地上时,才发现来了一群明军。
藤野樱子心一沉,暗想:还是摆脱不了营妓的命运吗?
接下来,营寨权力最大一个壮妇开始讲话,旁边还有个不知是日人还是明人的男子在翻译。
“今天是岛上军户来挑婆娘的好日子,你们谁若被挑上,那便能成为我们大明将士的婆娘,从此过上好日子。”
“我知道,你们在日国几乎都是穷苦出身,很多人甚至是家里吃不上饭才被爹娘卖掉的。”
“但若能给咱大明军户当婆娘,你们不仅能吃饱饭,还能穿得暖,甚至穿得好!”
“当然,前提是你们被选中后,能成为一个好婆娘,而非好吃懒做,或是不守妇道、勾三搭四好吃懒做要挨男人的打;若是勾搭其他男人,嘿嘿,那就要被沉塘,扔到海里喂鱼!”
“都记住了吗?!”
这些日国小娘本就很温顺,过去七日管理营务的壮妇们又已树立起威严,这一声喝问被翻译后,日国小娘们都下意识的答应。
“哈衣。”
“哈衣个屁!”讲话的壮妇突然爆粗口,“学的汉话都忘了?要说是!”
于是日国小娘们又一起乖乖说“是”。
不远处,人数差不多的大明将士看得一个个眼睛直冒光,有性急的恨不得现在就扑进去,随便扑倒一个。
可他们是大明军人,而非贼匪,做什么事都要讲规矩。
今日来挑媳妇也是如此。
他们并非虾夷岛上第一批获赐日国小娘当婆娘的军户,故而规矩也早就定好军职高的单身汉先挑选;若军职相同则功劳高或年龄大的先选。
至于说谁若想娶个日国小娘当妾,那得亲自去跟商人谈,拿钱去买。
不过目前军中有个规定百户以下最多娶一个妾,百户以上也只能娶两个妾,就连卫指挥使都不例外。
二十六岁的总旗杨怀忠站在众军户最前排,同样目光炯炯地打量着那几百个日国小娘。
今日来选婆娘的将士中军职最高的就是总旗,而三个总旗中他功劳最大,所以按定好的规矩,一会儿由他先选。
要从三百女子中选一个婆娘出来,他当然得瞪大眼睛,瞅仔细了。
旁边一位跟他熟悉的小旗何逵见状打趣道:“杨大哥都当上总旗了,离百户也不远,为何不娶个汉家婆娘,反倒过来跟俺们抢日国小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