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铁路到大明 第217节

  老朱发令,一大家子很快就在摆好的“家庭影院”里排排坐。

  第二更。

  晚安~

第250章 遍地康有为,不见谭嗣同!

  当刘宽调出第一个短视频,将平板放好,朱元璋等人便清楚地看到了这个短视频的名字。

  “遍地康有为,不见谭嗣同?”朱标念出了视频名字,随即问:“妹婿,这个视频讲的什么内容?”

  其余人也都露出好奇之色。

  刘宽道:“这个短视频是从一部以晚晴为背景的电影《一刀倾城》中剪辑来的,至于其内容,还请允许微臣在视频播放完再讲。”

  朱标点头。

  刘宽随即播放视频。

  只见视频开头便是一个刑场。

  在众多百姓及晚清兵卒的包围下,一个侩子手正要砍头。

  侩子手道:“谭兄,我来送你上路。”

  被砍头之人看了侩子手一眼,笑道:“能够死在黑旗军大刀队队长的刀下,岂不快哉?”

  随即画面一转,到了一个打铁铺。

  那被砍头之人问铁匠,“请问兄台背上纹的是不是黑旗军徽号?”

  “没错。”

  来人道:“我想要一把刀?”

  铁匠问,“什么刀?”

  这时旁边出来一个看面相就不似好人的人,道:“这位谭先生要的刀,其实就是兄台您呐。”

  看到这里,老朱等人才算看明白一点这个先前将要被砍头之人,多半就是视频标题中的谭嗣同了。

  那他为何会被砍头?

  难不成是因为刺杀那满清皇帝?

  那他是否成功了?

  视频节奏很快,这么想的人很快就知道他想错了。

  接下来三个人相互认识,买刀人果然是谭嗣同,另两位则叫王五、袁世凯。

  视频中的对话虽然直白,却让人印象深刻。

  谭嗣同邀请王五一起做大事,王五道:“谭兄,你看,这火炉已经没什么火了,试问又怎能打出一把好刀呢?”

  谭嗣同:“不够火候?那我以手代柴,令到它够!”

  说完就将手伸进了炉火之中!

  后面的嫔妃、公主等妇女、孩童,哪怕知道视频中都是演的,瞧见这一幕仍不禁惊呼出声。

  好在谭嗣同被袁世凯等人拉回了手。

  袁世凯:“谭兄,人各有志,何必呢?”

  谭嗣同握住袁世凯的手,道:“袁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随后王五被谭嗣同打动,同意重出江湖,随其一起去做大事。

  视频镜头几次切换后,到了谭嗣同谈论晚清形势的场景。

  “置之死地而后生,中国到了现在这种地步,已经病入膏肓,我们再不能用头痛医头这种古老的方法,一定要彻底推行变革,从头做起!”

  袁世凯并不赞同谭嗣同的说法,劝道:“谭兄,凡事中庸,万事三思啊。”

  谭嗣同,“时不予我,再拖下去,中国就沉沦万世了!”

  看到这里,老朱这一家子中有一定历史功底的这才明白,谭嗣同并非要刺杀满清皇帝或造反,而是要变法。

  而之前的视频中有说,袁世凯是京城什么步兵统领。

  如今看两人意见不合,再联系到视频开头,谭嗣同被砍头的一幕,朱元璋便猜测,多半是后面这个袁世凯没起作用,或是出卖了谭嗣同。

  果不其然,接下来的几组镜头和对话验证了朱元璋的猜测。

  谭嗣同让袁世凯兵谏,保护满清皇帝,逼慈禧太后退位。

  袁世凯表面答应,背后却出卖了谭嗣同等人,投靠了慈溪。

  谭嗣同被抓入狱,王五到狱中救他。

  “谭兄,我们走。”

  “我不走。”谭嗣同道,“走得出天牢,走不出天下。”

  王五劝道,“走得了今晚,我们才有明天。”

  谭嗣同道:“明天的事就留给明天的人去做,我今天要做的就是慷慨赴义,用我的血去激励大家!”

  镜头一转,谭嗣同被押赴刑场,恰与视频开头对应。

  谭嗣同开始回忆前事。

  “从来忧国之士,俱为千古伤心之人。”

  “只要志同道合,哪怕满路风霜,总有艳阳高照的一天。”

  “我本为天下做事,此心只有天下人知。一万年太长,只争朝夕。”

  “畏首畏尾,进二退一,不是大丈夫所为。”

  “做大事不是大成就是大败,永远没有中间的路线。”

  “大不了血溅黄沙路,一死天下殊!”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死后,王五去找袁世凯复仇。

  他刀法精湛、勇猛无匹,可终究没能杀得了袁世凯,反而死在了火枪队的枪下。

  四五分钟的视频放完,老朱、朱标等却感觉仿佛看了一部电影,回味不已。

  随后朱标先开口感叹道:“有谭嗣同这样忧国忧民、心怀天下、不顾生死的高士,满清朝廷却不能用,反而杀之,只怕离亡国也不远了,难怪是晚晴之事。”

  听这话,朱棣忍不住道,“这谭嗣同固然是个高士,却识人不明其一,错看了满清皇帝;其二,错看了那袁世凯。”

  朱标道,“人无完人,谭嗣同纵看错了人,却也不影响他心怀天下的高洁品质。”

  朱棣还想再说什么,却被朱元璋打断他不想看到朱棣当众跟朱标争执起来。

  “刘宽,可否讲讲方才这视频中之事这谭嗣同和晚清变法可是后世史上真有其事?”

  “还有,那康有为又是何人?整个视频都没见他,为何视频却有他的名字?再有那慈溪太后与光绪皇帝又是怎么回事?”

  刘宽道,“陛下,微臣还是先大概讲下晚清历史吧。”

  朱元璋点头。

  “晚清时,咸丰驾崩,仅慈溪为其育有一子,是为同治。于是慈溪母以子贵,被封为西宫太后,因同治年幼,她便与咸丰原来的皇后一起垂帘听政。”、

  “后来同治不到二十岁就死了,慈溪为保住权位,便伙同权臣,从满清宗室中过继了一个孩子为皇帝,便是光绪。”

  “在此过程中,慈溪还利用手腕,将东宫太后排挤出局,从此独掌垂帘听政之权,进而掌握了满清军政大权。”

  “待到光绪成年后,慈溪先假意归政,不久就利用变法之事收回权利,将光绪软禁至死。”

  “彼时,中国遭到列强轮番欺辱,而慈溪不仅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妇人,且自私贪婪其生活奢靡、好慕虚荣,曾为了办她的寿辰,挪用满清水师军费。”

  “她曾说过‘宁予外贼,不予家奴’这样的话,亦曾做出下令向世界万国开战这样昏聩可笑的举动。”

  “可以说,正是有慈溪在,满清这个吸取了中国之前历朝历代经验教训的封建王朝,才以更快的速度终结。”

  “视频中谭嗣同等人要实施变法,便是在光绪帝刚亲政,锐意进取之时展开的视频名字之所以有康有为,则因为康有为才是这次变法的发起者与领导者。”

  “陛下想必知道,历朝历代变法,除了需要君主强力支持,还需真正掌握实权,尤其拥有军队支持,否则很容易遭到顽固守旧势力的反扑。”

  “视频中的袁世凯,是晚清有名的将领,其掌握着满清当时仿照西人之法训练的一支全火器新军,其战斗力可以说是当时满清诸军中最高的。”

  “袁世凯起初支持变法派,可是在关键时候,他却被慈溪用利益拉拢,背叛了光绪和变法派,导致满清变法维新失败。”

  听刘宽讲完,朱元璋不禁摇着头点评道:“历朝历代,后宫干政所酿造的恶果难道少吗?这满清竟不知防备,以至于出了个吕后似的人物,当真可笑。”

  朱标道,“若如妹婿所说,那这慈溪可比吕后差远了。”

  其余人也觉得慈溪作为远不如吕后。

  便也不再多谈此事。

  朱元璋随即问,“先前那视频为何名为‘遍地康有为,不见谭嗣同?’”

  “回陛下,其一是因为这次变法失败后,康有为作为发起者、领导者早早的逃到了海外去。”

  “而谭嗣同等人却慷慨赴死,甚至在法场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样激励人心的诗句,以鼓励后人。”

  “若仅是如此也就罢了,关键是康有为后来也成了顽固守旧派,阻挠中国改变,遂为后世唾弃。”

  朱元璋听得点头,“原来如此这谭嗣同虽愚忠满清,但能天下慷慨赴死,以其鲜血激励后人,确实是少见的慷慨悲歌之士。”

  这时,一旁的朱棣忍不住问:“三妹夫,视频中屡次提到的黑旗军又是怎么回事?”

  刘宽道:“回燕王殿下,黑旗军本是晚清一支反抗清廷统治的农民军,因后来农民军大部队失败,被满清镇压,黑旗军在国内呆不下去,其首领刘永福便带着部队去了安南。”

  “后来法国人以安南为跳板,入侵广西,黑旗军便配合满清朝廷的军队,击败了法军。”

  “可惜的是,因为满清朝廷彼时对西洋列强畏惧如虎,虽然打了胜仗,跟法国签订和约时仍舍弃了很多本应得到的利益,可以说仗打赢了,国家却输了,为时人与后人愤恨。”

  朱棣等人听了皆愕然,没想到满清朝廷竟无能懦弱到了这等地步。

  朱元璋哼了声,评价道:“一个王朝若到了晚期,最大的问题往往是君主昏聩无能、朝廷混乱、吏治腐败,军队实力未必会多低。”

  “便如那蒙元,元末时能打的元军难道少吗?结果如何?元廷无能,故蒙元终究被咱们给赶回了大草原。”

  朱标、朱棣等皇子听得点头,若有所思。

  刘宽则暗道:老朱总结得不错,明末可不也是这样嘛。

  其实朱元璋也在想,历史上大明末年多半也是如此,但他不想议论这事,于是道:“行了,放下一个视频吧。”

  老朱一家子中对晚清之事感兴趣的其实不多至少女子们都不喜欢,因为视频里的辫子头实在太难看了,即便内容精彩,她们也看不下去。

  刘宽拿起平板,调出了第二个视频。

  待他将平板放好,朱元璋等人自然又看到了第二个短视频的标题。

  “一盒鸡蛋引发的世界末日。”

  看到这标题,老朱一家子又有点懵。

  心道:这视频标题咋恁怪?一盒鸡蛋竟能引发世界末日?

  第一更。

首节上一节217/3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