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铁路到大明 第175节

  旁边观音奴亦是如此,同时眼底还有一抹隐约的忧色。

  ‘大明出现仙桥、铁路这样的神迹,又有三妹夫这般后世之贤能辅佐,只怕大元要彻底亡了。’

  御陛上。

  老朱笑着问:“刘宽,这次准备了哪些歌曲?”

  刘宽道,“回陛下,微臣那边合适的歌曲不多了,所以这次只准备了两首新歌,其余四首都是您听过的。”

  老朱略感失望,道:“不都是歌曲嘛,还有合适不合适一说?下次尽管放新曲。”

  刘宽无奈一笑,解释道:“陛下,后世有些新曲您真不会喜欢,回头微臣私下里放两首您就知道了。”

  “你还愿私下里给咱放曲子?那敢情好。”老朱乐呵起来。

  刘宽心道:这话说的,你是君,我是臣,你要私下里听歌我能不放?

  口中却道:“陛下,两首新歌微臣放在了视频合集的头尾位置。”

  说完,播放剪辑好的歌曲合集。

  然后拱手投了下去他还要吃饭呢。

  朱元璋、马皇后看向视频,只见开头就出现四个横着的简体大字精忠报国!

  看到这歌名朱元璋就爱了,笑道:“这歌名好,一定是好歌!”

  随即以鼓声、和声为主的激昂前奏响起,视频画面则是成片的雄伟宫殿建筑,看着像是如今的皇宫,却又有些不同。

  随后画面一转到长城,到草原,炮火绵延,北虏、汉家骑兵冲锋交战!

  雄浑的歌声亦跟着响起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殿下,期待着的朱棣、朱等人一时都听呆了他们虽贵为大明亲王,却也从未听过歌声与乐曲配合这么好的歌曲。

  更别说,这曲风、歌风与他们听过的截然不同,其中更蕴含着一股金戈铁马的雄浑之气,叫人听得热血沸腾。

  尤其是今年参与过征讨纳哈出的朱棣,脑海中直接就浮现了他率领护卫骑兵在草原上奔驰、冲锋的场面。

  朱标这般听过好几次后世歌曲的人也颇为惊讶,没想到后世竟有这般雄浑的男子歌曲。

  之前他们听过的歌曲中,也就一首《说书人》是男子所唱,却并未有这般雄浑气势。

  明初受胡风影响,又武功颇盛,因此,无论男女潜意识中都更喜欢雄浑浩大的歌曲一些。

  御陛上,老朱一脸高兴,甚至不由跟着哼起来。

  待到歌曲放到末尾,疑似大明皇帝的人高坐在龙椅上,形形色色的各国使者纷纷登殿跪拜,殿外广场千万将士山呼万岁,辽阔大草原上打着明字大旗的大军列队前进,碧蓝大海上插着明字大旗的宝船巨舟扬帆如云!

  这段视频配合歌曲,让朱元璋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爽感。

  虽然视频中一些情景他经历过,但他开国为帝十几载,大多数时候都在为解决偌大国家的各种问题而烦扰,让他爽的事情肯定有,比如说今年北征大胜,但这些爽事总体来讲还是少,更不会像视频中那样集中到一起。

  “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第一首歌放完,朱元璋暂停视频,对马皇后笑着道:“这歌曲真是好啊,不比当初的红巾军军歌差。要是把最后一句中的‘中国’改成大明,就更好了。”

  马皇后笑道,“瞧你这小心思,人歌里‘中国’代表了历朝历代,不比一个大明强?”

  朱元璋嘿嘿笑了,没有反驳。

  他就是这么一说,心里很清楚,后世写这歌时大明都亡几百年了,自不会写成大明。

  不过他若是将此歌传入军中,倒是可以将歌词改一下。

  朱元璋继续播放视频,发现第二首歌果然是之前听过的古风纯音乐,于是注意力转移,跟马皇后一起用餐。

  下方,朱标等人虽然听过这些音乐,却也不介意再听一遍。

  至于朱棣、朱等第一次听到这几首歌曲的,几乎是竖着耳朵在听。

  尤其是在两首古风纯音乐放完后,播放两首古风歌曲时,朱棣几人听着那全新的女子唱腔,恨不得登上御陛,凑到老朱旁边去看个究竟,看那平板中唱歌的后世女子究竟长啥样,会不会跟仙女一般美。

  十几分钟后,视频放到了最后一首歌曲,朱元璋、马皇后顿时都停下了吃饭的动作,注意力集中到平板电脑上。

  却见这视频上后世简体字横排写着“唢呐一响,燃爆全场”,副标题则是“配曲《唢风吟》”。

  画面则是漫天风雪,一个完全是人形的猴子,穿着破旧战甲,提着根棍子,一步步地走向一座神秘庙宇废墟。

  随即,各种猴子走在各种古庙废墟、风雪等场景的场面相继出现。

  朱元璋、马皇后一时都看得迷糊,心道,猴子是视频主角?那这会是首什么歌曲?

  这时视频中竟然传出一个老者和小孩的对话声。

  孩子问:“师父,你说这世上善人多,还是恶人多?”

  老者:“自是善人多。”

  孩子:“那为何这世道从未太平,恶人总是横行无忌?”

  老者:“因为不分好歹的善不是善,是恶的帮凶。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对白到这里,忽然唢呐声起,顿时无论是视频中画面,还是乐曲,都变得昂扬起来。

  视频中,猴子与各种各样的妖魔鬼怪战斗,场面光怪陆离,却都打得激烈无比。

  马皇后还好,朱元璋作为个男人,当真是看得眼珠子都要掉下来,恨不得贴到平板屏幕上看这视频中的打斗场面,对后世经过诸多游戏洗礼的人都充满了吸引力,颇觉震撼,更别说老朱是头回见识。

  看完后,朱元璋便想重新看一遍这视频,却又不想从第一首歌开始听,他不会操作,于是就冲殿下招手。

  “刘宽?你上来一下。”

  此时,下方众人都瞪大了眼睛,尤其是一二十位皇子、皇孙。

  他们虽然没看到视频,却也通过那激昂的唢呐曲子以及各种对白,间接地感受到了视频的吸引力。

  刘宽就这样在众人的注视下走上御陛。

  这时老朱倒不急着重播了,问:“这视频中的猴子是怎么回事?可是取自哪个神魔传说?”

  马皇后则道:“倒有点像民间说书中的《大唐三藏西行取经记》话本中的猴行者,莫非与之有渊源?”

  《西游记》虽然是在明代由吴承恩写的,但故事却源自宋朝时就有的唐三藏取经相关话本。、

  这类话本经历宋元到了明初,已经被填充的颇为丰满,传播也较广,马皇后听说过并不奇怪。

  刘宽赞道:“皇后娘娘慧眼,这视频素材取自微臣来大明前后世的一部爆火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

  “而《黑神话悟空》,是以《西游记》为素材改编的。”

  “《西游记》则是历史上大明中页时小说家吴承恩所著,被后世列为四大名著之一,被改编为各种电视剧、电影、动漫、游戏,几乎文闻名全球。”

  朱元璋听了笑起来,“没想到咱大明后来竟能诞生如此著名的小说,看来咱大明后来武功虽拉胯了些,文事却还不错嘛。”

  刘宽也笑,“陛下,后世总结历朝历代文学时,有这么个说法:先秦诗经、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

  “诗的创作在唐代达到顶峰,词在宋代极致繁荣,元以曲称最,明清则以小说为主。”

  “后世评出的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中,有三部都出自明代,只有一部出自清代。”

  老朱听了更高兴,眉开眼笑地道:“三部出自咱大明?那满清才一部?哈哈哈,胡虏文事就是不行!”

  见老朱这么高兴,刘宽想到历史上明朝三部名著的遭遇,就有点忍不住了。

  反正是小事,他也不怕扫老朱的兴。

  于是道:“陛下,名著小说的出现确实算是文学繁荣的一种象征。但历史上不论是大明的三部名著,还是清朝那部,遭遇都不好。”

  老朱问:“如何不好?”

  刘宽道:“全部都被皇帝列为禁书过。”

  “被列为禁书?”老朱不解,“为何?”

  不怪朱元璋理解不了前面讲过,大明开国到现在还没对书籍出版进行过任何管制,甚至都没怎么干涉。

  出版界无比自由,也还没哪个脑抽写文章、小说公开发表讽刺老朱。

  也即是说,老朱还没被文人笔锋撩拨、惹恼过。

  刘宽没讲这些虚的,直接举实例,道:“四大名著中诞生最早的一部叫《水浒传》,作者施耐庵。”

  “其为元末明初人,似乎还是前元进士,后来当了张士诚幕僚。张士诚被陛下消灭后,施耐庵便隐居写了《水浒传》。”

  “此书以北宋末年为背景,讲述一帮草莽因各种缘故汇聚于水浒泊梁山对抗大宋朝廷,最终被招安,草莽们也或死或散的故事。”

  听刘宽说到这里,朱元璋皱眉道:“按你所说,这书也没什么,咱为何会禁它?”

  刘宽摇头,“微臣也记不清了,有人说是因为施耐庵曾是张士诚幕僚,又不愿归降,陛下遂恨及其书。”

  “还有人说,陛下是因对书中强梁草莽啸聚,对抗官军,乃至官军将领反叛一起对抗朝廷内容不满,认为这种内容有引导百姓造反、让将领不忠之意,遂禁之。”

  朱元璋略微沉吟,道:“若按你这么说,咱还真有可能禁了它。”

  “至于你说的第一个原因,多半是谣传咱都没听说过施耐庵此人,又怎会有招揽他不到的事?”

  “对了,你可知这施耐庵是哪里人?如今可还在世?”

  刘宽摇头,“微臣不知。”

  朱元璋道:“这人能写出后世评出的四大名著,也算有些文才,确实可以招揽一下咱回头会让锦衣卫找出此人,你若感兴趣,到时可以见见他。”

  刘宽确实想见见这个明初小说家,当即笑着拱手,“那微臣就先谢过陛下了。”

  顿了顿,他又忍不住道:“陛下,其实《水浒传》在四大名著中评价是最低的,后世对小说所表达的一些思想也很不赞同,将它列为四大名著主要是肯定其文学价值。”

  “因此,若施耐庵已经写成此书,陛下读了只怕会大失所望。”

  老朱好奇了,问:“为何这么说?”

  第一更。

  有事,更新晚了。

第201章 满清打仗看三国,谈情说爱看红楼?

  刘宽解释道,“水浒传前期的主要内容是:宋徽宗昏庸无道,平民百姓、地主小吏、军队中低层将校等人士被昏暗世道逼得不得不啸聚一方,替天行道,对抗官府。”

  “后世陛下禁《水浒传》之所以只是传闻,而无史料明证,主要是因为《水浒传》中作为主角的梁山一伙人始终都未曾举过反旗,且最终接受宋室招安,甚至还帮宋室南征北战。”

  “他们受招安后,先在江南帮助宋室平定方腊,接着又到北方帮宋室与辽国征战。”

  “从这点来说,其似乎有引导强梁草莽为朝廷效力的意思。可偏偏最后梁山这伙人归顺宋室后大部分都没个好下场,这般看来,又似乎在劝诫强梁草莽别归顺朝廷。”

  说到这里,刘宽发现有些偏题,顿了顿便道:“微臣虽一直用强梁草莽来形容梁山这伙人,可实际上,他们当中既有真正的好汉,也有相当部分人是奸淫掳掠、无恶不作的恶徒。”

  “其中拦路抢劫、谋财害命都算轻的,还有人开黑店、做人肉包子,又有人杀人满门、奸淫妇女。”

  “书中宋江、吴用等人为逼几个身在宋军中的将校入伙,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害得他人家破人亡,背负冤屈,不得不上梁山落草为寇。”

  “凡此种种,有违道德、天良之事,都是后世人难以认同的,《水浒传》在后世评价也因此大大降低。”

  朱元璋听了一笑,道:“彼辈啸聚一方,为了对抗官府,招揽勇士、人才无可厚非。”

  “可若是招人只看本事不看德行,不仅会渐渐坏了名声,还会让老鼠屎、害群之马带坏了风气。”

  “按你所讲,梁山那伙人最后受招安倒是一种必然了因为他们那般作为,便是造反也成不了事。”

首节上一节175/3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