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铁路到大明 第112节

  “百姓能赚到钱,就跟种田有收获一样,能让一家人衣食无忧,甚至生活一日日变好,自然安稳度日,不会生乱,国家不就太平了么。”

  听到这里,老朱终于露出恍然之色。

  随即赞叹道:“此策属实是提升一地民生的良策,后人智慧当真令人叹服!”

  朱标更是听得颇为兴奋,道:“父皇,若持此策,我大明许多地方的建设、工事便不愁钱粮了!”

  “确实如此。”朱元璋点头笑道,随即又看向刘宽,“你这脑子里有用的东西属实不少,以后有时间,得多来宫里跟咱说说后世之事。”

  “是。”刘宽乖巧答应。

  心里则想的是:伴君如伴虎,我才不常来呢。

  朱元璋则指向平板,兴趣勃勃地道:“播放吧,咱倒要看看这个能称之为超级工程的海港有多大。”

  刘宽点开视频。

  第一帧画面是一艘漂浮在画面上的红色矿砂船。

  因为开始没有对照物,朱元璋等人只惊异于这船疑似铁造,无帆,很像是刘宽以前描述的蒸汽轮船。

  可随着画面向天空拉伸,复又转到不远处一艘白色“小船”,以及船上的一个女子,众人皆露出震惊之色。

  一些年纪小的皇子皇女甚至目瞪口呆。

  只见这女子之于白色“小船”,比例就好像蝉之于人。而白色“小船”之于红色大船,则像猫之于人。

  在老朱一家子震惊于这两艘船之巨大时,女子开口介绍起来。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矿砂船,它满载的40万吨铁矿石,足以生产出建造6座鸟巢的钢铁。”

  接着画面一转到了白天,又是另一艘红底蓝边的超级大船。

  “这是当前世界上在航的最大原油运输船”

  当分别装载矿砂、原油、集装箱的三艘大船在女子介绍中依次出现,并最终同框时,镜头拉高,一个依靠岛屿建造的巨大港口也印入众人眼帘。

  “这里就是世界上货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浙江宁波舟山港!”

  随着女子这句话,视频才进入“正片”。

  而接下来,老朱一家子几乎是全程瞪眼、保持惊讶的状态。

  孩子们甚至一直张大着嘴巴,忘了闭合。

  很显然,相较于第一个视频中瑰丽壮观的星空星云、第二个视频中的壮美山河,这第三个视频中的种种人工造物给他们带来了另一种震撼。

  这种震撼甚至超过了前两者。

  因为前两者纵然再瑰丽壮美,也是自然造物。

  可这第三个视频中的种种却跟那跨江大桥一般,是人工造物!

  如此大的钢铁巨舟,如此大的码头港口,还有那高耸如峰的吊臂,当真是人能建造出来的?

  他们不敢相信。

  却不得不相信!

  看了一会儿,朱元璋才略微醒过神。

  他前面听刘宽说着港口花费后世国家极小,便以为只是比寻常港口大一些而已,算不得什么,也需论工事之浩大还赶不上中都凤阳。

  可现在他却觉得,哪怕只是其中一艘钢铁巨舟,兴许就要大明耗费超过凤阳中都的时间与钱粮去建造。

  但他又觉得,哪怕只是建造巨舟的壳子,也未必能建造出来。

  以其中那艘运载什么原油40万吨巨舟为例朱元璋不知什么是原油,也不知40万吨代表什么,但后面一句介绍他却听懂了。

  这艘巨舟单是没于水下的部分,便高达二十米!

  米这个后世的长度单位他在刘宽之前交上来的几分图纸中已有了解,知道三米约为一丈。

  也就是说,这艘巨舟水下部分便接近七丈高!

  七丈多高?

  他这座皇城中最高的奉天殿,从地面算起,直到屋顶,也不过十一丈而已。

  可以想见,这艘后世的巨舟,算上水面部分,哪怕不计上面隆起的高塔,也可能有奉天殿那么高。

  若是有神仙将这巨舟挪到皇城中,其整体必然还高过奉天殿好几丈!

  心里衡量出这些数据,朱元璋这才隐约明白,刘宽口中的后世国家超级工程代表着什么。

  第三更。

  (今天又是万字更新)

  这章写完感觉身体有点扛不住了,,,

  马上就是明天,10月1号,泣血向诸位读者朋友求张月票!

  晚安~

第129章 舟山巨港,大明宝船

  随着视频的继续,舟山海港这个后世的超级工程给朱元璋、朱标、朱等人带来了更多的震撼。

  他们由此知道舟山群岛之岛屿竟多大一千四百多个,这是历代朝廷都未掌握的重要数据!

  方才视频中的港口依靠岛屿建造,有诸多码头,可停靠众多巨舟。

  他们以为这便是舟山海港的全部,可很快镜头拉升,他们才知道类似的港区竟多达十九个!

  它们之中部分由漫长的跨海公路桥相连,将整个舟山群岛都囊入其中,共同构成了真正一个天然避风、不淤不冻的深水大海港舟山海港!

  再接着,镜头拉高到整个中国的视野下,更是将舟山群岛及海港的重要性凸显无疑。

  它坐落于浙江东北,位于长江、钱塘江、甬江三江入海的交汇处,背靠长三角,面向大东洋的关键枢纽!

  当播放到视频后半部分。

  江海联运、海铁联运、管道运输,这类后世运输概念。

  四百米长的巨轮、几十米高的桥吊、电脑远程操控的装卸,以及码头上往来的自动驾驶无人运输车,更是将老朱一家子给震麻了。

  那种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之间忙碌却流畅的高效配合,更是令朱元璋、朱标这样通晓实务的人惊叹不已。

  不知不觉,视频就到了尾声。

  “但到这里,这场协作却仍未结束。”

  “当我们放眼浙江,这座超级港口将和嘉兴、台州、温州等城市港口一起,共同连成这个经济大省最繁忙的海岸线。”

  “当我们放眼中国,这座超级港口又将和全国14个沿海省份所有海港一起,共同完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洋运输!”

  “而当我们放眼整个世界,正是这些大大小小的港口,经由不计其数的航线,帮助人类完成了90%的全球货物贸易!”

  朱元璋瞪大了双眼,甚至凑得更近了些。

  只见视频中镜头一次次拉升。

  先是浙江,接着是全中国,再则是全球,以一种苍天视角呈现了舟山等诸多海港以及海洋航线。

  这不仅让他瞬间明白了舟山海港的重要意义,也明白了未来大航海时代的海洋运输于国家而言有多么重要。

  此刻,他开启大航海,让大明踏上争霸海洋的道路的决心更加坚定,再难动摇!

  当视频在夜幕下灯火辉煌仍运作不息的舟山海港镜头中结束,老朱才缓缓回过神来。

  他最先问的却是一个后世常识问题。

  “这视频中总说多少万吨巨舟,这吨是何意?”

  刘宽道:“吨是重量单位,一吨为一千公斤,大约水如今的两千斤。”

  “至于多少吨巨轮,指的是该船排水量,就跟如今用多少料描述船只大小差不多。”

  一吨竟约为两千斤?

  那方才视频中的40万吨巨舟岂不是意味着排水量八亿斤?!

  朱、朱檀等人在心中默算了,更觉震撼。

  老朱表情倒是没太大变化,继续问:“那你可知如今大明船只一料约等于多少排水量?”

  因为经常看明史背景的小说,这个数据刘宽还真记得。

  不过他的回答却颇为谨慎。

  “回陛下,历朝历代度量衡都有所变化,形容船只大小的料也一样。若微臣没记错的话,此时一百料船只的排水量应当在五百吨左右。”

  一百料才等于五百吨?

  朱元璋等人惊讶之余,又在心中默默换算。

  在众皇子之中以聪慧著称,过去一个多月数学学得最好的朱檀瞬间便算出答案,惊呼道:“八万料!那巨舟竟有八万料!”

  八万料?!

  朱元璋虽早有心理准备,可听到这个数仍觉震撼。

  当年鄱阳湖大战,陈友谅一方战船远比明军的高大,其中最大的楼船更是超过一千料。

  当时他便以为那是天下间最大的船了。

  可若是将陈友谅那艘千料楼船放在这后世的八万料巨舟旁边,恐怕看着跟玩具差不多吧?

  众人回过神后,心中一直对刘宽有些芥蒂的朱也忍不住激动地道:“父皇,若是咱大明能造出如此钢铁巨舟,儿臣等去那海外就藩便再无舟毁人亡之忧了!”

  朱元璋闻言看向刘宽,问:“你觉得,以咱大明如今的发展情况,多少年能造出视频中那般巨舟?便是只造个壳子也行。”

  这事朱元璋看视频时就想过,虽然自觉希望不大,此时听朱提起,还是忍不住问一问。

  刘宽道:“陛下,舟船越大越难造,尤其是大到一定程度后,制造难度更是会十倍、百倍递增。”

  “因此,即便大明今后造船业发展迅速,想要建造出视频中这种钢铁巨轮,怕是也得等到四五百年后了。”

  四五百年后?

  朱听得瞪眼,有些不愿相信。

  朱元璋却未有任何怀疑,只是失望地叹了口气。

  刘宽担心老朱一家子大航海的心气被打击,便又道:“其实大明历史上在之后的几十年中造船业是领先全球个各国的。”

  “以下西洋为例,其中最大的一种海船名为宝船,后世传闻有说一万料的,也有说八千料的,但可以肯定的是,至少有五千料。”

  “即便后来下西洋结束,大明日常访问周边藩属国的封舟,也有三四千料之巨!”

  “大明若是从现在开始大力发展造船业,十年之内,不敢说发展到建造万料海船的程度,但建造五千料海船肯定是没问题的。”

  五千料?

  朱想了下。

  觉得虽然比不得视频中的八万料钢铁巨舟,却也差不多是如今大明巡江水师战船的十倍大小了,应是能载不少人。

  这让朱不自禁地露出笑容。

  朱元璋对刘宽这番“预言”也颇为满意。

首节上一节112/3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