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舍者,脱粟之饭,免其饥馁。
公卿豪强养的传舍宾客,只给脱壳的粟饭,只够宾客一个人吃饱。
郭解的上等传舍宾客,不仅给三口之家还多出十升的黍粟,另外廪给食盐、大酢、薤或者芥。
籍少公铺开简牍,一一详细记录在案:“幸舍宾客、代舍宾客又当如何。”
幸舍者,但食肉不乘舆。
幸舍宾客可以吃肉,出门不能乘车。
郭解肚子内早有定计:“下等幸舍宾客的黍粟加半石,即一石五十升粮食,食盐、大酢、薤、芥照例增加,另外每月增加三十钱的菜钱,宾客自行采买韭、葵、荇等菜蔬,以及七十钱的肉钱。”
下等幸舍宾客的黍粟廪给是1.5石,菜蔬钱一共是一百钱。
按照当前的市价,一百钱可买二十五束葱,或者三十五束韭。
马牛猪羊犬鸡等六畜,还有鱼类,市价更高一些,一斤肉的市价是三钱到十钱,普遍在六钱左右,一百钱能买十六七斤肉。
中等幸舍宾客的黍粟廪给是二石,菜蔬钱分为菜钱一百钱,肉钱一百钱,一共给二百钱。
上等幸舍宾客的黍粟廪给是三石,菜钱一百五十钱,肉钱一百五十钱,一共是三百钱。
籍少公详细记录在简牍,继续问道:“代舍宾客,又当如何?”
代舍者,食肉乘舆。
公卿豪强的代舍宾客,可以吃肉,出入乘舆。
“代舍宾客需要配车了。”
郭解瞧见他一脸的困惑,解释道:“到了代舍宾客的层次,与幸舍、宾客完全不同,算是领导层.额.上吏,除了黍粟、菜蔬、肉钱等等大幅增加,还有给一辆敞车。”
日入(17:15~18:00),金城闾里外苍苍茫茫的大地上,日头西斜,彤红色日光照耀在宽阔的大河河面,映照出波光粼粼的红色波浪。
颇有长河落日圆的壮丽风光。
平帻庶民一日只有两餐,分别是朝食和(bu)食。
郭解念及每日修筑门阀庄园,消耗颇大,修筑期间实行一日三餐,正常食在下午四点左右,中午加了一餐,食改到日入。
绛服游侠儿吃食是粟米饭,管饱,想吃多少有多少,还有一小碗醢(hai)。
醢是一种用肉和鱼制成的酱。
驰刑士只能吃粗麦饭,却也是管饱,对于每日在亭犴只吃寡淡汤水的他们来说。
干的,管饱,已经是天大的恩赐。
平时,每到食吃饭,绛服游侠儿和驰刑士一窝蜂涌向马蹄地灶,拿着陶碗,眼巴巴等着用饭。
今日,郭解和籍少公在闾门门口,望着远处的宽阔大河,谈论金城闾里的九等宾客。
绛服游侠儿和驰刑士听的如痴如醉,不由自主的走到旁边倾听,直到闾门内外聚满了密密麻麻的里民。
绛服游侠儿站在白布盖车的旁边。
驰刑士由于是刑徒,只能站在外围,羡慕的看着簇拥在郭解附近的绛服游侠儿。
郭解瞧见吸引了所有人,心情大好,宾客等级制度没有推行,已然使得所有人充斥着憧憬和向往,心中更是一片火热。
“车分为三等。”
郭解的声音大了几分,高声道:“下等代舍宾客乘坐篷车,中等代舍宾客乘坐衣车,上等代舍宾客乘坐安车。”
在一个出门全靠走的世道,车早就不是用来代步,意味着风光、地位、面子。
篷车是有顶的敞车。
衣车左右有窗,是豪强乘坐的车驾。
安车更是少吏方能乘坐,平帻庶民虽无禁止,却因为造价昂贵,只有官寺工室能够打造,鲜有人乘坐。
绛服游侠儿和驰刑士看向郭解的目光,彻底变了,目光灼灼,一片的炙热。
哪个平帻庶民没有一个乘车的夙愿。
郭解甩了一下官袭的宽大袖口,满意的点了点头,一脸的笑意,很能理解所有人的炙热,以及对于更好生活的强烈渴望。
在自行车都是稀罕物的八九十年代,篷车相当于村里某人突然开上了桑塔纳。
衣车相当于皇冠轿车。
安车更是等于虎头奔。
一个农村人有希望开着虎头奔驰回村里。
豁出命也得干!
绛服游侠儿也是平帻庶民,一个个热情高昂的议论纷纷。
驰刑士更是一片骚动。
只是碍于刑徒身份,不敢大声说话,却也在激烈的谈论。
一名叫做赵过的驰刑士,火热的盯着白布盖车上的郭解,犹豫再三,终于忍不住向前几步走出了驰刑士的人群。
绛服游侠儿瞬间警惕,齐刷刷拔出腰间的二尺剑,随时准备刺死赵过。
“小人名叫赵过。”
赵过吓得连连后退,急忙说道:“听闻亭长的谈论,小人内心一片向往,只想询问亭长一件事,小人这种驰刑士怎样才能留在金城闾里。”
赵过?
郭解惊咦一声,仔细打量起那名驰刑士,难道是汉武帝多次召见的赵过?专门发明了一个搜粟都尉官职封给他。
他可是一位农业奇才。
赵过不仅擅长农学,发明了代田法,还发明了一种叫做三脚耧(lou)的农具。
集合了开沟、下种、覆盖、镇压多道播种步骤于一体。
实现了西汉版的机械化生产。
第48章 杀胡令
金城闾里,依山傍水,背靠着皋兰山,闾门正对着宽阔的大河。
小股匈奴人攻不破版筑而成的闾里城墙,若是碰到匈奴人的大肆进攻,直接逃到皋兰山的山窝躲起来。
山坡陡峭,密林遍布,没了马的匈奴人胆敢上山,便是里民的活靶子,变成里民的军功。
“杀胡!”
郭解指着波澜壮阔的大河说道:“暴胡欺辱汉家数十载,杀汉人夺汉女。犯我大汉者死,杀我大汉子民者死,杀尽天下诸胡,开拓汉家疆土,天下汉人皆有义务屠戮胡狗。”
他有感而发。
慷慨激昂的说出冉闵杀胡令。
张骞、卫广、赵过等人只觉一股热血直冲头顶,激动的脸色潮红,望着夕阳下一身红光的郭解,振臂狂呼。
“杀胡狗!灭匈奴!”
“杀胡狗!灭匈奴!”
“杀胡狗!灭匈奴!”
一声声狂呼,跌宕起伏,最终汇聚成一股声音。
响彻在河左的大地上。
郭解受到气氛的感染,也是不由头皮发麻,浑身涌现出一股子热血。
“立表以记之。”
张骞心潮澎湃的说道:“本吏定要亲自刻石立表,记下这段话放在金城闾里的闾门口,以供后来者瞻仰。”
闾门是里民出入的大门,有着两种重要的章程,一是乘舆者下车,二是闾门口立表。
无论公卿豪强坐车抵达闾门口,需要下车步行,回到各自的甲舍贵邸。
若是闾里居住过先贤或者世贤,便会将功德或者贡献刻在石碑上,立在闾门前,供路过行人、外来者瞻仰。
闾门立表。
不是所有的闾门都能立表,只有居住先贤或者世贤的闾里可以在闾门口立表。
居住在立表闾里的里民往往引以为荣。
里民出门在外,即便遇见了豪强,也能扬着平帻脑袋说上一句闾里居住过某某先贤或者世贤。
郭解一脸讶异,未曾想到,博望侯张骞竟然亲自给他刻碑立表。
他的神情也是难掩激荡。
亲自立表的人。
可是张骞啊。
第一个沟通全世界的先驱。
比起西方吹上天,都快成为至圣先贤的哥伦布。
早了整整一千五百多年!
如果没有张骞通西域,开辟了通往欧洲的丝绸之路,也不可能有后来的哥伦布。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初衷,就是为了找到一条通往华夏的海上航路。
丝绸之路的重要,直到两千多年后的华夏,为了寻求破局,开通一条海上丝绸之路的百年大计。
“兄长。”
张骞转身去找合适的山石,想起一件事,又跑回来期待的问道:“此表叫做什么。”
郭解想了想,郑重其事的说了出来。
“杀胡令。”
众人听到杀胡令三个字,更是心潮澎湃,一个个激荡的面红耳赤,恨不能立即跨过大河去杀匈奴人。
张骞立即起身,去找合适的山石,搬过来刻表,供外人瞻仰郭解的杀胡令。
“先用饭。”
郭解心情大好,吩咐道:“搬过来黍酒,绛服游侠儿两人一锺酒。”
平帻庶民吃饱饭是一种奢望。
何谈饮酒。
郭解说出两人一锺酒,立即引来绛服游侠儿一片欢呼。
“亭长,高义。”
“应该叫社公!”
“愿为社公效死!”
郭解不想成为张角,告诫绛服游侠儿不许喊带有神化意味的社公,谁知,绛服游侠儿心情激荡之下,再次喊出了社公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