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吏! 第150节

  这句没有的回答。

  众人大失所望,原来以为已经找到了线索,即将抓到偷看信牍的人。

  谁知,居然没有贩卖饴的商人在外郭亭告籴。

  郭解却是一脸的平静,只是皱了皱眉头,继续问道:“这些戍边回来的里民,可曾有孝里、当利里、棘里、苟里、有利里等五个闾里的里民。”

  他说出的五个闾里,全是善于制作饴的闾里。

  这几个闾里靠近长安九市,饴是麦芽糖,原料比较好找,制作了饴卖到长安九市,用来赚取买粟米的钱。

  “然!”

  籍孟卿一脸的奇色:“郭君怎会知道,昨天走进外郭亭歇息的里民,其中有一批人是来自当利里,不仅在亭舍歇息吃饭,还是最晚过来的一批里民。”

  “当利里的里吏带着戍守三个月的里民回来,已经是傍晚,离开亭舍的时候,早就天黑,就去了附近一个里聚借宿。”

  乡亭按照官吏的级别提高饭食、马料、住宿。

  商人或是普通的小吏,吃饭、住宿都要给钱,还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里民往往都会选择去里聚借宿,只要与里聚的里吏、田典等人熟悉,就不用给钱,可以借住在牛牢、马圈。

  “当利里。”

  郭解笑了:“找到了线索就好办多了,明天,义纵随着本吏前往当利里,其他人在闾门附近等候。”

  当利里是长安城的闾里,户口众多,在人数众多的长安也算是一个大里,里民大多以制糖为生。

  闾里的建筑格局和乡里不同。

  乡里是‘回’字形的建筑格局,因为是在乡野,担心群盗的劫掠,设置了两道夯土墙。

  闾里是由一条主要的里巷贯穿,闾门位于里巷的首尾两端,里巷的中间,设有闳门,形成多个大小相仿的小里巷,里民的宅院分布在小里巷的两侧,出入需要经过闳门。

  闾里位于城中,不用担心群盗,只有一道外墙,主要是用来宵禁,防止里民晚上私自外出。

  当利里的弹室内,里吏、田典正在书写着日作簿,昨天刚刚把戍边的里民带回来,有一大堆文字需要书写。

  当利里虽然是长安的闾里,还是有很多里民拿不出免去服役的三百过更钱。

  “郭上吏?”

  郭解曾经是藁街的亭长,后来担任了郡吏,在平帻庶民眼里是底层崛起的榜样,长安闾里的里吏都认识他。

  当利里的里吏和田典,看见弹室门口站着的一个人,赶紧起身迎接。

  里吏是个三十多岁的汉子,面相看起来像个儒生,头上裹着绡头,这是他在风沙漫天的边塞留下的习惯,回到了长安,暂时没有改回来。

  里吏穿着一件二百多钱的官袭,看来他的家境不错,至少是个二十万钱的中家。

  “上吏怎么突然造访当利里。”

  里吏苦笑一声:“小吏是个家訾二十三万的中间,田典的家訾不过十五万,不是钱百万以上的豪强,没必要让郭上吏亲自跑一趟。”

  郭解罚没了不少的豪强家产。

  他在平帻庶民中的名声越来越响,引来很多平帻庶民的拍手叫好。

  杀了整日欺压庶民的豪强,当真是一件快事。

  里吏见到郭解的第一反应。

  难道是来当利里罚没豪强的家产?

  好在,里吏不是家产百万的豪强,只是一个家产二十三万的中家。

  郭解、义纵对视了一眼,看的出来,里吏只有敬畏,害怕了郭解族诛了豪强的名声。

  没有私拆信牍的贼人,突然见到官吏的紧张。

  不过,任何事都不能只看表象。

  “不用担心。”

  郭解笑道:“本吏这次过来,没有别的事,也不是为了罚没谁家的家产,只是进行正常的巡计。”

  巡计?

  里吏暗自松了一口气,却还是不敢松懈。

  他指着案几上的木牍说道:“小吏正好在书写今天的日作簿,上吏可以在当利里随意查看,如果有想问的事情,也可以尽管询问,只要是小吏知道的情况,都会一一说出来。”

  只要家产不够。

  就不怕酷吏赵禹的鹰犬罚没了家产。

  “倒是有一件事需要问你。”

  郭解沉吟道:“不是什么大事,昨天在外郭亭巡计的时候,籍孟卿所在的外郭亭,丢失了五束茭草,怀疑是被外人偷走,今天来到当利里巡计,正好问你知不知情。”

  他表面上一副不在意的样子,实际上外松内紧,仔细观察着里吏、田典的神情。

  郭解故意提到了五束茭草。

  目的是打草惊蛇。

  故意惊动里吏、田典,测试两人听到五束茭草以后的反应。

  只要有半点的不对劲,立即就会拿下里吏、田典。

  当利里的里吏昨天带着戍边里民,刚刚回到长安闾里,不得不怀疑里民中藏匿了一名匈奴人。

  义纵头戴铁冠,身穿泛红黑衣站在旁边,握紧了腰间的二尺剑。

  随时出手。

  “茭草?”

  里吏一脸的困惑:“昨天,小吏留宿了长安城外,也在外郭亭告籴,只是身边的牲畜只有一头拉车的服牛,牛车上全是粟米、清水、毡毯等一路上用的吃喝,还有睡觉的毡毯。”

  “不会去偷茭草,也不敢偷喂马的茭草。”

  涉及到马政。

  任何人都不敢疏忽。

  “上吏稍候。”

  里吏严肃的说道:“别说是少了五束茭草,就算是少了一根茭草,也是不可轻饶的大罪,昨天回到长安的里民不少,虽说不一定是当利里偷的,却也不无可能。”

  “小吏,立即去一趟戍边里民的家中,询问谁去了存放马料的厩房。”

  他转过身去,收拾了案几上的木牍,准备找来戍边里民一一询问。

  谁知,田典却是目光躲闪,不敢去看郭解。

  显然是做了亏心事。

  “贼子!”

  义纵冷冽一笑,拔出二尺剑架在了田典的脖子上:“姊婿说出了偷走茭草这件事,你为何目光躲躲闪闪,不敢看人,说!是不是你偷走了茭草。”

  里吏吓了一跳,看着义纵手中锋利的二尺剑,真怕他一剑割开妻弟田典的脖子。

  田典两腿一哆嗦,险些跪在地面。

  “不不是小吏。”

  田典哭丧着脸说道:“小吏那天没有离开非常屋,一直待在里吏的身边,里吏可以给我作证,外郭亭的亭长籍孟卿也能给我作证。”

  郭解的眉头紧锁。

  “不是你,怎么听到了偷走茭草,畏畏缩缩,不敢看人,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呵,这件事涉及到匈奴人,如果不从实招来,全族上下都要陪着你一起关进长安狱!”

  里吏的神情大骇。

  竟然涉及到了匈奴人。

  他多次参与戍边,深知任何事情涉及到了匈奴人,都会变成大事。

  轻了。

  城旦舂,一辈子累死在劳役中。

  重了。

  直接腰斩!

  “快说!”

  里吏急火攻心,一巴掌抽在了田典脸上:“你个畜生还不赶紧说,有什么说什么,难道想要连累本吏和你阿姐一起关进大狱,乃公打死你!”

  “啪!”

  “啊!”

  田典惨叫一声,捂着红肿的脸颊说道:“小吏不知道是谁偷了茭草,只是在外郭亭造饭的那天,戍边里民中有一个人去过外郭亭的溷轩,也只有他离开过非常屋。”

  里吏恍然了。

  他脸上的怒气消去了大半。

  “小吏也知道这件事。”

  里吏赶紧解释道:“那人是当利里的庠老,去年搬到当利里居住,是个学识不低的文吏,他在当利里开办了私学,教导蒙童,赚取一些钱粮养家。”

  “这位霍庠老是租的宅院,比较缺钱,我那不成器的小儿子,不愿意戍边,就找到霍庠过更,给了他三百钱代替服役。”

  田典稳定了心神,苦笑道:“小吏目光躲闪,就是不想说出来霍庠老,他教导蒙童的能力很强,有他在当利里一直教导蒙童,当利里的孩童更有机会选拔为吏。”

  这就是田典的私心。

  里吏欲言又止,也有相同的私心,不想看着霍庠老关进长安狱。

  “唉。”

  里吏只是叹了一口气,不敢包庇霍庠老,正色道:“这位霍庠老住在闾门左侧,第三扇闳门后面的里巷,上吏如果想要过去抓人,小吏愿意给上吏带路。”

  “只是.如果霍庠老没有勾结匈奴人,小吏愿意帮他赎罪。”

  偷走了五束茭草,不是什么大罪。

  耗费不了多少钱帛。

  里吏找来当利里的里民,应该都会愿意帮着霍庠老赎罪。

  郭解示意旁边的义纵收起来二尺剑,点头说道:“前面带路,这位姓霍的庠老只是离开非常屋,去了一趟亭舍的溷轩,还不能断定是他偷了茭草,先去问清楚,再说定罪的事。”

第163章 赀选

  郭解问清楚了霍庠老的宅院方位,带着义纵一人前往了闳门,贯穿闾里的大街,道路两旁全是二层重屋,居住条件比起乡里优渥不少。

  麦芽以春、秋二时造。

  九月正是当利里忙碌的时间,家家户户赶在秋季制作饴,里吏也是赶在九月到来以前,带着戍边的里民回来。

  郭解走在当利里的里巷,闻到两旁的宅院都传来一股麦芽发酵的谷香,时不时有平帻庶民御着牛车,运送来一整车的麦芽。

  闾里不允许骑马御车。

  平帻庶民看见了一身皂衣的郭解,满脸惊慌,愣在原地不知道如何是好,直到郭解离开,这才松了一口气,赶紧把麦芽运回宅院。

首节上一节150/19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