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振兴方略 第263节

  赵奎迅速做出指示,一挥手,带领家丁们在城楼上布防,迎击这批来援的清军。

  他的家丁们早已战意昂扬,个个杀气腾腾,毫不畏惧,刀枪利刃紧握在手,准备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赵奎心无旁骛,他的目光始终锁定在闸楼上,吊桥是复州城的唯一通道,一旦放下,外面的明军便能顺利进城,成为攻陷复州的关键一环。

  他心中清楚,这道吊桥的控制权,直接关系到今夜的成败。

  复州城的护城河宽阔,由于玛卡的命令,护城河早已被加宽加深,水流湍急,防御坚固。

  除了吊桥,其他的通路都不可能快速通过,这也是赵奎心存的一线希望。

  此刻,吊桥下方的河水在夜色中显得深不见底,似乎有着无穷的力量在潜伏。

  而吊桥则是用榆木精心制成,桥头的铁环中插着粗重的铁索,铁索的另一端连接在闸楼之上。

  只要赵奎能把这些铁索割断,整个吊桥便会缓缓放下,为埋伏在外的明军打开通路。

  然而,闸楼前的巴牙喇士兵也意识到了危险,眼见赵奎杀气腾腾地朝他逼近,顿时脸色苍白,死死握紧手中的刀。

  他明白,自己肩负着守护吊桥的重任,一旦失手,复州城将彻底暴露在明军的进攻之下。

  然而,面对赵奎那逼人的气势和冷酷的眼神,他内心已然颤抖,几乎不敢与其对视。

  赵奎眼中闪过一抹冷笑,轻轻攥紧了手中的短斧,低声道:

  “今晚,这城是老子的。”

  他话音未落,便猛地一跃而上,短斧寒光一闪,直接劈向巴牙喇士兵。

  那个士兵虽然奋力抵抗,但根本无法与赵奎这般的凶悍之势抗衡,仅仅一击,便被赵奎斧头劈中,倒在地上。

  此刻,吊桥的控制权已被赵奎掌控。

  他迅速将手中的短斧用力插入吊桥的铁索处,猛然一拉,伴随着铁链断裂的声音,吊桥缓缓向下倾斜。

  赵奎眼中闪烁着胜利的光芒,城外的明军看到吊桥放下的信号,纷纷奔向城门,如潮水般涌入复州城内。

  赵奎知道,他们的行动还没结束。

  今夜复州城内的清军还未完全溃败,他还要继续率领手下巩固城内局势,防止残存的清军反扑。

  邓章的计划十分周密,赵奎一旦登上城墙,待清军的包衣兵巡逻稍稍远离,就会带着五十多名精锐家丁发起突袭,目标直指东面城楼上的八旗兵和包衣兵。

  他们要迅速占领闸楼,将吊桥绳索砍断,放下东门的吊桥,待城外埋伏的明军一听到信号,便能迅速杀入复州城。

  整个计划简单明了,但要达成却需要极高的胆识与配合。

  在他的计划之,他能很轻易地带着五十名家丁潜入了城墙,并进入了值夜的岗位。

  最初的行动相当顺利,但玛卡派出的三路兵马虽未能完全制衡局势,却成功围困了邓章府邸和绿营兵军营。

  这使得邓章的计划,出现了巨大的漏洞。

  邓章的临时府邸外,八旗兵和包衣兵正紧急集结,准备围剿府邸。

  邓章站在府内,凝视着面前站立的家丁们,他手下的这些家丁,多为曾经明军中的溃兵,早在五年前的战火中流离失所。

  邓章收编了这些人,给予他们一个容身之所,也换来了他们的忠心,这才在战乱中逐步崛起。

  他深知,依靠这些人,他才得以巩固势力,保护宗族。

  在这个乱世里,依靠家族的力量,与正规军较量,邓章无疑是走了一条极其艰难的道路。

  邓章很清楚,自己在胶东地区的声势固然盛大,但也不过是外强中干,难敌朝廷真正的重兵。

  尽管他的手下多达两千人,但大多为自行招募,缺乏正规训练。

  即便清廷以抚招之名,给他封了个总兵,也只是空头衔罢了。

  但在这片战火纷飞的土地上,邓章依旧以自己的方式生存下来。

  他或许手段残酷,但他清楚,每一个决策都是为了延续家族的传承,保护曾经收留他的那些无家可归的旧部。

  他抬头环视府中的家丁们,这些人如今如铁般凝聚,忠诚无二,但眼前危机重重,稍有不慎便会覆灭。

  邓章心中隐约有一丝懊悔,当初仓皇之间剃发降清,如今却发现自己在朝廷与家族之间步步为艰。

  他暗暗咬牙,自知已无退路,唯有拼死一搏。

  邓章这次的心情异常沉重,回望过往,不禁为自己的抉择感到深深的悔恨。

  然而,邓章也明白,若不是朱慈的到来与明军的连连胜利,自己可能也无力抗争,即使满心懊悔,但无力改变,只能顺从潮流、苟且偷生。

  可如今情势不同了,明军带来了希望,胜利的曙光给了他重新选择的勇气。

  往日为求活命,他在恐惧中低头认命,剃发绑辫,如今,他有了尊严、有了不再屈服的理由。

  他心中的烈焰被点燃,这次,他要用行动来表明自己的决心斩断那束象征耻辱的辫子!

  他扫视着面前的家丁们,眼神如炬,声如雷鸣:

  “兄弟们,四年前,我邓章在登州,也算得上是一条响当当的好汉!可自打剃了头,绑了辫子,我再也不敢称自己为好汉了!为什么?”

  他的话掷地有声,深深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

  一片寂静,底下的家丁们没有一人吭声,他们全神贯注地听着邓章的话语,没有人敢移开视线。

  他们早已习惯他这样的吼叫,但这一次,他们能感受到他的声音中夹带着一种压抑已久的愤恨和不甘。

  邓章的双眼中闪烁着泪光,声音愈加激动:

  “因为老子剃了头,没了头发!没了头发,就算死后也无法认祖宗,不能回归祖宗的怀抱,这还算什么汉子?”

  说到这里,他咬紧牙关,情绪如山洪般爆发,滔滔不绝:

  “我这一生,几乎没有做过什么后悔的事,只有这剃发绑辫,成了个奴才,是我最大的耻辱,老子后悔了,真后悔!

  我不愿意当汉奸,不愿意背弃自己的血脉!”

  他话锋一转,眼神中充满了坚定的光芒:

  “兄弟们,我们汉人是有骨气的,是认祖归宗的!这辫子,不能留!哪怕死了,也不带这辫子走!”

  他声音铿锵有力,情感真挚,燃起了每个人内心的血性与义愤。

  他知道,这群家丁虽然早已麻木于四处奔波的动荡生活,但他们的骨子里依旧有那份血脉传承的尊严和勇气。

  随着话语的落下,邓章拔出腰间的刀,握紧刀柄,伸手往后,几乎不带任何迟疑,一刀利落地将自己的辫子割了下来。

  那束象征屈辱的发辫随着刀锋落地,他将辫子狠狠地甩在地上,眼神如利刃般扫过面前的每一位家丁。

  他高举着那滴血的刀,双臂猛然挥舞,气势如虹地怒吼:

  “兄弟们,割辫子!杀鞑子!”

  话音未落,底下的家丁们也随即高声回应:

  “割辫子!杀鞑子!割辫子!杀鞑子!”

  一声声呐喊如海啸般此起彼伏,家丁们一个接一个,纷纷从腰间拔出刀,毫不犹豫地割下自己的辫子,象征着对这屈辱的彻底决裂。

  那些辫子如同一段段过去的黑暗,被一一扔在地上,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宣誓,宁可战死,也绝不再屈服。

  这时,邓章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冷静而坚定地说道:

  “兄弟们,从此刻起,我们不再是那些任人驱使的奴才!”

第306章 反正

  邓章摆了摆手,底下的家丁们立刻停下动作,他环视四周,凝重地朝东面拱手抱拳,沉声说道:

  “兄弟们,大明的皇帝陛下已经承诺,只要我们全力协助攻下复州,大家都是功臣,荣华富贵绝对少不了!

  如今,赵奎已经带人去打开东门迎接王师。只要我们在这里坚守一两个时辰,外面的鞑子必然会全部死去!”

  为了提振士气,邓章不免夸大了一些情况,编织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承诺。

  但如果不这样做,手下中总会有一些人因恐惧而动摇军心。

  毕竟,眼前的局势极其严峻,六十多人在清军早已做好准备的情况下,想要突围几乎是不可能的。

  邓章心中清楚,玛卡突然出手,让他置身于绝境,原本的突围计划瞬间化为泡影。

  然而,现在的形势已到了这个地步,他别无选择,唯一能做的便是紧紧团结起这些家丁,抵挡清军的进攻,等待张煌言的大军入城。

  在邓章的鼓舞下,底下的家丁们瞬间士气高涨,纷纷响应他的号召,齐齐退回邓府的正房,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斗志。

  这些家丁都是久经沙场的精锐,火枪手和弓箭手迅速爬上了二楼,在栏杆上架枪搭箭,随时准备迎战。

  而刀盾和长矛兵则依靠房屋的建筑构筑起防线,力求以此消减清军的兵力优势。

  每个人都在心中默默盘算着接下来的战斗,他们知道,敌人随时可能扑来。

  “嘭!”就在邓章的家丁们尚未完全部署时,远处传来了撞门声。

  邓府外,负责缉拿邓章的满清牛录额真大手一挥,身材魁梧的巴牙喇猛地一撞,邓府的大门应声而开。

  随即,五名巴牙喇甲兵率领着上百清兵蜂拥而入,场面瞬间变得极为紧张。

  清军如潮水般涌进邓府,冲到了这座三进的院子,此处没有任何障碍物可以遮掩,前方冲在最前的巴牙喇包衣兵毫无疑问成了二楼家丁们的活靶子。

  “放箭!”邓章大喝一声,命令他的家丁们发起攻击。

  随着一阵枪声和弓弦声同时响起,黑暗中火光一闪而逝,十几颗铅弹飞速射出,直中清军的目标。

  那些装备精良的火枪手和弓箭手,正以精准的射击回应敌人的侵犯。

  清军在一瞬间遭受了惨重的损失,几名冲在前面的士兵应声倒下,鲜血染红了地面,他们发出一阵阵痛苦的惨叫,随即被队伍后方的士兵所淹没。

  邓章看着这一幕,心中既感到震撼,也生出几分希望,自己的家丁果然不负所托,展现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战斗力。

  然而,敌人的数量远超过他们的预期,清军的冲击没有因为几具尸体而停下。

  随着后续的士兵接连涌入,冲击的势头愈发强劲。

  邓章心中一紧,意识到时间不等人,他必须迅速做出反应,调整战术,以应对眼前愈加严峻的局面。

  “兄弟们,保持阵形,别慌!我们要挡住他们的冲击,争取时间!”邓章提高声音,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他知道,只有稳定大家的情绪,才能在这场生死战斗中取得胜利。

  他一边指挥着火枪手和弓箭手进行更为密集的射击,一边将刀盾长矛兵安排到更有利的位置,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筑起坚固的防线。

  清军蜂拥而至,虽然他们的士气一度受到打击,但在庞大的数量优势下,依然形成了强大的攻势。

  邓章感到一阵无力,他知道,这场战斗将会非常艰难,甚至可能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

  可他却绝不能让这种恐惧显露在脸上,毕竟,他是这些家丁们的领袖,必须为他们的生命和尊严而战。

  “兄弟们,坚持住,胜利就在眼前!我们绝不能让鞑子逞凶了!”他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仿佛一阵冲天的号角,鼓舞着每一个人的斗志。

  尽管前路险恶,但在这个瞬间,他们心中都燃起了抗争的火焰,誓言要为尊严而战,不顾生死。

  清军的人数庞大,犹如潮水般涌来。

  邓章心中清楚,这点小规模的杀伤根本无法阻挡那波澜壮阔的攻势,肉搏战的惨烈已经不可避免。

  随着几名八旗甲兵朝他直冲过来,手中长枪闪烁着寒光,猛然突刺而至,邓章没有退缩,他在家丁的保护下,静静等待着机会。

  当清军进入他认为的最佳攻击范围时,他的身形陡然一闪,长枪如虹,直刺而出。

  矛尖无情地刺穿了对方的棉甲,深入了一名包衣的腹部,那人顿时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哀嚎,手中的长枪无力掉落,整个人痛苦地跪倒在地。

首节上一节263/34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