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随着又一个殿前军局队源源上城,清军的攻击这才被遏制了下来,城墙之上的战局也开始逆转。
这个时候,城墙垮塌处的烟雾已经基本散去,视野逐渐清晰。
殿前军随即向城楼的方向组织起了冲锋,准备直接夺取城楼,打开城门,将城外的军队主力,从城门处放进来。
否则,大军用爬云梯等方式强行登城,在清军的阻击下,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呢!
不过,清军仗着城墙之上的通道并不宽敞,早就用尸体搭建了简单的防御工事,组织起了仅有的火枪兵和弓弩手进行阻击,殿前军也不敢轻易冲锋,两边就在那里对射着,战况一时焦灼。
这伙清军的战斗意志居然如此顽强,这是朱慈没想到的。
他还以为只要攻上了城墙,清军就会不战自溃了。
不过,在原来的历史上,确实也发生过很多绿营兵被围城中,粮尽食人,死守城池到最后城破,或者援军抵达的情况。
换句话,若是大明朝廷此前对于士兵,也有清廷对绿营兵那样的粮饷和后勤保障,就算不时拖欠,建奴恐怕再过五百年也起不了。
而所谓的流寇,也只能是小打小闹。
当然,这个其中,主要还是有八旗甲兵居后督战。
否则,这些绿营兵在如此局势之下,绝对没有如此战斗意志。
回到眼前,殿前军不时还击,清军则是射击放箭,生怕殿前军冲过来。
但清军的火枪兵,同样无法多次齐射,殿前军很快就在军官的大声嚎呼下,冲了过去。
那些绿营兵失去了火器和掩护,阵型瞬间就混乱了起来,在后督战的八旗兵和包衣们根本无能为力。
而随着殿前军冲杀而至,这股乱兵,包括督战的十来个包衣和八旗兵,除了少数几个逃跑的以外,基本上全部被斩杀殆尽。
至此,随着殿前军整建制地冲上城墙,兖州城西门城楼也很快就被殿前军占领。
那些幸存的清军溃兵,纷纷朝着兖州城内逃窜而去,很快消失在了街道里。
至于少数还想反击的八旗兵和包衣,还没从城梯冲上来,便已经死在了女墙之后,同时开火的上百支火枪的集火齐射下。
随着兖州城西门被大西军打开,兖州城遂破,殿前军军攻城大军主力的四个千总部随即以纵阵入城!
凭借着数倍的兵力优势,在付出了不亚于清军的伤亡之后,殿前军兵马终于驱逐了在城墙负隅顽抗,甚至还胆敢出城反击的清军。
由于北伐山东大战以来,清军还没有过像样的阻击,藤县等地或守备兵力不足,或守军主动撤退,殿前军都没有费太大的力气就攻下了城池。
这使得朱慈万万没想到,兖州城的清军居然会有这般强悍的战斗力!
但殿前军的兵力优势和大军的战斗力足以碾压多尔衮的一切阴谋诡计。
但这也大大延滞了大军攻城的速度,给了北面的清军,喘息备战的机会。
此时,城墙上的烟尘已经基本消散,城外的殿前军迅速完成了军阵调整,火枪兵和长枪手,刀盾手组成的军阵以六列纵队的形式推进,城墙之上残存的清军几乎没有反击的余力。
在火枪兵和长枪兵的密切配合,轮番出击之下,清军往往还没冲到登城殿前军的军阵面前,便已经溃散。
而在刚刚的城下大战中损失过半的清军,以城墙上残存的兵力,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打击,只能选择仓皇逃窜。
很快,在付出了数百人马的伤亡之后,殿前军便攻克了兖州城西面的月城,瓮楼,城楼等要点,西门的吊桥随即被放了下来。
殿前军开始源源不断的进城,而瓮楼和大门城楼的丢失使得清军彻底失去了战略支点,只能往城内退去。
而率先登上城墙的殿前军火枪兵在军官的指挥下,将火枪架在墙垛中间,朝着底下逃窜的清军集中开火。
城墙内侧的清军在这样的打击下,根本无法集结反击,这有效掩护了由大门入城的殿前军主力部队。
等到前锋的战兵基本上击溃城墙之上的清军之后,古德富才跟着赵正东,带着手下的一个千总部战兵,冲上城墙,然后直奔城梯,从那里冲了下去。
在赵正东的指挥之下,手下的三个局的战兵,按计划分成了以旗队为基础的作战单位,他们在必要的时候,还能再次一分为二。
他们很快就推进到了指定的街道,开始驱逐猎杀慌乱之中潜藏在街道两侧,民户家中的清兵。
在领着手下的战兵入城之后,古德富迅速分配各个小队的任务,大吼着招呼所有人不要脱队,按计划行事。
在四个千总部的主力大军入城的密集脚步声和甲叶摇晃碰撞的叮当声中,古德富亲自率领一个旗队转入了一条东西走向的巷子,准备拦截逃窜其中的清军。
此时,兖州城内枪声四起,呛鼻的硝烟味弥漫空中,不少八旗兵和包衣还在负隅顽抗。
清军绿营兵少了城墙地利和八旗兵的督战之后,不是基本上已经跑光了,就是和那些幸存的民夫一起,跪在地上投降,只有少数撤往了城内。
等他们跑进了一条街道之后,前方忽然传来了一阵脚步声,古德富当机立断,挥手示意,立即组织火枪手排成一队,抬枪准备射击。
果然,一伙清军从前方的巷口突然出现,但是他们的反应也很快,立刻就发现了殿前军的埋伏,在被火枪射杀了三个士兵的同时,迅速躲回了街道里面,不时伸出弓,朝着殿前军的方向盲射。
古德富很快就确立了这二十几个人清军都是八旗和包衣,当即示意火枪手轮番射击,弓箭手适时掩护,务必压制住这伙清军,自己则带着一队士兵沿着街道摸了上去。
要知道,这些可都是满州兵,一颗人头可值十两银子!
不过,古德富才往前走了十几步,巷口后的那几张弓就再次伸了出来,齐射了一箭之后,躲在里面的清兵直接一股脑冲了出来,想要突破殿前军的封锁,跑到另外一边街道去。
毕竟,殿前军主力已经入城,他们再在这里纠缠下去,火枪声和弓弦声迟早会被其他殿前军给吸引过来。
到时候,他们才是真的插翅难逃了。
古德富虽然有些意外清军反应如此迅速,但他还是更胜一筹,他立马射出弦上一箭,正中一个清兵脸颊,一击毙命,那个清军随即“噗”的一声倒下。
随后,原本安排在街道两侧的殿前军弓弩手也随之出击,与清军在街道上,借着两侧房屋的掩护,对射起来,双方互有伤亡。
然后,趁着火枪齐射,压制清军的时候,古德富带着那五个士兵迅速冲了过去,两军随之展开了肉搏。
古德富不仅箭术高超,近身肉搏的功夫也十分了得,刚刚冲过来的时候,他就已经扔掉了步弓,从手下的士兵那里接过了自己的长抢。
如今冲到清军跟前,手下举着盾牌挡在前面,他瞧见空挡,率先发力,一枪便贯穿了一个清兵的脖子。
而不等对方有任何反应,他又迅速把枪拔了出来,鲜血从那个清兵的脖子喷出,就好像是喉咙从里面裂开了一样。
紧接着,古德富立即身子一闪,躲过了身侧另一个清兵的突刺,而那个清兵也被另一个抓住空隙的殿前军将士给一刀砍伤了大腿,“啊”的一声惨叫着倒在了地上,血流一地。
这个时候,原本还在古德富身后的将士们也已经冲了上来,和清兵混战在了一起。
清兵原本就已经被杀伤不少,建制不全,此时哪里比得上配合密切,攻守兼备的殿前军将士?
他们很快就被全部消灭了。
而处理完了这伙清兵之后,古德富抬头一看,三面城墙都已经插上了殿前军的旗帜。
城西门破之后,城南和城北的清军也基本上丧失了战斗意志,就算有八旗兵和包衣在后面督战,也挡不住他们的溃逃,甚至还有要当场反正的,然后立马就转身和八旗兵厮杀了起来。
趁着这个时候,其他绿营兵哪里还顾得了那么多,早就逃之夭夭了。
其实,若不是有清军督战,这群残兵败将,哪里能有这样的战斗力?
毕竟,这些绿营虽然也知道自己不行,但他们也别无选择,只能相信满州兵马上就要杀回来支援了!
只是,他们万万没想到,殿前军居然这么快就破城了!
第250章 局势巨变
殿前军收复兖州府城之后,整个山东的局势,甚至是整个中原局势,便再无任何回旋的空间了。
如今,清军已然不能一败,以当前殿前军在山东,甚至是在全国的实力,却足以失败数次,还能够卷土重来。
但多尔衮,阿济格,多铎等人麾下的八旗军,只要败一次,就免不得全军覆没了!
很快,济宁,东平,甚至东昌府城的清军,都迅速弃城而逃。
而等他们赶到济南府城的时候,原本正在围攻城池的殿前军各部,则是不断阻击。
殿前军早有准备,依托早前扎下的数个相互支撑,极其稳固的营盘,避免了被城内外的清军两面夹击,甚至是偷袭的危险。
这一切,都建立在殿前军的兵力优势基础上。
城中的清军此时非但不敢野外决战,出城偷袭,也是断不可能的。
不过,多铎此时都无战意,他见城外赶来的所谓援军,在明军的阻击下,主动撤退,心中暗自庆幸。
毕竟,如此一来,他就不用出城接应了。
而这几支清军溃兵,不得不立马掉头北上,准备撤入了济南西北方向的齐河城。
他们打算在城内休整一夜之后,第二日便率军北上,撤往北直隶。
但随着这些清军溃兵破开城外明军的封锁,进入城中,齐河城内的绿营兵将们,非但没有安心,反而是一个个生出了异心来。
原本,这些固守城内的绿营兵因为明军围城,信息隔绝,并不知道山东各地的战局,具体如何。
他们都以为进攻兖州府的殿前军还打不过,再守一守,等满州八旗兵一来,什么问题都会解决了。
可是,他们现在却看到了济宁,东平的大军,都撤到了济南,还带来了兖州城破的消息,冲击不可谓不大。
这个时候,别说是城中的守备参将了,便是那些中下级军官和士兵,都已经开始动摇,免不得要重新考虑守城的事情。
于是乎,当天晚上,齐河城内的几个军官一碰头,便明白了对方在想什么,当即派出亲信去和城外的京营大将,李本深联络,传递准备举旗反正的消息。
而李本深收到消息之后,立即带着亲卫出营,打算亲自把齐河城内,几个绿营军将领准备反正的信件,交到领兵赶来支援的高杰的手里。
不过,他一进到高杰的中军大帐,便发现那里多了个人,仔细一看,才发现是皇帝陛下的心腹大将林昌峰。
且说,朱慈在攻下兖州城后,便立刻发出了命令,开始将大军往济南府城汇聚。
而高杰接到朱慈加急北上的军令之后,便立即领着麾下的骑兵率先赶来,当他看到李本深的大营安然无恙之后,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了下来。
至于林昌峰,同样是带着部分兵马,迅速来到了济南城。
而高杰,林昌峰两人正在商讨如何阻敌,李本深便突然来了,还带来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消息。
“这些绿营兵的话可信吗?”林昌峰皱眉问道,他对此保持怀疑。
“那些绿营将领,都是山东本地人,应该是识时务的,这种时候向末将传递投诚信件,应该是真的有反正之意!”李本深抱拳道。
林昌峰听了,没有说话,扭头看向高杰,问道:
“高将军,你觉得如何?”
高杰虽然刚刚抵达,但也已经大概了解齐河城的局势,若有所思道:
“此事应当是真的,如今整个山东的局势都已经掌握在我大军手中,那些清军溃兵,不过是剩下三四千残兵,这些混迹地方多年的地头蛇不可能看不出其中的蹊跷。
他们都是山东本地人,若是跟着鞑子到了北直隶或者是关外,恐怕也讨不到什么好处,还不如此时反正,拿一份功劳。”
林昌峰听罢,点了点头,李本深也附和道:
“这些绿营军本来都是我大明朝廷的兵马,经营地方数年,在地方有不少的田地财产,守城之时也没有大肆屠戮,应当是把济南地方当作自己的根基了。”
“不过.”林昌峰话锋一转,随即又皱眉说道:“我担心,他们没有经验,到时候行动起来,会出问题”
林昌峰这样说,自然是因为他另有一番忧虑。
他麾下的主力大军,一时半会还追不上来。
高杰和李本深一听,也深以为然,连忙点头表示赞同。
而就在帐内三人还没来得及想出什么万全之策时,营帐外忽然有传令兵急匆匆跑了进来,似乎是发生了什么紧急军情。
原来是齐河城内的新旧两部清军,发生了内讧。
乱世之中,这些活到现在的老兵油子,哪一个不是人精,谁又想坑谁?
那些带兵进城的绿营军将领们,一早就留了个心眼,果然很快就发现了守城的军官们,私下派出使者前往城外的明军大营。
而他们知道,明军主力还在身后,要是极速行军而来,很快就能赶到。
这些绿营军,现在完全就是惊弓之鸟,根本不愿意过多纠缠,想要趁城内的绿营兵还没有和殿前军串通好的时机,即刻突围。
他们并不知道朱慈的最新计划,但一想到殿前军主力的追击,哪里能不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