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第74节

  一户人家最多算五口人,未成年算半个,多余的户口必须分户,所有充公田亩分完截止。

  这消息一出,那些本地佃农仿佛炸开了锅,纷纷带着家人冲向设在集市的“分田报名点”。

  饶是一向重男轻女的家庭,也把未成年的女儿抱出去混名额,那可是一亩半的田地呢,不要白不要!

  佃农喜气洋洋地分配田地,那些乡下的富户就傻了眼。

  佃农全跑了,谁来给他们家耕田啊。

  要知道最近长短工的工价全涨了,而仅凭他们自己家的人丁,就算有耕牛协助,也耕不来那么多田地。

  于是中户富农们故意打扮成穷苦乞丐模样,结伴到县衙请求“新吏”升一升民屯的地租,或是给分田加点代价。

  比如收成加几成,直到“赎清”地价才废除,如此一来官府补了粮仓库银,富户们也不至于如此艰难。

  县衙新吏的答复也很快,没有腐臭的官腔。

  “我们已在分配的土地加算了‘赎买费’,就这样还有大量佃农愿意租屯。你们为何不好好反思一番,自己的问题出在哪?为什么没人租你们的地,却有人愿意租官府的地呢?”

  “这?”富户们面面相觑,自然是知道内情是什么。

  他们的租子都贴着“律法”底线开的,饶是先前乞活贼分了一批田,需要租地的佃农依旧不少。

  他们按照“善后委员会”的意思略降一些租子也能接受,也有人愿意租,但这已经是他们能接受的极限。

  现在又有大量的充公田亩放出来,他们的“底线”就不能满足佃农了。

  佃农拿到土地是给自己种,而给地主老爷种还要看脸色,交租子还要被刁难,即使双方的租子差不多,佃农也愿意给自己干。

  更何况官府发放的田地租子比地主低,是个傻子都知道选什么。

  “如果你觉得佃农不愿租地,那就降低租子吸引人。如果你觉得自家耕不过来,就多买点耕牛省力。如果你觉得商城政策不好,那你就提出满足所有人的更好建议。如果你觉得佃农贪得无厌,那就以身作则摒弃铜臭,而不是舔着脸跑来骂他们不租你的地!”

  面对新吏一连串的语言攻势,富户们竟无言以对,只得悻悻离去,心中痛恨钱士英等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这下好了,暴动的士绅没田地,他们的租地佃农也大减,简直双输!

  就在富户们哀怨离去之际,一位绑着摇铃,奔走数里的急递铺兵进入县城,走进县衙交接了官府公文。

  “上面来消息了,快找几个兄弟去通知引导人,要他加快脚步赶紧回县城。”

  “什么消息?”

  “上面批准了河南巡抚的保举,任命‘引导人’做游击将军,过几天省里封官的队伍就要到了。”

第105章 没有人比我更懂演技

  李牧是在安置俘虏的营地里收到通知的。

  他一路上分化、拉扯、恩威并施,总算稳住了俘虏的情绪,算上湖广游击队带走的俘虏,这些俘虏总计编成九千户屯民。

  其中不少屯户根本没有家属,李牧按照两三个壮丁一组,给他们凑成一户。

  以后他若有军事召唤,每户最少能出一个壮丁武装成民兵。

  为抹去过去“猛虎营”的痕迹,李牧给他们取名为“英山营”。

  当然英山营半年之内是暂时用不上的,还得让他们在半年之内做到半自己自足,而且英山营的前首领也没抓到,仍在追击中。

  通过玩家汇报,李牧得知“分田”造福了三千户百姓。

  算上先前庇护的垦荒农户,眼下被李牧直接控制的农户达到一万五千户。

  这还没算间接影响、乞活军分田造福的农户们。

  只要兵器防具齐备,粮食供应充足,最多一年李牧就能拉起小万人的武装队伍。

  尽管临时拼凑的民兵战力一般,但气势绝对震撼人心。

  不过可惜的是没有系统奖励,大概是密谋暴动的士绅战力太弱,够不上系统的奖励点。

  屯民事务还剩下一些收尾工作,李牧只能交托给种田玩家代劳,自己则亲率五百玩家与混合的部队,骑着战马、劣马、骡子,火速赶回商城县。

  李牧刚到县城下马,就给驻防玩家、县城干部颁布了一项任务……

  此时距离县衙收到李牧升官消息已经过去几天。

  张三坐在民团营地,捧着一张自己人创办的“华夏时报”看得津津有味。

  正经内容他一眼跳过,无非是根据前方卧底提供的信息,报道一些中原官军“剿贼”时事……鞑子杀到何地……江南风土人情……商家店铺的广告……

  他最感兴趣的,倒是报纸里连载的历史小说。

  那小说虽然是架空历史,但他一眼就看出来写的是明朝末年,各类角色人物与明朝名人皆有对照。

  大致内容就是曹孟德病死洛阳后,穿越到崇祯十四年、松锦大战前夕,成为明末太子朱慈。

  曹操大致了解一番魂穿后的局势,痛骂司马老贼篡他曹氏江山,又感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丞相,是当之无愧的大忠臣。

  从曹魏到如今已过一千多年,多少风流人物都随历史长河渐渐远去,历代中原王朝的统治疆域屡次波动。中央地方的官职职权也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从隋唐以来的科举选才让他感慨万千,但转念一想又觉得,即使曹魏时期能有科举制度,也只会沦为门阀大族把持的工具。

  而如今时代已是大明,火器的运用超乎他的想象。

  纵使朱明江山已有风云飘摇之势,曹操仍然觉得大明家业,远比他曹魏基业更加稳固深厚。

  不同的时代要用不同的方法,曹操熟读大明“家族实录”,发现明朝的太子并不像其他朝代那般受到皇帝打压忌惮,甚至可以间接参与政务。

  于是他活用太子身份,在限度范围广收文武人才,夯实自己的政治班底……

  张三看到“活曹操”带着一帮少年护卫在京师闲逛,忽然撞见权贵恶奴伤人。

  结果就尼玛的连载结束了。

  “还是个会断章的狗作者!到底是谁写的,我特么要把他绑进小黑屋,一天不写个三万字不让吃饭!”

  张三拿起报纸往桌上一摔,没好气地大骂。

  “好像是乞活军的某个玩家。这本是双开的,上一本写的魔幻明朝末年已经十天没更了,之前都是五天一更……”

  “好家伙……”张三刚打算痛骂“死太监”,便听到脑中传来一声叮咚声响。

  他瞧见自己收到特殊任务,如果接受就能获得特殊奖励。

  拒绝的话,一天之内不能穿文武制服靠近县衙。

  张三想都没想就选择了接受,能有特殊奖励谁不期待?

  万一给发个COS定制套装,那就爽翻了。

  任务的内容很简单,凡是参与过前几日夜间平乱的,文职、教官全都要发挥演技。

  扮惨。

  当然这并非说谎,而是把剿灭猛虎贼与暴动劣绅的功绩具象化,展现在前来封官的老爷们面前。

  特殊任务下达,玩家们纷纷开动自己的小脑筋。

  他们仿佛回到幼稚的学生时代,使用简单的颜料在身上画一道道逼真的“伤口”,假装自己遭遇虐待扮可怜。

  那些真实受伤、行动不便的玩家,正打算自我了断换个灵便的身体,忽然听说“伤体”还能废物再利用,瞬间打消自杀的决定,先捞点任务奖励再说。

  于是当省里下来的官员队伍来到商城时,看到的是一群热情、整齐、吹拉弹唱,但几乎人人带伤的残兵部队。

  额头上绑着带血印的绷带,浑身是血的衣服仍然穿着,断掉的胳膊、小腿用截短的衣裤扎住,他们脸上或有鞭打的深伤,或是在冬日不小心撸起袖子,不经意展现被利刃划伤的刀疤。

  有人的脖子正夸张地喷血,走近一看才知道是装有红色颜料的羊肠破了。

  就连这帮民团乡勇的首领李牧,也用绷带吊着右胳膊,缠着额头与胸腹,纱布隐隐渗出红色印记,仿佛在战斗中遭受的重创还未愈合。

  吹拉弹唱的乐班明明脸上挂着喜庆神色,奏出来的音乐却透着一股凄凉悲伤。

  李牧走上前率先行了一礼,逐一称呼公文里提及的诸位官员名字。

  “恭迎诸位上官老爷!”

  一千多民团乡勇冲着官员们大吼一声。

  随行官员们都被这气势如虹的吼声吓了一跳,没想到一群真假参半的伤员也能有这般气势。

  带队的巡抚幕僚与随行兵备道,都是一脸赞许。

  心说李牧真有练兵之才,能把一帮民壮乡勇练得如此悍勇,就算遍体鳞伤也能保持精气神。

  他们也在路上听说了,李牧带领数千乡勇迎战十万“猛虎营”贼寇,一招“军旗前置”带队冲锋,大破十万贼寇,谷地河流都被贼寇的鲜血染红。

  李牧自己就手持两柄钢刀杀了个七进七出,连斩十三悍贼,身受十数创也屹立不倒。

  接着李牧又星夜兼程,骑马飞奔二百里赶回县城,沉着冷静指挥民团挫败了内贼的暴动。又只身闯进暴徒的宅邸,仅凭三寸不烂之舌便迫使暴徒首领痛哭投降。

  短短数日,李牧历经两战,两战皆胜,堪称当时虎将。

  当然了,这些都是市井传言,不能全当真。

  官员们只当“剿贼”与“平乱”的事情是真的,细节方面略有出入罢了。

  再看看李牧麾下的乡勇,几乎人人带伤

  有些人的伤口一眼虚假,官员们也知道,这是武夫们常用的“骗经费”伎俩,假装自己非常可怜,急需更多钱粮兵器资助。

  不过那些断胳膊断腿的肯定作不了假,官员们推测应当是真假三七分,确实有一批勇士奋战至残。

  巡抚幕僚不知道其他官员看见伤兵残样的感想,他反正被感动了,即使李牧不给他“礼金贿赂”,他也要到抚台那里美言几句,给李牧所部多拨一些粮饷。

  总不能让尽忠的勇士寒心是不?

  这支队伍前来的目的很简单,到下属县城出个差,吃顿饭,收个官吏、大户的礼金孝敬,再为巡抚老爷围剿“乞活贼”筹集粮饷。

  顺便传达上面的意思,任命李牧为“商固游击”,所部兵额一千五百。

  每兵月饷一两二钱,月粮五斗,李牧可挑选一百人作为家丁,月饷二两,月粮一石。

  至于游击将军个人和小兵的武器装备,李牧可先用商城、固始两县的武库凑合着,等省里腾出手再给补齐。

  部众的粮饷暂发一个月。

  由于运输粮食费劲,所以粮饷都折合成相对便利的银子,应发两千六百八十两银子。

  不过玩家们接收的时候,实际到手的是一千两银子。

  这把李牧给整笑了,消失不见的六成多银子都自己长腿飞了是吧?

  他知道原因所在,还是假装不知地说道,“这饷银为何少了一千六百八十两银子?哎呀我知道了定是诸位上官运银途中,遭遇乞活贼袭扰,被夺去大半军饷。

  而诸位深知不能短缺了将士的用度,于是自掏腰包给缺损的银子凑了个整,正好一千两!诸位上官损私为公,一片赤诚报国之心令末将感激涕零,末将代诸位将士谢过诸位老爷!”

  听出话语中的浓烈讽刺,官老爷咬牙切齿,双手微颤,心说一个粗鄙武官也敢在老爷面前出言讽刺?

  要不是眼下正是用人讨贼之际,李牧又是立下大功的功臣。

  别说一个小小的游击,就是三品参将在这里,他们一众兵备道、巡抚幕僚,一句话便能扒下武官的裤子重打板子。

  什么叫“以文御武”,七品文官要打三品武将板子,合情合理,谁敢阻拦?

  眼见李牧如此不上道,又不给“礼金”,于是文官老爷们假借巡抚的名义,催促李牧赶紧出兵讨伐乞活贼。

  “末将也想为国效力,只是部众连经两战,人疲马乏,又多增伤员,实在是无力出征啊,只要再给我三个月募兵整顿的时间,哪怕是调我北上去杀鞑子,我也不怵!”

  文官们闻言心头一惊,心说你小子真是说大话不害臊,鞑子哪是区区“乞活贼”、“猛虎贼”能比的?

  这些年已有关乎东虏的传言盛行起来,什么“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就你李牧一千来部众,打一百真鞑子都够呛吧?

首节上一节74/30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