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汉昭唐 第31节

  庶族与地主拥有大量的社会资源,他们治下拥有大量的依附人口,他们的支持与否对王朝来说至关重要。

  如果黄巾起义得到庶族与地主的支持,将会动摇了东汉的政治根基,其形势也将势不可挡。

  故为了争取庶族与地主,东汉王朝绝对会下诏赦免,并且加以录用提拔,以来镇压黄巾起义。

  常说岳母看女婿越看越喜欢,反倒是身为岳父的王宏看女婿越看越喜欢。

  欣喜之下,王宏拉着张虞聊了许多内容,涉及不少方面的内容。张虞本着知则尽言,不知则不言的原则,回答王宏发问的问题。

  而王宏对张虞的回答非常满意,并没有不懂装懂,而是非常诚实问答。

  聊了半响,王宏问道:“济安,今中原混乱,正值用武之际,不知济安可有前往中原建功之念?”

  

  张虞看了下张冀,如实说道:“不瞒王师,中原大乱,战事将起,正值男儿建功之时,虞有意赴之,仅不知我父与王师意见?”

  黄巾起义虽说声势浩大,但从历史上来看,黄巾起义仅持续了大半年,起义军与正规军的战斗力差距实在不小。

  王宏看向张冀,问道:“不知伯卓以为如何?”

  张冀沉吟片刻,担忧说道:“建功立业虽说是男儿之本,但冀恐战事惨烈,济安此番前去,有性命之危!”

  “哈哈!”

  王宏笑了笑,说道:“伯卓舍不得儿郎身赴水火,我又怎忍见佳婿处于危急之间。”

  顿了顿,王宏透露信息,说道:“我弟王子师受拜豫州刺史,今左右缺乏人手。如若伯卓舍得,可让济安率兵南下,受子师调遣。”

  “子师为豫州刺史,其不与黄巾叛军主力作战。济安率骑南下,护卫子师左右,当能建立不小功勋。且以雁代骑卒之强,零散叛军不足为虑。”

  参与平黄巾之乱,但省去了参与高烈度的战争,还能跟大军混战功,算是王宏给张虞的见面礼。

  闻言,张冀喜上眉梢,他作为军中宿将,明白其中的可操作性。

  张虞任务以保护王允为主,如果见形势不利,便能保护王允撤退。若形势大利,张虞率骑卒趁势掩杀,可以赚取不少战功。属于是战败无过,战胜有功。

  而且王允作为豫州刺史,其责任是安抚豫州诸郡,而不是与黄巾主力厮杀。黄巾主力兵败,那么王允拥有剿灭残部的责任。剿灭残部对边塞骑卒而言,属实低级别难度。

  张冀笑道:“既然如此,济安倒可率骑卒南下,助子师一臂之力。”

  有了张冀首肯,张虞作揖而拜,说道:“虞拜谢王师举荐之恩,此番南下必护得王豫州安全。”

  “好!”

  王宏双手扶起张虞,说道:“南下豫州,沿途多匪兵,济安当多多小心。”

  “诺!”

  张冀恐王宏日后升迁,不认与自家婚事,趁机说道:“长文兄,你我两家已订婚事,而济安又将远行豫州,不知婚期当如何安排?”

  王宏捋髯而吟,说道:“可先纳采,定下你我两家姻亲之实。至于余后五礼,可待叛乱平定,济安南归再议。”

  纳采礼为婚事六礼之首,男方下聘礼,女方受之,以确立男女方之间的婚姻关系。行完纳采礼,男女双方虽无夫妻之实,但已有婚约关系,而双方也基本不会反悔。

  “可从长文兄之意!”

  张冀放下心来,笑道:“容冀书信一番,再调五十骑南下,凑上百骑,交由济安率骑南下。”

  “善!”

  听闻百骑数目,王宏暗暗而叹。他没想到张氏竟有如此实力,能这么快拿出百骑。须知以汉军步骑配比而言,百骑可配千人步。

  当然,王宏不知换是以前的参合坞,张冀最多给张虞五十骑。今参合坞吞并了叱干部,张氏势力倍增,凑出百骑与张虞刷军功,算不上什么难事。

第36章 渡河

  当夜,王宏设宴宴请张冀、张虞父子,并让族人作陪。

  宴上,张虞见到岳母陈氏,陈氏性情柔弱,大事上多听王宏意见。丈夫王宏意收张虞为女婿,陈氏自无异议。且因张虞相貌出众,岳母陈氏瞧得顺眼。

  同时,张虞在宴上见到小舅子王凌,十二三岁的王凌在王宏的教导下,文武俱有涉猎。得知张虞箭术精湛,王凌缠着张虞讨教箭术秘诀。张虞自是耐心教授,纠正王凌箭术的不足。

  宴上众人兴尽而归,张冀更是饮酒至醉,在张虞的搀扶下,才能回屋休息。

  深夜时分,张虞在红娘领路下,见到时隔多月未见的王霁。

  偏僻的小屋内,幽暗的烛光下。

  张虞带着酒气而来,见到浅笑相迎的王霁,笑道:“数月不见,殊岚又有变化了。”

  “什么变化?”

  “更美了些!”

  王霁白了眼张虞,说道:“净说这些胡话!”

  张虞凑到王霁身旁,笑道:“今后你我当如何相称?”

  王霁美眸流转,笑吟吟说道:“尚未成婚,自是按礼称谓。”

  说着,王霁微依身子,凑近到张虞身侧,问道:“我在屏风后,听张郎将往豫州可是如此?”

  “舍不得我?”张虞嗅着女子的扑鼻而来的香气,竟酒意上头,调笑道。

  王霁笑了笑,说道:“中原大乱纷起,值男儿建功之时。我倒唯恐你因与我订有婚约,遂沉迷儿女之情,忘却了建功之心。”

  张虞喝了口水,清醒了头脑,听出了王霁话中本意。

  梳理了下思绪,张虞说道:“不知殊岚有何指教?”

  王霁冁然而笑,说道:“不敢言指教,仅是此番南下,张郎若遇中原士人冷遇,还需自我舒怀,切莫动怒,与其争执。且张郎需善借叔父名望,多与中原士人结交。”

  “这是自然!”

  张虞微微颔首,在身份、地域歧视上,他已有心理准备。

  “可还有其他叮嘱?”张虞问道。

  王霁螓首微思,笑道:“别无叮嘱,仅是郎君建功之时,远刀剑,离水火,以免伤到身子。”

  殊岚叮嘱,我谨记于心!”张虞笑道。

  张虞微低着头,却见烛火下娇艳的面容,眸如秋水,双唇淡雅,格外令人心动。

  “闭上眼,我有份礼送你!”

  王霁不明所以,乖乖闭上了眼睛。

  紧接着,双唇感觉到一种柔软而温暖的触觉袭来,王霁瞬间脸红,呼吸变得急促,似乎世间安静下来,她都能听见张虞的心跳声。

  很快,这种感觉便消失,王霁睁开双眼,瞧着似笑非笑的张虞,整个人既羞恼又是心醉。

  “让你今后莫忘了我的味道。”张虞笑道。

  “呸!”

  王霁故作嫌弃,说道:“满身酒气,何来味道可言!”

  “哈哈!”

  张虞与王霁逗弄了一番,最终在红娘的提醒下,二人依依不舍离去。

  次日,在王宏的配合下,张冀停留了三日,并完成了纳采之礼,算是向外界宣布张虞与王霁二人的关系。

  随着纳采礼的完成,张冀实在不习惯大麓山的生活,无意久留,在向张虞传授用骑的细节事项后,张冀带着亲信十来骑归坞。

  而张虞因通关文书以及人员集结问题,需要在大麓山等候多日。

  在张虞在大麓山之时,趁东汉筹备兵马期间,中原局势愈发剧烈,张角与张宝、张梁二人在冀州起兵,杀吏破军,占据多座城池,其势北至幽州,西临并州,声势浩大。

  在河南地区,张曼成起于南阳,波才叛于颍川,卜己乱于东郡,荆、豫、兖三州动荡不休,与河北的张角三兄弟互相呼应。

  除河南、河北地区外,青、徐亦有黄巾军起义。

  短短的几十天内,黄巾军势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战火遍及七州二十八郡。

  其势头如此凶猛,可见民间百姓受欺压之深,今趁着黄巾叛乱之际,犹如火山喷涌而出,令中原震荡不已。

  朝廷为平黄巾之乱,拜何进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五营士屯于都亭,并封锁八关关隘。以至于连同并州地区守备都变得森严,封锁通往冀州的道路。

  紧接着,如张虞与王宏所沟通的类似,汉灵帝在皇甫嵩、吕强等明智之士的劝说下,大赦党人,并鼓励士族、豪强之流积极从军。

  三月,卢植被拜为北中郎将,以护乌桓中郎将宗员为副手,率精锐河北五校,以及河北诸郡兵马征讨张角三兄弟。

  皇甫嵩拜为左中郎将,与右中郎将朱,征发三河骑士,招募天下锐士,合有四万余人,兵分二路出发,同讨颍川黄巾。

  如此背景下,孙坚、曹操、刘备等英杰之士纷纷募兵从戎,加入征讨黄巾的队伍中。

  等了十天左右,在张虞的相招下,什翼、郦嵩、步禄狐突利等人率五十余骑而下,与留在大麓山的四十余骑凑成百骑。

  张虞为了更好管理汉胡百骑,将百骑分成四部。令郝昭、什翼、步禄狐突利、郦嵩各领二十五骑,皆受张虞军令指挥。

  人马到齐之后,经王宏的书信沟通,张虞被王允征辟为豫州武猛从事,将随王允东出就职。

  武猛从事,州刺史府上武官,拥有带兵职权,其俸禄百石,铜印黄绶。

  有了通行的身份,备好路上的口粮,因王允急于赴任,张虞则不敢耽搁时间。

  临行前,王宏赠铁甲一副与张虞,而王霁无法出面送行,特让红娘代送一份蜀锦披衣与张虞。

  

  众人相赠之礼,张虞自当一一收下,并回以感谢。

  早春时节,寒风凛冽,张虞率百骑南下。

  王允为豫州刺史,其州治所在谯县。但因颍川黄巾骚乱,王允首要任务不是先至谯县,而是前往颍川,配合皇甫嵩、朱大军,剿灭颍川黄巾。

  据王宏所交代,王允从雒阳受职出发,其从虎牢关而出,欲东至陈留,再南下颍川。故张虞需先至孟津,而后渡过黄河,在虎牢关与王允汇合。

  从大麓山出发,为了尽快与王允会合,张虞先至中都,转而翻越太岳山,进入上党郡地界。

  在上党地界,张虞凭借王宏的书信,向李氏借了批粮,而后继续南下,穿太行山,至河内郡。

  沿途近两千里道路,张虞率骑卒日夜兼行,花了大约十五天时间,终至河内郡孟津关。

  孟津关已被朝廷封锁,张虞凭借着王允公文才得以通行,在孟津船夫的转运下,众人渡过黄河。

  黄河汤汤东逝,数叶舟舸浮行。

  舟舸上,张虞披衣按剑而立,眺望着滚滚黄河水。

  郦嵩扶着船舷,小心翼翼凑到张虞身侧。

  “兄弟们怎么样?”张虞问道。

  郦嵩站稳身子,摇头说道:“兄弟们初乘舟舸渡河,身体多有不适,我已让晕船者靠舷休息。”

  说着,郦嵩心事重重,问道:“孟津关守卒言,颍川战事不利,不知可有此事?”

  张虞微微点头,如实说道:“黄巾兵马众多,左、右中郎将与黄巾初战不利,二军退守城池,今详情不明。”

  郦嵩蹙眉而思,说道:“左、右二军交手不利,若被黄巾覆没,则恐叛军兵锋直指雒阳。那你我此番南下,岂不有~”

  南下这么多天,郦嵩早已弄清楚中原局势。

  黄巾军的战略重心有二,其一,张角三兄弟攻略河北诸郡,快速攫取河北资源,企图断东汉一臂;其二,大量叛军在颍川、汝南、南阳起事,目标直指东汉首都雒阳。

  之前张角派马元义入雒阳,实际打算与波才、张曼成等人配合,内外夹攻下,先破了东汉首都。

  今下皇甫嵩、朱与颍川黄巾交手不利,一旦再次兵败,中原黄巾将会叩关。那么东汉朝廷唯有迁都长安,以暂避黄巾锋芒。

首节上一节31/20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