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张虞此行出兵是否有其他意图,但光从不贪图名利这点上,便值得刘备为之钦佩。毕竟之前的关东诸侯讨董,无不是名托讨贼,实则各取所得。
今下如能将天子从郭、李手中救出,移驾至雒阳,至少能强化汉室的威望,让关东诸侯不敢肆无忌惮兼并郡国。
“那不知刘府君之意?”孙资试探问道。
刘备收敛神情,说道:“为国讨贼之事,备岂敢犹豫。不知何时出兵,又将何时用兵?”
“回府君,君侯于明年正月会盟,二、三月出兵关中。君今起兵恐需前往河内,再至河东郡屯兵。”孙资说道。
“善!”
刘备微微点头,说道:“备今兵马仅千人,容备拜会公孙伯,请他拨些兵马于我。”
“若是求不得兵马呢?”孙资问道。
“无论求得兵马,还是求不得兵马,备都当前往河东,随右将军讨贼!”刘备正色说道。
“资恭候府君佳音!”孙资由衷敬佩道。
张虞之前让他来找刘备,孙资不以为然,或是说他认为刘备不会出兵。毕竟刘备兵马仅千人,放在几万人的大战里根本不起眼。
甚至他以为说出贼寇十几万人会吓退刘备,然结果出乎他的意料,刘备竟敢应盟。今孙资不得不佩服刘备的胆气,同样佩服张虞的识人之明。
待孙资离开府堂时,关羽皱眉发问道:“兄长,今果真前往并州讨贼?”
“为何不往?”
刘备盘腿而坐,收起书信,感慨说道:“今汉室衰微,天下崩裂,我为刘氏子孙,岂能不助张济安一臂之力。”
“莫非云长畏兵众乎?”
关羽神情肃然,说道:“兄长何出此言?纵前途为火海,弟亦敢赴之,今何况李、郭汜之辈。”
顿了顿,关羽说道:“汉室衰微,天子失权,群雄并起。仅弟恐张虞复为董卓!”
“昔周室东迁,得以绵延数百载。今汉室难以中兴,如能效东周之事,亦未尝不可。”刘备从榻上而起,按剑踱步至堂口,叹气说道:“至于张虞是否复为董卓,且先救出天子再说!”
刘备虽无超群的战略视角,但却也知今下情况之复杂。汉灵帝去世,天下因董卓之故,忽然陷入分裂当中,今数年过去,天下愈发混乱,而天子被叛军操于手中。
在他看来若想让汉室中兴,除了再出现一位光武外,别无其他方法。若出现不了光武,或许唯有效仿东周那般,在雒阳勉强维系所谓的汉家天下。
而他出身微寒,若想出人头地,寻常时候多有困难。今如能解救天子的话,或许能更上一层楼。毕竟今跟随公孙瓒的话,屡屡被袁绍所败,他实在看不到希望。
关羽郑重说道:“无论如何,羽皆当追随兄长!”
“俺也一样!”张飞说道。
“好!”
其实张虞为何让孙资邀刘备起兵应盟,其中自有张虞一番考量。
刘备作为吃鸡大赛中幸存的选手,在历史上建立蜀汉,与魏、吴三分天下,充分说明了刘备的才能不容小觑。
张虞既有志统一天下,岂能放过这些霸主。今世孙坚在豫州,孙策怕是难以下江东。而若放任刘备正常发展,让他接过陶谦的位置,若在中原吃亏的话,怕不是会南下淮南。
毕竟今世袁术在荆州,而不是在扬州。今扬州尚是未开发的处女地,具有割据的潜力,张虞不可能会放任刘备自行发展,以免养出大爹。
张虞的野心很大,今虽坐镇北疆,十余万叛军尚在关中盘踞,他依旧想凭借对进程的了解,去尽力避免强大对手的出现,最典型便是将河北弄得稀碎,不让袁绍统一河北。
视天下为棋盘,以诸侯为棋子,便是张虞今下之所为!
孙资在安乐待了几日,在刘备派人的护送下,西行兖州,从曹操地盘借道,准备前往荆州。
徐州陶谦的联络问题,送一封信便够。毕竟陶谦离关中太远,除了摇旗呐喊外,对联军没多大作用。
在孙资离开不久,刘备为了履行诺言,便前往渤海南皮,求见公孙瓒,看能否拨些兵给他。而今公孙瓒却因刘虞的行为而恼怒。
南皮,郡府内。
公孙瓒怒摔酒樽,说道:“老贼奸诈可恨,今竟敢调我远征关中。”
“将军息怒!”关靖安抚说道。
“如何能息怒?”
公孙瓒气势汹汹踱步,说道:“老贼刚刚可是遣人明言,勒令我远征关中,否则他将断我兵粮。我今若远征关中,你我辛苦所得之地,将会拱手让与袁绍、刘虞,我安能不怒!”
关靖叹了口气,不知该如何言语。
公孙瓒为将,刘虞为牧伯,二者之间因兵权而产生的问题,他早已能料到。往昔刘虞能忍公孙瓒,二者尚能共存。如今刘虞决定不忍,而是想亲自掌握兵权,公孙瓒注定会与之起冲突。
今若想解决这种问题,公孙瓒必须不再需要幽州的兵粮供给,或是说让刘虞继续维持这种状态。
在公孙瓒恼怒之余,却见侍从脚步匆匆而来报。
“将军,平原相刘备前来拜会!”
“不见!”
公孙瓒正在气头上,赌气说道。
“不急!”
关靖安抚说道:“刘备前来拜会将军,其必有大事,故不如召之相见。”
“让他进来!”
公孙瓒稍微平复心情,说道。
“诺!”
少顷,刘备趋步入堂,向公孙瓒行礼。
“玄德从安乐前来,不知所谓何事?”公孙瓒神情不太好看,问道。
“备今向将军告辞,张君侯明岁讨贼,今召集关东义士。而备不才,愿率兵马前往并州,竭力救天子于水火之中。”刘备正色说道。
公孙瓒斜眼而视刘备,问道:“玄德今是要弃我而走呢?”
“备无此意,仅是天子危难,不得不前往效力。待天子车驾回雒阳,若无要事,备当报答将军礼遇之情!”刘备说道。
“将军!”
关靖似乎想到什么主意,凑到公孙瓒耳边嘀咕说道:“刘牧伯欲逼君侯远征关中,不如让刘备率兵前往,以代君侯远征。如此或能搪塞刘牧伯,今袁绍为君侯之大敌,莫要与幽州冲突。”
闻言,公孙瓒神情微微好转,问道:“玄德远征关中,不知有何所求?”
刘备心中微喜,赶忙说道:“备今麾下人马仅千人,不知将军能否调拨些兵马于我?”
公孙瓒沉吟良久,说道:“玄德缺兵,我麾下亦缺兵马。然君今远征关中,解救天子,瓒岂能视若无睹。今我准君自行募兵,并予君五百骑。何如?”
“多谢将军,备必向天子禀明将军功绩!”
五百骑对公孙瓒而言或许算少,但对刘备而言已是够多,刘备遂向公孙瓒拜谢。
“善!”
第232章 袁本初的反击!
十一月,邺城。
“明公,大事不妙了!”
许攸拎着下裳,顺着廊亭急步而行,向正在池边观鱼的袁绍招手。
袁绍转头看向许攸,笑道:“何事让子远竟这般匆忙,莫非家中着火了?”
虽说今年被张虞调和,但因在平原击败公孙瓒,夺得青州二郡,倒是让袁绍欣喜不少,得以近日有心情开玩笑。
许攸跺了下脚,说道:“攸家中未着火,但明公却有大火烧身!”
“何出此言?”袁绍正色问道。
许攸问道:“明公可知张虞否?”
“如何不知!”
袁绍心中郁闷,说道:“张虞借关中混乱之际,夺得河东,今占据河东、河内二郡,兼有并州兵马,可谓得意一时!”
之前袁绍或许尚瞧不起张虞出身,而今张虞先后调和他与公孙瓒的冲突,以及占据了河东郡,让袁绍不得不为之忌惮。
“张虞据有河东,是谓得意一时,但若他兴兵讨取关中成功,恐明公彻夜难安也!”许攸冷笑道。
“关中叛军十余万,岂是张虞今下所能平之?”袁绍不以为然,说道。
张虞今占据的疆域广,但就情况而言,其根基尚浅。张虞在前两年大规模迁民,去年下河内,今又占据河东,需要花时间才能整合资源。故在袁绍看来,张虞至少需花上一段时间,才能将两河消化完成。
明年起兵打关中,关中叛军手下十来万的兵马可不是吃素的,张虞才起家两年多,哪里来得资本打!
见袁绍不信,许攸冷笑说道:“明公怕不知张虞遣使关东,先出使幽州刘虞,再出使平原刘备,今经由兖州南下,前往荆州拜见袁术。”
“张虞欲会盟讨贼?”袁绍震惊道。
袁绍神情瞬间沉重,眉头继而皱起,他没想到张虞竟效仿他举兵讨贼的手段。此番张虞会盟讨贼,若让张虞成功的话,三辅怕不是要沦为张虞的地盘。
袁绍整理了思绪,问道:“三辅独与张虞接壤,今会盟讨贼,岂不平白让张虞得利,料想关东诸雄将无人出兵。”
袁绍说得并没有错,张虞兴兵讨贼很难有人响应,然不代表一定没人响应,毕竟天下大乱没两年,尚有忠汉臣子。即便担心张虞复为董卓第二,但至少要尝试下才知道。
“明公失算了!”
许攸摇了摇头,说道:“据攸所知,刘虞已有意出兵应盟,另张虞为请袁术出兵,不惜遥尊袁术为大将军。”
“张虞好手段啊!”
袁绍语气中带有冷意,如果真让张虞搞成联盟,解决关中的叛军不是没有可能。
许攸见袁绍意识到危险,继续说道:“明公,张虞举兵西征关中,明岁为我军重中之重,当好生谋划一番。”
袁绍点了点头,吩咐左右说道:“传沮、田、逢、审四君前来议事,言商明岁用兵方略。”
“诺!”
待侍从趋步退下,许攸上前说道:“明公,张虞明岁向西出兵,我军是否进攻张燕,断绝井陉出入幽州之要道。”
袁绍抿嘴而不语,今形势出乎他的意料,因张虞屡屡插手河北,他已能察觉到他之前北据河北的策略怕要有所改变。
“进攻张燕,乃与张虞翻脸,今与公孙瓒结怨,又与张虞结怨,恐非明智之举。”袁绍担忧道。
“这~”
许攸不禁面露难色,其实就情况而言,张虞知道袁绍是他敌人,而袁绍也知道张虞是他敌人,但二人都不愿互相开战。袁绍欲先灭公孙瓒,而张虞担心深陷与袁绍的战争,让其他人得利。
“那明年趁张虞率兵西进,趁机灭了公孙瓒,全据冀州,下吞青州,何如?”许攸问道。
袁绍捋须微思,说道:“或许可行,但可与诸卿商议一番。”
“诺!”
见袁绍不直接采纳自己的计策,许攸心中渐生不悦,但碍于身份差距,许攸倒不好多说。
不知过了多久,当沮授、田丰、审配、逢纪四人先后至议堂时,袁绍与许攸已在议堂等候。
田丰率先拱手,问道:“敢问明公,不知今紧急相召所为何事?”
“为张虞!”
许攸受意说道:“张虞向刘虞、袁术遣使,发布讨贼檄文,欲扫清关中叛军,迎天子于雒阳。今若让张虞下三辅,声威必名扬天下。待其据有并州、司隶诸郡,我军必受其害。故今明公欲问诸位,明岁伐公孙瓒否?”
许攸此言一出,众人神情无不诧异,继而陷入沉默当中,今下似乎除了公孙瓒,似乎没有人可以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