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汉昭唐 第177节

  “今日需掘沟立营,背靠渡口,以免敌军趁夜来袭!”郦嵩说道。

  什翼说道:“今是否将候骑侦查范围扩至五十里?”

  郦嵩沉吟了下,说道:“三十里便好,且看能否将消息透露于叛军。”

  “将军欲让敌军知晓我军动作?”什翼问道。

  不待郦嵩开口,却见候骑快马而来,急声说道:“将军,长安城破,吕布、程普突围而出,今率八百骑出奔,眼下距我军仅有十余里。”

  “长安城破?”

  闻言,郦嵩神情微变,惊叹道:“长安城池坚固,内有数月粮草,竟怎如此轻易被破!”

  郦嵩虽说有坐视长安城被破的想法,然今突然得知长安沦陷,亦是受到不小冲击。从关西叛军包围长安计算,从围城到城池被破,怕不是连十天都没超过,形势变化之快实在出人意料。

  若早知长安城这么轻易被破,那晚便不用苦口婆心劝张虞坐视长安城被破了。

  “今下怎么办?”什翼问道。

  郦嵩考虑半响,说道:“将斥候侦查范围扩至四十里,先通知君侯长安城池沦陷,吕布、程普二将率骑出逃。”

  “诺!”

  郦嵩领命而退,便赶紧前去布置任务。

  少许,吕布、程普率八百骑风尘仆仆而来,得见蒲阪津上的‘郦’旗,便知是自己人,方才如释重负,降低马速,赶忙上前汇合。

  “吕将军!”

  见到仓皇逃窜的吕布、程普等人,郦嵩率左右快步上迎。

  “郦将军!”

  “怎么回事?”

  郦嵩望着狼狈的众人,问道:“君侯收编牛辅帐下兵马之后,收到长安求援消息,便让我率部先行渡过蒲阪津。今吕将军怎会出现于此,王司徒何在?”

  “哎!”

  吕布从马背上下来,偏头叹气,说道:“实不相瞒,昨日布麾下叟兵反叛,开城门迎叛军入城。布仓促聚集兵马,与之搏杀一番,终因兵力悬殊而败。布出走时,曾寻王公,欲护送他出城。不料王公无意出城,今恐凶多而吉少。”

  “嵩若知长安昨日被破,嵩当日夜兼程,赶至长安,今误国家大事矣!”郦嵩故作懊恼说道。

  “非郦将军之过!”

  吕布低沉说道:“拖欠叟兵军饷多月,今时开城助贼,乃布治下有失。”

  叟兵开门投贼的锅,吕布可不想背上,若张虞因王允之死而责备他,他可是没地方哭,今背上的锅能甩多远甩多远。

  郦嵩克制心中喜悦,长叹了口气,说道:“叟兵非汉人,今因拖欠钱粮而反,非将军之过。不知今长安城中情况何如?”

  “已被李、郭汜、樊稠等人所据!”

  吕布指着王景,伤感说道:“布出城前,欲护送王公家眷出城,然途中贼人围杀,王公家眷多有身亡,布与程将军奋勇冲杀,唯护下王公二子及其幼孙!”

  “不知王扶风呢?”郦嵩问道。

  吕布摇头说道:“王扶风远在槐里,恐今日方知长安城破。若欲救王扶风,则应让他速弃城而走,据布所知马腾、韩遂兵出陇山,今已至扶风境内。”

  郦嵩望着满脸疲惫的众人,安抚说道:“两位将军连夜出走,已是辛劳不已。今可于营中暂歇,容嵩将长安城破消息告知君侯。”

  “有劳郦将军!”

  “多谢将军!”

  待吕布、程普二人带着骑卒离去,郦嵩眼睛微眯了下,吩咐说道:“将王司徒凶多吉少的消息通报于君侯。”

  “诺!”侍从拱手应下。

  王允的死让郦嵩长出了口气,之前得知王允诛董,众人无不欢喜。然欣喜之余,众人便很快意识到王允的存在妨碍了他们向关中进军,故众人颇是为此而头疼。

  毕竟天无二日,士无二主,若王允把持朝政,关中三辅安能由他们染指?今王允留在长安,因谋划诛董关系,大概率是凶多而吉少,之后他们用兵长安,将有政治口号。

  且不言郦嵩在蒲阪津屯兵之时,向长安派出斥候。而今远在安邑的张虞,在六月四日便收到长安失守的消息。

  “君侯!”

  辛毗快步入帐,语气匆忙,说道:“据郦将军来报,长安因城中叟兵反叛之故,于三日前失守,吕布、程普、王景三人率八百骑卒逃至蒲阪,两日前得郦将军接应,今共屯兵于渡津。”

  “长安怎这么快失守!”

  张虞从椅上惊起,问道:“今关中形势如何?”

  “不容乐观!”

  辛毗说道:“据吕布所言,马腾、韩遂亦出兵关中,今暂不知二人态度!”

  顿了顿,辛毗说道:“君侯,王司徒留在长安,恐是凶多吉少~”

  张虞长叹了口气,王允留在长安,大概率是难逃一劫。自己本欲坐视不救,不料长安根本没撑多久。甚至说即便自己出兵救援,都来不及为长安解围。

  念及于此,张虞心中为不救王允的惭愧消退了许多。毕竟王允之死由天注定,而非他所能改。毕竟长安城被困到破城仅八天,为了解决牛辅及其部下,他根本抽不出时间救援。

  

  见张虞踱步不语,辛毗问道:“君侯今下有何谋划?”

  “移军至蒲阪下营,观望关中形势。”张虞说道:“并想办法派人至槐里,看能否将王扶风护送至河东。”

  张虞不能不在意王宏性命,毕竟王宏为他岳父,若是岳父死了,妻子王霁怕不是会悲痛欲绝。

  况王宏非迂腐之人,其性情虽说疾恶如仇,但不像王允那般忠于汉室,或是说其地位比王允差很多,大概率成为不了张虞兵进关中的障碍。

  “那降卒呢?”

  “让各部随行出发,一同至蒲阪津下营。”

  “诺!”

  在张虞率部移军的同时,随着王允被杀,马腾、韩遂兵入关中,形势大有变化。

  王宏本想与身为左冯翊的宋翼共同起兵,一同接应张虞兵入关中。然李为了防止二人作乱,以天子名义召二人入朝。王宏见王允已死,自然拒绝了李的诏令,并派人劝宋翼莫要入京。

  宋翼能被王允看重,自然是忠君之人,他以王命征召为由,拒绝了王宏的邀请,执意奉命入长安。

  见宋翼受召入朝,而扶风境内又有马腾、韩遂二人兵马,王宏念及他初任右扶风,几乎无根基可言,便放弃起兵打算,连夜带家眷出逃槐里,顺着渭水直下,之后便投靠了在蒲阪屯兵的郦嵩。

  七日,当张虞率军将至蒲阪东岸时,宋翼、黄琬等参与诛董一事的公卿悉数被李斩杀。

  而李得知郦嵩屯兵于蒲阪,当即命郭汜、樊稠二人带兵前往渭北驻扎,并遣人表韩遂为镇西将军,马腾为征西将军。

  韩、马二人收到李所册封的官职大喜过望,由是马腾带兵前往渭北,韩遂屯兵于县。

  六月八日,张虞率兵在东岸立营,与郦嵩所部隔黄河而望。而见张虞兵至,王宏、吕布、程普三人遂渡河入营。

  大帐内,张虞与众人寒暄一番,便各自落座。

  “形势变化迅速,令人猝不及防!”

  张虞痛心而叹道:“我本欲征灭牛辅,再渡河灭关西叛军。然兵马行至半途,不料长安竟已沦陷,叛军属实可恨。”

  “布无能,不能守住长安!”吕布惭愧说道。

  王宏安慰说道:“子师与奉先联手虽说诛杀董卓成功,但董卓麾下余孽众多。叟兵倒戈投敌,致使长安沦陷,非济安与奉先之罪。”

  程普点了点头,愤恨说道:“今下关键在于讨贼,诛尽关西叛将,以为王司徒报仇。”

  “今济安麾下兵马多少?”王宏问道。

  张虞沉吟了下,说道:“麾下步骑原有一万六千人,收编牛辅降卒一万两千人,今兵力共有两万八千之众。”

  闻言,王宏眉头微皱,说道:“贼兵部众十余万,济安仅凭三万兵马,恐非李、郭汜、樊稠等将之敌。然据我所知马腾、韩遂二人率兵至关中,如能得二人相助,或有取胜希望。”

  程普久受王允之恩,报仇心切,说道:“贼军兵马分属不同将校,且兵马多为老弱。君侯若愿出兵,未必不能取胜。”

  见众人欲逼张虞仓促出兵,郭图出面说道:“据兵马来报,马腾、韩遂已接受李表封,今马腾率兵将至渭北。况牛辅兵马初降,其中多为董卓旧部,易受贼人蛊惑,今时若想用兵恐需从长计议。”

  “公则所言有理!”

  张虞微微颔首,安抚众人说道:“王公之仇,虞必会报之。然今关中形势不明,暂不敢贸然用兵,容我与诸将商议应对方略。”

  吕布7亦知今形势复杂,说道:“今马腾、韩遂又与李联合,兵马不下十万之众,需先让右将军考虑一番。”

  ps:欠的一更放在明天!

第225章 急攻则合,缓攻则分

  “君侯,据斥候所报,数日以来,叛军诸将率众云集渭北。”

  赵云指着关中舆图,说道:“郭汜、张济、樊稠、马腾、李蒙、胡轸等十余名关西将校屯驻渭北诸县,张济所部已至重泉。”

  “可有兵马数目?”郭图问道。

  赵云摇了摇头,说道:“诸将少则数千,多则万余人,裹挟老弱,声势浩大,暂难知诸部详情。”

  张虞看向列席的吕布,问道:“奉先自长安而来,可知各将兵马?”

  吕布沉吟了下,说道:“董卓帐下兵马繁多,其入雒阳前,统兵两万之众。因奉先帝政令,董卓率五千义从骑屯河东,此五千兵马便是为董卓入京之依仗。”

  “自入雒阳之后,董卓兼并丁原、何进、董重所属兵马,兵力多达两三万之众。关东义士起兵,董卓招募兵马,兵马多达五万,董卓以数万兵马以据联军多时。”

  “及迁都长安,皇甫义真麾下三万兵马,京兆尹盖勋兵马万人,悉数收归董卓所用,至此董卓兵马高达十万之众。之后董卓留兵三万于关中,遣征李、郭诸将率兵数万征朱,并让诸将驻守险要。”

  顿了顿,吕布说道:“故以布观之,叛军兵马不下七八万,若加上马、韩二部,敌军至少在十万之数。若算上裹挟民夫之卒,数目则是难以统计。”

  董卓能入主雒阳成功,与皇甫嵩纵容的态度有关。董卓被调往并州时,皇甫嵩手握三万多边军。即便董卓以小博大,掌握了雒阳禁军,皇甫嵩的兵力亦是不弱于董卓。

  张虞率兵占据上党时,曾经收到盖勋的来信,盖勋在信中便有意联合皇甫嵩的三万兵马,加上他万人步骑,以及张虞的兵马,从关中起兵讨董。

  然计划之所以功亏一篑,在于皇甫嵩放弃了兵权,受董卓之命征召入朝,盖勋因帐下兵弱,不得已放弃起兵计划,遂在朝中抑郁而亡。

  皇甫嵩在关西军中的威望仅次于董卓,莫看关西叛军以为董卓报仇为名,反攻长安城。然在叛军的清算中,带兵诛杀董卓全族的皇甫嵩不仅没有受到惩处,反而被关西诸将推选为太尉。

  故若仔细深究,关西叛军中至少半数是皇甫嵩的门生故吏。而王允不信任皇甫嵩,不敢让他统兵,并非王允多疑,而是皇甫嵩真有可能成为董卓第二。

  程普眉头大皱,说道:“叛军有十余万之众,而君侯可用之兵仅两万余人,敌我兵力悬殊太大了。普前些日所言多有纰漏,险些误导君侯。”

  张虞倒不在意,说道:“叛军十余万人,可堪为精锐者,仅雒阳禁军一、两万人,关西军三、四万人,合计仅五、六万之众。余者半数为裹挟老弱,难堪大任,以老弱称之并不为过!”

  说着,张虞看向吕布,问道:“奉先,我军将士与叛军精锐相比,能否一战?”

  “实话实说!”

  “诺!”

  吕布沉吟了下,说道:“不瞒君侯,君侯帐下军士健壮、兵甲坚固,是为当世之强军。然关西叛军本为朝廷中军,且与陇西叛军厮杀多年,君侯兵马与之相较,能战者或仅万人。”

  之前有言,关西叛军的前身乃朝廷用于平叛的关西边军,及雒阳的禁卫军。其兵马之雄壮,将士之骁勇,远超寻常郡国兵。

  张虞帐下兵马其实就是从并州郡兵中拣选出来的精锐,能有叛军兵马的战斗力已是勉强,指望比叛军能打,那几乎是不可能之事。

  闻言,张虞沉默不语,陷入了思索当中。

  见状,辛毗面露忧虑,说道:“君侯帐下三军兵马为拣选郡兵之精壮,今与叛军相比,骁勇或有所不及,数目亦不及叛军之众,故以毗之见当下不宜用兵。”

  张辽点了点头,担忧说道:“我军尚有万余降卒,今下虽说暂安,但若与叛军交手,恐降卒会有所反复。故不如暂先安抚河东,整顿并州兵马,日后再图关中。”

  张虞驻足于舆图前,问道:“子衡、公则有何见解?”

  吕范沉吟良久,说道:“叛军杀王公以挟天子,天下义士无不为之愤恨。凭君侯一己之力不足以破贼,故不如传檄天下,共邀天下义士起兵,如幽州刘伯安、荆州袁公路、冀州公孙伯、徐州陶公祖。”

  “况车骑将军朱屯兵荥阳,今君侯振臂一呼,以上诸公莫敢不从。是时,君侯登台会盟,发兵讨贼。待迎天子,光复旧都,君侯名望将威震海内!”

首节上一节177/20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