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汉昭唐 第159节

  闻言,吕范似乎想起什么,说道:“君侯,范都督兵马入赵国时,曾听闻乡人言,旧尚书卢植隐居于幽州上谷郡。君侯若欲推崇名士人,以招揽河北士民,何不如遣人迎卢公于晋阳。”

  “卢公竟隐居于上谷?”

  张虞拍腿而笑,说道:“卢公官位虽说不高,但却为海内大儒。今若迎之,则河北士林皆望卢公。”

  东汉末年能称得上大儒的人不多,仅有董卓麾下的蔡邕,避难于北海的郑玄,以及在张邈麾下的边让。而卢植虽不如郑玄通晓古今经学,也不及蔡邕长于文学。但卢植性情刚直,尤受士人称赞。

  “快!”

  张虞握住吕范的手,说道:“子衡,你速携重礼,驱车前往上谷,为我迎卢公于晋阳,请他为我教化并州士民。”

  “来人,速知会钟繇,让他于汾水东岸修建学乡,专候卢公居住。”

  “诺!”

  侍从快步退下,而吕范却迟疑了下,说道:“卢公隐居上谷,若不愿迁居晋阳怎办?”

  张虞沉吟少许,说道:“可向卢公言,我与王司徒有同讨董卓之念,今请他至晋阳!”

  吕范神情了然,说道:“范必不负君侯期望!”

  “劳子衡为我奔波!”张虞说道。

  迎大儒于州郡的作用隐晦,短期内看不出功效,明面上还要厚待,可以说是吃力不讨好的活。

  但大儒作为吉祥物,有一点可以肯定,或多或少能为张虞吸引人才,还能为张虞抬高名望。而今并州现状,除了缺人,便就是缺人。

  曹操入兖州时,初为军阀的他,因不忍边让的讥讽,遂愤杀大儒边让。而曹操虽发泄了心中羞辱之恨,却也变相逼反了张邈与陈宫。

  及曹操拥立天子于许昌之后,经历兖州之变的曹操在政治上成熟了许多。如孔融入朝之后,虽经常诽谤他,但曹操为了大业,硬生生隐忍十年。直到曹操兵败赤壁之后,为了扫清篡位前的障碍,才杀了孔融。

  而张虞不可能犯曹操之失,公孙瓒视若无睹的卢植,他今非迎至晋阳不可,以来拔高他的形象。

  刚送走吕范后,郭图前来禀报。

  “君侯,荀谌奉袁绍之命,今前来拜见!”

  “请!”

  张虞调整了精神面貌,再去见熟人。自入冀州以来,他可是三天两头见人,实在是心累不已。

  很快,荀谌在侍从的指引下,趋步前来拜见张虞。

  张虞笑容相迎,说道:“袁车骑受任冀州牧,虞尚未遣人恭贺。而荀君便前来拜会,不知所谓何事?”

  荀谌作揖行礼,说道:“昔袁车骑与君侯盟约,言君侯出兵击冀州,待冀州被袁君所取,则授君与河内郡。今冀州已下,袁车骑不敢忘旧时诺言,欲授河内郡于君。”

  “哦?”

  张虞饶有兴趣,说道:“我闻王匡尚屯兵于朝歌,不知车骑欲如何将河内郡于我。莫非让我与王匡打上一仗,若我胜则我取河内,我若兵败则河北仍归王匡?”

  “非也!”

  荀谌神情不变,说道:“我主已让王匡前往泰山郡募兵,今河内暂无人督管,君侯可率兵入河内。至于王匡官职,我主另有表奏。”

  王匡部曲在讨董之役中被打得精光,在董卓西走入长安后,袁绍为了给张虞腾地,干脆让王匡回泰山郡募兵。今河内无大军督管,张虞率兵入主,便能生米煮成熟饭,代替王匡成为新的河内郡守。

  张虞笑眯眯,说道:“多谢君前来相告,我今便派人前往接管河内。”

  “那常山郡呢?”

  见张虞不谈常山郡,荀谌赶忙说道:“君侯今已迁走数万河北百姓,不知何时将常山郡交于我主。”

  张虞摆了摆手,说道:“大司马表平难中郎将张燕为常山太守,今常山郡我已交于张燕,袁君可向他索要!”

  

  “什么?”

  见张虞出尔反尔,荀谌脑门嗡嗡,说道:“张燕为黑山贼寇,今怎能将常山交于张燕?”

  张虞反问道:“天下之州郡皆为汉土,朝廷委张燕为常山太守,我怎能不与?”

  “况先帝早已册封张燕为平难中郎将,督理黑山民事,如州郡之事。”

  张燕的洗白之路从汉灵帝时期便开始,其被汉灵帝授予领河北诸山谷事。每年向朝廷派计吏,提供微薄的赋税,以及户籍名册,为此朝廷给予张燕表奏孝廉的权利。

  荀谌当下欲哭无泪,张虞将常山郡问题推于张燕,明摆着就是不想如之前约定那般,将常山郡交于袁绍。

  为了能要回常山郡,荀谌垂死挣扎,说道:“君侯,我主不违誓言,将河内郡予君,今君侯怎能违约?若让河内士人得知,岂不有损君侯声望!”

  张虞故作沉吟,说道:“我无意毁约,仅是朝廷所任命,以及张燕为大司马所表之故,虞不敢不从。为全盟约,我愿将赵国四县交与袁车骑。”

  说着,张虞沉声说道:“荀君可回禀袁车骑,我张虞此番绝不侵占冀州一城。若袁车骑欲取常山郡,可向张燕讨要。”

  荀谌脸色难看,张虞这番话没有任何毛病。张虞将常山郡交于张燕,并将赵国四县给袁绍,他今下真就没占领任何河北城池。

  且当初双方约定时,仅约明待袁绍下冀州,张虞交还冀州郡县,而袁绍以河内郡为酬,而如今张虞确实也做到这一点。

  张虞虽说没有违背约定,但明眼人都知道张虞是在忽悠他们!

  在张虞、荀谌二人谈话间,侍从轻声入内,凑到张虞身侧禀告。

  “君侯,公孙瓒遣刘备为使,今在外头等候。”

  张虞瞧了眼荀谌,故意问道:“刘备为大司马使者,还是公孙瓒使者?”

  “为公孙瓒使者!”

  侍从说道:“且来使刘备自称与君侯有旧,今在外头等候。”

  见公孙瓒亦派使者前来,荀谌当即冷静下来。眼下最大的敌人,不是张虞,而是屯兵于安平郡的公孙瓒。

  若他此番强求常山,与张虞撕破脸,岂不是将张虞推向公孙瓒!

  张虞似乎有意为难荀谌,问道:“我今当见刘备乎?”

  荀谌长吐了浊气,拱手说道:“见刘备为君侯私事,然谌以为公孙瓒勇而寡智,贪得无厌。而观我主不改盟约,将河内郡让于君侯。”

  说着,荀谌得体说道:“今常山郡既被张燕所取,那便请君侯交割赵四县,以便谌回禀袁车骑。”

  见荀谌不卑不亢,张虞暗自点头,颇是欣赏荀谌。

  “公则,与友若交割赵四县。”张虞吩咐道。

  “诺!”

第201章 二见玄德,表太守

  “玄德!”

  “君侯!”

  得见许久未曾见面的刘备,张虞从榻上起身,上前握住刘备的手臂,笑道:“自雒阳一别,玄德愈发俊朗,今下安好?”

  不知张虞热情真假,刘备言举谨慎,笑道:“君侯坐据并州,威震河朔,好生威武,令备自愧不如!”

  “坐!”

  在招呼刘备之时,张虞顺势关注到刘备身后的两名壮汉,一人髯须过胸,一人皮肤黝黑,体格皆是高大,身形魁梧异常。

  “玄德左右?”

  见张虞关注到自家兄弟,刘备当即介绍道:“回君侯,二人非备随从,实乃备之手足。髯须长者,为关羽,字云长,河东解县人,为备二弟;另一人,则为张飞,字翼德,与备为同郡子弟,为备三弟。”

  “拜见君侯!”

  “好壮士!”

  见到闻名于后世的关、张二人,张虞不禁点头,说道:“能让玄德引为手足,必非凡夫俗子。今落座于席,不必拘礼。”

  说着,张虞看向许褚,说道:“仲康端些酒肉上来!”

  “诺!”许褚拱手应道。

  刘备见许褚腰围宽大,体格魁梧,问道:“君侯帐下猛将众多,不知此猛士姓名?”

  “许褚,沛郡谯县人,昔出兵讨黄巾时,征辟为吏。我观其武力出众,性情沉稳,今便拜为校尉!”张虞不以为意,说道。

  “君侯不仅善用兵,今更善任人!”刘备捧场道。

  张虞坐回榻上,顺势问道:“大将军秉政时,玄德出京募兵,一别多年无音讯,今怎在公孙瓒麾下效力?”

  刘备微叹了口气,说道:“此事说来话长,备募兵途中破贼,被拜为下密丞。之后曹操起义兵,来书信相招,言同讨国贼董卓,备舍官而投。至酸枣会盟时,诸部每日起宴饮酒,无意出兵讨贼之念。备大失所望,遂……。”

  刘备倒不隐瞒,将他离开雒阳之后的历程,一一告诉张虞。

  张虞不禁而叹,说道:“天下崩乱,关东兼并郡国,黄巾贼人复起,玄德奔走流离。今至孙奋武帐下任职,能照料乡梓,倒是不错!”

  张虞本以为刘备仅在徐州前后颠沛流离,不曾想刘备从雒阳之后便颠沛流离。然观其所为无不是想干番事业,然因各种缘故,一直干不成事业。

  刘备拱手说道:“实不相瞒,备今前来拜见君侯,实奉孙奋武之命交好君侯,望君侯能与我幽州携手,共灭袁绍,分山东缘郡之土,辅刘公以济大事,平河北之兵乱。”

  公孙瓒作为刘虞属下,其为了能让幽州兵民支持他,其以‘辅佐刘虞,兴平汉室’为口号讨贼,与张虞所为近似。

  张虞沉吟少许,说道:“玄德,我闻孙奋武于幽州所为,与刘公之意多有违背。我今若助孙奋武,当是让刘公与恶虎为伴。况袁绍为讨董元勋,孙奋武若与袁绍征伐,岂不让董卓得意?”

  听出张虞无意助公孙瓒之意,刘备微微蹙眉,说道:“君侯莫非欲助袁绍?”

  张虞摇了摇头,说道:“我无意助公孙伯,亦无意助袁本初,我更无意据冀州城邑。我今之所愿,唯望孙、袁二君息戈,携手共讨董卓。”

  “君侯既言讨董,为何不在关东诸雄起兵时,率兵讨董乎?”闷声喝酒的关羽忽然说道。

  “大胆!”许褚按剑在手,呵斥道。

  “云长!”

  刘备瞪了眼莽撞开口的关羽,不满说道:“速向君侯请罪!”

  “无事!”

  张虞挥了挥手,示意刘备不用芥蒂。

  “云长问我为何不讨董?”

  张虞笑眯眯问道:“我试问云长,大司马讨董否?益州牧刘焉讨董否?关东诸雄灭董否?”

  闻言,关羽顿时语塞,拱手致歉道:“羽出口妄言,望请君侯见谅!”

  “不知者不为罪!”

  张虞沉吟少许,说道:“关东诸雄名托讨董,实则多为自己图利。况我自有讨董方略,故无意与袁绍等人联合讨董。”

  “哦?”

  刘备精神振奋,问道:“敢问君侯讨董,兴平汉室之策?”

  张虞笑着摇头,说道:“今时机未至,虞不好向玄德透露机密。待时机成熟,我便与大司马携手讨贼,届时玄德自知尔!”

  见张虞无意透露,刘备不好过多询问。为了完成公孙瓒的任务,刘备思虑良久,问道:“不知君侯今下有何打算?”

  张虞考虑了下,说道:“不瞒玄德,黑山张燕被朝廷命为常山太守,我已将常山郡交于他。而我无意侵据冀州领土,不日将率部回兵。”

  见张虞真无意插手冀州事务,刘备满脑子的疑惑。他不懂张虞为何辛苦出兵冀州,不占据冀州郡县,仅仅迁徙些百姓入并州。毕竟以冀州殷实的户籍来说,占据冀州郡县,岂不比迁徙百姓来得更划算。

  莫非如张虞所言,他之所愿真是希望河北太平?

  张虞的所谋之事,让刘备有些琢磨不透,同时刘备更看不透张虞为人。

  在张虞与刘备谈话间,郭图趋步入堂,本欲汇报事项,但看了眼刘备,便又止嘴不语。

  张虞神情不变,问道:“玄德为我旧友,不知公则有何要事上报?”

首节上一节159/20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