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汉昭唐 第134节

  “诺!”侍从快步退下。

  待帐中无人,呼厨泉说道:“兄长,张虞真能为你我复国?”

  于夫罗微叹了声,说道:“郭泰一心东行,欲与黑山军联合。今纵并州诸雄,除张虞有意且有能力,能为你我复国外,余者皆非可信之人。”

  “有三妹嫁与张虞,日后张虞若想反悔,张虞顾忌三妹颜面,亦不敢毁约。且张虞若想成事,匈奴诸部倾力可出兵两万余众,足以为他助力。”

  于夫罗之所以强制让阿剌海的地位不能低于王霁,算是考虑到很多事。除了心疼自家三妹外,更考虑到妻妾的身份不同,阿剌海有类正妻那般地位,其所讲之话的分量不一样。

  “希望张虞信守诺言!”呼厨泉说道:“若他毁约,我必让张虞后悔。”

  呼厨泉倒是小觑张虞了,对张虞来说匈奴属于必须要掌握的力量,故必然会帮于夫罗复国。

  但至于以什么形式复国,则就要张虞做主了!

  在于夫罗兄弟商量明日布置之时,郭泰同意会战的信件送至汉军营寨。

  天明,大战一触即发!

第166章 大破白波,徐公明降

  二十八日清晨,天高云淡,万里晴朗,正宜两军厮杀。

  白波军、匈奴二军营门大开,诸军鱼贯而出,至河谷宽敞地带列阵。

  见白波军没用曹刿那种把戏,张虞也毫不犹豫,直接下令兵马尽出,列阵迎战!

  郭泰、于夫罗合兵约计一万三千人,因河谷狭窄之故,在河谷中摆出横阵,中央为精锐步卒,左翼的山岭与河谷交汇地带交由匈奴骑兵坐镇,典型的步骑混合军阵。

  而张虞所率的四千五百人与白波贼的方阵类似,高顺所率的陷阵左营千人居前,张辽所率的甲骑与步卒并进。

  上午巳时(10点),张虞策马登上丘坡,俯视两军战场。

  见到白波军列出与自己类似的步骑混合战术,张虞心中不由了然。

  在东汉末年这一节点,因汉军与羌人长达百余年的作战,随着冲击骑兵的发展,步骑混合战术已是诸多北方将领的拿手好戏。

  而步骑混合军阵为何能广泛流传,其根本在于步卒已发展到极致,而骑卒的冲击战术在快速迭代,尤其是己方骑卒一旦击溃对方骑卒,骑卒配合步卒的冲击,能对敌军部队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至于如何击败步骑混合军阵,方法倒是不少,如依靠地形、车阵、弓弩、骑兵等物。

  然除以上方法外,还有一种方法,能击败混合军阵,即学张虞招数,蛊惑一军倒戈,从而改变战场局势。

  张虞信心满满,吩咐左右道:“击鼓,进军!”

  “诺!”

  昂扬的战鼓声很快在河谷里响起,充当先锋的陷阵左营披重甲上前,许褚的右营军士紧随其后,间隔三十步。而在军阵的右侧,张辽所率的甲骑百名策马持槊徐行。

  鼓声频响,旌旗前指,长枪如林,甲盾如墙。今伴随着太阳的渐渐升高,白波与度辽二军在河谷中不断接近。今下从天空往下望去,河谷中黑压压一片,军士如蚂蚁般渺小。

  韩暹所率的白波贼在行军中叫骂不停,好似在为自己壮胆子。而相比贼军,高顺所统的甲士寂静了许多,众持弓矛,行进严整,除了金鼓、脚步声外,并无余者杂音。

  在高顺的示意下,各队军官巡行于阵中,高声喊道:“贼军要掠上党,抢咱娘们、占咱田宅,你们答应不?”

  “不答应!”汉卒齐声吼道。

  “今君侯有令,冲杀入贼阵者,皆有钱粮赏赐。若斩首立功者,依功赐田宅!”

  忽然,营中一人大喊道:“能赏媳妇吗?”

  “没出息!”

  军司马大笑道:“入了陷阵营,还怕没媳妇。你若能斩贼,休说娶妻,汉女、胡妇任你选!”

  “哈哈!”

  一阵哄笑,冲淡了战前凝重的气氛。

  继而,军司马很快变脸,大声说道:“然今日若逃,休怪某刀下无情。”

  “杀贼者赏,后退者斩!”

  “杀贼!”

  陷阵营甲士纷纷高声怒吼,士气愈发高涨。

  针对陷阵营及重骑的军士,张虞所制定的制度极其严苛,斩首立功不用多谈,可以升官赏田。但若是逃亡,斩首不用多说,家中田宅收回,妻儿罚为奴隶。可以说天堂与地狱尽在士卒们的一念之间。

  “嗖!”

  少顷,见白波贼临阵而进,陷阵营的甲士毫不退让,将手中的弓弩倾泻而出,贼兵纵有大盾守护,依旧有不少兵卒受伤。

  及近二十步,汉军队列中冒出一队弓弩手,掐着关键节点,抵近爆射一波箭矢。将冲锋在前的贼兵削平一波,之后陷阵营甲士大吼一声,矛阵如潮水上涌。

  “杀!”

  趁着贼兵遭弓弩打击,陷阵营甲士迈过倒地的白波贼尸体,硬用大盾顶开贼兵军阵,后续汉卒因身披重甲,顾不上随时会刺来的长矛,手持长矛卯着劲往前冲杀。

  列阵厮杀,人挨着人,矛对着长矛,毫无花巧武艺施展的空间,二者比拼不过是勇武和意志,以及上天给予的幸运。而在意志上,相比以劫掠为生的白波贼,保卫家资的陷阵甲士绝对胜过一筹。

  一时间,在白波军中以骁勇出名的韩暹,其所率的兵马被汉军压着打,军阵不断后退,有岌岌可危的势头。

  郭泰在高丘上,望着战场上的交手,神情顿变不少。他知道张虞麾下有强兵,但这般军士,却也是少见,比牛辅所率的西军似乎要强上一筹。

  白波贼的前阵已被陷阵营击散,而今韩暹已亲自带队冲杀,才勉强撑住高顺的攻势。

  高地上,郭泰对张虞忌惮不已,幸亏自己拉上匈奴骑,以及提前派出徐晃伏击。若无后手,怕不是自己所部会兵败张虞之手。

  左翼上,于夫罗目不转睛地盯着双方的交锋。

  他看得出来,白波贼兵虽个体剽悍,但整体战斗力比不上汉军。汉军所派出的甲士不仅装备精良,且战斗意志还高,几乎是在悍不畏死地冲杀。

  “张虞能成事!”

  于夫罗喃喃说道:“今下倒是可助他一臂之力!”

  显然于夫罗虽然答应张虞在战场上倒戈,但不代表于夫罗会一心相助张虞。若张虞帐下士兵不可用,非白波军的对手,于夫罗有必要舍强而扶弱吗?

  “升蓝旗!”于夫罗吩咐道。

  “诺!”

  很快,一顶蓝旗从匈奴骑队中升起。

  见状,张辽挽住缰绳,持槊高吼:“随我破阵!”

  “诺!”

  三角红旗飘扬,沉闷的号角声响起。

  “!”

  蓄势待发的百名具装甲骑徐徐加速,朝着匈奴骑队冲杀而去。

  与此同时,于夫罗所统的匈奴骑队没有迎上冲锋,而是忽然调整方向,朝着白波贼的侧翼进行骑射。

  “啊!”

  没想到匈奴骑兵会反水,侧翼的白波贼兵在箭雨的倾泻下,先是一阵哀嚎声,继而传出一阵咒骂声,似乎在谩骂匈奴骑兵的倒戈。

  在匈奴骑的箭雨打击下,白波军的侧翼军士发生骚乱,并开始向后逃亡。

  “我军败了!”

  

  “兄弟们快逃!”

  呼厨泉率百余骑在白波军的后部奔驰,散播前方兵败的消息,让白波贼兵多有惶恐,在呼厨泉的忽悠下,斗志不够顽强的贼兵一哄而散。

  军中的骚乱,郭泰顿时有所察觉,望着混乱的侧翼,不断伏倒的旌旗,让郭泰的心直入谷底。

  败卒踉跄到郭泰跟前,喊道:“神使,匈奴骑反水了,不仅放汉军的重骑入阵,还随汉骑冲杀我军。”

  闻言,郭泰气急攻心,只觉得眼前一黑,几近摔倒,左右众人扶住。

  “匈奴骑倒戈,我军将败,快护着神使离开!”有人着急道。

  郭泰拽着左右的臂膀,怒骂道:“胡狗果不可信!”

  众人顾不上郭泰的发泄怒骂,七手八脚将他扶上马,护卫其而逃。

  郭泰败逃之际,白波军的侧翼在张辽的突袭下,已经完全崩溃;后阵受谣言影响,以及匈奴骑的打击下,纷纷沿着河谷而逃。

  “……”

  侧翼军阵被张辽所率甲骑所破,柯比、什翼率云中骑如狼群般一拥而上,用手中的箭射杀,以及挥舞手中的刀砍杀白波贼。

  今下本就被陷阵营甲士冲得站不住脚的韩暹所部,见中军大乱,并得知匈奴兵倒戈的消息,其部军士已知是役必败,没有了任何抵抗的心思。而韩暹见形势不妙,当即率亲信而逃,留下前头拼死顽抗的手下。

  高丘上,张虞望着溃逃的白波军,不禁大笑说道:“步骑并击,匈奴倒戈,白波必败。下令让许褚、孟宁之二部追击白波贼,高顺整顿兵马。”

  “诺!”

  见机,钟繇拱手说道:“君侯,昨夜左贤王来禀,言敌将徐晃率伏兵绕后侧击,今为防万一,还需多留兵马于左右。”

  张虞手扶腰带,笑道:“让张丰陪孙资持旗前去招降徐晃,言今郭泰已败,让他速速率兵归降。”

  “诺!”

  是役之前,孙资得知徐晃在白波军麾下效力,特意在张虞出征前请命随行,张虞遂带上孙资。

  至于为何没在战前劝降徐晃,其原因很简单,张虞已让于夫罗倒戈,故没有联络曾救出郭泰的徐晃。

  在白波贼溃败之际,徐晃所率的伏兵才慢吞吞出现在河谷另一侧。

  “校尉,大军败了!”侍从脚步慌乱而来,惊恐道:“匈奴兵倒戈,兵马溃逃,汉军沿河谷追杀。”

  “什么?”

  徐晃神色大变,脸上布满了惊骇与惶恐之色。其为郭泰兵败而惶恐,为张虞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击溃白波贼而震惊。

  “今下怎么办?”侍从问道。

  徐晃紧攥着剑柄,手心充满了汗水。他之前虽有意回到汉军序列,但今大军兵败,他反而紧张。

  担心投降汉军,是否能得到重用,担心部下是否愿意随他投降,亦担心他留在营寨里的家眷。

  “大军兵败,我军已无侧击必要,眼下要不逃吧!”副将惶恐道。

  “我军能逃到哪去?”徐晃问道。

  “那怎么办?”副将问道。

  徐晃沉吟了下,说道:“要不顺势归降汉军!”

  “但恐汉军不纳!”副将说道。

  不待徐晃开口,却闻侍从快步而来,说道:“校尉,汉军来人自称孙资,为校尉友人。”

  徐晃大喜不已,说道:“孙资乃我故人,今下奉命前来,必是为招降我军!”

第167章 降俘众多,封赏难事

  郭泰乘骑而逃,然汉骑始终在身后挥之不去。

  箭矢的破空声嗖嗖作响,仿佛那催命的魔音,吓得郭泰缩紧脑袋,不敢回头去看。

  云中骑如跗骨之蛆般追击不停,从河谷追到沁水东岸,再从东岸涉水至西岸,让他都无法停下整兵。

首节上一节134/20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