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承明 第325节

  朱鸣凤笑着回道。

  李经听后则看了看叶应骢、林希元等四位同行的文官。

  叶应骢这时笑了笑说道:“千户只管去,既然是两浙士民对陛下的心意,此乃子民献心意于君父的忠孝之敬,自然算不得贿赂,于公事无碍,我等也断不敢在这事上污蔑千户,阻挠两浙士民一片孝心。”

  “没错,千户不必有疑虑,我们不会连这点大体都不懂。”

  林希元也跟着说道。

  御史郑本公则也点头说:“是啊,千户是代陛下收子民之礼,不算受贿,即便有科道要奏,我也会为千户如实陈奏的。”

  给事中解一贯跟着颔首:“我也一样,这是好事,说明民心归顺,更说明两浙士民是知道忠君孝父的。”

  “那好!”

  “我就跟廉访走一趟。”

  李经因而答应了下来。

  朱鸣凤微微一笑。

  他们自然都清楚,这说是为皇帝送礼,其实是向李经行贿。

  因为李经完全可以从中贪墨。

  至于贪墨多少,一来看他胆子多大,二来看皇帝舍得多少。

  总之。

  让朱鸣凤高兴的是,李经答应了,另外四名文官也同意李经去,且表态不会在这件事上计较。

  这让朱鸣凤明白,李经是愿意与他们一起斗倒朱纨,而另外四名京里来的文官也是支持他们的。

  朱鸣凤在让李经看了两浙缙绅送的厚礼后就收了下来。

  而朱鸣凤也在接下来以奉钦差之命的名义,将百户潘丁苟传到了按察司衙门,让其接受讯问。

  接着。

  朱鸣凤也将叶应骢等请到了按察司衙门。

  而在讯问潘丁苟之前,朱鸣凤特地在后厅问起叶应骢等钦差:“诸位钦差是自己讯问,还是让他人代问。”

  “旨意是让我们调查,没让我们亲问。”

  “所以这事还是由廉访来问毕竟好,身为一省按察,自然有权问本省百官诸行状。”

  叶应骢将自己同林希元等商量好的决定告知给了朱鸣凤。

  林希元也跟着说道:“没错,我们到时候只隔着屏风在后厅听,你在前面问,这样最好,我们直接审问,并不妥当。”

  朱鸣凤知道他们这是怕直接激怒了水师的人,便点头道:“行!”

  但接着。

  朱鸣凤又问着叶应骢等人:“诸位钦差可要鄙人怎么问?”

  “陛下走之前,传口谕给我们,让我们认认真真调查,所以廉访只需秉公而问即可。”

  叶应骢回道。

  朱鸣凤想了想,笑着问道:“真秉公而问?”

  “是的!”

  叶应骢回了一句,其余四人皆跟着颔首。

  于是。

  朱鸣凤就去了前厅。

  而叶应骢等五位钦差则坐在了隔着屏风的后厅。

  朱鸣凤在前厅看着潘丁苟,问道:“本官现在是代诸位钦差问你,你可受朱纨指示,滥杀无辜?”

  “朱佥宪没有让我们滥杀无辜!”

  潘丁苟回道。

  朱鸣凤沉声又问道:“可有证据?”

  潘丁苟颔首:“有!”

  说着。

  潘丁苟就把一应罪状拿了出来:“我们杀的所有人都留有罪状,这是我们刚杀的一批走私犯罪状,有人证证词,还有登记的赃物账簿。”

  朱鸣凤让人把罪状拿了来。

  然后,他就拿着这些罪状到了后厅,对叶应骢等说:“诸位钦差,既然要秉公而问,那这些罪状就留不得,需烧掉!”

  叶应骢则把朱鸣凤手里的罪状夺了来,一边看着一边问:“为什么要烧掉?”

  朱鸣凤大惊,忙凑过来低声问道:“不是要秉公而问吗?”

  “是秉公而问!”

  “正因为秉公而问,才不应该烧掉!”

  叶应骢回道。

  朱鸣凤越发不理解:“我不明白!”

  “廉访到底是不明白何为秉公而问,还是不明白我们为什么没有按照你们的意思来?”

  林希元这时问了一句。

第313章 嘉靖圣威,让清流不寒而栗!

  古色古香的后厅内,在林希声这么问后,突然沉寂了下来。

  “都有!”

  而过了一会儿。

  惊讶至极的朱鸣凤就看着林希元,大着胆子回了这两个字。

  随后。

  朱鸣凤就走到众钦差中间来,而摊手问着这些钦差:“诸位钦差所说的‘秉公而问’的‘公’难道不是指‘公论’吗?”

  “是公正,非公论!”

  “我们说的‘秉公而论’是这个意思!”

  叶应骢这时已经将罪状看完,且递给了林希元,而他自己则端起茶来,纠正了朱鸣凤对“秉公而问”的错误理解。

  林希元则低首一边看着罪状一边回道:“没错!身为君子,自当求公正才能对得起朝廷,对得起社稷苍生!”

  “廉访以为然否?”

  御史郑本公在林希元说完后,还笑着问了朱鸣凤一句。

  朱鸣凤颔首。

  他也只能颔首,且说:“理应如此。”

  但他脸色却变得十分难看。

  但接着。

  朱鸣凤还是不得不拱手作揖道:“承蒙诸位指教。”

  说后。

  朱鸣凤就主动问向这些人:“这么说,也不用刑了?”

  他准备打算在让钦差们烧了潘丁苟提供的罪状后,就建议对潘丁苟用刑,逼其承认他有受朱纨指示,而杀良冒功的。

  但是,现在这些钦差表现出了不一样的态度,他也就不得不多问了一句。

  “用什么刑?”

  “用刑得出来的供词,还算公正吗?!”

  给事中解一贯这时神色严肃地问起朱鸣凤来。

  朱鸣凤听后点头,随即又看向李经:“李千户,既然是这样,你为何要收下礼单啊?”

  “你们不是说是给陛下的吗?”

  “这我能不收吗?”

  李经摊手笑问道。

  朱鸣凤:“……”

  但也因此。

  朱鸣凤越发不理解,而再次拱手,扬声问道:“诸位能不能说说,这到底是为什么?”

  “没为什么。”

  “有些事,廉访装不知道为好。”

  叶应骢这时回了起来,且也叹了一口气。

  林希元也跟着叹息说:“是啊,你们想扳倒的人,得朝廷愿意他倒,才能扳倒;你们不想扳倒的人,朝廷要让他倒,你们也保不了!”

  “别说你们保不了,我们也保不了。”

  郑本公这时也苦笑着回了一句。

  解一贯则掸袖起身:“说这些做什么,秉公而办就是了!廉访如果真要逼着我们颠倒黑白,大可用你们的各种手段,但只是,我把丑话说在前头,只要你们这样做了,如果我们又没有被你们整死,那就别怪我们上本参你!”

  “不敢!”

  朱鸣凤忙回了一句。

  最后。

  因为叶应骢等钦差执意要按实情调查,结果就调查到没有朱纨诬良为寇、杀良冒功的罪证,且以此联名题本上了六百里加急的本。

  而这个结果,自然是让谢豆这些两浙缙绅非常失望。

  “他们这样做,只能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上面有通天的人给他们打了招呼,要他们必须保住朱纨!”

  朱鸣凤在对谢豆等两浙说起此事后,就也替他们分析起原因来。

  雕梁画栋的谢家大堂内。

  谢豆听后切齿言道:“那这个给朱纨撑腰的人到底是谁,总不会是王鏊吧?”

  “没准就是他!”

  朱鸣凤回道。

  谢豆把手一挥,在房间里踱着步,一脸失望至极地说道:“是不是他也不重要了,反正事实就是,朱纨倒不了,严加禁海的事停不了!”

  “正是!”

  “现在看来,朝廷是有意让朱纨严加禁海。”

首节上一节325/4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