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承明 第167节

  昔日的各种遗憾与愤懑,对他而言,在这一刻,已经一扫而空。

  他此刻只全身心的沉浸在了去内廷赐宴上面见天子的幸福感中。

  这次重新选驸马,是黄锦负责领导内官监选。

  内官监也未敢再有什么别的心思。

  所以,选上来的驸马皆是少年俊才,虽然气质各有不同,或伟岸挺拔,或温文尔雅,但皆知礼谦和,也都对天家忠心耿耿与怀敬于心。

  因而,不只是沈学礼,其他候选驸马也都在这时怀着忐忑不安的心。

  而沈学礼则是更为明显。

  “昭圣皇太后到!”

  “章圣皇太后到!”

  “庄肃皇后到!”

  “陛下驾到!”

  当太监的声音传来时,他就仿佛顿时被钉住在原地一般,而心乱如麻。

  嘉靖元年三月的时候,朱厚已上太后张氏尊号为昭圣皇太后,上太后蒋氏的尊号为章圣皇太后,而皇后夏氏的尊号则仍按在追尊正德时的尊号称呼,即庄肃皇后,而跟将来他自己立的皇后相区别。

  不多时。

  沈学礼就看见了进殿的朱厚。

  这让他顿时有种沐浴在阳光下的感觉。

  进入大殿的朱厚,对于他而言,真的像是一轮初升的红日!

  让人仰慕!

  让他觉得其出现,会给大地带来勃勃生机!

  尤其是那双如浩瀚星空一样璀璨而神秘的眼眸,睥睨向沈学礼时,让他想到了这位帝王继位甫一旬,就救了数十万流民,甫一年就整顿了盐利,开了恩科,到如今更是开始直面黄册制度存在的巨大缺陷,坦率承认国朝财政上的重大问题的事。

  这让沈学礼怎能不承认眼前这位帝王会如新生的太阳一样,扫尽他以前看到的一切黑暗?

  所以,沈学礼同其他待选驸马一起虔诚的跪了下来。

  而他的双眼也不争气地再次盈满了泪水。

  因为这位让他神往已久的帝王,真的出现在了他面前,他也终于得以在这位帝王面前行礼。

  只是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更想娶的是君父,而不是公主。

  不过……

  对于沈学礼而言,他现在倒是坚信,天子既然都如此慈爱精诚、圣明勤政,堪为真正开启中兴之世的圣主仁君!那作为天子同胞姐姐的公主,定然也是贤淑端庄、美丽大方、雍容华贵的。

  自己如果能成为驸马,只能说是祖宗福泽深厚,才能有此幸运,而自己唯有感恩,才配得上皇家予自己尚公主的隆恩。

  一想到此。

  他竟越发期待可以成为驸马了,而暗自发誓,若能成为驸马,必尽心呵护公主一生!

  在这个因幸逢圣君而天下富有生机、且即将中兴的大治之世里,做一个内贤外德的皇亲国戚!

  在选驸马这方面,嘉靖朝的公主是幸福的。

  因为天子没有马虎对待此事,也因为她们所依附的皇权威严依旧没有在士权面前有所衰减,使得她们的驸马品貌不会差,不会被用来做牺牲品。

  永福公主也在永淳公主的陪同下,奉命悄悄来到了宴会后殿亲选。

  所以,她隔着一层珠帘看向了沈学礼这些人。

  她神色一开始是冷淡的。

  因为她之前对成亲的期待也早已随着第一次选驸马出现的波折而大减,让她少了许多对新生活的渴望,而恨不得最好可以永远待在母亲身边。

  但当她看到沈学礼后,她终于又一次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姐姐,可是看中了他?”

  永淳大胆地从众多正襟危坐的少年中伸手指着沈学礼,而低声问起永福公主来。

  永福公主也难得的又露出了一脸羞红之色。

第162章 降阳谋恩旨,南直士族分裂!

  朱厚也注意到了这些候选驸马的诚挚目光。

  因而,在宴会开始后,他便沉声训诫道:

  “你们都是礼部、内官监、钦天监认真甄选后的可食天家禄之子弟。”

  “朕相信你们皆是品德俱佳者,即便最终不能得尚公主,亦是千里挑一的贤才,故无论今日能不能成为天家之婿,皆当自警,不可辜负韶华,做坑家败业之事!”

  朱厚的话让沈学礼等候选驸马听得更加心潮澎湃,涌出的那股君主对国朝的爱也更加炽烈。

  因为天子说相信他们的品德俱佳,是贤才。

  这让他们自然很感动,甚至愿意用奉献生命的方式去证明君主没有错误地相信他们。

  哪怕是赐宴结束后,沈学礼都因此还难以平复激动的心情。

  但对于朱厚自己而言。

  他只是在尽量地让更多的人对服从自己的统治而已。

  所以……

  无论是对谁,他都会说上这样庄重而富有勉励的话。

  即便是他在接下来于乡试结束后幸大明实政学堂时,也是对这里的学员们说着许多勉励的话。

  但对贾士元这些大明实政学堂的学员而已,却是一种足以让他们感动地落泪的幸福。

  因为单是他出现在大明实政学堂,就让他们觉得天子不是因为怜悯他们举业入仕的不易,才给他们一个特别的恩待,而是对他们真的寄予厚望。

  而当朱厚出现在大明实政学堂的那一刻起,贾士元等士子就因为看见他的那一张年轻俊秀而沉着冷静的脸,而肃然起敬。

  他们不少人甚至感动地快要哭出声,似乎哪怕朱厚现在让他们上战场拼命,他们也不会拒绝。

  而朱厚其实还真的需要他们接下来为他去拼命。

  但朱厚需要的不是他们在战场上去为他拼命,而是去东南。

  在眼下的内政改革中。

  朱厚需要靠他们进行一场更加轰轰烈烈的改革。

  这是因为,朱厚在收到朱希周急递进京的关于东南许多地方赋役白册消失或者被毁的消息后,而已确定,进一步在局部地方进行清丈的国策已经在所难免的要进行。

  同时。

  到现在,新军威武营也已训练了四个月,眼下正分派去边镇历练,对小王子诸部进行袭扰。

  之所以是分派,而不是全部派去。

  那是因为两万规模的威武营要是全部派去边镇,不是一笔小的军费开支。

  毕竟,行军和坐营产生的军需消耗差别很大。

  操练和实战所产生的军需消耗也特别很大。

  其实……

  大多数文官反对军事扩张、反对保证天子兵强马壮,很多时候也不能完全说是出于私心。

  同样。

  历史上许多选择听从文官的皇帝,也不是说完全出于没有进取心。

  毕竟,如果不提高生产力,不做大蛋糕,大明帝国的百姓所能承担的强国成本真的有限。

  但现在的情况是,人地矛盾已经加剧到这种思想已经严重影响到帝国的自我改良,使得连中央朝廷都没有一支兵强马壮的军队压制地方势力的地步。

  这就使得朱厚财政改革都不敢大规模的改革,只敢在京畿一带清理一下庄田,在盐政上动一下。

  别看他杀的人不少,但大规模的改革并没有真正开始。

  所以,朱厚才要重建威武营,让自己手里有支可以压制天下诸势力的强军。

  然后……

  他才好不担心在南方大规模进行改革时,后院起火。

  而朱厚很想发展生产力,也很想做大蛋糕。

  只是……

  大明如今的情况是贫富差距过大,过大到影响了生产力的提升,也影响了对外开发新资源。

  由于皇帝没有强大禁军而皇权下降的缘故,使得先进技术和人才被南方大族垄断。

  而垄断往往就会导致不思进取,只追求享乐与安于现状。

  同时……

  这也会促使得利阶层只想直接用金融手段进一步掠夺小民财富,不积极于提高生产力。

  大多数小民也更加难以做到财富积累,也就无法促进平民消费市场的壮大。

  只是让奢侈消费市场日益壮大。

  什么砸千金买扬州瘦马,花万金购西湖船娘。

  市井消费看上去很繁荣,却不过是少数得利阶层的繁荣,与百姓无关,也与朝廷无关。

  好在朱厚现在终于利用士族内部矛盾和士大夫群体在思想上也出现分裂的机会,而团结拉拢了王阳明、张璁等议礼派,使得他又重建了自己的一支强大禁军。

  有了这支禁军。

  他就能进行更大规模的内部分配改革,实现不加重底层百姓的负担的情况下,增加朝廷收入。

  然后……

  朝廷就好利用这笔收入,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对外开发新资源。

  为促进生产力发展而加大公共基础建设和研发新工艺的力度。

  坦白来讲,地方士绅展开的公共基础建设跟朝廷主持的公共基础建设的力度是不一样的,对生产力的促进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而对外开发新资源,朝廷出面自然也比地方士绅出面对外开发更有力度。

  当然。

  朱厚要进行更大规模的内政改革,不是真的直接要让军队去推行。

  军队只是朱厚的暴力机构,是辅助改革的强大后盾,而真正要执行改革的是大明实政学堂和兴明书院所培养的官僚。

  所以,朱厚才建立大明实政学堂,才需要大明实政学堂的人去做这事。

  对于朱厚而言,他要的是国强民富。

  而要国强民富,他现在需要在东南完成相应改革,尤其是在南直完成相应改革。

  只有在东南完成相应改革,重新分配好利益,让朝廷增加收入,收回货币权,他才好去对外开发资源和对内发展生产力。

首节上一节167/4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