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调查这个沈学礼!有情况,随时来报。”
朱厚没有多说,只将自己写上了相应名字的一张纸递给了陆炳,然后吩咐了几句。
陆炳接过后看了一眼。
朱厚则又嘱咐说:“记住谁也别告诉,包括令尊!”
“是!”
陆炳拱手而答。
“请问老翁,国子监的沈相公可住这里?”
当日。
陆炳就着便衣离开了家,往崇教坊而来。
随着外城建造渐具规模,京师也越发的繁华起来,即便是崇教坊内,也人口滋长,商业兴盛。
陆炳以书生模样,故作闲散地一边看看这个问问那个,时不时地还选了些玩物买下,给了自己的仆从拿着。
直到来了崇教坊内后,他才向一老人打听起来。
这老人妻子靳氏代替这老人回答说:“这位沈相公是住这里,与我们是邻居。”
“那不知他现在何处?”
“应该去看郎中了,他是个鳏夫,有世传的恶疾,所以需要天天看郎中。”
这靳氏回答后,就拍着自己丈夫回了屋。
陆炳听后点头:“多谢!”
“鳏夫?”
“还有世传恶疾?这样的人,如何做殿下驸马!”
“可皇爷为何让我来打听?”
陆炳颇为不解,同时又不得不认真思考起来。
且说。
在陆炳离开后不久,朱厚就收到了王阳明请罢彭泽和许铭、以李钺代彭泽、陈九畴代许铭的奏本。
朱厚让司礼监批了红,准了他所请,且因此笑了笑。
原历史上,由于兵部尚书是彭泽。
而彭泽一味以杨廷和之命是从,所以就大肆裁减军额,节省军事开支。
巡抚许铭也为此呼应他,在甘州全力清查吃空饷的问题,改革军饷制度,强行把士兵们按照当时的粮价来定军饷,从一个月七钱变成三钱三分。
但许铭改制时正值粮食市价不高的嘉靖元年年初,所以造成士兵军饷相对降低,也就激起士兵不满,在总兵李隆等的策动下,也就闹起了兵变。
据记载。
当时,两千余甘州边军大闹巡抚衙门,要求不这样改,但许铭不愿妥协,强制要求必须这样改,也就最终造成他自己死于这场兵变,出现大明朝第一个因为兵变被杀的巡抚。
史称甘州兵变。
现在由于嘉靖元年的兵部尚书是王阳明。
许铭改革军饷的政策也就没有得到兵部同意,双方拉扯着,这事便被一直搁置到现在的嘉靖元年七月。
最终,还以许铭的被罢职落下帷幕。
一场兵变也就得以避免。
朱厚对此也是颇感欣慰的。
而等朱厚为此事欣慰不已时,陆炳也在当晚再次进了宫,向朱厚禀报了他今日调查的情况。
“沈学礼是个鳏夫,还世有恶疾?”
“为何户籍没有这些,难道是故意隐匿了这些?”
朱厚听陆炳汇报颇为惊愕。
陆炳则回道:“臣目前还只是听一个老妇这样说,但如果是真的,皇爷,这个沈学礼都能上驸马候选名单,说明内官监的老崔他们黑了心!”
朱厚这里已经没心思听陆炳的话,只把眉头拧紧。
因为这沈学礼关系到他对袁宗皋是否应该足够信任!
不过,陆炳这时又道:“不过,皇爷,臣后来想了想,总觉得不对劲。”
“不对劲在哪里?”
朱厚突然抬头问着陆炳。
陆炳道:“我只是问沈学礼在何处,那老妇却给我强调他是个鳏夫,还强调他世有恶疾,爱去哪里,说了一大车的话,总感觉是意有所指!”
“正常而言,直接说可能去看郎中就可以了。”
第156章 王琼泪目:陛下明睿真如先帝啊!
陆炳的话。
让朱厚醍醐灌顶。
这让他不禁高看了陆炳一眼,暗想自己这个奶兄弟,不愧是历史上有名的锦衣卫。
思维果然敏捷。
同时。
朱厚也因此松了一口气。
毕竟他差点就怀疑上袁宗皋来。
即便他知道沈学礼的旧事。
“那就继续跟踪下去。”
“朕诸事繁忙,这件事,你得多费心思。”
“皇姐的事,不是小事。”
朱厚嘱咐道。
陆炳郑重地点头称是,并离开了朱厚这里。
但陆炳刚出宫,就遇见了内官监太监崔文。
崔文和陆炳都是潜邸旧人,自然也就很相熟。
陆炳甚至见到崔文后主动打着招呼:“老崔这是回家?”
崔文其实是主动等着陆炳的。
但他也不好说实话,只笑着道:“没错!陆百户这是打皇爷那里来?”
陆炳颔首。
崔文问道:“可是为长公主选驸马的事?”
陆炳挥手道:“当然不是!”
“老崔何故这么问?”
陆炳接着还反问起崔文来。
崔文不由得心里慌张了一下。
然后,他急忙解释说:“不过是白问问,皇爷今儿让黄公公要了候选驸马的名单去,咱就想着,应该是皇爷又担心礼部跟户部一样,也做欺瞒皇爷的事,所以让锦衣卫也专门盯着。”
“原来如此!”
陆炳点了点头,心里却有些不信。
崔文则开始害怕陆炳多问,主动岔开话题说:
“不提这个了,我那里新来了个说书人,说的好评书,要不要去听听?”
陆炳眼下年少,再加上陆松管得严,也就暂时只有一个爱好,就是听评书的爱好。
崔文知道陆炳最爱听评书,所以也就主动这么说了起来。
陆炳摆手拒绝道:“家父还在诏狱等我呢,下次吧。”
崔文只得作罢。
但他也还是悄悄跟了陆炳一路,在发现陆炳真的去了诏狱后才回了家,心道:
“这陆炳到底年龄不大,果然还是实诚的,刚才突然反问我,应该是无意间的吧?”
如此想后。
崔文就放心了许多。
而陆炳在来了诏狱后,就见到了王琼。
“谁欺负公主?”
王琼则在陆炳来后也主动问了一句。
陆炳瞅了他一眼:“这事,你也关心?”
“岂能不关心。”
“这可不是小事!”
王琼回道。
“居然跟皇爷的话一样!”
陆炳如此想后就故作不解问道:“这怎么不是小事?”
“天下事,一旦扯到皇家,就不是小事!”
王琼呵呵一笑。
接着。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巨浪成于微澜之间。”
“陛下比先帝谨慎,所以,一继位就摸排宫人底细,而先清洗了内廷。”
“但这样就让天下人成了瞎子,就更别提控制君王了。”
“天下人会因此大不安的!”
“为了能够安心,只能想尽一切办法重新建立联系。”
“国朝驸马虽然没实权,但到底是皇家之婿,不可能没有人在这里面做文章。”
“毕竟眼下的改制,反对者屡屡失败,本因就在于对陛下的动作把握的不明确,我们能想到的原因,他们自然也能想到。”
王琼说着就笑问起陆炳来:“所以这能是小事吗?”
陆炳因想到朱厚准他对王琼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也就将今日的见闻告知给了王琼,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