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承明 第151节

  “倒是让朕明白一个事实。”

  “你们这些大臣,忠的还是先帝孝庙,忠的不是朕啊!”

  “朕在你们眼里,还不算是真正的君父。”

  “是不是?”

  朱厚问着就看向了朱希周。

  朱希周一时脸如被人抽了一巴掌一样,热烘烘的,更加无地自容。

  他想否认,但又不得不承认天子说的话的确一针见血。

  他的确更怀念的是孝宗,更愿意忠诚于孝宗。

  他也知道他若否认,天子只会更加不满,便不敢否认。

  朱厚斜眼看着朱希周:“朕若成全你们,让你们去见孝庙,你说,到底是显得朕有情还是显得朕刻薄?”

  “臣不知!”

  朱希周流着泪道。

  朱厚突然起身挥手,笑道:“你们其实也不怎么忠于孝庙,在孝庙时,只怕也是该瞒的瞒,该骗的骗。”

  “你说是也不是?”

  朱厚说着就回头问着朱希周。

  朱希周哽咽着称是,且道:“臣等该死!”

  “满朝文武,要说真正知道怎么辅佐朕的,目前来看,也就是梁阁老!”

  “他有句话说的好,要想天子成仁君,关键是看自己怎么做,而不是靠说靠骗看忽悠就能让天子愿意成仁君。”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们自己都不愿意先做圣贤,怎么好让朕做圣贤?”

  朱厚说到这里,朱希周也明白了他的意思,故而窃喜道:“臣愚笨,不知当如何做贤臣,还请陛下指教。”

  “想做贤臣就好。”

  “就说明还有救。”

  朱厚这时抱着双臂,享受着清凉的晚风,笑着说了起来。

  接着。

  朱厚又说道:“太祖当年,执法严厉,年年杀奸臣,年年杀不尽,乃至有朝杀而暮犯之叹,朕也不得不承认,去你们心中之贼之难,真是难如登天!前有陈金,后有赵鉴,接着是杨潭,似乎这奸臣是真杀不完。”

  “大医医国,中医医人,小医医病。”

  “治国便是医国,要做治国良医,须要治本。”

  “要治本就不能只着眼于砍你们某个具体官员的脑袋,到底还是要从根源着手。”

  朱厚说到这里就看向朱希周:“你告诉朕,根源在何处?”

  朱希周知道这是天子在考验他有没有成为天子口中“贤臣”的潜质。

  朱希周也知道,贤与不贤由不得他自己,而是在皇帝手里。

  皇帝说他会是贤臣,那他就会是贤臣。

  现在皇帝考校他,他就必须要回答正确,符合皇帝心中贤臣的标准。

  如果皇帝觉得他有成为贤臣的潜质,他就能活,如果他没有,他就不能活!

  而他作为状元出身的人,还是从南直那种科举最卷的地方出来的人,最善长的就是考试,尤其是考有起题的考试。

  他自然知道皇帝想要什么答案。

  只是……

  他只要回答出这个答案,就意味着他要背叛乡党,甚至是背叛天下士族,意味着不再做士大夫眼中的“贤臣”,而是只做天子眼中的“贤臣”。

  所以,朱希周也就犹豫,也就纠结起来。

  朱厚只是给朱希周机会,不是真的需要朱希周背叛他。

  因为像朱希周这种八股文做题家在这个时候很多,南直尤其多。

  “传秦文来!”

  朱厚这时也就唤了一声。

  可这时,朱希周听到皇帝唤东厂的人,就再次生起求生之欲来,一咬牙,就立即回答:“回陛下,根源在南直太富!”

第150章 分裂南直,刀胁江南士族!

  当晚。

  朱希周心情沉重地走出了紫禁城。

  按理,他应该高兴的。

  因为他阐述完后,天子很满意,还给了他一道以右都御史、兵部左侍郎衔总督东南的旨。

  让他以查缉走私、打击海寇的名义,去为分南直为两省、以及将来对整个东南进行折银调整和火耗归公改革试点的大战略试点。

  要不然。

  天子也不会派他一个根本就不懂打仗只懂南直士族底细的官员去打击走私和海寇。

  可他高兴不起来。

  朱厚现在的经济改革核心还是整顿货币,以夺回朝廷在货币方面的绝对统治地位。

  而这就意味着,朝廷需要把大量流去南方的白银更多的收回来。

  回收的方式,不是加税,就是把地方的岁收,往中央多拿一些。

  火耗归公就是把地方火耗银充入国库,然后以发俸银和赏银的方式再拨下去。

  如今大明在火耗方面特别随意,有官员可以在征税粮时的火耗一栏想填多少就填多少。

  火耗征收也就成了天下官僚想给自己整多少小金库就整多少小金库的便宜工具。

  所以……

  趁着将来在分裂南直和折银改革时,试点推行火耗归公,自然也是符合朝廷夺回货币权的这个核心主题。

  当然……

  这也利于朝廷掌控地方。

  打击地方官吏过度征税。

  防止加税后,地方官员过度执行而趁机加大火耗比例,进而激起民变。

  因为有时候真的会遇到特别贪,在搜刮民财方面比太监都狠的地方官。

  所以,如果大明朝廷一直给地方官员自由决定损耗征收比例的权力,那绝对会有官员会大着胆子把火耗加大到是正税几十倍的地步。

  总之,既然朱希周提出南直太富,富到敌国,富到不再听朝廷的话。

  那朱厚就给他一个去做贤臣的机会。

  但朱希周获得这个做贤臣的机会也不是没有代价,代价就是他要把同他一样知道顾鼎臣的同党都揭露出来,防止顾鼎臣有意隐瞒。

  于是。

  许多以为可以侥幸躲过一劫的南直官员也被列进了锦衣卫的拿人名单里。

  黄楷就在得知锦衣卫来拿自己,非常不愿意相信地问道:“顾鼎臣供出了我?”

  “顾鼎臣!你自己倒霉也就罢了,为何要拉上我们这些同乡!”

  黄楷一时非常不解。

  出宫路过这里的朱希周也看见了这一幕。

  朱希周不禁面露愧色。

  黄楷也看见了朱希周。

  一下子。

  黄楷因此明白了什么,而大声喊道:“公这么晚从宫里出来,可是为卖我们?”

  朱希周没有回答。

  “姓朱的,敢做不敢认吗?!”

  “说话呀!”

  黄楷不由得大喊起来。

  但朱希周仍旧没有理会,只快步而去。

  啪!

  黄楷这里。

  逮拿他的锦衣卫直接给了他一巴掌。

  “给老子闭嘴!”

  “你们这些言官,气焰是真的嚣张。”

  “人家好歹也是部堂高官,这么不礼貌!”

  黄楷大怒:“你敢打我!”

  啪!

  “打你怎么着?”

  “你再打一下试试?”

  啪!

  “走私谋乱,干的事没比宦官干净多少,还想让人把你们当君子尊重?”

  黄楷最终老实了。

  而朱希周这里,则回来后,就吩咐家人说:

  “给家里立即去信,就说顾鼎臣之案事发,我已断尾求生成功,让亲友们放心,并告诸亲友,有何乡愿,我自会为其周旋,包括顾案所涉之人,以答忍辱负重之心。”

  朱希周失魂落魄的说道。

  家人倒是松了口气,笑着离开了书房。

  且说。

  南直这边。

  不少南直士族也知道了顾鼎臣谋害王阳明之谋已经案发的事。

  所以,很多南直士族已经开始担忧朝廷会因此知道了他们也在参与走私,进而加大对他们的税赋征收力度,乃至用更激烈的方式掠夺他们的财产。

  毕竟这些南直士族和富商很多都是连着亲的。

首节上一节151/4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