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廷和道:“只能再上一道本,说自己上的本有失考虑,放债于民,当不能完全只看到弊端。”
杨廷仪听后点头:“只能如此,本来就已经有小人在开始企图拿我们杨家做升官的垫脚石,这个时候要是真在这件事上再得罪天子,不从民愿,就惨了!”
杨廷和则双齿紧咬得额头冒起了青筋。
因为让他把说出去的话再收回来,实在是太让他为难。
那对他的威信打击不是一般大的。
但杨廷和又不得不这样做。
于是。
翌日,杨廷和就上了本,说自己上一道本有失考虑。
朱厚也就准予其撤回之前所奏。
而朝臣们得知后,不禁哗然,对杨廷和的行为非议颇多。
杨廷和则在收到了朱厚发还的两道本,痛声大哭了起来。
“啊!”
接着。
杨廷和还把手里的两道本猛地摔了出去。
“借太后而动小人之心,使外戚而用庶民之力!”
“是谁教你的!”
“梁顺德还是袁宗皋?”
杨廷和勃然大怒地说道。
……
“王东平,你这个小人,你居然敢卖我!”
大同。
巡按御史张鹏在来到这里,向杭雄和柳镇宣示要逮拿他们进京的旨令后,杭雄这里也勃然大怒地叱问起王宪来。
王宪现在已依靠周尚文彻底控制了大同府。
所以,杭雄和柳镇尽管对王宪出卖他而不满,但却也只能老老实实地接受了巡按御史张鹏的拷押。
而王宪则在杭雄老老实实接受拷押且叱骂自己后,只是淡淡一笑。
随着杭雄和柳镇被押解进京,对于朱厚而言,也算是对大同、宣府、蓟州这三个直接关系到大明京师安全的边镇武将的一次震慑。
即让他们知道,天子对这三镇还是有控制能力的。
与杭雄和柳镇一起被押解进京的还有鞑靼的济农吉囊。
而在他们押解进京的这一天,朱厚却先得知了一来自浙江余姚的消息。
“皇爷!浙江抚按急递,原南京吏部尚书王华于上个月去世!”
朱厚听后大吃一惊。
第145章 丁忧休矣,士族走私!
朱厚听后大为震怒。
“传王京来!”
“锦衣卫是干什么吃的!”
但朱厚刚这么说完,东厂提督秦文就走到了朱厚面前来。
“皇爷。”
“按锦衣卫所报,实庵公,其实还活着。”
朱厚猛地抬起了头。
“朱五来报!”
“因探知近日有海寇要袭扰余姚,灭王氏满门,故请得实庵公(王华)同意,将实庵公转移至县城内,且与余姚县官民做了准备。”
“而后确实有海寇袭余姚,为我锦衣卫和余姚官民所击退,然海寇如今仍在添兵围攻余姚,且逼迫余姚投降,扬言:否则,城破之日就屠杀余姚之日。”
“而实庵公还活着,且有其本人请求朝廷援救余姚的奏本送达。”
秦文奏禀后,朱厚接过了两道本,一边看,一边听秦文说。
“海寇袭扰余姚?”
“怎么跟抚按所奏不一致。”
随后。
朱厚就让秦文去传内阁首辅梁储来。
梁储来后说道:“回陛下,这么看来,可能是浙江抚按官收到了假消息,也或许在故意传递假消息。”
“你认为,该当如何?”
朱厚问道。
梁储继续回道:“无论是哪种,以臣愚见,不如直接拆穿他,以锦衣卫报,八百里急递让浙江巡抚孙润立即派兵去救援余姚!”
朱厚颔首,准了王阳明所奏。
他相信,浙江巡抚孙润再怎么有自己的政治主张,也不会明着跟朝廷作对。
只要他这个皇帝坚持认为有海寇在袭扰余姚。
那浙江巡抚孙润就必须承认有海寇在袭扰余姚。
因为皇帝整治他一个浙江巡抚还是很容易的。
话说。
王华去世的消息,也很快随着浙江抚按的急递进京,而在权贵官僚间迅速传播。
不少反对加强皇帝兵权的权贵官僚们,因而不禁在暗中弹冠相庆。
“王实庵去世了!虽不胜悲戚,但也算是一件好事!”
“是啊,王阳明该被迫丁忧了!”
“这样的话,威武营重建的事可搁置矣。”
由于这些权贵官僚大部分都是护礼派。
所以,这些人还将此与之前的大礼联系了起来。
吏科给事中黄楷就在这时于六科廊对一众与自己交好的给事中说:
“如今,所定大礼让天子称本生为皇考,按照张孚敬所言,是为大孝!如若天子夺情,便是不重孝德也!”
“所以,若天子夺情,我等当力争之!”
户科的韩自璧跟着道:“自当如此!”
但这时。
内阁送了新的谕旨来了六科。
而这新的谕旨就是朱厚让浙江巡抚救援余姚的谕旨。
这道谕旨就是在王华的奏本上御批的谕旨。
所以,黄楷在看见这奏疏顿时就瞪大了双眼:“王实庵竟然还活着?”
“什么?!”
韩自璧等给事中也大为愕然。
黄楷则在这时一脸严肃说:“陛下早就派了锦衣卫去余姚,而王实庵自己还借着锦衣卫上了一道本!”
韩自璧等给事中听后皆过来看这道谕旨。
嘭!
韩自璧本人更是一拳砸在了桌上。
“这是谁让陛下做的如此小心谨慎,居然能想到提前让锦衣卫在余姚布局!”
而韩自璧还因此说了这么一句。
“没错,此举完全不像是外藩进京的少年天子能想到,倒像是一位深谙斗争的老道帝王。”
“此举明显也是在用最卑鄙的心思揣度天下人,所以,才会提前派锦衣卫去防备有人让王阳明提前丁忧!”
另外几位护礼派的给事中也开始纷纷低声交谈起对朱厚这种行为的看法来。
黄楷也在这时候说:“天子少年老成,再加上有奸邪之辈如梁顺德、王阳明这些提点,想到这些也不奇怪,现在需要担忧的是,浙江抚按提前奏报此消息,只怕会给奸臣打击他们的口实。”
众人皆颔首,对浙江抚按官颇为担忧起来。
……
在这一天的同一时刻。
浙江杭州。
浙江巡抚孙润正对巡按御史贺钺一起,休憩在抚院衙门的后院里。
且孙润还正对贺钺言道:“我们的联名急递应该到京师了!”
“应该吧,急递早一日到京师,也能早一日结束重建威武营的弊政。”
贺钺点头说了一句。
而孙润接着就又对贺钺说:“不过,你说会不会有什么变故?”
“俗话说,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我们只凭一个余姚富商呈来的口信,就把王实庵去世的消息送进京师,到底是有所风险啊。”
孙润拧起了眉头。
贺钺不由得蹙皱眉:“能有什么风险?”
“他一个商人,还敢骗咱们?”
贺钺接着反问起孙润来。
孙润则道:“以吊唁的名义去余姚看看再说,不然没办法让人放心。”
贺钺道:“去就去!”
孙润和贺钺便发了牌票给绍兴知府与余姚知县。
接着。
两人就一起往余姚而来。
可孙润和贺钺还没到余姚,分守道顾就在中途拦住了二人:
“余姚已被海寇重重围住!如今特来告知抚按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