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要完 第228节

  “天王,您可别误会呀,您的天王之位那是天父给的,谁也夺不走!”罗耀国连忙摇头否认,“只不过您现在得罪了天兄,得去好好跟天兄赔罪求饶……在您赔罪求饶的这段时间,外事就由诸王会议和国人大会来管,等啥时候天兄饶了您,或者天父、圣母发话了,您再回来领导我们也不迟呀。不过您放心,这天王的位子永远是您的!今天国人大会上通过的第二个决议,就是拥戴您当我们太平天国永远的天王!”

  “对,对,二哥,您可是我们永远的天王!”杨秀清拍着胸脯说,“二哥,以后您就在太阳宫里面好好祷告、享享清福,在天父、圣母、天兄原谅您之前,大事就交给诸王会议和国人大会。您就放一百个心吧,天王位子永远是您的,而且您也不用担心没钱花……”

  杨秀清说到这儿,扭头给罗耀国使了个眼色。

  罗耀国立马心领神会,笑着说:“天王,国人大会的决议里再加一条,每年给您拨款一百万银元,您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洪天王一听,脸色立马变得铁青,他心里当然清楚呀,自己要是被“关”进太阳宫,这辈子可就别想再掌权了。虽说他一直就是个“躺着就能坐江山”的“躺平王”,天国的大权从来就没真正在他手里过,可只要杨秀清、萧朝贵不搞跳大神那一套,罗耀国不拿出通天镜,他还能假装自己有权呢。可一旦国人大会通过决议,把他送回太阳宫去享福,那他可就不是被架空那么简单,而是彻底成了个光杆司令,以后的日子就只能守着一堆美女、美酒、美食,天天祷告了……但凡有点追求的人,谁愿意就这么混日子呀?

  想到这儿,他赶紧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冯云山。

  冯云山瞧见洪天王的眼神,心里那叫一个叫苦连天。他虽说和洪天王关系好,可也不能对不起天兄!天兄辛辛苦苦给他炼制阿莫西林丹和布洛芬液,还让罗耀国跨界送药,这恩情可大了去了。他现在怎么能支持拿朗努斯基之矛捅了天兄的洪天王呢?那不是忘恩负义嘛!

  而且……洪天王确实是个“睡稳就能坐江山”的主儿,他要是不安分,多半得出乱子呢!

  “不行!”冯云山琢磨了半天,终于憋出这么俩字儿。

  洪天王一听这俩字,眼眶都红了,心想:“山胞”还是对我忠心啊!”

  可冯云山的话还没说完呢,只见他咬着牙,接着说:“一百万太少,必须得加钱!”

  “一百五十万!”罗耀国咬着牙,一脸肉痛地又加了五十万。

  冯云山回头看了眼洪天王,洪天王的脸色更难看了,都快黑成炭了,只听他一字一顿地说:“不够,还得加,至少两百万!”

  罗耀国顿了顿,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狠狠地点了点头:“行!”

  洪天王又说:“朕还要整个金龙城和城外的紫金山,金龙城的女营也得归朕亲自管!”

  “好!”罗耀国又点了点头,“天王之位永远属于您,每年给您两百万银元,紫金山和金龙城都是您的地盘,金龙城女营也归您直接管……这几条都写进决议里,让国人大会通过!”

  洪天王叹了口气,点了点头说:“那就这样吧……三娘、稻子,送朕回宫!”

  罗耀国马上抱拳行礼,带头高呼:“恭送天王回宫!”

  国会山下,十字路口。

  曾国藩带着他的两位得力幕僚张裕钊、郭嵩焘,跟被施了定身法似的,直勾勾地站在一块儿告示牌前。这仨人,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三角眼里满是惊讶,死死盯着刚贴出来的两份国人大会决议,还有一份情况说明,那模样,就好像瞧见了什么天书。

  告示牌边上还有个讲师,平日里靠着识文断字在众人面前口若悬河的,这会儿也跟曾国藩他们仨一样,跟个木头桩子似的戳在告示牌前。眼睛瞪得溜圆,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愣是半天憋不出一个屁来,就那么傻愣愣地看着告示上的字。

  底下那些个不识字的,还有站得老远,只瞧个热闹的国人,瞅见讲师跟被点了哑穴似的,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儿,纷纷扯着嗓子催促。这一闹,场面瞬间跟炸开了锅似的,喧闹得不行。曾国藩他们仨被这阵仗一吵,如梦初醒,互相使了个眼色,那眼神里的默契,就跟提前商量好似的。接着,一声不吭,脚底抹油,朝着还没关上的仪凤门快步走去,心里头那激动,那个高兴,那个期盼啊!

  他们三现在都觉得这个太平天国马上要乱成一锅粥啦!国人大会上都动起手来了,西王萧朝贵重伤,天王洪秀全直接被送进宫里软禁,这分明是罗耀国、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这帮人联手搞了出政变……这事儿啊,铁定没完没了。接下来,指定是罗、杨、萧、冯这四位爷上演一场又一场的“大乱斗”,参考历史上那些事儿,他们非得打得个你死我活,杀得个天昏地暗,最后血淋淋地决出个老大不可。再往后,黄袍加身的戏码一定也得安排上。

  这么一折腾,没个三五年,根本消停不了。曾国藩他们一寻思,这就天意啊!果真是老天舍不得大清亡啊!

第421章 罗耀国:这个中央还真不好当啊!

  天京,下关码头。

  一条通体漆黑,两侧安装了两只大水轮,排水量足足有三千吨,船艏用白漆刷着“吉祥”二字的大轮船上的一间头等舱内,曾国藩、张裕钊、郭嵩焘他们三人,在“国会山事变”的次日下午,终于等来了在太平天国当了国人代表的曾国华。

  天京城从昨儿下午就开始戒备森严,那火药味儿跟长了翅膀似的,在城里各处飘来荡去。原本驻扎在江北浦子口的中二军和前一军各一师,还有长江上几条运兵船上的上军第一师的一个步兵团,加起来六千多人的部队,在昨天国人大会会议结束后,就接到命令,全副武装地开进了天京城。再加上早先入城的隶属于吴王、东王、西王的军队,到昨天晚上,天京城内的三王联军人数那可是超过了一万两千!

  除此之外,天京城内还有不少其他军队呢。忠于洪秀全的女营有三千人,忠于冯云山的后军两千人,忠于石达开和韦昌辉的左右军各两千人,还有隶属于羽林军,但由胡以晃、秦日纲掌握的五千人。

  也就是说,天京城内不在罗耀国、杨秀清、萧朝贵、洪宣娇等人控制下的军队还有一万四千人呢。

  不过呢,这一万四千人的装备可没法跟三王联军的一万两千人比,人家三王联军可是清一色的洋枪队!而且江面上还有罗耀国从上海调来的南洋舰队的几艘炮舰,随时能朝着天京城开炮呢。再者说,天京城距离罗耀国和杨秀清的“领地”近得很,他俩随时能调兵来支援。

  总之呢,天京城内现在是罗耀国、杨秀清、萧朝贵的三王联军占了上风,可也没完全把其他诸王给压倒。而且罗、杨、萧三王也不是铁桶一块。所以这天京城内的这场风波,离完全平息还早着呢!

  至于整个太平天国能不能就此安定下来,说实话,真不不知道。反正刚登上“吉祥”号的曾国华觉得,这太平天国现在是内忧外患一大堆,一不小心就得玩儿完。

  “温甫,情况咋样啊?”曾国藩一把将兄弟拉进舱房,还让俩戈什哈守在外面,这才向急匆匆赶来、这会儿正喘气抹汗的曾国华问起天京城内的状况。

  “情况不太明朗呀。”曾国华摇摇头,接过郭嵩焘递来的凉茶喝了一口,叹了口气说,“洪秀全虽说被软禁了,可命还在呢,手头还有三千女兵,整个金龙城都在他手里,说不定还有一搏的本钱!

  罗耀国、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胡以晃、秦日纲这几个王手里都有兵,而且谁也没有能彻底掌控天京城的压倒性实力。”

  “会打起来不?”曾国藩一脸期待地问。

  “不好说啊。”曾国华道,“昨晚上诸王又在国会山开了次闭门会,今儿上午又各自回府跟手底下人商量,下午还得接着开会。”

  “还开会呀?”曾国藩有点失望,心说现在不应该是关起门来大杀特杀的时候嘛,咋还开会呢?

  “知道昨晚开会讨论什么事情么?”曾国藩又问。

  “整军!”曾国华吐出俩字,顿了顿又说,“具体怎么整我可就不知道了。”

  “还能怎么整?”郭嵩焘笑着说,“肯定是罗耀国想学赵匡胤来个杯酒释兵权呗,他想当太平天国的新天王啊!”

  曾国藩点点头,拈着胡须,眯着三角眼说:“他想当,别人就能让他当?”

  张裕钊也笑道:“指定不肯!老师,依我看,太平天国这一回肯定得打起来!”

  曾国藩又点点头:“果真是天佑大清啊!”

  郭嵩焘微微皱眉说:“涤丈,下个月北京城也要开会!皇上要重开议政处,不仅要设议政王和议政大臣,还让各地推举议政处行走,就怕搞出跟太平天国一样的事儿来。”

  曾国藩摆摆手说:“不会的,肯定不会!有太平天国的前车之鉴在,皇上能不吸取教训?再说了,太平天国上头有天父、天兄,底下还有拥兵的诸王,他们的天王本来就镇不住场子。咱大清可是圣圣相替二百多年了,皇上的天威早就深入人心,哪个议政王、议政大臣、议政处行走敢不老老实实跪议朝政?怎么会跟太平天国的诸王会议、国人大会一样呢?”

  “呜呜……”“吉祥”号的汽笛声突然响了,这船马上就要升锚起航。

  曾国藩看着自己的兄弟说:“温甫呀,天京可不是能久留的地儿,要不你跟我们一起走吧。到了上海,再趁乱把父亲大人接出来。”

  曾国华却摇摇头,苦笑道:“大哥,现在就说太平天国要分崩离析还太早,虽说它现在内忧外患,可只要诸王斗而不破,局面还是能维持的。”

  “斗而不破?都把洪秀全给软禁了,还能不破?”郭嵩焘一脸不信。

  “呜呜……”这时候又传来两声汽笛。

  曾国华站起身,冲着兄长、郭嵩焘、张裕钊抱了抱拳说:“兄长、筠仙、廉卿,咱就此别过,后会有期!”

  ……

  天京城,国会山。

  一场诸王小会的扩大会议,这个时候正在国会山上的一座小会堂内召开。

  所谓小会的扩大会议,就是罗耀国、杨秀清、冯云山、石达开、韦昌辉、洪仁、胡以晃、秦日纲、洪宣娇等人,加上曾添养、罗大纲、李开芳、杨宜清、韦俊等太平天国中枢的高官,还有个替罗耀国持矛的圣母门徒玛利亚一块儿开会。

  另外,昨儿负伤的萧朝贵请假没来,在自己的王府中养伤,他的那两票由洪宣娇代理了。

  而今天这场诸王小会的扩大会议要讨论的主要议题就是整军!

  或者更确切的说,就是为了整军讨价还价!

  太平天国之前不仅神权分得很散,军政号令也不一。天国诸王说穿了就是一群大军阀,他们底下还有不少小军阀。其中罗耀国、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这四个大军阀手里还都捏着几个州府的地盘,可以自筹军饷,俨然就是割据一方的藩镇。至于其他几个王虽然没有地盘,但也都把兵权捏得死死的。

  兵权,可是他们当王的本钱啊!

  而罗耀国之前是地方,自然也把兵权、财权、地盘捏得死死的,根本不让洪秀全染指。可现在轮到他当“中央”了,当了中央就得想办法统一军政号令至少得把除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三个大军阀之外的小军阀手里的军队给整编了。

  另外,他还得把江西、江南二省和湖南的长沙、岳州二府地盘都牢牢掌握住了。

  这样的他的太平天国中央才能有兵、有钱、有地盘。

  可问题是,石达开、韦昌辉、胡以晃、秦日纲他四个都不大愿意交出兵权,至少“杯酒”是不可能释了他们的兵权的.

  “六哥、八哥、豫王、燕王,”罗耀国坐在一张长方形会议桌的顶头,轻轻转动着手里的茶杯,目光从四个“整军对象”的脸上扫过,笑了笑道,“你们开个价吧.要官、要银子、要产业都行。只要你们肯配合整军,我罗耀国绝不会亏待你们!而且我的整军也不是要夺谁的兵权,我自己的六个师也会拿出来一起整编的。整编之后,你们四位不是一军之长,就是一省总制,如果愿意留在中枢,也可以当丞相。”

  “吴王,整军之后的一军之长还有多少实权?”石达开笑着问,“还能和原来的一军主将相比吗?昔日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事情,我们可都是知道的。”

  罗耀国一听,双手直摆,跟拨浪鼓似的:“八哥,您这可就冤枉我了,我罗耀国哪能跟宋太祖比啊,人家那是皇上,高高在上的,我这辈子就认一个身份摄政!而且我打心眼里主张大家伙儿一起掌权,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就算以后军政号令统一了,咱还是能一起拍板拿主意,权力这玩意儿,大家一起攥着才踏实。”

  石达开哪肯轻易放过,步步紧逼:“九弟,您说得好听,可到底咋个一起掌权法?总得给兄弟们透个底吧。”

  罗耀国嘿嘿一笑,和盘托出了自己的计划:“这办法嘛,咱可以搞个军师会议,专门管中枢直属的那些军队,到时候军务大权,就由这个军师会议来掌握,还是和诸王会议一样,少数服从多数。”

第422章 洪秀全:朕是不会躺平的!

  “军师会议?哈哈,九弟啊,你这圣天使又琢磨出什么新政新法了?快别卖关子,跟哥哥我好好说说。”

  杨秀清的那个左辅正军师的官职,在太平天国里头,可真是最大的官儿!早先那可是军政大权一把抓,哪怕不搞跳大神那套的时候,天王之下也数他这个左辅正军师最大!

  罗耀国笑嘻嘻地开口:“四哥,我这儿设想的军师会议,跟您的左辅正军师,差别可大了去了。小弟我搞这军师会议啊,就是想拉上六哥、八哥、豫王、燕王,一起抱团掌管天国中枢直辖的各路大军。等上、左、右、羽林四军这么一合并,往后中枢军中那些杂七杂八的事儿,就由诸王会议提名,再经国人大会投票选出的军师会议统一打理。到那时候,我、六哥、八哥、豫王、燕王,可都成了军师会议里能拍板的军师!”

  “这军师会议下面呢,还得设几个分工明确的部门。陆军部,专管陆军那些事儿;海军部,盯着大海上的动静;军备部,负责军备物资供应,从兵器、粮草,到弹药、装具,还有军工生产,全归它管;讲师部,就主抓人事晋升、军中教育,顺带把军事学堂也操办起来;后备部也不轻松,征兵、老兵安置、军饷发放、军眷照顾、军营修建,这些后勤方面的事儿都靠它。”

  “还有啊,上、左、右、羽四军所辖各部,会重新整编,搞出五个军,十五个师。陆军部负责这些部队调动、操练、作战;至于兵器、粮草、弹药、装具、军工,还有人事、教育、征兵、老兵、军饷这些事儿,就得麻烦军备部、讲师部、后备部分头帮忙盯着了。”

  “再讲讲海军这边,海军部管着一个南洋舰队,外加一些岸防炮台,也和陆军部一样,管调动、操练、作战。至于其他方方面面的事情,也归军备部、讲师部、后备部管,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让咱们太平天国的海军也乘风破浪嘛。”

  “我搞的这一套,说白了,整军之后,中枢的军务大权,就牢牢攥在军师会议手里,也就是我、六哥、八哥、豫王、燕王咱们几个说了算!当然啦,我也是其中一员,五个军师平起平坐,一人一票定乾坤。”

  罗耀国又满脸笑意,扭头看向杨秀清、冯云山、洪宣娇:“三哥、四哥、七姐,要是哪天中、前、后三军也愿意加入中枢大家庭,三哥、四哥还有七姐夫也能来军师会议坐坐,咱们一起把太平天国的兵权紧紧握住!哈哈,怎么样,有没有心动,一起来搞好吗?”

  一听这话,杨秀清和冯云山对视一眼,眉头都微微皱了起来。他俩的小算盘也打得挺精明的,自己手头有地盘、有军队,罗耀国掌控的中枢还每年大方地补贴一百万银元呢,小日子过得舒坦。而且他俩还是诸王会议的成员,手底下军中和地盘上的国人代表在国人大会里那也是有分量的,说话那是响当当。这明摆着就是土皇帝的待遇,往后退,割据一方当大王;往前一步,入朝辅政威风凛凛,傻子才放着这样好日子不过,跑去中枢和罗耀国挤一块儿。

  杨秀清赶紧摆摆手,笑着打哈哈:“不了不了,九弟,我可是分身乏术……江北那地界,军务跟乱麻似的,我得一门心思去处理,没那闲工夫。”

  罗耀国已经明白杨秀清这番话的意思了,顺着他的话茬就接:“行啊,四哥,您啥时候想来,军师会议的席位随时给您留着。”他心里透亮,杨秀清才不会来中枢跟他一块儿折腾呢,不过场面话还是得说得漂亮。接着又跟杨秀清保障道:“四哥,您什么时候想在江北用兵,军师会议一定全力支持!”

  支持杨秀清在江北用兵,就是换取杨秀清支持罗耀国搞军师会议的条件!

  杨秀清嘴角噙笑,应了句:“好说,好说。”眼神还不忘飘向冯云山,那意思像是想听听他的条件。

  冯云山也开口了:“九弟,你三哥我也不跟着瞎起哄了……天王心心念念盼着我打回广东老家,可我这点能耐有限,一直没能如他所愿,惭愧啊。”

  罗耀国一听“天王”俩字,就连忙宽慰道:“三哥,您可别替天王着急了。天王那是啥命?睡着觉都能坐江山的主儿,天生的福气,不用忙忙碌碌。再说了,打不下广东可不是您本领不行,实在是后军的军备有点寒碜,人手也不太够,平定两广,难度太高了。以后有军师会议帮着您,一定让您如愿的!”

  打回广东老家就是冯云山的条件!

  罗耀国又看向石达开,眼里闪着光:“八哥,等这整军大业一完成,我就让军师会议拨五个师,外带一个军部给您,您挂帅当大将军,和三哥携手杀回广东,怎么样?这可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啊!”

  他这顺带又给石达开开了条件。

  石达开眼睛瞬间瞪得溜圆,光芒四射:“真的?”他心里清楚,自己手头的左军,兵力不算强大,下属就三个军,每个军人数还比不上罗耀国麾下太平新军的师,拢共加起来才三万出头。

  这下可好,罗耀国一开口就是五个师!要是这每个师都和太平新军的师一样人强马壮,那可就是实打实的六万雄师啊!再加上冯云山麾下那两万多号人,凑一块儿就是八万到九万的大军团,这要是开赴两广,那还不得把两广的清妖打得屁滚尿流,胜券妥妥在握!

  罗耀国拍拍胸脯,一脸笃定:“八哥,我绝对力挺你!我心里有数,你打仗那是一把好手,不多给你派点兵,怎么能让你大杀四方、速战速决呢!”说完,他又瞅瞅韦昌辉、胡以晃、秦日纲,“六哥、豫王、燕王,你们什么意见,支不支持?”

  韦昌辉脸上堆满笑容,点头如捣蒜,看着特别忠厚老实:“那肯定,肯定支持啊九弟,到时候我去江西当总制,帮八弟好好管管后勤怎么样?”

  当江西省的一把手就是韦昌辉的条件了!

  他一直在中枢当大管家,劳心劳力,油水又不多,现在有点想当太平天国的封疆大吏。

  “那可太好了!”罗耀国笑着点点头,“一言为定。”

  现在罗耀国已经赢得了杨秀清、冯云山、石达开、韦昌辉四人的支持,洪宣娇不用说一定是支持罗耀国的,还剩下胡以晃、秦日纲、洪仁三个王没表态了。

  胡以晃这时候也点了头:“翼王出马,必能凯旋,我举双手赞成。”

  秦日纲也咧嘴笑道:“翼王,我也盼着您当大将军,为我天国开疆辟土呢!”

  这两位什么条件都没提,谁让他们实力有限呢?

  “七姐,您怎么看?”

  罗耀国最后又把问题给了洪宣娇,还笑盈盈看着这位在国人大会上出头当恶人的好姐姐,那眼神,仿佛在说:“七姐,您有啥要求,尽管开口。”

  “九弟,放心!我和西王那肯定是力挺你的!”洪宣娇胸脯一拍,那叫一个霸气,接着又皱了皱她那细细的眉毛,跟罗耀国提要求了,“西王呢,想早点回武昌养伤,这一路折腾,身子骨可吃不消。还有啊……咱前军的那些洋枪洋炮,数量少得可怜,打起仗来可不得劲。”

  “行!”罗耀国一拍胸脯,大包大揽,“都包在我身上了,我马上从上海调一条蒸汽船和五千支洋枪三十门洋炮过来!

  金龙城,太阳宫,圣母娘娘堂。

首节上一节228/28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