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王利宾这个贡献突出的“老部下”安排好了之后,罗耀国又扭头瞧着两个搭乘定远号从香港北来的新人,这是是两个广东人,一个生得相貌堂堂,浓眉大眼国字脸,姓黄,名胜。
一个皮肤黝黑,颧骨很高,眼睛也不大,相貌只能算平平,名叫唐廷枢!
黄胜和唐廷枢都是澳门马礼逊学校的同学,和他俩一块儿的还有容闳和黄宽这两个留学生。
其中容闳还在耶鲁,今年毕业。而黄宽则在英国学医,明年能拿到博士学位。
现在黄胜、唐廷枢都被罗雪岩通过理雅各的关系请来了上海,那两位早晚也会被请来上海滩一展所长的。
“平甫、建时,你二位能来上海为罗某效力真是太好了!”罗雪岩笑盈盈看着两位刚刚入职的新人,“上海滩这边也大有可为,肯定是超过香港的毕竟香港是英国人的地盘,上海才是咱们中国人自己的,有的是你二人大显身手的机会。”
说着话,他端起咖啡杯啜了一口:“你二人可以先在同文馆帮兰卿翻译一下普鲁士的课本.等翻译工作完成后,你们如果想在我的幕府做事,我必有重用。
如果你们想在上海做实业,那么我可以安排你们去汇丰行、三鑫公司、旗昌洋行、上海丝厂、江南造船局做事。
如果你们觉得上海有大把经商的机会,那么我也相信你们的才能,我给你们投资!
另外,我知道你们二位在广东还有许多同窗亲族,其中不乏能力出众者,都可以推荐给我,我这里举贤不避亲。而且我这里有许多的实业要大干,还要开办许多学堂,急需精通商务、洋务的人才!”
虽然罗雪岩只是给这两人画饼,但还是让两个新人受宠若惊,那可是上海滩的一哥,大清洋务派的领袖,拥兵两万的大军阀亲自给他们画饼啊!
两个年轻人和互相对视了一眼,都在对方的脸上看到了难以言表的兴奋他们可算来对地方,这是遇到明主了!
两人一同起立,向着罗雪岩躬身一礼,异口同声道:“晚生愿为雪帅效犬马之劳!”
“这是罗某的一点心意,你们千万不要推辞。”
最后,罗雪岩又是一脸礼贤下士的表情,摸出两张五百元的汇丰银行银票递了过去。
北京圆明园的海晏堂内,大清皇帝咸丰正看着一本北京理学大家倭仁递上来的折子,翻来覆去地看,一直看到快要用午膳的时候,还在那儿呆呆地看着。
突然,他耳畔传来了一个清脆的声音:“皇上,妾身把婉贞给您带来了。”
第366章 皇上,奴才们要誓死保卫大清国!
“是兰儿啊,快进来吧!”
听见了懿贵妃的声音,咸丰终于放下了手头看了快一个时辰的折子,挤出点笑容,吩咐身边的安德海道:“安德海,传膳吧!”
“喳。”
安德海去安排传膳的时候,懿贵妃已经领着一个十三四岁,脸蛋圆圆,眼睛大大,鼻子小小,皮肤雪白的女孩子走进了咸丰在海晏堂里的书房。
这女孩子穿着件蓝色绣花的旗装,扎着个大拉翅的发型,踩着花盆底的高跟鞋,使得原本娇小的个头看着都高挑了不少,走起路来还显得摇摆飘逸,很有那么点仙灵之气,看得咸丰都有点馋了。
虽然这婉贞的姿色也仅仅是中上,算得可爱,但还够不上绝美,但无奈咸丰皇上的后宫质量堪忧他们满清皇室二百多年来就逮着人口仅仅几十上百万的八旗子民薅美女,美女苗子还没来得及繁衍后代,就给咸丰的先帝们拔了去。等传到他这一代,懿贵妃这样的都已经算极为出众了,明显比懿贵妃漂亮的婉贞还不就是美人胚子吗?
这么好的美人胚子送去给罗雪岩当老婆是不是太可惜了.咸丰都有点后悔了。
“那拉婉贞恭请皇上圣安。”
婉贞怯怯的请安声音已经响起来了。
咸丰一个恍惚,思绪已经回到现实当中了他可是爱江山胜过爱美人的咸丰帝啊!
“平身吧。”咸丰笑盈盈看着婉贞道。
婉贞站起身的时候也在偷眼打量咸丰又麻、又瘦,还一脸烟容的,这就是大清朝的皇上?就他这样打得过长毛吗?
她本来对于“下嫁”罗雪岩还有些不情愿,哪怕荣禄到她家说了罗雪岩如何玉树临风,如何年少多金,她还是有点不大愿意。
这罗雪岩再好,还能好过大清的皇上?
不过现在瞧见皇上真容了.看来那罗雪岩的长相多半是比皇上强那么一些儿的。
咸丰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眼前这个小美人给鄙视了,心里头还在替她可惜呢.本来是有机会进宫的,现在只能去上海当督军夫人了。
想到这里,咸丰就温言安慰道:“婉贞,这次你要远嫁去上海,实在是有点委屈了。”
原来婉贞今儿是来向咸丰辞行的。
罗雪岩的迎亲使翁同都到北京有些日子了,在翁心存的帮衬下,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等礼仪都已经妥帖了,聘礼也早就用几十辆马车拉过去了,都快把那拉家的宅子塞爆了。现在就差“亲迎”了!
当然了,罗雪岩是不可能到北京亲迎的,这事儿还是得劳翁同代表一下。
另外,因为这门婚事是赐婚,荣禄还得再走一趟江南,当个送亲使。
不过这回不能再打杨秀清、洪秀全的地盘上过了,得从天津出海,坐大轮船南下。
船是罗雪岩包下的,旗昌洋行新入手的二手两千吨“巨轮”,取名叫“吉利”号,已经在大沽口码头等着了。
所以婉贞必须得启程南下了。
而咸丰就让懿贵妃把婉贞带来辞个行,顺便再说几句笼络的话,免得人家小姑娘心里委屈
“不委屈,”婉贞又偷偷瞧了眼咸丰,心里那是一点都不委屈了,然后就捏着小拳拳说起了场面话:“如今咱大清遇上了个坎儿,务必得上下一心,共渡时坚。
虽然有皇上带着八旗子弟去和那些长毛斗,肯定能赢的,但我一个小女子若能尽一些绵薄之力,也当义不容辞,有一分力气,就使一分力气。
等妾身到了南边和罗雪岩完了婚,一定督促他快些进军江宁,配合着咱八旗的新军洋枪队把长毛都打死!”
咸丰愣了愣:“婉贞,你个小人儿还挺会说的,是你姐教的吧?”
婉贞摇了摇小脑袋:“不是的,回禀皇上,现在四九城里的老少爷们都这么说。”
“哦?”咸丰又一愣,“现在北京城里的八旗子弟们都那么振作了?”
婉贞点点头:“可不是吗?我可听那些老少爷们说了,现如今打仗不讲究弓马娴熟了,他们这些住在城里的爷们没机会骑马也不要紧,只要会放洋枪就能帮着皇上打长毛!
那洋枪可厉害了,如果能排好队一起放,威力就更大了,一阵排枪就能把对面的长毛都放倒了。皇上,他们说的对不?”
“这好像也没错。”
咸丰微微有些皱眉。
这套理论和倭仁、翁心存他们在上书上说的差不多。
而且吧,就咸丰自己的经验来说,好像也没错!
咸丰是会打洋枪的,枪法还挺准的,反正比他骑马射箭的本事强太多了!
你让他一瘸子加烟鬼去骑马射箭,十个加一块儿也打不过恭亲王一个,一百个加一块也打不过僧格林沁。但是要放洋枪的话.他可不比恭亲王还有僧格林沁差。
武功再高,也是一枪送走!
想到这里,咸丰已经觉得八旗新军的点子好像也不是不行.
婉贞这个时候又笑着说:“我还听说,这些日子宛平大营外面天天有八旗子弟投军,要扛枪保卫大清朝呢!”
“真的?”咸丰一听,心里头就是一阵感动啊!
这是自己人啊!
北京内城。
自打二百多年前多尔衮领着八旗兵瞅准了李自成刚进北京,立足还没稳当的机会,又利用吴三桂引狼入室的机会干了票大的,一举定鼎北京之后,北京内城这一片,就变成了八旗子弟的家园。原本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几十万明朝老北京都给撵出城去冻死饿死了北京内城的好房子好户口,就都归了关外迁来的旗人。
而和好房子好户口一起到手的,还有理应世世代代吃不完的铁杆庄稼,还有大清官场的大半江山大清官场的蛋糕本来就不大,八旗子弟一刀下去就切走了至少三分之二!留给汉官的份额本就不多,结果大部分汉官还要借“租官贷”,哪怕是三考连捷上来的,只要达不到点翰林的水平,一般都得花钱“租官”,没钱就得去借.
而通过“租官贷”这种高水平的金融运作,四九成里头的八旗子弟们又能把汉人官儿辛辛苦苦贪污来的银子再分走一大笔。
这大清啊,至少在银子这方面真没亏待那票八旗子弟。
不过这种世世代代的好日子,最近仿佛要到头了!
首先是大清官场的半壁江山要丢!
半壁江山都快没了,官场的蛋糕自然就小一半!甭说洪秀全那边八旗子弟去不了,就是罗雪岩、左宗棠、曾国藩那边,也没什么位子可以给八旗子弟的.哪怕曾国藩挂上了曾佳.国藩的名头,也没几个位子可以给八旗子弟的。
毕竟曾国藩的团练走的是兵为将有的路子,得依靠宗族、乡党、师生、姻亲的人际关系网络形成自下而上的依附关系,一群北京城里的爷们怎么插足进去?
至于罗雪岩、左宗棠、江忠源这些人更是一个位子都不留给八旗子弟。还把那些被他们控制的地盘和衙门里的旗人全给轰走了。
而在大清官场半壁江山丢了的同时,“租官贷”也开始成片爆雷!
南边被太平军撸过的省份,甭管有没有全丢,反正借了阎王债的汉官都他妈成了老赖!这些人要么来个“官场消失”,没了!要么投靠手里有兵的大帅就是不还!要么干脆也拉起一点团练,哪怕只有三五百人,打长毛不行,赖账足够了。
所以整个咸丰三年,四九城内的八旗子弟,从上到下,都在倒霉!
好不容易熬到了咸丰四年,本来以为可以转一下运,没想到他们遇上最大的老赖了!
咸丰爷自己要当老赖,要把那点儿只能糊口的铁杆庄稼都赖了。
为了赖账,这位皇上还和曾国藩、罗雪岩、左宗棠、江忠源这些汉人军头勾结,一边把封疆大吏的官帽子卖给他们,一边指使他们上书请八旗兵南下.
这他娘的是在把八旗爷们当傻子吗?
那些汉人军阀要八旗兵干嘛用?现在又不是清初,那帮两朝三朝的“忠臣”打不过农民军就想请真满洲去帮忙。
现在要上真满洲,本来还能打的仗也得崩长沙不就这么丢的?江北大营不就这么没的?罗雪岩手下没有一个八旗兵,所以上海到现在还好好的。
咸丰这老赖分明是想借着那几个汉人军头“请兵”,逼着大家伙儿当逃兵。
只要四九城内的爷们怂了,那他就有理由裁大家的铁杆庄稼了。
这分明是把大家伙当傻子骗!
好在有个倭大人给大家伙指了明路.也甭去南边当什么“真满洲”,就去宛平新军大营当兵!
大清分明就在北京家门口练兵,凭什么不让正儿八经的八旗兵入营?
那个什么僧格林沁.哪个旗的?老姓是什么?凭什么那么欺负人?
这北京城里面旗人爷们哪里是好相与的?本来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和皇上斗,现在终于有人指了路。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反正他们也闲着,隔三差五就去宛平大营走一遭吧!
于是僧格林沁的练兵大臣衙门外,每天都是人山人海要投军的大爷!
“僧王,你凭什么不让我们这些八旗子弟保卫大清朝”
第367章 这个八旗啊,其实也是可以反的!
咸丰皇帝拄着根拐棍,戴着墨镜,在宛平县城内的京畿练兵大臣衙门外的人山人海当中挤来挤去。
他这是微服私访来了!
前几日他不是听懿贵妃的妹子婉贞说起了四九城的老少爷们现在都振作了,都想投新军扛洋枪保卫大清朝了么?
当时他就激动了!
咸丰皇帝到底还是个青年,他今年才堪堪二十四岁,体内还是有那么一点朝气和热血的。所以听说这事儿以后,就动了成全这帮自己人心思。
身为一个满洲君王,咸丰当然知道他真正能信任的就是那群八旗子弟!最好还是世世代代吃铁杆庄稼的老满洲,而不是曾佳.国藩这样临时抬上来的新汉军。
当然,僧格林沁这号放羊出身的蒙古王爷的忠心也够呛他说是皇亲国戚,其实比曾佳.国藩强不了太多。他原来就是个放羊的,和八旗根本不搭边,只是和科尔沁的一个郡王是同族还矮一辈,这当然也算不上什么贵胄,蒙古科尔沁部是成吉思汗那会儿传下来的差不多六百多年快七百年了。草原上到处都是博尔济吉特氏,仔细论起来全都是一族的。
而那个郡王又娶了嘉庆爷的三女儿庄敬和硕公主,然后这两夫妻死后没儿子继承。
后来也不知道是怎么选的?反正僧格林沁就走了狗屎运,成了他俩的嗣子,从放羊娃摇身一变成了王爷,还成了嘉庆的便宜外孙,道光的便宜外甥,咸丰的便宜表哥。
就这份亲情.实在也没多亲近。
把大清的安危都交给僧格林沁和他的科尔沁老乡,现在也想想也不大靠谱.如果自己人真能振作,那大清才真有中兴的希望。
不过他也知道如今这帮旗下大爷都不是很实在,也许就是在婉贞这个小丫头片子跟前放一放嘴炮,实际上压根就没有投军扛枪去打长毛的决心。
所以他今儿才带着安德海,又从乾清门外叫了个膀大腰圆的老大爷侍卫,和加上几个细胳膊、细腿的“大内高手”,换上便服,坐上几辆马车,悄悄就来了宛平县城,就是要亲眼看看到底有没有八旗子弟来这里投军?
别说,还真有,而且很多,僧格林沁的衙门外头里三层、外三层的都是戴着瓜皮帽,穿着长袍马褂的大好男儿,有些个还提着鸟笼子,面对僧格林沁派出来的戈什哈,一个个都毫无惧色,还大呼小叫.绝对是八旗子弟,不可能是装的。
“僧格林沁,你凭什么不让爷们当兵保卫大清朝?你看看爷的腰带是什么色的?黄带子.大清朝有我一份,我不保大清谁保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