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秦设计师 第66节

  无法确定秦王是否知道,萧何只能硬着头皮道:“回大王,臣非不想入朝为官,为大王效力,只是故土难离……请大王责罚!”

  说到这,萧何突然干脆地跪下请罪,请嬴政责罚,至于责罚的罪是他故土难离,不愿入朝为嬴政效力。

  只要嬴政以这条罪处罚了他,便不会想到他不愿入咸阳的真正原因。

  比起那个真正的原因,他自然想选轻一点的“故土难离”。

  嬴政深深看了眼萧何,此刻他想通了一件事:为何身为刘季麾下开国第一功臣,萧何却要自污?

  不仅是有刘季的原因,也有此人自身的原因。

  这萧何本就不老实,有自己的小心思!

  从其一直在沛县当小吏,不愿入朝为官可以看出,再从其利用韩信对他的信任,帮助吕后害死韩信又可看出。

  但嬴政也没打算在今日追究萧何的问题。

  作为君王,不怕臣子有自己的想法,重要的是能将其掌握于手中为己用。

  臣子偶尔的违法犯纪对君王而言还是好事,因为这些都是把柄,把柄先握在那不动,等需要用到时再发动,更加有用。

  亲政多年的嬴政早将这一套玩得炉火纯青,道:“思恋故土乃人之常情,何罪之有?卿快快请起!”

  “谢大王之恩!”

  萧何起身,内心却犹在忐忑,他仍判断不了秦王是否察觉到他真正不愿接受推荐,入咸阳为官的想法。

  但转念,萧何镇定下来,如果秦王知道此事却隐而不发,那就表明暂且不会拿他如何,甚至可能会重用他。

  只是有把柄被秦王握在手里,相当于有一把利剑悬在他和家人的头顶,要想秦王不将利剑挥下,他日后只能尽心尽力为秦王办事了。

  想及此,萧何在心里苦笑一声,可如果让他回到过去重新选,他依旧不会选接受上官推荐,入朝为官,今日之果已经注定!

  嬴政又问萧何道:“如今天下虽一统,然多地却未在我大秦治理之下,其中主要因由在大秦无有足够官吏,卿可有法解决此事?”

  一听嬴政的问题,萧何便知这是对他的考测,但对这个问题,萧何还真想过。

第137章 第136 刘季 吕雉再无缘

  他在沛县当主吏掾,看出了大秦不少的问题,不仅有秦律的问题,也有大秦吞灭六国太快,导致官吏不足的问题。

  作为一个聪明人,看出了问题,自然会去思考解决之法,而他想出的办法是对已存在的“三老”进行一定修改。

  萧何当即向嬴政陈述了他的这个办法,殿内其他人正在沉思萧何之法的可行性,却听刘季道:“大王,此法可行,然有缺陷。”

  得秦王赏识为官,自然要展现出自己的一些见解和才能。

  嬴政道:“有何缺陷?”

  得到嬴政许可,刘季道:“推举三老辅佐县令,教化民众,其策确实可行,可同样会使三老于县乡中得势。”

  “为三老前,这些人虽德高望重,却与其他乡民并无差别,可被推举为三老得势后,其等是否还能德高望重?”

  “纵使一时之三老能做到辅佐县令,教化民众之责,做好为大王分忧之事,然时日一长,其等是否有变?”

  “若其等以势为己或己家己族谋私,岂非祸于地方,害于大秦?”

  “且三老一时为推举,然之后三老可能再为乡民推举?若让一家一族之人常为三老,此家此族必会迅速壮大,将为豪强望族,于治理地方不仅无益,更为有害。”

  刘季从高处去看萧何提出的“三老”之法,一眼便看出其中的问题。

  此法的确能缓解大秦官吏不足的问题,但却会让三老做大,于日后形成一个个地方上的毒瘤。

  刘季接着道:“且此策若行,所行之处定为原先六国之地,大王以为此等地方所推三老将为何人?”

  这句话才是刘季真想说的,一语击中殿内许多人:是啊,在六国之地施行这修改版的三老政策,会选出何人当三老?

  答案显而易见,用脚趾也能想到,大概会是六国贵族或与六国贵族有关之人!

  让这些人成为三老,然后在地方上做大做强,是觉得他们强壮起来后不会反秦吗?

  刘季并不知道他在得了天下后,就曾采纳了这个三老政策,将之颁于天下,对大汉和华夏都影响深远。

  虽说即使他不颁布,这东西早晚会蹿出来。

  因为没得办法,古时通讯落后,交通不便,致使皇权难以直接治理基层,只有让三老或者说地方士绅、乡绅来配合治理。

  听完刘季之言,萧何向嬴政请罪道:“未想有这等缺陷,臣思虑不周,请大王责罚!”

  嬴政摇头道:“无怪于卿,此中疑难甚巨,纵使寡人也难解决。”

  只有一个人或许能为他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李念。

  但想到大秦和李念所来自后世的差距,嬴政又觉得李念也未必能解决得了。

  李念虽来自后世,拥有后世的知识,能从更远的历史角度提出解决之法,可那些解决之法所用到的条件,大秦却未必有啊。

  再好的办法,再好的技术,再好的思想,也终会受制于时代!

  萧何能想出用修改三老之法解决大秦的官吏缺乏问题,已算很不错了。

  嬴政看向他道:“卿有佐国之才,今后不可再藏拙!”

  萧何知道秦王这是在告诉他:以后好好给寡人办事,你之前的问题,寡人可既往不咎。

  只是为什么秦王给他的评价比对刘季低?

  秦王评价刘季时,说的可是“治世能安邦,乱世可定国”,到他这只有一句“卿有佐国之才”,尽管这评价也不低,可“佐国”和“定国”还是有差距。

  相当于,刘季能在乱世开一国,成为一王,他只能辅佐刘季成为一名丞相。但这如何可能?

  他虽觉得刘季不凡,认为其早晚有一鸣惊人的一天,却也不觉得其人远胜过他,有开国为王之才。

  心中怀着不解,萧何向嬴政保证道:“何定尽心竭力为大王大秦效力!”

  嬴政道:“卿也一样,暂不授予官职,且先在朝中观政!”

  萧何,是嬴政选中的未来大秦丞相。

  根据李念提供的历史,至少还能用好几十年,这么优质的牛马,从哪里去找?

  王绾已老,他又不想李斯成为丞相,能选择的人不多。

  萧何能为大汉开国第一功臣,大汉第一任丞相,其才能不用怀疑,绝对也能为他治理大秦。

  当然,他不会直接让萧何入朝堂为丞相,会将之先放去治理地方,既是让其积累资历,也是想用萧何为他治理好一些地方。

  萧何谢恩坐下,其他从沛县而来之人以为嬴政会像对刘季和萧何一样对他们,未想嬴政只简单和他们聊了几句。

  虽说也被嬴政下令在咸阳观政,日后大有前途,但其中差别,沛县其他人都能看得出来:刘季和萧何在秦王这有些特殊,尤其刘季。

  召见结束,刘季、萧何等人离去。

  章台宫内,嬴政正听取椒离汇奏,将来咸阳这一路上,刘季、萧何等做过的某些事、说过的某些话禀报给嬴政。

  听到入咸阳时,刘季曾看上一架马车中的女子,还向椒离询问女子来历,嬴政不由好奇道:“可知是哪家女子?”

  椒离小心翼翼回道:“回大王,是砀郡单父县吕雉!”

  如果可以,椒离不想回答这个问题。

  因为他也认为吕雉极可能要入宫,刘季看上吕雉,岂不意味着差点和大王抢女人?

  他对刘季很有好感,不想其因此丧命!

  听到椒离的回答,嬴政道:“你是说吕雉和刘季碰到了一处?刘季还看中了吕雉,想娶其为妻?”

  椒离道:“确实如此,但刘季在得知吕雉为大王所邀入后,便没有再生此念。”

  嬴政看了眼椒离,这个刘季还真不得了,这才多久,连他派出的使者也开始为其说话。

  不过,刘季和吕雉经会在入咸阳时遇上,还真是巧,但这次,刘季不可能再娶到吕雉,除非他死了,大秦亡了!

  他邀吕雉一家入咸阳,除对吕雉这位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后感到好奇外,也有着其他打算:

  他不准备将吕雉收入后宫,而是想让吕雉作为儿媳,只是让吕雉嫁给哪个儿子,尚在考虑。

  咸阳,某间房中,和吕雉住在一间房的吕小声问道:“姐姐,那位为啥还没有接你进宫啊?”

  吕雉并未回答妹妹的问题,而是陷入思考,她心中原本也以为那位秦王邀她一家入咸阳,是因为她。

  可入了咸阳后,虽有人接待他们,可进宫的消息一点没有,让她怀疑原先的猜想可能不对:莫非那位秦王不是要让她入宫为妃,是他们自己想多了?

  想到自己还曾幻想入宫侍奉那位秦王,吕雉不由又羞又恼,实在太羞人了,不过对自己可能不能入宫侍秦王,吕雉心里又有些失落。

第138章 韩信为弟子

  李念并不知道嬴政打算当他老丈人,也不知道刘季、吕雉到了咸阳,刘季还已经被嬴政召见,他此刻正看着面前一小孩。

  这小孩才九岁多,但一点也没有小孩该有的活泼,一脸平静、不苟言笑,丝毫不因这里是大秦王宫而害怕。

  就在刚才,嬴政派人将这小孩给送了过来,并告诉他小孩叫韩信,以后便由他教导。

  ‘这小家伙就是韩信?历史上那位兵仙?’

  李念明白嬴政让韩信过来的目的,既是有意让他传授韩信一些后世的东西,也是修正韩信的性格,不使其重蹈历史的覆辙。

  在李念看他时,小韩信也毫不畏惧地在打量李念。

  他和母亲是前天到的咸阳,并未受秦王召见,昨日秦王使人传诏让他今日入宫去见一位老师,于是便有了现在这幕。

  打量了李念一会儿后,小韩信道:“你就是大王给我找的老师?你能教我什么?”

  ‘虽然年龄不大,但还真符合韩信的性格,一上来就这么直言不讳开问。’

  李念并未回答韩信,反而问道:“你想学什么?”

  小韩信思考了下,看着李念道:“我想学什么,你就能教什么?我想学兵法,你能教吗?”

  李念摇头笑道:“我从未上过战场,并不懂兵法,不过我也许能教你一些和兵法战争相关的东西。”

  小韩信一脸不解,此人既然不懂兵法,凭什么敢说能教他和兵法战争相关的东西?

  看到小韩信脸上的怀疑,李念故意低下头,靠近小韩信道:“我能教你的东西,可是其他人教不了的,世间只有我这有,从古至今再无其他人会!”

  小韩信脸上的不信更重,觉得此人在说大话,而且这大话说的还很不严谨:从古至今再无其他人会?那你是从哪学来的?

  见他这副神色,李念哪不知这小家伙在想什么,道:“你学兵法是为了什么?”

  小韩信毫不犹豫道:“我想当将军,统帅千军万马!”

  李念又问:“那为什么想当将军?”

  小韩信道:“将军威风,能吃饱穿暖,不受人欺负,能住大房子。”

  即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兵仙”,在小时候萌发理想时也是这么简单朴素。

  李念点了点头,又问:“那你可知何为战争?”

  小韩信明显读过《孙子兵法》,当即以《孙子兵法》中的话回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李念笑道:“背的不错。你知道《孙子兵法》,从何处学来?”

  小韩信理所当然道:“从家中!”

  李念好奇道:“你家里有兵法?”小韩信看了这个怪老师一眼,那眼神似在说:你是不是傻,我都说了是从家中,不是我家有兵法,难道还是别人家里?

  但为了关怀这个脑子可能不太好的怪老师,小韩信还是认真回了一声:“是!”

  李念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他终于又解开了一个历史谜题,韩信的兵法其实是源于家传,并非传说中的尉缭子所授。

首节上一节66/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