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秦设计师 第40节

  何况,孟姜女的故事实际没发生在秦朝,但大秦修筑长城时就没有过类似的事吗?

  怕是只多不少吧!

  李念要讲的也不是孟姜女哭长城的来历,而是告诉他,他和大秦在后世的名声究竟有多不好。

  “骊山有七十万刑徒,大王当不用臣再多言,臣要讲的是骊山墓,大王生前为人间帝皇,至尊至贵,自然也想将这份尊荣带到死后,于是耗费民力修建了一座规模极庞大的陵墓。”

  秦始皇陵并不是在始皇称帝后才开始修建,而是早已在建,但始皇称帝后,使得要修建的规模变得更大了。

  因为一统天下之前,他还是秦王,七国诸王之一,但称帝后,他就是天下之主,有史以来第一位皇帝。

  以前建的王者之坟怎配得上朕皇帝之尊?

  肯定要建的更大、修的更好、添更多花样,方能展现他的尊贵荣耀,让他在死后也享受帝皇权柄。

  “陵墓中建有各式宫殿,陈列着诸多奇异珍宝,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含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在臣所来自的后世已探明的就有四百多个。”

  “一直到大王死时,陵墓还未修建完工,到胡亥公子继位,又修建了一年多才完成。”

  “修建完工后,胡亥公子杀了所有修建陵墓的工匠,并坑杀大王后宫中所有没有子嗣的后妃。”

  “杀人虽非大王所为,但这笔仇恨却会落到大王身上!”

  落到始皇身上也不冤,他自己没安排好继承人,也是他要修建那么大的陵墓。

  “尤其修建那么庞大的皇陵,多少人得背井离乡,离开父母妻儿,大王认为这些人和他们的父母妻儿会如何看您?”

  这次,嬴政不再沉默,终于说话,但他并未回答李念的问题,而是道:“那寡人的功呢?寡人灭六国,使天下一统,你给寡人说的‘车同轨、书同文、量同衡’呢,他们就一点也记不得了吗?”

  在开始时,嬴政声音很大,似在不甘地向后世质问、向天下万民质问,但越问声音越小,像一头受伤的猛虎在嘶吼。

  这一刻,李念甚至觉得始皇似乎有些可怜,但转念又将这点可怜丢掉,有什么值得可怜的?

  此为皇帝,为独夫,其掌天下之权,食用着无数人供奉,却不做好事,反而施行暴政,难道不该被骂?

  有想过那些修长城而死之人?有想过那些修陵墓而死的人?有想过他铺张浪费修阿房宫时,天下还有多少人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李念虽在始皇手下做事,为始皇提出各种参考,但从不认为始皇是一个完美无瑕的好人。

  其为帝皇,猛虎也,只见其色彩斑斓,高大威风,却不见其吃人时的模样?但李念也不打算将皇权这头猛虎困进笼子里,因为他知道自己做不到。

  他虽来自后世,如今看起来也得了始皇信任,但他若敢提出什么议会制、君主立宪,始皇就敢砍他脑壳。

  他能做的是让始皇减少一些暴行,让华夏好一点,让大秦这时代的百姓们好一点,而想要做到这些,必须扭转始皇的想法。

  始皇不愿改变,他又能做什么,做个炮仗炸死始皇?

  那始皇死,他也必然会死!

  以始皇的性格,绝对下过命令,若其无端暴毙,立诛李念!

  而且,杀了始皇,还会有下一位皇帝,在这时代无法做到没有王。

  万一让胡亥那厮上了位,以其凶残程度,大秦会被祸害得更惨。

  就算是扶苏成功继位,可要是他将儒家变成后世的儒家,那此世华夏和历史上的华夏有什么变化?

  何况,李念本也不是勇敢者,他贪生怕痛。

  如果改变不了,他就在大秦王宫混吃等死,等到始皇死时带他走,要么其他人送他走。

  最好死时痛快一点,不要太痛苦,他真的很怕酷刑!

  李念并未出声宽慰始皇,而是平静道:“大王,您灭六国,一统天下,‘车同轨、书同文、量同衡’,固然都是功绩,但对如今的百姓而言,有何好处?”

  始皇看向李念,却未出声。

  李念继续道:“以后世的角度看,‘车同轨、书同文、量同衡’都是极好的政策,对天下大为有利。”

  “但现在的百姓他们看不到您和大秦给他们的好处,反而只有无边的暴政,所以您的功绩与他们有什么关系呢?”

  “能让他们吃饱饭、穿暖衣吗?能让他们娶上妻,住上宽敞明亮的房吗?能让他们受人尊敬吗?”

  整个大殿中只有李念的声音回响。

  连续数问,李念仍未停止,不用始皇回答,他自己摇头道:“没有任何关系,您的功绩在他们看来,反而让他们活得更为艰难!”

  始皇问道:“今世之人恨寡人,当是应该,那后世之人为何也认为寡人残暴不仁?”

  李念只平静地给出了一个回答,便让始皇怔在了那里,他叹息一声,道:“因为后世人也多为庶民黔首啊!”

  始皇沉默,是啊,后世之人多为庶民黔首,他们不站在秦时百姓的立场,难道还站在他嬴政的立场?黔首之命操帝王之心?

  在李念和嬴政发生这场对话时,章台宫内安静得吓人,所有内侍、宫女皆不敢动,连蒙毅也一动不动,不让自己发出一点声响,尽量减少存在感。

  若可以,蒙毅想选择今天不来随侍大王左右,但他不得不来,大王不会让他缺席。

第86章 改变与否在大王,不在臣

  这对话实在太骇人了,直言大王在后世被评价为暴君,今天李念这小子很勇啊,明明平时是那么谨慎小心的一个人。

  蒙毅转念又想明白了,李念确实怕死,也畏惧酷刑的痛苦,但并不代表他会因为贪生怕痛而完全恭顺于大王。

  如果是完全恭顺于大王,那么为大王歌功颂德不是更好?说大王在后世享有美名不是更好?

  不对,大王不傻,李念这小子如果真说后世对大王是一片夸赞,大王反而不会信,还会看出这小子在欺瞒他,后果会更不好。

  现在如实直说才正确,只是这还是很危险。

  因为说出这些后,大王可能暴怒,生死全在大王一念之间。

  蒙毅在心中犹豫,如果大王待会儿要杀或者处刑李念,是否要向大王求个情?

  也许他的求情起不了效果,但他着实不想看到李念死。

  许久后,始皇声音中带着期盼地又问道:“后世那些帝王呢?”

  后世那些帝王应该站在他这边吧?

  李念无情地击碎了始皇的期盼,道:“在后世帝王中,少有推崇大王之君,他们认为大王有功,但滥用民力,甚至以大王为鉴。”

  “以大王为鉴”这句太有杀伤力,他堂堂始皇帝,在后世君王眼中居然是个反面教材?

  始皇坐在位子上,再度陷入沉默。

  他以为自己能长生不死,结果世上无人可长生;他以为他的大秦能千秋万载,结果二世而亡;

  他以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会为后世人崇敬,结果百姓不待见他,连帝王们也以他为鉴。

  “以他为鉴”是什么意思?

  是说他有很多缺点错误,要让其他人不要学他,不要和他一样!

  又过了良久,始皇看向李念,死死盯住,问道:“那卿又是如何看待寡人?也认为寡人是如桀纣那般的暴君?”

  李念道:“臣以为具体情况当具体分析,大王在目前并非暴君,若以臣所知历史上的始皇事迹,便认为大王是暴君,不妥。臣来自更遥远的后世,非王朝时代,虽也认为大王确实有过,但也有功。”

  “不可因大王之功而否认大王之过,也不可因大王之过而否认大王之功,须得同时承认才对。”

  “说来,在臣来到大秦前,网络上曾掀起过一阵‘我那迷人的老祖宗’言论,大王便是其中之一!”

  “当然,这种言论又为人驳斥,出现了‘你那么喜欢始皇,就该让你回去修长城’、‘要是我穿越到大秦,当天狐狸就要叫了’……”

  李念曾和始皇讲过陈胜、吴广起义时曾假扮狐狸说人话,因而他能懂李念在说什么。

  “所以大王不必认为后世皆为恶您之人,同样也有承认您功绩之人,您是有功于华夏的始皇,同时也是有过的大秦之主。”

  始皇没有收回目光,仍看着李念:“你为何与寡人讲说这些?就不怕寡人动怒,杀了你?”李念坦然道:“怕,很怕!但臣来到大秦,也希望大王和大秦都能够变得更好,让此世华夏少遭受一点灾难,让此世华夏之民能过得更好一些。当然,臣也想过得更好些!”

  “大王若要杀臣,臣只有一个请求,请大王不要施以酷刑,派的人能下手痛快一些,臣便感激不尽。”

  始皇垂目沉默了下,下一刻,冷冽的目光又落到李念身上:“你想要改变寡人?好大的野心,竟想改变君王!”

  李念道:“这是臣认为大王能被改变,能带领大秦变得更好。人的思想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年龄、对世界的认知、环境在不断变化的,大王虽为君王,但同样如此,有被改变的可能。”

  “且以大王之智,臣认为只要大王认识到问题所在,明晓其中利害,自然会选择去改变,臣不过是指出问题,提供一些建言参考。”

  “如今天下初定,未到积重难返之时,老秦人、六国之民都对大王存有期待,也是最好的改变之时。”

  这是告诉始皇,他所知的历史上那些事还没发生,尚有改变的余地,您若不想成为后世人们认为的暴君,就要从现在开始改。

  始皇自然也听了出来,并未表态,李念也不在意,继续道:“大王说臣‘好大的野心,竟想改变君王!’,并不对,臣确实想大王改变,但没那么大的野心。”

  “大王能否改变,不在于臣,从来都是看大王自己,后世有句话叫‘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嬴政在心中复读了几遍这句话,又看向李念,道:“你就不担心寡人不愿改变?如果寡人不愿改变,你会做什么?如实说!”

  李念笑了笑,道:“大王,臣只是个普通人,只能尽力而为,没法决定结果,大王若不愿改,臣也不会多言。”

  嬴政佯装愤怒道:“你就不会直言上谏,多说几次?”

  李念反问:“如大王这等人杰,智慧心志远逾常人,若自身不愿改,臣多说几次,又有何用?”

  都说魏征是诤臣,敢犯颜直谏,千古留名,但若是二凤自身不愿听不愿改,魏征还能按着二凤的头改不成?

  后世有人认为魏征是吃准了二凤不会砍他脑壳,所以才敢和二凤顶牛,但就算如此,魏征也不是什么时候都和二凤顶。

  始皇想到李念来自的时代已无君王,而是一个以百姓为主的时代,那么这小子所来自的后世之国建立者会对他有什么评价?

  那位他曾猜测是后世之国最主要建立者的人是怎么评价他的?

  那一位似乎很被这小子尊敬,对他都没有那种敬仰。

  李念这小子对他虽然也敬仰,但更多是畏惧担忧,往常说话时都非常小心,而对那位却截然不同,每次提起那句“舆论的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去占领”时,神色语气都变得不一样了。

  对于来自之国的开国者,敬仰崇拜,可以理解,但始皇总觉得其中是不同的,所以他很想知道那位后世的开国者会如何评价于他。

第87章 “无聊得很”

  应该和后世那些王朝的君王不同吧?

  始皇看着李念,道:“卿来自之国并非王朝,也无君王,开卿后世之国之人是如何评议寡人?”

  似乎是怕李念不明白他想知道什么,特意又补了一句:“就是卿常言‘舆论阵地’的那位……”

  李念立刻便懂了始皇想要问什么,这是想知道那位是如何评价他的啊,肯定是他以前讲说时,让始皇对那位产生了兴趣。

  常有人称,虽然这本无恶意,只是形容那位是,但以称呼君王的方式去称呼那位,实是侮辱那位。

  因为那位从来不是君王!

  李念沉默,始皇也不急,就静静等着。

  过了会儿,李念道:“那位确实对大王您有过评价,且和那些王朝的帝王不同。”

  那位确实厉害,据说最喜欢读二十四史,读的还是三千六百卷的版本,四千三百多万字,而那位读了六十多遍。

  “那位的一首诗和一首词都提到过您,诗名为《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这诗让始皇有些心喜,未想到后世那位开国者竟然没一上来就说他是暴君,反而对他评价还不错。

  然而,并没让始皇多高兴,李念又道:“但那位也评价大王在一统六国后,就失去了进取之心,志得意满,开始躺在功劳簿上,迷恋自己过往的功绩,耽于享乐,求神仙,修宫室,残酷地压迫百姓,到处游走,消磨岁月,无聊得很。”

  在说出最后的“无聊得很”四个字时,李念有些想笑,那位还真会评议始皇帝,竟会用上这四个字。

  始皇又一次沉默,“到处游走,消磨岁月,无聊得很”带给他的冲击比李念之前讲的那些更大。

  在后世的那位开国者眼中,他竟然是个无聊的人,四字直指内心,比说他是暴君昏君更令始皇沉默。

首节上一节40/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