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秦现今的实力,想完全控制西域明显做不到,自然要分出利益,拉拢一批“朋友”,世界不只有打打杀杀,还有利益共享!
这也是大秦的一次实践,先用西域来实践李念所说的那一套国际化做法,如果真有效,日后再扩大到其他地方,甚至整个世界。
尽管李念十分想让大秦统一这个世界,成为球国,但这想法很难实现,建立以大秦为核心的联盟去控制世界,这套更有可能。
乌孙王感叹完,又道:“敢问兄长,大秦想要如何做?可要我乌孙相助?”
到此时,诸国使者都看出来乌孙人和秦人显然穿了一条裤子,乌孙王十有八九是专门过来给这位秦人总督撑场面。
刘季笑道:“自然要大王相助。西域国邦部族间会常有冲突,是因各国间散乱无序,没有诸国统一的规章,各自为政所致,大秦有意设立一个西域联盟,诸位以为如何?”
听到刘季这番话后,诸国使者暗惊,秦人这头过域猛龙的野心比他们所想还要大,这不仅是要做西域的话事人,更要改变西域现今国邦部族之间的格局,制定西域新秩序。
那些认为自己国邦部族还算强的使者当然不情愿,秦人制定新秩序,他们都要遵守,哪有以前野蛮生长爽快?
这个城邦有宝贝,那就捶这个城邦抢了,那个部族有美人,那就过去让其献出,要是敢不献,他们的刀兵也未尝不利!
可如果让秦人在西域建立起新秩序,这种舒服的日子就要到头了,秦人不可能容许他们再肆意劫掠欺凌其他国邦部族。
西域以前都是他们的西域,他们就代表了西域的秩序和规则,秦人现却要重立秩序,这是在夺走他们在西域的权势地位。
对那些弱邦小族的使者来说,他们国弱民少,没有退步空间,谁在上头当老大也不由他们说了算,秦人来当老大,也未尝不可!
而且,没听这位秦人总督说?
秦人是要将建立诸国都遵守的规章秩序,改变现在散乱无序的状况,减少诸国间的纷争。
这对他们有利啊,好消息,端的是好消息,秦人大老爷来了,有人给他们伸张正义,他们终于不用再受那些强邦大族的气了。
一名小族使者按捺不住,主动起身向刘季问道:“敢问总督,贵国要如何设立这个联盟?要怎样入盟?”
刘季笑道:“入盟条件不难,凡西域国邦部族都有资格入盟。”
先定下“凡西域国邦部族都有资格入盟”这条,是因当前肯定有某些国家不会入盟,日后却说不定会入,到时可以此条为法理,方便大秦灵活操作。
诸国使者听到这条,没觉得有啥问题,听起来好像很宽松,谁都可以入大秦要建立的这个西域联盟,但肯定没这么简单。
果然,这位秦人总督又道:“但想入盟成为成员国,则必须遵守盟规,若有违反,轻者予以惩处,重者被开除联盟,更会被所有成员国共同制裁惩罚!”
讲出这番话时,刘季没再笑,他神色严肃认真,让诸国使者感到一种莫名的气势,好像见到他们的大王或头人一样。
这位秦人总督虽看起来和善可亲,但秦皇能任命其为总督,代大秦常驻此地,督管诸事,说明其绝非易与之辈。
一名西域强邦的使者起身问道:“敢问总督,若是贵邦违反盟规,又当如何?”
此问一出,厅内的诸国使者都看向刘季,等待他的回答:秦人要设立诸国联盟,总不能让其他国邦遵守盟规,你们自己不遵守吧?
但这个问题问的其实没什么意义,因为盟规肯定会符合大秦的利益,要是大秦违背了盟规,那一定是盟规不对,马上修改,我大秦还能被自己设立的东西给绊住?
刘季看着这名使者,认真回道:“大秦自然也会与其他入盟成员国一同遵守盟规,如若违反,当依盟规受惩,与诸国一般,各成员国可以共同监督!”
但这说的也是屁话,就像让其他国家监督五大善人一样,除了五大善人彼此间可以互相监督外,其他国家有那实力,有那胆?
得到刘季答复后,这名强邦的使者不甘心地坐下,他不坐下还能咋样?难道还能追着这位大秦总督问:你们大秦这么强,我们要如何监督你们大秦?
那就太不识抬举,人大秦总督都说了大秦和入盟诸国一样,还让各成员国监督,已经给了他面子,再蹬鼻子上脸,只会让秦人恼怒。
这名使者坐下,皮山国的使者立刻起身问道:“请问总督,贵邦要定下何等盟规?”
大秦建立西域诸国联盟,制定西域新秩序,对他们皮山国明显是大善之策,只要这盟规不是太严苛,这盟,他们皮山国必须入了!
刘季见是皮山国使者,严肃的神色缓和了些,在大秦的计划中,这等西域小邦小族正是大秦可拉拢团结的对象,他道:“这联盟虽是由我大秦发起,但并非我大秦一言而决,入盟诸国一样享有谏言督管之权。因而盟规也非我大秦一言而定,当是和诸国一同商议定夺!”
这让诸国使者有些诧异,原以为秦人会自己定下盟规,然后让他们入盟遵守即可,没想秦人如此大度,肯让他们也参与决定。
大秦不愧是上邦强国,单这气度便胜过他们!
刘季继续道:“大秦已拟立了一些盟规,现便可与诸位讲说一二,诸位可愿听?”
那可能不愿?
诸国使者纷纷点头。
刘季道:“最基础也是最首要的盟规是,若无重大原因,入盟各成员国之间不得互相攻伐!”
此言一出,那些强邦大族的使者悬着的心终于是死了,秦人果然会定下这条盟规,而如皮山国这等小国小族的使者则神情振奋,就差跳起来欢呼:大秦老大哥的这条盟规定的好啊!
要是诸国都能遵守盟规,那他们再也不用担忧害怕受那些强邦大族欺凌。
刘季肃声道:“凡有违此盟规者,或未入盟而攻伐入盟成员国者,将为诸成员国共同制裁讨伐!大秦设立联盟,本就是为减少纷争,建立诸国和平共处的环境,有人敢攻伐他国,显然是对大秦不满!”
“既然有胆攻伐欺凌他国,不妨直接与我大秦开战,看看是诸位刀兵更利,还是我大秦火炮更强。”
刘季说这话时,看着那些强邦大族的使者,这番话明显是说给他们:我大秦现在到西域,要建联盟,主张和平,诸位要是不愿,还想像以前一样欺凌攻伐他国,不如来和大秦较量较量。
而听到刘季之言的小国使者更加振奋,大秦这是要主动为这个联盟进行武力背书,就冲这点,他们也要入盟。
小国小族生存太不容易了,尤其是西域国邦部族还很多,如今大秦愿意给予他们保护,认个大哥又咋了?
就是认个爹,也不是不行!
有爹保护,总比被人打到亡国灭族要好,而且大秦这位大哥的实力是经受实践检验过的,值得信赖,月氏、东胡对此很有发言权。
这么好的机会要是给错过,想要再等等,说不定大秦会关上这扇门,不接受他们这些小弟(儿子)了。
那些小国的使者就差大声喊出来:我们愿意支持大秦当大哥,大秦老大哥是众望所归!
虽说大秦原本不是西域诸国之一,但没办法,大秦老大哥开出的条件,太让他们心动了。
大秦老大哥的大部分疆土确实不在西域,可那又咋了嘛?怎么就不是西域诸国之一了?
刘季又道:“此为联盟最基本的盟约,诸国同盟,共同进退,共谋发展,有困难与敌人时,当共同应对,而非彼此攻伐。否则要是各成员国之间都互相残杀,那大秦设立此盟,又有何意义?”
这时,一名强邦使者起身道:“总督所言极是,然诸国往来必不可能没有冲突,请问总督,若入盟诸国间发生矛盾,又当如何处置?”
刘季道:“联盟会设立诸国大会,用以裁断诸国间的矛盾冲突,是非对错,当在联盟诸国大会上进行表决裁断,而非各国间私自用武力解决。”
这名使者道:“若是表决裁断不公,或裁断不被接受,又当如何?”
刘季淡淡看了这名使者一眼,平静道:“裁断将由诸国代表共同表决,岂会不公?至于裁断不被接受,那便是违背盟约。”
大秦又不是真的要给西域诸国主持正义,当然,在保障大秦利益的前提下,给其他国家主持下正义倒也无妨。
这名使者没有再问,沉默坐下,刘季又道:“自古以来,西域之所以散乱无序,是因国邦部族太多,诸国间又不同,才常有矛盾。因而想要解决,必须为诸国定下统一之规,尤其是日常所用到的一些事物,当要统一。”
刘季扫了眼厅内,笑道:“像今日在这厅内,诸位可以看看有多少种语言?若是没有人为刘某翻译,刘某听不懂诸位所言!”
厅内不少人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只是此刻被刘季给点明,今日到这的使者很多,所说语言大多都不相同,要不是有人翻译,语言会成为最大的阻碍。
诸国使者也明白这位秦人总督点明这点的用意,秦人是要在诸国间设立一种通用语,让诸国都学习使用,减少语言上的阻碍。
而这位大秦总督想要成为西域通用语的语言也很明显,肯定是秦人的语言。
有些国邦部族的使者有些不愿,可仔细想想,好像也没有比秦人语言更能成为通用语的语言了。
不选秦人的语言成为通用语,难道选其他部族的?
那只会争得更加厉害,谁也不服谁,更加没有结果,唯有秦人可以令诸国共同认可,因为秦人够强!
秦人明显看准了这点,才在这提出,联盟要设立通用语,必定会选择秦人的语言,不会有其他国邦部族入选。
刘季一边观察着诸国使者神色,一边道:“我大秦李念公子曾说过一句有趣之言,‘世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你我近在眼前,你所言,我却听不懂’,刘某深以为然!”
“语言不能相通,是诸国间交流沟通的最大阻碍,彼此之意表达不清楚,说不明白,自然难交流,会增添诸多误会,不利于各国人员流通往来,像甲乙丙三国语言不统一,那甲国人到乙国办事便会困难重重,丙国商人到甲国买卖货物也会更难。”
“大秦有意消除这种障碍,欲在西域设立一种通用语,凡要入盟诸国,必须学习使用此语言文字!”
第424章 西域版“度同制,钱同币”
此时的西域当然也有主要的语言,否则西域各国间都各说各的语言,那交流往来会十分困难,只是主要语言有点多,不止一种,也非所有西域国邦都在使用。
大秦之意是废除现今在西域流行的其他主要语言,将大秦雅言作为西域诸国间的唯一通用语。
今后,西域诸国要想和其他国邦更好交流往来,就必须学习使用大秦雅言。
刘季话落,一名使者起身问道:“请问总督,设立这通用语后,我等本族的语言当如何处理?”
这名使者的问题也是厅内许多国邦使者所担忧的:秦人想设立这通用语,莫不是想把他们本族的语言给废除,以后都只准学秦人的语言文字。
自己本族的语言文字哪怕再落后再不好,他们也不愿意废弃,何况废弃本族的语言文字,只准学习他国的,天知道他们的国邦部族会变成啥形状,那还是他们原来的部族?
刘季笑道:“刘某知晓诸位在担忧何事,但诸位不必担忧,我大秦并无让诸位废弃本族语言之意!”
想,大秦自然是想让西域诸国,乃至整个世界都学习大秦的语言文字,但这在目前不可能做到。
首先是,要让全世界学习大秦语言文字,得有足够的老师和教材,而大秦如今显然没这么多老师和教材。
其次是,诸国会有抵触,西域诸国的实力确实比大秦弱,但人也不是大秦说啥,他们就会接受啥。
大秦制定的西域策略也没想过一步成功,一口吃不成大胖子,某些计划需要时间来逐步推进,步子跨得太大,只会扯着蛋。
对于给西域诸国设立通用语,大秦的策略便是如此,不会一步到位让西域诸国用大秦雅言为第一语言,而是准许其等保留本族语言,但与其他国邦部族交流时,要用大秦雅言为通用语!
如此,既可让目的在潜移默化中慢慢达成,又可让西域诸国容易接受,不激起西域诸国的逆反心理。
要是上来就对西域诸国说“你们本族的语言文字作废,今后只准用我大秦之语!”,霸气倒是挺霸气,但效果只怕不会好,只会给大秦治理西域添加阻碍。
听到刘季话后,许多国邦的使者松了口气,如果秦人强行让他们废弃本族语言,只准使用通用语,那就麻烦了,他们肯定不想废弃本族的语言,可不废弃吧,又会得罪强大的秦人……
刘季又道:“大秦设立通用语的目的,刘某已说过,是想有一种语言方便诸国往来交流!只要诸位能在与各国交流往来中使用通用语,诸位想要学习使用其他语言文字,并无不可,诸位便是在通用语外习用十种、百种其他语言,都可!”
诸国使者彻底明白了这位秦人总督的意思:只要你们使用大秦规定的通用语,你们就是学狗叫学鸟鸣,大秦也不在乎,大秦想要的是将通用语推行下去!
这倒不是不能接受,不就是要多学一门语言嘛,而且还是秦人的语言,说不定以后便会用到。
在刘季这番回答后,不少国邦使者心里已经同意,要是真能定下一种通用语,好处将十分巨大,他们又不傻,如何看不出来?
一名小国使者起身问道:“总督之意,我已明了,若真定下通用语,将会改变西域当今形势,于我等有大益。可我等要如何学习这通用语?”
刘季笑道:“也不瞒诸位,这通用语拟定为我大秦雅言,通用字为我大秦简书!诸位不必担忧如何学会,大秦将派师者前来教授诸位。”
听到刘季后一句话,原本一些在心里腹诽“凭啥就要用你们大秦语言为通用语?”的使者,明白了只要设立通用语,秦人的语言成为通用语是必定之事。
不说秦人的语言文字比他们的更先进好用,即使让他们的语言成为通用语,他们也没足够的师者去诸国教授,唯有大秦这等国中学者贤士众多之国,方能做到。
设立通用语这条算是被通过,刘季又道:“除语言在西域未曾统一外,诸位可还发现有其他之物未统一,让诸国往来不便?”
那没统一的就多了,大的方面来说,他们西域这么多国邦部族就没有统一,而在小的方面,各国各族的发饰、衣着、饮食都不相同,全没统一。
但这位秦人总督问这问题,显然不是要问这些,何况大的方面那个也不能统一,要是西域统一为一国,那将是谁的国?其他国邦部族又要到哪去?
而像发饰、衣着、饮食这些小的方面,统不统一,影响好像又不大,那这位要问的是什么?
一些曾到过大秦的使者想到了他们所知的大秦消息,以及在到大秦时的所见所闻,顿时豁然开朗:据闻大秦在其国内推行“言同语、书同文、车同轨、钱同币、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
“言同语、书同文”,这位方才提出的设立通用语已经是了,那这位接下想说的应是另外几个。
“行通论、地同域”肯定不行,他们又不属于大秦,还要去遵守大秦定下的律法礼仪?
那就只剩下“车同轨、钱同币、度同制”这些!
这些使者虽想了出来,却慢了乌孙王一步,只听乌孙王道:“兄长之意莫非是我等度量衡和钱币未统一?”
刘季点头笑道:“正是!西域会如此纷乱,此二者也是原因。‘度量衡’是平时会用到之物,诸国却各不相同,这在本国内倒无多大影响,可放于诸国间,影响将会很大。”
“像当年齐国和赵国的‘斗’大小不一,便让齐人和赵人在货物买卖时发生过矛盾。齐国有一位农人售卖粮食,可他遇到了来自赵国的商贾,这名齐国农人用齐国的斗装了满满一斗粮,然而赵国商贾却认为齐人的这斗粮分量不够。”
“因为赵国的斗比齐国要大,以齐国的斗量算,齐人的这斗粮自然是够的,可若以赵国的斗算,则不足。两人争执不下,谁也说不服谁,最终,齐国农人的粮没能卖出,赵人商贾也没能买到粮。”
一使者笑道:“此事易解,在哪国便用哪国之‘斗’量算即可,在齐国用齐国之‘斗’,在赵国用赵国之‘斗’。”
这名使者说完,有一使者摇头反驳道:“说来倒容易,可如果买卖的货物很多,且买卖的农人、商贾来自的国邦各不同,那得进行多少次重新量算?何其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