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秦设计师 第238节

  说到这里,李念又笑道:“问诸位一事,要是诸位落难,又饥又渴,若不及时进食喝水,将会身亡,而这时有人遇到诸位,给了诸位食物饮水,诸位会否感谢此人?”

  殿内的樊哙道:“当然要感谢,此乃救命之恩,岂能不谢?”

  刘季倒是听出了李念话中的意思,道:“公子之意是此族之人便不会感谢?”

  听了刘季话后,不少人也迅速反应过来,李念点头道:“正是如此!此族之人落难之时,若被你相救,其等不会感激拯救你,只会感激上帝!”

  “因为他们深信自己是上帝选民,被你相救,那也是上帝的安排,是上帝安排你去拯救他们,而非出于你的善心或是义举。”

  这让殿内众人更加惊异,此族比他们所想还要更不要脸,但这世上真存有这样的部族?

  刘季评价道:“予以其等好处,只会认为是那上帝恩赐,而非他人之善,此族必忘恩负义,不知恩义为何物。若其等居无定所,有人收留其等,其等不会感激,甚有可能抢占主人的房屋田地。”

  “因为其等认为主人家收留其等是上帝安排,而世间一切又为上帝创造,主人家中的房屋田地自然也是上帝创造,其等又和上帝订立过契约,是上帝选民,上帝于世间创造之物皆该为其等所有。”

  “这般一来,主人的房屋田地在其等心中,也该为他们所有,他们将之抢占过来,不是抢占,而是拿回上帝许给他们的东西。”

  听了刘季的这个举例,樊哙“呸”了一声,嫌弃道:“不仅不感激恩人,反而恩将仇报?此族太厚颜无耻!”

  刘季这个猜想还真是如此,这个据说书里放蜂蜜的异族就是这般厚颜无耻,千年流浪没有一点冤枉。

  李念道:“此族也在西方,一般而言,此族之人目前不太可能会达到西域,但诸位在抵达西域后,务必警惕。”

  樊哙拍着胸脯保证道:“公子放心,我等绝不会让此等无耻之族到我大秦,也不会让他们那什子耶和华上帝进入大秦!”

  李念向樊哙点了点头,让樊哙瞬间将胸脯挺得更直,脸上露出一副颇有荣幸的表情。

  李念拿着木棍点了点地图,继续道:“除此族外,此地的国邦部族也值得留意关注……”

  虽说在这个时代,某教还未创立,但一个宗教的起源诞生不是一蹴而就,必会受当地的文化风俗所影响,李念自然要为大秦加上这道防火墙,他甚至还有个大胆的想法,让此教不在这个世界出现。

  “此地在百多年前原属于一名为‘波斯国’的国邦,后来此国被西方一位君王所灭,现今为塞琉古国、帕提亚国。此地之民虽不像那些‘上帝选民’一般,但其等风俗文化也和大秦迥异。”

  “诸位到了西域后,要对此地详加留意,打探当地之民所信仰宗教神灵、文化风俗,若有发现,立刻派人呈报于我。”

  刘季等人都点了点头,但他们只是以为李念让他们着重此地,是因为那地方的石漆资源,想让他们先行探取此地情报,为日后准备。

  李念继续道:“你等还要使人探察去往阳洲之路,据闻那位自西而来的君王曾侵入过阳洲,塞琉古国也曾和孔雀国相战,西域当有路可通往阳洲之地。”

  塞琉古国曾和孔雀国相战未引起众人多少兴趣,但听到“那位自西而来的君王曾侵入过阳洲”,众人倒是倍感好奇。

  那位自西方而来的君王灭了那波斯国,其是从何而来?且那波斯国的疆域看起来不小啊,这么大的国邦就被他灭了?还打到了阳洲?

  有人好奇向李念询问,李念拿着小木棍在地图上一点,道:“据闻那位西方君王是从此处出发,一路率军往东,一路破国破城,打到阳洲方返。对于其事,我所知也并不详细,诸位到西域之后,可设法打探收集。”

  “据说,这些国家和城邦都受那位西方君王影响,文化风俗渐趋于其国,诸位可遣使查探,进行了解。我大秦若争霸于世界,主要对手并非周边国邦部族,而是这些西方之国!”

  “虽彼辈如今应落后大秦,但仍不可小觑,今后必会与之发生冲突,此无法避免。这是国与国之间的争斗,也是文明之间的争斗,决定整个世界的主导权!我希望大秦主导这个世界,而非彼辈主导。”

  西方诸国主导世界在前世已见过,这个世界当由华夏来主导。

  刘季等人听到李念这番话,无不神情严肃,同时心中豪气涌生,这位的谋划已不限于一国一族,而是在构思大秦步入整个世界,那他们作为这位在西域布局执行者,又岂能落后?

  李念接着道:“西域对大秦的重要性,诸位更可知晓,这里是大秦与西方诸国争霸所必须之处,大秦必须控制西域。”

  讲完这番话,李念笑道:“除这些之外,诸位到西域后,还需要做一事!”

  但李念买了个关子,并未立即说这事是何事,等众人看向他,他才道:“此事便是勘探西域环境,若是可以,在西域多种植草木。”

  听到李念所说要让他们做的事居然是多种植草木,众人都满心疑问,还以为是啥重要之事,竟然是让他们种树啊。

  现在的西域可是大大的好地方,罗布泊还是一片大湖,称得上水草丰美,可惜逐渐变为了荒漠。

  其中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为之因,而让西域维持一个较好的环境,无疑对大秦发展更有利。

  章邯道:“敢问公子,为何要让我等在西域种植草木?”

  李念道:“因为草木与环境有关,草木可稳固水土,若无草木,沃野也会变为荒漠。西域便有此等迹象,若当地之人将草木伐没过甚,原本繁沃的绿洲将变为大片沙漠,不再适于人栖居。甚至会有西域国邦部族因此而灭亡消失!”

  这在刘季、章邯等人听来是李念的预测,实际这是历史上真发生过的事。

  “让诸位到了西域后种植草木,是为让西域现今环境能得以维持,否则有朝一日,今西域大湖说不定会成为人难踏足的荒漠绝地。”

  这让刘季等人一惊,那西域大湖他们也了解过,听闻那是一片广袤的湖泊,可这等湖泊会变为荒漠?

  要是真发生这种事,对大秦在西域的发展必会产生影响,难怪这位会提出来。

  李念笑道:“当然,此事并非强求,而是在诸位有余力之时,可安排去做,诸位也可告知其他西域国邦部族,让其等一同维护。”

第421章 大秦入西域

  不管李念对西域有不少谋划,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大秦如今在西域的影响力还无法和鼎盛时的汉唐相比,至少在能控制的地盘上不如设立了西域都护府时的汉唐。

  大唐设立的安西四镇之一的“碎叶城”可是位于现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而大秦目前触及不到此处,连附近的西域诸国都未摆平,何况这等地方。

  此时所讲的“西域”其实都是后世华夏之土,以甘肃阳关、玉门为东界,往西便是中原王朝常认为的西域。

  所以,边塞诗中才常提及“阳关”、“玉门”,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这“西域”的主体区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汉代西域都护府管辖的“西域三十六国”集中于塔里木盆地,根本没多西,乌孙、月氏,有一算一都位于后世华夏境内。

  这也是李念想要这世界的大秦将“西域”拿下的重要原因:在这个世界就算不能让大秦开疆拓土,但华夏本该有的疆土不能不拿到,某些地方必须要被取回!

  但在后世属于华夏,此时却不属于大秦,甚至大秦的控制影响力还不及汉唐,如今被大秦取得的“西域”之地还在后世甘肃境内,连新疆都还没到。

  能取得这片“西域”之地,还是击败了月氏人得到,月氏人原本放牧的区域便在后世甘肃境内敦煌祁连之间,在被大秦击败后,大秦与乌孙共同瓜分了月氏人的土地。

  得到月氏的部分土地,也让大秦势力触角成功往西域伸出,但这离李念想要达成的目标差了不止一星半点。

  李念所想大秦能影响的西域可不是后世的甘肃、新疆这些地区,家门口这个“西域”本就该是大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根本不用多想,现今只是取得了本该取得之物,还只取了一点,有多少可喜?

  他想要实现的西域战略计划是走出去,往更西之处,大秦将华夏的文明之光播洒覆盖向中亚、西亚,乃至欧洲。

  但道阻且长,大秦一口气也吞并不了家门口这个“西域”,更遑论更往西的中亚、西亚之地,还得从家门口的“西域”做起。

  始皇二年,十月十七,秋季已过,此时已是冬季,草原上的青绿已转为枯黄,就算这时代的天气整体较为温暖,但到了冬日,草原的气温依旧不算很高。

  今天也是一样,虽有阳光,可寒风凛冽,让人忍不住想缩进毡房里饮酒取暖,不想外出。

  可偏偏有这么一批人没躲在毡房里躲避冬日的寒冷,还主动站在路边吹着寒风。

  这里是月氏人原本的王城昭武城所在,一大批人不畏寒冷,正站在昭武城东城门外的道路上。

  这些人分了好些区域,从其等衣着发饰辨别,每片区域的人都各有来历,其等正看向东边,似在等候什么。

  他们不是真的不畏寒冷,而是他们得到消息,秦皇任命的秦人总督今日会到。

  这位作为大秦常驻西域的代表,他们在今后必定要和其打许多交道,哪怕天气再冷,也得在此恭候。

  大秦委实强大,东胡就不说了,离他们有点远,可月氏人是实打实的强,然而在他们眼里强横的月氏,被大秦轻松击溃,连月氏人好不容易建起的王城现在都归了秦人所有。

  话说,这座城现在好像被秦人改名为了“张掖”,也不晓得秦人为何要改成这名字。

  这就是与秦人作对的下场啊,不仅土地丢了,人战死了,连自己的城都跟了秦人姓。

  如此秦国,怎能不认真对待,以往的秦国只存于他们所知晓的传闻中,虽听闻过其强大,却未见过,没多少感觉。

  就好像听闻大漂亮那边出了个变态杀人魔,得知后虽会惊讶,却不会太过在意:哦,大漂亮嘛,出些变态,很正常!

  但如果突然报道那个变态杀人魔就在他们附近,那感觉一下就上来了。

  西域诸国对大秦的感受与此相似,只在传闻中的强秦突然到了他们附近,与他们毗邻,还通过击败月氏给他们秀了一把操作,简直吓国!

  在得到大秦和月氏交战的结果后,西域诸多国邦部族迅速做出反应:秦人要来了,赶紧派使者去和秦人联络。

  现在不和秦人联系,摸清秦人的意图,难道要等秦人的战马抵达城门外,火炮到达门口再联系?

  雪中送炭已经来不及,可锦上添花却还有机会,说不定还能从秦人那里扣得一些好处,看那乌孙,就是傍上了秦人,才得以除掉了月氏这个仇敌,得了月氏大片的土地。

  而月氏人呢,死的死,逃的逃,原本一直压过乌孙人,常侵夺乌孙人的牧场,现今却被乌孙人仗秦人之势反夺。

  既然乌孙人都能傍上秦人这个大哥,他们为何就不能?

  乌孙人能做的,他们能做,乌孙人不能做的,他们兴许也能做!

  秦人显然对西域有想法,否则不会专门派一名总督常驻,总督者,总理监督诸事,便是代大秦执掌这片地区诸事。

  据说这位秦人总督是曾出使过乌孙的那位,要真是那位,那倒挺好,那位性格豪迈,与其相处,总比跟其他不太了解的秦人打交道要好。

  一些在乌孙见过刘季的使者心里暗想。

  只是秦人会对他们采取什么策略,会如何对他们?

  想到这些,诸位使者又倍感沉重,相比于大秦,他们的国邦(部族)太弱。

  除了诸国使者外,还有大秦在战胜月氏后留下的秦军,他们正在此维护秩序,其实也用不着他们维护,这些西域国邦部族的使者不敢在此生事,都老实乖巧。

  随时间推移,风越来越大,太阳落在身上,没一点温度,许多人在心中暗骂这该死的鬼天气,明明出了太阳,还是这般冷。

  一些人一边哈气搓手,一边朝东边望去,期盼秦人早点到,让他们少在这挨风受冷。

  兴许是听到这些人心中的期盼,忽有震动从东边的大地传来,从轻微逐渐变大,还不是一波过后便消失,而是一阵接一阵。

  这让诸国使者精神一振。

  这显然是大队骑兵到来才能造成的动静,而现今这片土地已归于秦人,是秦人的疆土,能在秦人疆土出动这么大队骑兵的只有秦人自己。

  诸国使者不再哈气搓手,一个个抬起头,将目光看向东方,希望能早点看到秦人的身影。

  过了不久,数杆旗帜从东方的大地出现,旗面在寒风中猎猎招展,一支军队随旗帜而现,一股迫人的气息也随之而来。

  诸国使者没有再做小动作,都目不转睛看着这支从东方迎着寒风踏来的军队。

  初时还看不清楚,但随着接近,那几杆旗帜渐渐变得清楚。

  只见一杆旗帜上绘着苍龙玄鸟,一杆旗帜绘着一头凶猛的黑虎,一杆旗帜黑底白圈黑字,写着一个秦人简书的“秦”,一杆上绘有日月星辰,山河湖泊……

  其他旗帜,他们都有所听闻,但那杆日月星辰,山河湖泊的旗帜,不知是何旗。

  这是大秦给刘季特意授予的总督旗,取义于“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江河所至,皆为汉臣”。

  当然,这个“汉”现在要改为“秦”!

  这是始皇帝定下的今后大秦要授给诸位总督的旗帜,大秦要开疆拓土,成为日不落帝国,不可能只有刘季这一个总督,而总督是为大秦牧疆守土,日月星辰、山河湖泊正好代表疆土。

  不仅是旗帜有看头,那支秦军更有看头,虽说他们已见过不少次驻守张掖城的秦军,但依旧从现在过来的这支秦军身上感受到强烈的压迫。

  驻守张掖城的秦军也是秦军中的精锐,但不少西域国邦的使者过来时,大秦与月氏的战争已打完,大部队已经撤走,他们并未见到这等规模的秦军出动。

  实际上,这批秦军并不如驻守张掖城的秦军,大秦和东胡、月氏作战时是要打出一场漂亮的大胜,因而出动的是精锐中的精锐。

  现今随刘季等人过来的这支秦军虽也是精锐,但目的是为了过来驻守,及震慑西域诸国,与必须打出一场漂亮的大胜相比,要宽松不少,因而这次调派来的不是最精锐的部队。

  可西域诸国使者不知,他们只看到这般规模的秦军行动,依旧井然有序,现在还隔得老远,便能感到那股慑人的压迫。

  许多国邦部族的使者在心中自问:若是他们面对这支秦军,能否正面与之一战?

  得出的结果让他们沮丧,他们的军队显然不能同这支秦军相比,不说那传闻中的秦人火炮,光是秦人其他方面就胜过了他们,看看那兵甲,哪样不比他们的好?

  想到秦人的兵甲、火炮,一些使者忽然生出一个念头:秦人的火炮不太可能外售,可除了火炮外,秦人其他的武器好像也很厉害,这些能不能外售?

  如果秦人能售卖给他们,那他们国邦的实力必能更上一层,上一次便是吃了兵甲的亏,没能打赢xx,现在得了秦人的兵甲,必能报仇雪恨。

  秦人有火炮,肯定谁也打不过秦人,但秦人之下的位子,他们说不定有机会坐一坐。

  这些使者心思活络起来,定要设法向那位秦人总督询问,是否能购买秦人的兵甲。

  似乎是注意到了他们在这等候,那支秦军也开始冲锋。

  上万秦军骑冲锋起来的场面让诸国使者勃然色变,大地仿佛变成了鼓面,马蹄如鼓槌,急促敲打大地,使得大地急促震动。

  那支秦军如一道洪流从东方奔来,似要将任何阻挡在其之前的事物都冲锋击毁。

首节上一节238/25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