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秦设计师 第237节

  但众人心中又生出好奇,未来的大秦才能发挥出此物的作用,这位公子又是如何知晓此物用途的?难道这位公子亲身试过此物的这些用途?

  嘶,那不是这位公子凭借此物飞上过天,公子当真经历非凡,难怪有人将之与古之圣贤相比。

  李念不知道他的话让众人生出的这些想法,他又道:“此物在世间之量有限,不像树木,可再生,我等若不多占,便会为他人占取。”

  这一下便让众人明白了此物的重要性,这东西用途广,还存量有限,不可再生,那大秦能多占,自然得多占!

第419章 刘季的西域攻略

  从形成原理上,石油、煤、天然气等资源可再生,其等是远古时代的生物在地下沉积后所成。

  既然远古的生物能沉积演化成石油、煤,那现在的生物似乎也可形成石油、煤?

  但实际情况是,远古时的环境与现在不同,生物亦有区别,古生物能形成石油、煤的条件未必对现在的生物适用,即便能适用,形成所需的时间漫长。

  古生物在地下沉积为石油、煤需要的时间以百万年计,对平均寿命还没过百的小瘦猴子而言,这不是不可再生资源,又是啥?

  随技术发展,所能探明的石油、煤、天然气等资源的储量会比先前更多,但这不能改变石油、煤在被开采后,短期内难以再生的状况。

  且探明的储量比以前多,可探明的矿不一定在己方地盘,就算在己方地盘,但用自家的,哪有先开发使用别人地盘里的好?

  先将别家地盘里的取出来用了,自家的可先封存以备日后,不仅如此,还要圈拿更多矿藏为大秦掌握。

  资源就那么多,大秦不先一步多拿多占,就会被别人占拿,到时别人说不定会用这些资源拿捏危害大秦。

  国与国间的竞争可从不友好和睦,不是大家坐在一排,平均分配资源,而是都想多占,那李念的选择自然是让这世界的大秦多占。

  现在的情况对大秦无疑更有利,其他国家皆不知道石油、煤的重要,可大秦因为李念而得知,能抢先很多步进行布局,即使以大秦如今的国力实控不了那些有名的产油地,但也可做些布置。

  李念继续道:“说不定在日后的世界,为抢夺此物,还会引发国与国之间的大战。”

  这东西还能引发国战?

  众人看着玻璃罐中的石漆,想想觉得此事确有可能发生,此物用途如此之广,连送人上天也可办到,那必定会成为国与国之间争夺的重要物资,为之发生战争,十分可能。

  众人也越发理解李念的用意,这是要趁着其他国家还不知道此物的重要,让大秦占一个先机。

  人领先其他人一步能飞黄腾达,发财富贵,国领先其他国家一步,又当如何?

  这位不仅是在为大秦现在落子,也是在为日后的大秦提前布局,让大秦能持续保持对其他国家领先,谋国者当如是!

  李念用木棍点了点地图,再次道:“这些地方的石漆资源非常丰富,而当地人尚不知此物之贵,大秦若不取,便会被他国所取,说不得会在日后用其来危害大秦。这不仅是现今的大秦计,也是为今后的大秦计,为后世的大秦子孙考虑!”

  听李念提到“后世子孙”,众人更打起精神,神情更认真严肃,要是他们这些祖宗现在不做,那他们的子孙后人就可能会因此受害,岂能允许?

  想到子孙后人会因此被杀、被屠戮,众人心里生出同个念头:定要为子孙们提前去除此祸。

  注意到众人的神情,李念十分满意,不管在哪个时代,华夏都看重后辈,与子孙后辈有关之事,哪怕再难,诸多的先辈也会勇于去做。

  “诸位在去往西域后,要设法对这些地区施加大秦影响,最好使之为我大秦所控,便是不能,也要使之向秦。”

  众人纷纷点头,看着地图上所标出的西域,更认识到这片地区的重要性,大秦要掌控这些石漆产地,便要先一步控制西域。

  让人将石漆拿走后,李念手拿小木棍,继续道:“西域这片地区本身也拥有丰富的矿藏,像石漆、石涅,以及火炮要用到的一种矿物,西域也有!”

  其他不必听,仅“火炮”二字便足以让众人意识到重要性,火炮之威,除章邯没见过外,刘季等人都见过,大秦今后作战必会以火炮为主,而火炮需要的矿物在西域便有,那这地当被大秦掌握。

  李念又加了把火:“据李某所知,那种矿物在西域似乎储量颇丰。”

  西域的钠硝石资源量规模仅次于智利,位居世界第二,而钠硝石在农业上可制作肥料,在军事上可制作火药,在食品、医药等方面也有用途。

  李念接着道:“除以上外,西域还是与西方诸国相往来的通道,西方之物可从此运到大秦,大秦之物要可从此流通至西方,是经济文化的流转之地。先说经济!”

  “此地为东西方往来之要地,联通大秦与西方,将有许多人、货自此地经过,而人在经过此地时需歇息吃喝,大秦若是在此地设置市肆驿站,必能获利。但这只是小利,大利在于从此能收得的赋税。”

  “在西域以西,还存有不少国邦部族,若其等与大秦往来贸易,诸多货物自此流经,而要是能对这些货物收得税赋,诸位可想那将会如何?”

  这根本不用多想,必将得利颇丰,为大秦又开辟一个新的财源,众人虽能想到获利不少,却还是想象不出究竟能有多少获利。

  能从西域获得的财赋之利远超他们所想,大唐达至繁荣盛世,阿拉伯帝国强盛,乃至犹太人积攒家底,都和西域有关。

  大唐自西域征收的商税,获取的玉石、铁矿等资源,及通过西域向西方售出各种货物所获之利,都为大唐铸造盛世繁荣提供了支持。

  要是缺少了西域,大唐即使依旧能在玄宗时达到鼎盛,但时间可能要晚一些,可能也不会有那般繁荣。

  阿拉伯帝国也控制过西域一部分,从而垄断东西方贸易,获利极多,而在那时,许多犹太人居于阿拉伯帝国,其等通过低买高卖东西方货物积攒出丰厚家底。

  西域不仅对阿拉伯帝国经济发展有很大作用,在文化传播方面,也成为了阿拉伯帝国的中转站,大唐的一些技术便是从西域先传到阿拉伯帝国,再从阿拉伯帝国传到欧洲,譬如造纸术,而阿拉伯帝国的某些东西也从西域传到了东方,如某教。

  大唐、阿拉伯帝国的繁荣强盛都和西域有关,曾给两大帝国带来丰厚的利益,要是没有西域,阿拉伯帝国未必有历史上之强,大唐也未必有历史上之盛。

  李念道:“在文化方面,除非将西域阻隔封闭,否则其必会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汇之所,西方诸国的文化风俗……”

  说到这里,李念顿了下后,方才继续:“尤其西方的那些宗教信仰可能会自此处传入。当然,大秦的文化也会从此传播至西方!”

  “此等文化交融荟萃之所,必须在大秦掌握中,因为从西方传来的那些文化思想,未必于大秦有利。刘季,你在乌孙待过,应能了解。”

  刘季点了点头,他们在乌孙待的时日不短,自然对乌孙和西域某些国邦部族的文化风俗有了解,他认为其中的某些不能传入大秦。

  “所以,在文化方面,西域将作为大秦的一道防线,替大秦阻挡那些有害的文化风俗,同时,西域也是大秦向西方诸国流传大秦文化的阵地。那诸位去到西域后,该如何行事?”

  李念又一次提问,这次直接询问其等去往西域后,该怎么做,他道:“刘季,还是你先回答!”

  在得知自己要代大秦常驻西域后,刘季便思考过他要是到了西域,该如何处理西域之事,因此面对李念之问,他一点不慌张。

  为了能在常驻西域后做好,他向不少人请教探讨过,还认真研究过大秦对匈奴、百越诸部的办法,大秦现行的各项政令,如大秦的货币政策,大秦税赋制度,大秦国际学院的课程等……

  凡是刘季觉得他在西域可能用得上的东西,都尽力去做了准备,可谓相当用功!

  此刻面对李念的问题,只是调用他早就想好的那些主张,刘季道:“季以为在西域当做如下之事:其一、带一支精锐之军过去,用以震慑西域诸国,最好是过去之后,召西域诸国王公,向其等一展我大秦精锐厉害,使之不敢违逆大秦之意。”

  只听闻大秦强大,西域诸国未必真服,必须在过去后,让其等亲眼见识一番大秦精锐的厉害,最好率领一支装备了火炮的精锐,让西域人看一看火炮之威。

  这是刘季觉得在到西域后必须要做的一步:邀请西域诸国的王公前来观阅大秦精锐军演。

  刘季又道:“但只示之以武,不可长久,季以为还须向西域诸国示之以柔,向西域诸国释放一定善意。”

  “因此这其二便是联合西域诸国,组建一个以大秦为核心的同盟,分与入盟的国邦部族一定好处,使之与非入盟之国区别,能坚定站于大秦一方,甚至能为大秦攻伐那些非入盟之国。”

  这番话说完,刘季又补了一句:“季以为许多事要在此同盟成立之后,方能更好行事!”

  他的许多构想都建立在这个同盟成立后,大秦的军事实力胜于西域诸国,这点毋庸置疑,但想仅靠军事实力在一个存在多个国家部族的地区站稳脚跟,尽管也能做到,可需要支付的成本却会很高。

  最好的方法是大秦出一部分力,让西域本地的国邦部族也出一部分力,让他们自己为大秦去治理自己。

  简言之,团结拉拢一批,打压疏远一批,减少大秦在西域投入的成本,否则要是仅靠军事实力,纵使大秦军事厉害,也说不定会被拉入到战争的泥潭。

  军事实力是基本保障,大秦在西域的推进也必会发生战争,可不是所有的仗都要打,也不是要跟所有国邦部族都成敌人。

  李念道:“说说看,你要如何设立此同盟?”

  刘季道:“季以为同盟必须以大秦为核心,大秦为同盟之主,此点绝不可弃。当为同盟订立规矩,入盟诸国皆当遵守,违者将受惩,大秦亦是如此。”

  “所立盟规可以有诸国须在买卖贸易时要使用大秦钱币,在某国遭敌入侵时,其他同盟国当予以支持,乃至出兵共击之……”

  刘季洋洋洒洒讲了一大番他想到的盟规,虽在李念看来有不少遗漏,但已是难得。

  “在以盟规约束入盟诸国外,还要与入盟诸国好处,要是入盟与入盟一样,那这入盟还有何益?”

  “入盟国可优先购买大秦货物、兵器,售与其等一些非入盟之国不能购得的物品,允许其等遣派学子到大秦进学,允许其等在将货物售卖到大秦时,收取税赋可低一些……”

  “要使其等感受到入盟之利,诸国方会入盟听我大秦号令,与我大秦站于一处。季以为这‘其二’极为重要,季余下所想都与‘其二’有关。若‘其二’不能成,西域治理将不容易!”

  刘季在心里默念了一句,‘至少想要达到陛下和公子您所想,不会容易!’

  大秦派他去常驻西域,不是将西域当做一块可有可无之地,而是要长期经营,将西域化归为大秦所有,这位在今日也已完全向他们表明了这种态度。

  要长期经营,就不能想着杀烧抢掠一票后就跑,而是得将大秦的根扎根于那里,要使那里的人心向大秦,认可大秦。

  刘季道:“公子方才说西域在军事、矿藏、经济、文化等方面皆于大秦有大用,令季颇有启发。其三,当考察西域地形,于必要之处遣兵卒镇守;其四,当探明西域矿藏,将有用于大秦的矿藏送回,若矿藏在西域诸国境内,可设法与之共同开发。”

  这就是为何要有“其二”,建立诸国同盟之后,更容易这些国家和大秦合作,同意与大秦一起开发其境内资源。

  “其五,经济方面,大秦当与同盟诸国共同设立标准,如允许哪些货物能流通,定价几何,当征收多少税赋,允许哪些商贾能进入大秦,季以为可仿大秦与匈奴、百越诸部之法,在西域设贸易之城,立贸易之规。如此才既可为大秦取利,又可防止有害之物流入大秦,为害大秦。”

  其他人点了点头,贸易往来虽能为大秦带来利益,但也必须做防备,不可任其自由发展。

第420章 李念的西域攻略(端午安康)

  刘季又道:“其六,在文化习俗方面,当要同盟诸国以用简书、说雅言、用大秦之物、用大秦之礼为荣。”

  “简书”便是李念带到大秦的简体字,但“简体字”一称被许多人嫌弃有些俗气,遂称为“简书”,如今简体字正在从各方面成为大秦指定唯一通用文字,取代原先的七国文字。

  “雅言、简书当为诸国通用之语言、文字,诸国往来交流都当用之!当在西域设立教授雅言、简书之处,使诸国之人习用,还应允准其等派遣学子到国际学院进学,使其等更亲近大秦。”

  这明显借鉴了大秦现行的政策,刘季想将大秦用于匈奴和百越诸部的那套文化传播策略用到西域诸国身上。

  “还要向西域诸国传播大秦各种优先的文化习俗,如在西域举办庆典,让西域诸国之人也能参与,使之从庆典感受我大秦在文化一道上同样强盛,使其等愿意习我大秦之礼、用我大秦习俗。”

  以优秀强势的文化去冲击落后弱小的文化,进行文化入侵,使西域诸国逐渐放弃他们原有的风俗习惯,逐步大秦化,直至最后抛弃本国本部族原有的特色文化,变为大秦的形状。

  只有抹去异族的独特之处,才能让他们不会再过于觉得自己有别于大秦,变为认同大秦,想加入成为大秦。

  “除此外,还当对西域的文化习俗予以监管,确保在大秦掌控之内,如公子之言,西域是诸多国邦部族交汇往来之处,而各个国邦部族的文化习俗并不相同,有的好,有的却坏,不可任其自由流传。”

  “必须设监管部司,遣监管之人,及时审验查明其中坏者,阻止其等入我大秦,以防为祸大秦万民。”

  从军事到经济,再到文化,刘季将他思考出的西域治理之策讲出,听得李念相当满意。

  李念又看向章邯,问道:“章邯,你可有补充?”

  章邯道:“刘兄所想已颇为完善,令邯甚为佩服,邯只想出一点可作补充!”

  众人将目光落到章邯身上,只听章邯道:“西域虽对我大秦极其重要,然如今西域之地,并无秦人栖居,当地之人皆为异族。若大秦有意将西域化为大秦之地,必要改此状况!”

  确实,西域现在可是异族的地盘,即使大秦能依仗强横的军事实力入驻,但要是当地没有秦人,终究不稳妥。

  李念饶有兴趣地问道:“你认为要如何改变?”

  章邯道:“邯认为当迁移一批大秦之民到西域,让其等在西域栖居,让西域不只有当地之民。在此之上,可允准西域诸国之人入大秦之籍,化为大秦之民,鼓励迁移到西域的大秦之民与当地民通婚。”

  “如我大秦男子娶当地民之女,可让此女也入大秦之籍,所诞下子女也为秦人,再如派往西域驻守的士卒,当优先挑选未婚者,鼓励其等在西域娶妻成家……”

  章邯滔滔不绝地讲述了他的想法,简要概括便是:要改变西域的人口结构,增加秦人在其中的占比,要是西域都没几个秦人,全是一帮异族,那对大秦太不稳定了。

  历史上不少时候,中原王朝明明占下来的土地,可最终还是失去,便是因为中原王朝大多只是军事占领,虽派遣了官吏治理,却并不重视,也未在那填充多少本国百姓,改变当地的人口结构。

  这种占领其实颇为虚浮,只要军事实力衰弱,那几乎一定会失去。

  要想占稳,得有自己人在那儿,一旦发生状况,相比异族外人,从自己人那更容易获得支持,也更可靠,如当地发生叛乱,可从自己人那获得物资及补充兵员,不说能迅速平叛,也更能坚持。

  可若是当地没有自己人或自己人很少,一旦发生叛乱,举目茫茫皆为异族,情况要危险得多。

  听了章邯之言,刘季点头道:“此点确是季未想到之处,当往西域迁移大秦之民!”

  李念道:“刘季和章邯所言,可为治理西域之策,要想化西域为大秦所有,并一直占稳,既得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作为支持,也要在经济、文化各方面做足准备!”

  刘季、章邯治理西域的策略已基本与他为大秦设计的西域发展计划符合,先对西域诸国施以军事震慑,再通过文化、经济等方面对西域诸国施加影响,最终使西域变为属于大秦的西域。

  但有些地方,李念还得进行补充,他道:“刘季所言要在西域设监管部司,遣监管之人,对传入西域的各种文化习俗予以监管,此点甚好。诸位去往西域后,必须要做好此点,予以足够重视!”

  “在西域往西,还有广袤的土地,有许多国邦部族,其等与大秦殊为不同,要更加防范警惕。如在西方有一族,信仰一为‘耶和华’之神,此族之人称‘耶和华’为‘上帝’,为世间唯一之神。”

  “这倒也不算什么,各族有信仰之神并不算多大之错,可此族之人声称自己与上帝订立契约,为‘上帝选民’,认为他们比其他国邦部族更高贵更优秀。按照他们和上帝订立的那份契约,其等有资格取得世间一切,因为世界是上帝创造,而他们是上帝选民!”

  “如某地原是某部族祖辈所居之地,但其等来了后,便能依靠他们和上帝所订立的契约,认为这片土地该为他们所有,原本居住在此地的部族应当将土地让出来给他们。”

  殿内众人听得十分惊讶,这世上还有这等不要脸的异族?拿着和那啥上帝订立的契约,就能抢别人的土地?

  别问,问就是某经里早就写好,合该为其等所有!

首节上一节237/25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