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咸鱼养成,开局绑定曹操 第175节

  而看着蔡邕的样子,丁寒也笑了,解释道:

  “兵荒马乱现在只对于四州之外其他诸侯的治所了,不知岳父来之前,可有看到沿途郡县的治理?”

  丁寒淡淡反问,蔡邕脸上也浮现出了笑容,欣慰的点了点头,

  “政通人和,治安严密,比之当初的洛阳也不逞多让。”

  这句评价很高,但却没有半分抬高的意味。

  想到刚刚进城之时城内景象,蔡邕也忍不住再次惊叹,这到底得有什么样的手段才能将城池治理得如此妥当。

  丁寒淡淡一笑,他还担心蔡邕一路来就待在马车之中,这样的话,他估摸着还得再带着蔡邕到城内转几圈。

  现在大雨滂沱的,还真不是个好时机。

  “岳父有心就好,至于力,我来出就是了。”

  这就是丁寒的想法。

  办学,培养人才。

  要想让一个国家长治久安,教育是重中之重。

  只有源源不断的培养出新的人才,方才能为一个国家注入新鲜的血脉,如此才能源远流长,长治久安。

  “你的意思是......”

  蔡邕眼前也顿时一亮,丁寒身为徐州牧,更是曹军的首席军师,完全有这个能力做这件事。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丁寒简简单单说出四句话,这话是他当初在信都遇到荀的时候说的,那时候的荀激动得差点没直接给丁寒磕一个。

  天下读520书人,大致都是这个志向。

  也正是因为这句话,荀这才不远千里跟随丁寒到兖州一探究竟。

  本是想着考验一下曹操的,谁也没想到,他和曹操基本上都还没怎么共事,就被分配到了丁寒的手下,从此过上了水深火热的生活。

  果然

  丁寒的话一出,蔡邕神色也骤然一凛,整个人也变得严肃的站了起来。

  “贤婿当真有如此之志。”

  丁寒神色淡然,笑容依旧,点了点头,

  “我虽然有这个想法,但却也并不是我一个人能够完成的,所以不知岳父可愿祝我一臂之力吗?”

  “可有计划?”

  蔡邕目光炽热

  丁寒是什么人。

  前将军,徐州牧,曹军首席谋士,算无遗策,智计超群的绝世天才,他不相信丁寒所说的只是一句空口白话,肯定会有一个对应的计策的。

  再不济也会有一个想法。

  看着目光炽热的蔡邕,丁寒笑着点了点头,“的确有一个计划,不过具体的细节还得请岳父来落实。”

  “愿闻其详。”

  蔡邕当即点头,他真的很想知道,丁寒到底能够想出什么样的计划,能够达到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地步。

  “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办学。”

  “办学?”

  蔡邕微微皱眉,他本以为是其他的办法,办学之艰难,这天底下估计没有几个比他知道.

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门难出贵子,教育改革

  丁寒再次点头,自然也知道蔡邕皱眉是什么意思。

  在这兵荒马乱,体制残缺不堪的年代,要想将教育重新面向大众,大规模的办起来,其难度难如登天。

  汉代制度,有官学和私学之分,也很好理解,官学是公办的,私学自然就是私人办的了。

  官学?

  现如今世道纷乱,诸侯林立,忙着争抢地盘都来不及,哪里还有什么心思想着办学。

  至于私学更甚,世家大族都有自己资源,私人要想教学,除非像蔡邕这样名扬天下的大儒方才能招到一些学生。

  更何况这个年代又不像后世那般通讯发达。

  即便蔡邕想要招募学生,若是没有官府的支持和通告,走口口相传的路线,指不定过几个村镇就销声匿迹了。

  这些早在兖州的时候丁寒就已经知道了。

  那时候他其实就已经有这个想法了。

  只可惜那个时候曹操手下就只有陈宫和程昱二人,若是再算上鲍信,张邈,也就那么几个罢了。

  注经释学,引经据典,教书育人,这可是一件大事,必需由专门的人来管理安排,就陈宫和程昱,鲍信,张邈,这个时候可都脱不开身。

  正好

  现如今蔡邕来了,倒也是最为合适的人选了。

  也没有过多的迟疑,看着蔡邕,丁寒直接将内心的想法说了出来,

  “这个学,由官府出面来办,分为小学,中学,大学。”

  “你的意思是...重新将官学办起来?”

  蔡邕不确定的问了一句。

  丁寒点头,却也摇了摇头,解释道:

  “以后就没有私学这么一说了,由官府建造书院学校,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当地乡绅名流,学识出众的,有心教书育人的,都可以到书院任职,由书院发给他们钱粮俸禄。”

  “教得好,亦可提拔上升,功名利禄都可以获得。”

  “教得不好,考核下降,亦或者失去教书育人的资格。”

  “这......”

  听着丁寒的想法,一时间蔡邕有些反应不过来了。

  显然,丁寒现在的概念很笼统。

  不过马上,蔡邕也抓到了其中的重点,当即道:

  “废除私学,这恐怕要引起不小的骚动了....~ˇ.”

  显然

  相对于官学来说,私学其实比官学还要盛行。

  譬如郭嘉,戏志才,荀,荀攸等人均出于颍川书院,颍川书院并非官学,但如今这些人才却都已经身居高位,成为丁寒手下的中流砥柱了。

  听着蔡邕的迟疑,丁寒也笑着摇了摇头,“不是废除,而是取缔。”

  “原先办私学的名士,先生,均能入官办的书院任职,如此既能得到官府的庇护,生活收入方面也能有保障。”

  “到时候他们也可以安心做自己的学问,教书育人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最终拿出成绩出来就可以了。”

  “倘若真有那纠结于官学,私学二字之差,食古不化的老顽固,这样的大贤,不要也罢。”

  “更何况,官学明面上更是官家的,说是官员也不为过了,这能有多少人拒绝呢?”

  蔡邕一听,这才恍然,脸上也浮现出了笑容。

  这其实已经不是一个计划了,而是一场改革。

  真要实施成功,整个天下的办学制度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何为小学,何为中学,何为大学?”

  蔡邕现在也越发的好奇起来,丁寒到底准备如何实施了。

  “很简单,可以理解为层次等级。”

  “将大多数的孩子,少年,甚至是青年,只要想学的,都招纳入小学,学习一些粗浅入门的基础知识和基础学问。”

  “然后通过考试,进行一层筛选,通过考试的,便可以晋升中学继续学习,没有通过考试的,可以继续研修苦读,等待来年再考。”

  “这考试每一年都举行一次,通过了的便可以继续学习中学的课程。”

  “小学是最基础广泛的,如果条件允许,每个村其实都应该有一座小学,再不济,至少一个小镇应该有一个,召集十里八乡,开设学堂。”

  “中学属于进阶阶段,可以接触一些中等的知识和中等学问,同时也可以触摸一些高深学问的皮毛。”

  “然后开设中学的考试,过关的可以进入大学。”

  “中学至少一个县得有一个,由下辖村镇的学生晋升。”

  “能进入大学的,大大小小其实都是人才了,将来各个部门都可以从中挑选所需要的人才,官府委以重任。”

  “再不济将来入职其他行业,却也能给其他行业注入新鲜的血液人才。”

  “如此一来,却也给了天下士子一条入朝为官的道路。”

  这个计划,丁寒想了很久,既要符合这个年代人们的认知,又要能最快效率的培养人才。

  显然这个计划还是可以试试的。

  果不其然

  听完丁寒的话,特别是最后一句话,蔡邕的眼前也顿时泛起了一阵光芒。

  为天下士子增添一条入朝为官的道路

  简单一句话,却能让无数人看到希望。

  寒门难出贵子,这是这个年代最为普遍的现象。

  读书难,求学更难

  没有一定的名望和财力,即便你想学,连那名士先生家的大门都敲不开。

  有时候名士先生会公开招收弟子,可在口口相传之下,最多也就是受益于十里八乡罢了。

  远在千里之外的士子赶来,人家先生都已经停止招募学生了。

  丁寒这个计策,真要实施,无疑是天下寒门的一大幸事。

  想到这些,蔡邕也忍不住感叹了一声,“¨「这件事若能办成,贤婿你将是天下寒门的大恩人,更是天下读书人的大恩人。”

  看着感叹的蔡邕,丁寒则淡淡一笑,

  “我只是制定了这个计划罢了,可具体如何实施,譬如小学适合教一些什么,中学适合教些什么,这些都得岳父您来操心。”

  “这个过程并不能一蹴而就,也只能通过时间来慢慢试错和普及,这些也都得借助岳父您的名头。”

  丁寒说着,脸上不由得又多了几分严肃,

  “况且,既然要办学,岳父您那些藏书典籍,可能就得公之于众了,至少大学之中,经过挑选考核过后,他们得有资格学到这其中的东西。”

  这一点是必须要说清楚的,想当初他把几本战阵图册给荀,张邈他们的时候,几人激动得直接给他磕了一个。

首节上一节175/55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