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逸也不好一见面就道明来意,便随着他步入后院。
东拉西扯了几句,待酒菜上桌,方在贾雨村的招呼下上了桌。
酒过三巡,张云逸将话题引向了谷大寿:“前阵子去忠顺王府,恰好遇到谷阁老,谈及林如海林大人,阁老好一番唏嘘,方知道雨村兄与他乃是同窗。”
贾雨村闻言,肃然起敬道:“贤弟果然谈笑有鸿儒,竟能与谷阁老把酒言欢。”
说到这,他略一沉吟,道:“不瞒贤弟,兄弟当年多亏了林兄多方举荐,其中便有谷阁老,只是当时官卑言轻,不能向阁老当面致谢!”
听他在当时二字上加重了语气,张云逸暗叹一句贾雨村果然是个人精。
恐怕他虽不清楚自己的真实来意,也有意顺杆爬,搭上谷大寿这条线。
当下便笑道:“原来雨村兄与阁老还有这层关系,这有何难,后天阁老休沐,约我去府中宴饮,雨村兄若是有空,不妨同去,也好当面向阁老致谢。”
“哎哟!那可真是多谢贤弟了!”
贾雨村躬身致谢,方假意迟疑道:“只是,会不会太唐突了些?”
“无妨!我与阁老乃是忘年之交,咱们既不是外人,又有当年的情谊,想必阁老也不会介意。”
虽说贾雨村官拜吏部侍郎,可入京只有一年出头,且在京中并无人脉,与谷大寿这样入阁十多年的老臣,还是没法比的。
张云逸虽然圣眷一时无两,可终究不属于文臣一脉。
倘若能够攀上谷大寿这样的大树,更进一步绝非难事。
少不得千恩万谢。
待到酒足饭饱,贾雨村携娇杏,一直将他送出大门。
待回到家,张云逸下了马车,略一犹豫,开门进了库房。
从博古架上挑了一串御赐的红麝香珠串,来到依山之榭。
用胡茬在儿子的嫩脸上戳了戳,他本就喝了酒,酒气熏得小承嗣别过头去,一双小手,在他脸上乱抓乱挠。
惹得一旁的封氏心疼不已,却敢怒不敢言。
幸而香菱也看不下去了,连忙上前抢过儿子,交给母亲带了出去。
张云逸方哈哈一笑,揽住香菱,从怀里将珠串掏出,递给她道:“后天宝姑娘生辰,我抽不开身,你替我带上这个贺礼,去一趟吧!”
香菱有些迟疑道:“虽说咱们也蠲了寿宴的酒资,可我去会不会太轻慢了些?”
若是寻常生辰也就罢了,春节期间贾母上门,却是说过,薛宝钗乃是及笄之年。
她毕竟曾在薛家待过,加之并不知道内情,而薛姨妈和宝钗对她还算不错,难免有些倾向。
蠲资?
张云逸这才记起,薛宝钗生辰的那二十两,他居然忘了。
不过,他却并未让香菱给李纨带去,反倒搂着她来到床沿,意有所指道:“她不是常与你姐妹相称吗?既是姐妹,你去又有什么不妥?”
“这……妾身怎么能……”
“诶!”张云逸顺势将香菱压在身下,动手动脚道,“你是大爷的女人,做她姐姐又怎么了?她既然称呼你一声姐姐,你受着也就是了。”
香菱这才不再分辨,依言默默承受。
……
第383章 闻风而动
正月二十一。
天边刚泛起一丝鱼肚白,蘅芜苑内便亮起了灯。
薛宝钗在莺儿的服侍下,洗漱完毕,换了一身素雅的衣裳,方来到妆台前。
古代女子的发髻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
已婚的妇人头发全部盘起,而未出阁的女子,则会留上几缕垂髻。
莺儿知道宝钗素来不喜张扬,便梳了一个简单的随云髻。
刚将鬓角的两根辫子编好,却惊讶的发现,宝钗打开了妆奁盒子,略一犹豫,抓起那根悬着粉色芙蓉玉,金灿灿的珠钗,插在了发梢。
莺儿大感诧异,脱口而出道:“小姐今日怎么……”
察觉到薛宝钗抓着珠钗的手,微微一滞,她方才反应过来,连忙跪下道:“奴婢失言!”
宝钗抿了抿唇,对着镜子将珠钗稳稳插好,方抬手道:“起来吧!”
她叹了口气,不动声色道:“家里的情况你多少也知道一些,怎么还问出这种怪话?旁人送的倒还罢了,逸大哥送的,若是也放着吃灰,非但辜负了逸大哥的一片心意,也容易叫他误会咱们拒人千里!”
“是!奴婢知错了!”莺儿又磕了个头,方才起身上前,搀着宝钗起身。
二人刚出了屋,却见院门处窜进一道红影:“宝姐姐!宝……”
第二声喊到一半,正看见宝钗头上的珠钗,声音不由一滞:“宝……姐姐起来啦?”
宝钗双颊浮现一抹羞红,故作淡定道:“你也老大不小了,怎么还这么一副慌慌张张的做派?也不怕叫人看见了笑话。”
“宝姐姐说的是!”史湘云瞄了眼她头上的珠钗,低声道。
宝钗上前挽住她道:“你来的正好,我正准备去老太太那里呢!”
她这么一说,湘云方想起什么似的,迟疑了一下,方道:“这会子为时尚早,老太太那里倒不急,咱们还是先去大姐姐那里,与她一道过去吧!”
宝钗闻言,略一犹豫,微微点了点头。
二人出了蘅芜苑,绕道凸碧山庄前,正欲从大观楼后门上去,却听楼上鼓乐喧天。
宝钗不禁疑惑道:“怎么这么早?”
湘云低头解释道:“宝姐姐有所不知,大嫂子说寻常的戏,早看了多少遍了,外头请戏班无非就是那些,太过无趣,倒不如看看唐伯虎点秋香,还能图个新鲜。大姐姐担心尚不够纯熟,在逸大哥跟前出了岔子,便让她们赶早,提前过来彩排一遍。”
二人登上大观楼,迎面却正好碰上,迎春和探春挽着手上楼。
探春倒也没什么特别,只是她一眼瞥见迎春头上的珠钗,心下不由一怔。
而迎面的迎春二人,也同样如此。
……
“哼!~大嫂子说的倒是好听,我看她就是抠那几两银子!”
正在养胎的王熙凤,坐在状态前,忿忿不平道:“菜色也没什么特别采买的,戏班子也省了,拢共一百多两银子,我看倒叫她克扣了一多半。”
“奶奶……”平儿打圆场道,“老太太既吩咐了大奶奶,您又不眼红这点银子,且两耳不闻窗外事,安心养胎也就是了。大奶奶无依无靠,想给兰小子存些银子也属正常,您又何必操心这些闲事?”
“只叫她办个寿宴,便开始往自己口袋里倒腾了一多半,倘若家里的事情也叫她插上了手,岂非要把官中那点银子都给倒腾光了?”
王熙凤倒不是眼红那点银子,只是近来卸了差事,偏偏王夫人精力不济,又不耐烦那些琐事,让李纨有了可乘之机,开始插手了一些管家事务。
故而,一逮着机会就抱怨几句。
平儿见她把话挑明,也不再遮遮掩掩,劝道:“瞧奶奶这话说的?如今也就是你有了身子,太太才不得已为之,您又不是不知道太太一向不待见大奶奶,待您生完孩子,这差事还能落到别人头上?”
她虽然知道症结所在,可李纨毕竟曾经帮忙遮掩过。
加上她不似王熙凤,多少能通过一些细枝末节,看出李纨对张云逸的心思。
虽不知道二人私下是否有所勾连,可以她对张云逸的了解,只怕一旦有所察觉,便干柴烈火,一拍即合。
故而,凡事留一线,免得以后大水冲了龙王庙。
不过,她的这番劝说,却没能起到效果。
自打李纨搬进了大观园,她便察觉出一丝苗头,之后又窥探了王夫人不为人知的一面,对于她的安排,多少有些猜测。
担心王夫人会就此倚重李纨。
“这可难说,她毕竟是二房的媳妇,打断骨头连着筋哩!”
“我看奶奶多虑了,况且,这也不是坏事,如今府里什么情况,奶奶又不是不知道。倒不如安心养胎,任凭她们折腾,待到官中的银子空了,自有分晓。”
见王熙凤敌意颇深,平儿也只得用上缓兵之计,打算找机会试探一下张云逸的口风。
“那可不成!如今,官中空虚,进项又不如往年,老太太还挪了六万两过去,若是任由她们折腾,等我生完孩子,岂不是留下个烂摊子?”
“船到桥头自然直,如今这情形,老太太的意思那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到时候大爷难道还会见死不救?随便找个营生,也就够府里维持了,奶奶又何必杞人忧天?”
这确实也是荣国府里,包括贾母、王夫人在内,大多数人的想法。
因与张云逸有了那层关系,王熙凤觉得,张云逸会帮衬荣国府,或多或少有自己一份功劳。
只是,她虽是凭本事挣得,可这层关系却摆不上台面。
只得忿忿道:“好处都让她们占了,自打建了那劳什子园子,这一年多里,我想了多少省俭的法子,一家子也没个不背地里不恨我的,再不能叫人白占了便宜!”
若只是维持荣国府得生活也就罢了,毕竟,王夫人连老爷都叫上了,总有一份露水情缘。
但李纨算哪根葱?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却让她白白占了便宜,王熙凤越想越是气不打一处来,只觉得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她心下盘算着如何找回场子,便移步妆台前,在凳子上坐了下去,回身吩咐道:“快!闲着也是闲着,快来帮我梳头,今儿我也去凑个热闹。”
平儿暗暗叫苦,却也不便多劝。
她心下暗暗打定主意,待会儿提前给张云逸只会一声。
同时,来到王熙凤身后,饬起来。
……
第384章 感同身受
潇湘馆。
刚刚洗漱完毕的林黛玉,听闻传来的鼓乐声,不禁疑惑道:“今儿不是宝姐姐生辰?大姐姐怎么这么早又排演上了?”
紫鹃略一沉吟,忙道:“奴婢不知,要么咱们也过去看看吧。”
她说罢,便拉着林黛玉来到了妆台前,手脚麻利的给林黛玉梳了个垂鬟分肖髻。
打开妆奁盒子,抓起张云逸送的珠钗,就插在了林黛玉的发梢。
“小姐,咱们走吧!”
林黛玉看了看镜子里的珠钗,犹豫道:“这根会不会太显眼了?”
“逸大爷一片心意,可不就是给小姐戴的吗?若是刻意不戴,倒显得生分了呢。虽说逸大爷事忙,近来没到咱们这里来,可那些水果,隔三差五也都没少往咱们这里送。”
林黛玉抬眼看向镜子里的紫鹃,道:“你这丫头又弄什么鬼?最近怎么总帮着逸大哥说话?”
紫鹃连忙跪下道:“以前是奴婢猪油蒙了心,人心都是肉长的,逸大爷待小姐如何,奴婢看在眼里,上回小姐一语惊醒梦中人,别的倒是其次,只说为人担当这一块,大爷……”
她犹豫了一下,将值得托付咽了回去,改口道:“逸大爷的为人有口皆碑,奴婢就没见过比他更有担当的了。”
“可……”林黛玉犹豫道,“可逸大哥送这支珠钗,主要是给云妹妹,我若是戴出去现眼,岂非多有不妥?”
“小姐,奴婢说句不该说的,别说逸大爷那阵子没来府上,未必知道有这么回事,倘若真的是那么个意思,小姐就更应该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