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第164节

  按时间来算,若是埋伏成功的话,没有陷入僵持的情况,那应该早早就了结了岳凌的性命。

  

  而岳凌一死,城中得到消息必将大乱,如今却没有混乱的迹象。

  这使得他饭菜都有些难以下咽。

  “来人,去探听一下外面是什么情况了。”

  适时,有管家脸色大变,快步入内。

  “老爷,开始有兵丁在包围府邸了。老爷,您快往地道中逃命吧,老奴带人在前方拖延一阵。”

  “什么?”

  黄文华愕然当场,“有兵丁来围府邸?”

  顾不得许多,黄文华赶忙起身,往后院逃去。

  但还未迈出几步,正门已经被人撞破了。

  京营士兵鱼贯而入,迅速把守住府邸的各处出入口,便有人在庭中宣读道:“沧州商贾黄家,贿赂官员,贩卖人口牟取暴利其罪一;沧州灾年物价飞涨,黄家为囤货居奇之首其罪二;暗中与倭寇勾结,设计谋害钦差,里通倭国其罪三,今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安京侯,谕旨钦差之命,抄没黄家家财,夷三族,当即执行!”

  士兵拔出长刀,按图索骥,将每个姓黄之人,尽数砍杀在庭院中。

  顷刻之间,黄家宅院就如同地狱一般,到处鸡飞狗跳,遍地哀嚎之声。

  黄文华惊怒交加,“岳凌没死?他们倭人竟然失败了?”

  “为何岳凌能如此动刑?大昌哪条律法让他们能够冲进家中砍人了?”

  管家在身后催促道:“老爷,别看了快走!”

  不断有人倒在血泊之中,黄文华也不忍细看,只好去往深处躲避。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只要他活下来,黄家就还有无限可能。

  但事情总不遂他的心意,当他要走时,已然逃不掉了。

  岳凌亲率了一队官兵,横亘在他面前,堵住了去路。

  “罪魁祸首,还想往哪里走?”

  黄文华眼中已是猩红,反而血气上涌,怒斥起岳凌来,“你竟敢枉顾律法,这般动刑?就不怕御史言官弹劾吗?”

  岳凌冷笑。

  往往是有这种人的,不论他自己做了什么事,先要求别人要按规矩做事。

  当到劈在他身上了,反而端出律法来为自己辩护。

  “你都叛国通敌了,还想要什么人权不成?我一道书信上奏,你府邸中藏有倭寇,并违抗钦差办案,为何不能将你们在府邸斩杀?真是笑话!”

  黄文华面上如丧考妣,他所面对的这个人,自始至终就不是个讲常规手段的。

  双膝一软,黄文华跪倒在地。

  “没有遗言了吗?到底是何人在背后指使你做事?竟敢贩卖人口,不是你这种草包能做得来的。”

  黄文华猛然醒悟,嘴角嗤笑,“岳凌,你也没赢。那群人树大盘深,连陛下都无法根除,更惶论你了。”

  岳凌挥出一剑,当场斩之。

  “这世道虽黑暗如夜,但我愿为那执火之人!”

  穿越之前百姓疾苦,穿越之后依旧不变,那不是白来了一遭?

  太阳能温暖的照亮每一个人!

第220章 闺蜜?敌蜜!

  黄家作为沧州城最后的不稳定因素,眼下也已经被岳凌除去了。

  接下来,岳凌面对的还是民生的问题,如何灾后重建,如何让沧州城重获新生。

  他作为中书省门下平章事,外派地方的时间是有限的,多说不过两三年。

  如何在短暂的时间,彻底改变沧州的全貌,是岳凌一直秉烛思虑的事。

  连和林黛玉两人闲聊的话题,都从各类经史文集,杂文戏曲,转变成了城内外的近况,和岳凌接下来要做的政策改革。

  林黛玉年纪虽小,但胜在聪慧过人,遍读文史,也时不时与岳凌回应几句,成了最好的听众。

  岳凌一直是信奉“一家哭何如一路哭”的。

  在此次斩尽了黄家,也是斩尽了一切不义之商,所有的一切,都要成为他发展沧州的养分。

  而他与隆帝奏折中的变法条目,也将要在沧州一点点开始试推行下去,提点一切军政要务的便利还是要利用起来。

  “老爷,从黄家总共搜出了大量金银,总计折合四十余万两,各类货物、铺面以及田庄,皆被黄文华通过各种渠道抵作了现银,所以查出的还是现银居多。”

  “黄文华似是早有逃窜的想法,在码头正有黄家的船,装载了大批财物,如今也被我们拦了下来,收归库中。”

  “黄家府邸并没搜出书信一类的凭证,证明他与那些世族联系过,这……老爷,要不我再带人去搜一遍?”

  岳凌摇头道:“不必了,先封了黄家的园林,任何人不得进出。有了这一笔白银,也可以继续我接下来的计划了。”

  府衙班房中,贾芸松了口气,侍立在侧,兴致勃勃的等候着岳凌接下来的话,并捧着纸条记录着。

  “第一,我要翻新一下府衙,将府衙整修一遍,再扩充几个衙门。盐运司,漕运司,田赋司,徭役司,税筹司,稽审司,经改司。”

  贾芸一笔一划记着,又不解问道:“盐运司,漕运司,这我都清楚。不知老爷说的田赋司,徭役司,税筹司,稽审司,经改司,是有什么用途?”

  岳凌耐心解释道:“田赋司,司职土地清丈、等级评估以及田赋的核算与征收。徭役司,司职徭役统筹规划、征发派遣,兼改新政改制,监督诸事。譬如当下在为衙门做工的百姓,往后都要归徭役中管理。”

  “税筹司,定制税率,监督税款征收,统一用白银结算,并管理税银。稽审司,征收白银更利于贪污,必须再加一道限制,任何账目都得由稽审司额外负责核实,确保没有偷税漏税,贪赃枉法之事。朴正,吉庆之事,务必不能在沧州重演。”

  “最后经改司,是我为执行新法所预设的一个部门。在这个部门中,我会选一些匠人参与其中,专门负责水利,农桑,工商等事的改进和创新,争取能做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物能各尽其用,人能各司其职,方有效率可言。”

  贾芸在一旁记着岳凌所说的话,笔尖狂舞,才堪堪能跟得上,是连墨汁都甩到了脸上,随手抹了一把,弄得是一片黑,像是唱戏的伶人一般。

  岳凌不禁笑道:“新法繁复,而且也在摸索当中,我会逐步写出条款,来给各级官员,你且不用急,这也不是一朝一夕能理解的。”

  贾芸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总之老爷所言,当是有理,眼下可还有别的事要吩咐?”

  岳凌颔首,“其二,海边的盐田要开始生产了,这个与侯耀说一声,让他去点齐行李,去那边主持工作。我会派一名亲信,率三千盐兵与他同往,其余的基本生活所耗之物,我会让薛家去准备运送。”

  贾芸再记了下来,“一会儿我便去与侯师爷转达。”

  “其三,还是城外的建设问题,太多的灾民如今在沧州周边安家,先保证了住房问题之后,再修城外的坊市,也划出区域来,与城中一般要有士兵巡逻看守……”

  “……”

  黄家之死,只是岳凌向前的车轮,碾死了挡路的螳螂。

  至于他身后是何人,眼下岳凌也没兴趣,或者说没精力去调查,这一切还是要上奏给陛下定夺。

  在其位谋其政。

  岳凌志在安民,但也做不到马上领兵前往两浙,出海将倭寇一举剿灭。

  而且,从之前东南沿海剿倭的经验来看,当大军开往岛屿时,岛上的倭寇早就得到了消息,逃得无影无踪。

  可见剿倭也并没那么容易。

  不过,本就缺兵少将的倭寇,一下损失了四百精英武士,也够他们老老实实地过一阵子了。

  眼下,岳凌想要的还是在离开沧州之后,留下的是一个民康物阜,政通人和的沧州。

  “老爷,你回来啦?”

  雪雁正在院里取水,却见岳凌走了来,便先丢了水桶,跑来岳凌身边,仰起头望着岳凌,眨了眨眼。

  果然不管心里有多少心事,见到可爱的女孩子,总是能治愈一些的。

  雪雁虽然相貌没那么出众,但脸上没褪去的婴儿肥,再配上她呆呆的性子,倒是可爱的紧。

  岳凌伸手揉了揉她的脑袋,有种回到家先抚摸小狗的感觉,展开笑容问道:“怎得是你在院里忙呢,不见有什么粗使丫鬟在。”

  雪雁叹口气道:“府衙里不是戒严嘛,姑娘就让这院里的闲杂人也出去了,房里就只有五……不对,六个人了。”

  “薛姑娘还没走?”

  “没走,和姑娘正聊得来呢。薛姑娘也是个读过很多书的人,我和紫鹃姐姐平日里听不懂的话,这会儿姑娘都与薛姑娘说了。”

  岳凌一笑道:“能相处得来就好。”

  岳凌能断外面所有事,独独断不了两个小姑娘吵架,听得雪雁这样说,他也是放宽了心。

  ……

  桌案边,两个容貌绝伦的小姑娘并肩坐着,一同赏析着书文,有说有笑。

  才情能与自己匹配上的同龄人,林黛玉还是头一遭遇到。

  

  秦可卿也是粗通些书文,并不是擅长,只是在一旁旁听的程度。

  而薛宝钗就全然不是了。

  她博闻强识,晓古通今,林黛玉出了上句,她便能对出下句来。

  这让一个守在深闺的小姑娘,找到了灵魂契合的姊妹一般,好好的过了一遍行词令的瘾。

  一合书册,薛宝钗笑着道:“林妹妹诗词双绝,我当真不及。便是能对上些句子,可偏不如林妹妹想得妙,倒真是令我生愧。”

  这是实话,林黛玉自也受着,诗词上的交锋,很明显是自己还略胜一筹。

  林黛玉嘴角噙着笑意,“言重了,薛姐姐也频出佳句,实在令人耳目一新。”

  薛宝钗望着林黛玉的脸颊,白中透粉,与传言的天生有亏,真是南辕北辙,因而问道:“或许问起有些冒犯,在亲戚的闲言碎语之中,我倒听过林妹妹先天不足,体弱怕寒的传言。也由此才送了些燕窝给林妹妹调养身子,可今日真见得林妹妹轻纱之后的容颜,却全不见那病象,想来倒似是我多事了。”

  林黛玉却是抚着薛宝钗的手,安慰道:“旧时的确有这回事,吃药比吃饭还多,那人参养荣丸送到嘴里,只留满口的药味,幸而跟在岳大哥身边,如今调养的差不多了。”

  “人参养荣丸?”

  林黛玉微微点头,“怎么了?”

  薛宝钗思忖着道:“我懂几分药理,人参养荣丸里最重要的便是人参、肉桂两味药。可这两味药虽说益气补神,也不宜太多太热了。林妹妹恐怕是虚不进补的身子,还得先平肝健胃,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气无病,饮食就可以养人了。”

  林黛玉笑着道:“奇怪,岳大哥也是这样说的。难不成爹爹找来的是什么庸医,给我吃错了药,才不见痊愈?”

  薛宝钗摇摇头,“庸医良医,各人有各人的见解,一张方子不能治好了每个人。还是林妹妹吉人有天相,有侯爷护在身边,今日才是康健。”

  “养护可比治病难得多了,侯爷即便懂医理,怕也没少废了功夫。”

  林黛玉甜甜笑着,这句话当真是说到她心坎里去了。

  她当然记得岳凌对她的好。初到京城怕她胃口不好,亲手做了许久的药膳,身子有了好转又带着她一同操练,甚至连她心情不好的时候,都会陪在身边开解,当真是比爹爹还亲了。

  林黛玉眸眼闪闪,转而道:“薛姐姐不是有热症?不如问问岳大哥,他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薛宝钗讪讪一笑,“我的病症和林妹妹当初一样,是打娘胎就有的,遍访了名医都无法根治,最终才偶然得了冷香丸这一剂良方。我这病说来也怪,平日也不知如何发作,只有咳了的时候才能知道,吃了药当即缓解。”

  林黛玉思虑着道:“岳大哥神通广大,说不定真有办法呢?”

  适时,外门一开,雪雁往里面唤道:“岳将军回来啦,要开饭了哦。”

首节上一节164/2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