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第163节

  李德辉鼓舞着身边人的士气,慢慢传递给更多人,开始持刀,悍不畏死的冲向火枪队的军阵。

  依托岸边接应的披甲士兵在前抵挡,一时间也形成了抵抗之势。

  李德辉对于火枪的认知,是没有出现偏差的,但是在岳凌调教下的火枪队,完全可以根据阵法来弥补不能迅速填装弹药的不足。

  而且这一支火枪队,就是当时在正阳门与北蛮人打了最后一战的精锐,配合起来更是毫无差错,像是一架精密仪器一样,循环着装弹,列队上前,激发的动作。

  一个照面,便打得倭人无法招架。

  场上依旧呈现着一边倒的局势。

  岳凌乘小舟迅速接近芦苇荡,率军攻击倭寇背部。

  也正在此时,前方的火枪队也和突围的倭寇前军展开了白刃战。

  这一伙倭寇身上配的是武士刀,皆是出自日本本土的精英武人,也正是这些倭寇在东南大地肆虐已久,犯下了许多不可饶恕的罪行。

  甚至在元庆十二年,曾有一伙倭寇突破沿海卫所,一路烧杀强掳直趋金陵的战绩。在那次倭寇之乱中,地方官员就死了五六人,官兵更是死了数千,而倭寇本身才不足百人,这可以说是大昌之耻了。

  而这一趟,倭寇直接出动四百人,对岳凌也可以说是极为重视了。

  也是真将他,当做大敌来对待。

  那岳凌更是不必留手,夹杂着前世今生的情绪掺杂在其中,这伙倭寇,岳凌不会留下一个活口,甚至不会接受投降。

  “倭寇白刃战不可小觑,用长兵来对敌,尽量不要近身。众将士听我的命令,背水列阵,随我突入敌阵!”

  岳凌提了一杆丈八马槊,在水中一荡,当先跃到岸边。

  赵颢紧随其后,在岳凌身边护卫着。

  此刻也是血气上涌,满脸憋得通红。

  “大丈夫当如是!战场杀敌,保家卫国,押镖什么的,没出息的活计!”

  就在赵颢片刻分神,就见岳凌已经倒背马槊,率先突入敌阵了。

  当岳凌以一敌多之时,赵颢才直观感受到了,岳凌的气力究竟有多大,为何一下能震的他二叔握不住刀柄。

  岳凌就好似陆地神仙一般,挥舞起马槊,一击便扫倒三五人。

  短柄的武士刀,根本无法近身,甚至横刀隔挡的时候,都被岳凌势大力沉的一击,连人带刀拍飞了出去。

  

  岳凌枪锋所指,所有倭人尽皆避退。

  原本还以为岳凌一人陷阵,是击杀他的好时机,可转瞬之间,倭人这边就伤了十数人了。

  “这是谁,为何如此勇猛?”

  “这就是安京侯岳凌,快退,当下关键是突破前面,不是稳固后阵,快往前冲!”

  倭人往前冲,岳凌在后面赶,追上之后又是枪穿后背,只留一个通透的血窟窿。

  赵颢惊愕的张大了嘴,似是能放下鹅蛋。

  若不是亲眼所见,他哪会相信话本里传唱的是真实的,侯爷真的一个人就将倭人的军阵凿出一个缺口。

  “这才是侯爷的全盛实力?”

  身后的京营士兵迅速跟上,对于岳凌如此勇猛的表现,已经有些见怪不怪了,甚至还有人停住脚,拍了拍赵颢的肩头。

  “小兄弟,别愣着,护卫一下侯爷呀,别让侯爷突遭了冷箭。”

  “好好,我这就去。”

  ……

  沧州府,黄家宅院,

  城外短兵相接,一片混乱,而城中各地依旧井然有序。黄家家主焦急的等在堂上,只待传来伏杀岳凌成功的好消息。

  只要岳凌一死,不但薛家会失去支持,无法在商业上扩张,而且黄家所犯下的滔天罪过也会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再无人能够问责,黄文华就此便可高枕无忧。

  眼下,他固然紧张,可面上气定神闲,依旧认为今日伏杀岳凌之事,有着十二分的把握。

  岳凌定然不善水战,当初与北蛮作战时,都是追到卢沟河为止。

  而倭寇就是靠在海上劫掠吃饭的,有心算无心,岳凌如何招架?

  黄文华在堂上搂着姬妾,品着茶,便有管家快步入内,与他通报道:“老爷,如今城中戒严,各处巷口望来都有兵丁。而且四个城门下,入城检查极为严格,出城更是如此。今日的工程已停,城中百姓不知生了何事,都只是躲在家里,闭门不出。”

  黄文华的大手攀上姬妾的峰峦,尽兴的摸了一把,笑看低着头的管家,故作镇定道:“正常,岳凌行事当然谨慎,如今他出城了,为防止城中有人借机生乱,定然让士兵把守好各处。”

  “但殊不知,我们的目标是他本身。倭寇的武力很是夸张,常常以少胜多,大昌军队以数倍兵力接敌,依旧占不到便宜。而今日大部分兵丁都在城中,岳凌身边又少了护卫,实在让我们的胜算又多了一成。”

  管家又斟酌着道:“老爷,咱家府邸外面的戒备也很是森严,甚至我们的人出门都很是困难。这……我们要不要小心提防一下,若是事情不成,老爷也能寻个机会遁逃。”

  黄文华横了眼道:“逃能逃到哪里去?事情不可能失败,岳凌事前没有得到任何风声,如何失败?你只老实做你的事罢了,别来当这乌鸦嘴。”

  “是……”

  管家只好拱手应下,又退出了堂去。

  黄文华原本紧张的内心,在一番自吹自擂之下,竟还真有几分坦然了。

  眼中闪出凶戾的光,黄文华暗道:“不错,就是这个势头。断了我黄家的财路,我亦可断了你的生死!明年今日,便是你的死祭!”

第219章 抄家!

  沧州府府衙,

  一顶翠幄青轿缓缓在内院中落定。

  当先走出一个穿红绫袄、青缎掐牙背心的丫鬟,面上略施粉黛,好奇的打量着四周,又将轿内的女子迎了出来。

  “姑娘,我们到了。”

  薛宝钗轻掩衣襟,伏着身子走出小轿,又与小丫鬟叮嘱道:“这是府衙,可不比在家里,切记不要乱说话。”

  “知道了知道了。”

  莺儿撇撇嘴道:“不就是来府衙拜见侯爷嘛,姑娘竟然这么局促不安,还不如我呢。”

  “当初我在府衙门前拦着侯爷说话的时候,你都不知道我有多勇敢。那侯爷也没问我冒犯的罪过,和蔼的多呢。”

  “今日我来的时候,特意准备了小礼物给侯爷。你看。”

  薛宝钗和香菱一同望去,就见莺儿手里提着一个编织出来的挂饰,繁复纹理的平安结,下面还配着流苏,挂在扇柄或者什么玉牌上,是刚好合适。

  莺儿又洋洋自得道:“我就是个丫鬟,礼物不分贵贱,有心意就好了,侯爷定会另眼看我的。”

  香菱望着莺儿手里的平安结,以为她的话十分有理,反倒让她不安起来。

  在薛宝钗身后揣了揣手,一脸忧色的低下了头。

  薛宝钗心有所感,回头望向香菱,宽慰道:“她的秉性我还不知?就会说一些大话而已,你且看着,一会入门就该和鸵鸟一样了。走吧,我们先入房,别让林姑娘等急了。”

  三人直步入内宅后堂,一路上多有士兵在往返巡逻,高度警戒着。

  在东北角的小院外,依旧是有士兵看护在大门外。

  进了院,才见得一个身姿秀丽的姑娘迎出了门,荷袂蹁跹,羽衣飘舞,端是个美人胚子。桃腮粉面,两道时颦时蹙的烟眉,更点缀出娇柔来,令人见之就不免生起怜爱之心。

  薛宝钗快了些脚步上前,与林黛玉见礼道:“见过林姑娘。”

  薛宝钗看林黛玉,就好似林黛玉看薛宝钗一样。

  当面是一个丰润美人,似从唐宫仕女图中走出的模样,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薛宝钗原本就比林黛玉稍大几岁,便更具别样的妩媚。

  单看相貌,林黛玉倒是也愿意和这种标志人物往来,只是她心里不偷偷惦记着岳大哥,那就更衬林黛玉的心意了。

  扶了下手,林黛玉拉着薛宝钗道:“就不必见礼了,我们都是同辈,又没什么高低贵贱之分,还是先来堂上坐吧。”

  “今日一早,岳大哥就出城去了,应当是什么要事,还不知何时能归来……”

  ……

  漳水河面,船只残骸零零散散的随波漂浮着。

  而岸边,同样满地倭寇的残躯。

  岳凌率军冲阵,让倭寇首尾不得顾,前方还无法突破京营士兵的阵线,最终的结果,就是被逐步蚕食,无法得脱。

  李德辉本人,被乱刀戳死,送了性命,而剩下的便是一些散兵,如今正跪地求饶,早已放弃了反抗。

  当先一人,似是在倭寇中有一定地位,跪在最前面,面上却依旧不服气,操着一口并不流利的汉话,问道:“我们如今已经乞降,你不能直接杀了我们。杀降便是视为两国开战,如今我们家主已经快要掌控了权利,开创盛世。武力更是兵锋所指,所向披靡,你要恶化两国的关系吗?”

  “如今大昌关外已有苟延残喘的北蛮,还有在发展中的女真,你难道要再给国家增添一个更强大的敌人吗?”

  一旁的京营士兵闻言,有些被他给唬住了,不自觉的让出几步来。

  这便让倭寇脸上有了光彩,内心暗暗自得。

  岳凌从队伍中了出来,听得倭寇狺狺狂吠,更是火起,但先临近了与那倭寇问道:“你们的家主是谁?是他在背后支持你们兴风作浪?”

  倭寇偏头,傲气道:“你岂能直呼家主名讳?别想在我口中套出什么话来。”

  岳凌猛地抽出长剑,一剑劈下,将那倭寇身边一人削去了头颅,血溅了他一脸。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识时务者为俊杰。我劝你老老实实回答我的问题,否则你的下场会更惨。”

  倭寇怒眼圆瞪,“你要挑起战事不成?你如何对得起你的陛下?”

  岳凌剑尖指向他的脑门,怒道:“我再说一遍,回答我的问题!”

  遇见岳凌这种强势的,倭寇便泄了气,支吾着道:“我们的家主名唤德川家康,我们沿海掳掠财物,正是要贡献给家主,积蓄力量,夺取权利。”

  岳凌又是一剑,将他左边的人削去了脑袋,“说实话。”

  看了眼身边惨死的同伴,残躯倒在地上,鲜血还在盈盈流淌,倭寇面上一阵愕然,又支吾着道:“我说的就是实话。”

  岳凌冷笑了声道:“你们若是背后有国家支持,何须来倒卖人口,维持兵员的稳定。不说实话,你们也没什么作用了,来人全杀了吧。”

  “等等,侯爷稍等。”

  倭寇额头淌出斗大的汗,忙道:“我们背后没有家主,只是我们想要投靠家主。但是没有功绩,不会入大名的眼,而且国家越发安定,好多人都回去了,我们的人员越来越少,所以才……”

  岳凌问道:“你们的据点在哪,还有多少人?”

  “在海上的双屿岛,约还有两千人不到。我们背后有东南豪族的支持,能补充一些百姓加入,但是他们脑中没有信仰,形成不了武士的战力……”

  “侯爷要想问是哪家豪族,我真的不知道了。这不是我这等地位的人,能知晓的事,德川辉应当也不知。”

  岳凌颔首,而后与身边人下令道:“悉数斩杀,尸体掩埋之后,迅速回城。”

  “遵命!”

  倭寇面上大惊,“侯爷,我回答你的问题了,为何还不放过我等?”

  岳凌回首问道:“我何时说过要放过你们了?”

  “你不讲信誉!”

  “对倭寇,没什么信誉可讲的。灭杀所有倭人,削去头颅,往京城请功,事情了结整兵回城!”

  ……

  沧州城,黄家,

  已过晌午,却依旧不见有消息传来,这未免让黄文华心底多了几抹担忧。

首节上一节163/2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