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的雄鹰 第84节

第243章 官僚和贵族

  在尼科西亚,米哈伊得知自己被封为乌克兰公爵后,每天都很兴奋。他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去见见自己统治的土地是什么样的。

  据别人说,这是一片比塞浦路斯要大上好几倍的土地,与立陶宛和蒙古人接壤,要想好好统治可是一件难事。

  不过米哈伊就喜欢冒险,这片机会之地也是他的历练,考验他的时候到了。

  解决完意大利的两位亲家后,彼得离开热那亚,前往法国。而米兰和那不勒斯都开始自己的表演,拉斯洛开始对国内的贵族大开杀戒,不管是下毒还是意外,能用的办法都用上,他还准备对外扩张,首当其冲的就是教皇国。

  阿拉贡国王马丁随时关注着那不勒斯,他统辖的西西里只隔着一个海峡,如果拉斯洛准备南下,这里就是很好的目标。他的海军随时待命,必要时可以封锁海峡。

  因为南意大利的动荡,东地中海的航路收到一定影响,都拉齐翁这样的西部港口影响明显,商船只好绕过西西里才能到达其他西欧国家。

  其实他们也可以让威尼斯代劳,但对方要求的抽成太高了,这让不少商人抱团效仿他们组建航运公司,利用其他人的力量开拓航路,罗马生产的商品也在挤压意大利国家的市场,特别是纺织品。

  塞萨洛尼基已经是罗马帝国重要的棉花贸易和转运港口,整个国家一半的棉花原料和成品从这里出口。精美的成品打压了不少意大利地区的出口,也让不少商人的腰包鼓起来。

  佛罗伦萨、奥格斯堡等中欧城市的纺织业遭到不同程度的打击,来自东方的成品不仅精美,价格还低,完全超过意大利地区的产品,在商会的推动下,纺织品的销路还在扩大。

  希腊地区是罗马国内最大的棉花产区,因为纺织品的需求大,棉花的种植面积持续扩大。棉纺织业很快超过麻纺织业,但因为原料原因还没有超过羊毛纺织业。如果拿到安达卢西亚和叙利亚,应该就可以超过去了。

  分割线

  在康斯坦察大学,一年一度的放榜开始了,700多人争夺100个名额,竞争不可谓激烈。

  “尼科波尔,你找到你的名字了吗?”

  “还没有,不过我看到你的名字了,阿尔方斯。”

  在排行榜下,不少人恨不得把眼睛贴上,生怕漏一点。而一些贵族和商人也在寻找上榜的人,打算和他们交个朋友。

  这样的上榜已经持续好几年,人们早已习惯这样的日子,这样不仅可以获得知名度,说不定还可以得到投资人。

  贵族和商人都开始寻找适合投资的人,在他们看来,这些都是潜在的未来高官。如果投资成功,那对家族可是天大的好处。

  阿尔方斯看到自己的名字,高兴的跳了起来。这是他们家族上升的起点,只要上榜,能进入官僚阶层,虽然一开始地位低,但也是可以上升的。

  考试充实了官僚,不仅是康斯坦察,布库尔耶什蒂、雅西、索菲亚等有大学的城市都在上演着惊喜。这些人大多出身中小贵族和市民地主阶层,他们没有大贵族的实力,基本上是支持皇权的,而皇帝也依靠这些未来的官僚掌控每一寸土地。

  米尔恰对政府的掌控力越来越强,这让共事十年的宰相安杰尔感到心累。这位皇帝太喜欢扩军了,如果国库有钱倒也没什么,但每年的收入和支出大体相等,这个时候还要扩军那就给自己找负担。

  又是和皇帝扯皮的一天,安杰尔在内心想着。

  “父亲回来了。”安杰尔的儿子埃米利安上前。

  “嗯”,此时的安杰尔已经不想说话了。今天在会议上,米尔恰直接提出要在未来继续征战,好说歹说才控制下来。

  当初的肯普隆格政变,多亏安杰尔一直站在米尔恰这一边,家族才幸免于难,而且还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但这十年来,他愈发感觉这个位子不好做了,尤其是大公加冕为皇帝后,数不清的政务和要求扩军的命令无时不刻在打扰着他。

  “陛下对军队一直热衷,要不是和奥斯曼有停战协议,现在应该还在继续战斗。”

  安杰尔也想对异教徒宣战,但眼下帝国内部也是一堆事情要处理,新领土的治理,与欧洲国家的外交,而且还要满足皇帝的需求,他这个宰相实在是累。

  “父亲,为什么不劝阻陛下暂停扩军呢?”埃米利安问道。

  “不懂”,安杰尔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十年前陛下对奥斯曼的战争开始,帝国获得的战利品足够全国臣民生活好几年了。这样的收获陛下是不会放弃的,加上异教徒还占据着大片土地。”

  安杰尔对儿子分析米尔恰的雄心,这位君主恐怕是要恢复查士丁尼大帝时期的辉煌和疆域,加上东正教的神圣使命,所以才会热衷于扩军。

  但是土地的快速扩张与正在发展的国力不符,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休养生息,为此安杰尔在会议上多次劝阻皇帝,还好米尔恰还能听从意见,也就没有继续坚持下去。

  而且,这几年他也看到彼得的声望也在上涨,甚至有些威胁到了米尔恰,原本的父子和睦快要维持不下去了,这也是为什么彼得自告奋勇前去西方做外交工作。避嫌呢。

  “虽然陛下要求扩军,但好在还有殿下的劝说政府才能稳定运转。”埃米利安突然插了一句,毕竟他在彼得掌控的新瓦拉几亚衙门任职,也算是凯撒的下属。

  “嗯,幸好上帝赐给帝国一位冷静、睿智的储君。”

  安杰尔也赞同儿子的说法,这几年彼得也在帝国的建设中出了不少力。而且也在米尔恰有些狂热的时候劝阻降温,是一个合格的帝国继承人。

  安杰尔想要延续家族传承,那就必须和下一任帝国皇帝和其他皇室成员打好关系,因为他要考虑到任何因素,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第244章 集权和争斗

  “父亲,您的意思是殿下是为了避开陛下所以才去西方的?”

  “只有这样的解释了,皇室之间的争斗也是非常激烈的。”

  眼下皇帝的四个儿子中,长子是最有资格继承帝国的人选。并且还被册封为凯撒,但他好像过于优秀了,一些事情甚至将皇帝都盖了过去。这样的优秀,很难不会让皇帝的心理失衡,如果被小人从中作梗,很容易就会造成父子相残的悲剧。

  为了帝国,更是为了自己,彼得才会带着索菲亚去西方游历,并且沉迷于其他方面的事务,尽量不和皇帝起冲突。连安杰尔都不得不承认彼得不继承皇位是天理难容。

  而且在征服扩张中,安杰尔家族也是出钱出力,索菲亚战役和阿德里安战役都有参与,得到的回报就是新征服土地上的庄园、葡萄园,在索菲亚、塞萨洛尼基的羊毛纺织工场,还有贵族头衔以及居住在君士坦丁堡等一系列荣耀。长子埃米利安在新瓦拉几亚衙门任职,次子则进入海军学校,自己也是宰相,没有家族比他们家权力还大的了。

  “对了,那个人有没有什么动作。”

  “李斯特林好像就是在阿德里安和君士坦丁堡看着自己的生意,其他的也没什么。”

  “但愿如此,他们家可是个硬骨头。”

  这位李斯特林是谁呢,能让安杰尔时刻打听他的消息。他是三年年前被米尔恰任命为内务大臣,由于成绩出众,经常被人们议论是下一任宰相的人选,但他在参政院中经常与安杰尔对着干,因此也是安杰尔的政敌。

  和出身显贵的安杰尔不同,李斯特林只是一个小小的摩尔多瓦贵族,如果是小贵族是不可能进入参政院的,但他有一个好哥哥,摩尔多瓦雅西议会主管,博格丹。

  没错,就是那个被彼得任命为雅西会议主管的博格丹。随后一度担任过总督职务,随后成为苏恰瓦的高官。但他的儿子在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得病死了,而他自己也在一次狩猎中被马扔在地上再也没有起来,他的爵位和财产由他的弟弟继承。

  不过在博格丹去世前,他告诫李斯特林,一定要全力支持皇室,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支持。他一直秉承哥哥的教诲,坚决站在米尔恰一边。

  哥哥去世后,李斯特林也成为了雅西的会议主管,在这期间为征战的米尔恰送去了大量现金和士兵。同时还贿赂米尔恰身边的近臣,以达到高升的目的。

  他先成为苏恰瓦省的高官,然后是布库尔耶什蒂的行政长官,在君士坦丁堡攻城战中身先士卒得到米尔恰的青睐,得到进入参政院的资格。

  不管是扩军还是治理,李斯特林都站在米尔恰一边。这让米尔恰对他的重视与日俱增,最终成为帝国的内务大臣。

  除了米尔恰,李斯特林对彼得也是投其所好,他知道凯撒对能力强的人特别青睐,因此在内务大臣的职位上兢兢业业。不仅处理了不少事情,还辅佐彼得在安纳托利亚的内政事宜。这让两位统治者对他的感官都很好,他也获得了不少土地和产业。

  李斯特林的快速崛起让安杰尔措手不及,他之前预想了所有宰相的继承人选,唯独没有想到他。这让他觉得自身的权力受到挑战,因此必须盯着他。

  安杰尔和李斯特林之间的争斗也是罗马国内政治的一个缩影,大贵族与新崛起的中小贵族和平民争夺政治权力。他们使用各种手段争夺权力,但最终的仲裁者都是皇帝,这就表示不管最后结果如何,皇帝都会获得最大的利益。

  官秩表实施后,大贵族掌控朝政和地方的情况发生很大的改变,那些商人、中小贵族和地主,甚至还有平民都可以参与政治。他们这些贵族世家的影响力减弱,一些人想要反抗,可联想到肯普隆格发生的事情就不敢了。

  大地主方面则显得纠结,他们是地方治理的合作者,也是官僚的储备人群。对官职的改革损害了部分利益,但这还不是致命的,最要命的是对小农的保护措施和抑制土地兼并。这直接动了他们的大蛋糕,地主们想要对抗皇权,但那些得益的群体会先替皇帝站出来痛扁他们。

  市民和富商是逐渐增长起来发挥政治作用的群体,他们依靠自己手中的资金获得资产和利于工商业的政策,同时还要开拓市场和打通商路,为帝国扩张提供资金。那些死要面子的贵族也会以庄园为抵押获得金钱,甚至将女儿嫁给商人来解决燃眉之急,而商人也通过与贵族联姻进入上层社会。

  商人是帝国最有活力的群体,也是皇权和扩张的支持者。他们的殖民和探险队伍一点不比官方差,莫斯科到君士坦丁堡的路程就是罗斯公司和一些商人合作探索的。罗马尼亚商人掌控大部分的黑海贸易,第聂伯河、顿河、维斯瓦河等东欧主要河流都有他们的影子。

  城市是工商业者集中的地方。工商业者,无论大小,最害怕的是社会动荡、混乱、无序和战争。如果听任诸侯割据,互相争夺地盘,甚至拦路抢劫的情况不改变,城市因此遭受的损失会比皇权统一后所遭受的损失大得多。即使在皇权之下确立的是中央集权的体制,那也比封建割据的无序状态好。再说,城市中的大商人要比小商人更希望有强大的皇权统一和对商业支持。除了他们的经营规模大,因社会无序而受到的损失更大而外,还由于经营商业有利可图,不断有新的资本进入商业领域。有些新进入这一领域的小商人并没有资本,而是靠借钱来经商的。小商人的进入使得商业方面原来的秩序打乱了,大商人的传统地位也受到了挑战,所以他们反而希望有权威的当局来管一管商业秩序。

  可见,城市,尤其是城市中的上层人士,对皇权今后的作为是寄予很大希望的。他们相信皇权不会忘记自己在支持皇权时所付出的代价和作出的贡献,皇权一定会以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给予回报。他们认为,假定城市今后能依靠国内市场的统一和国外市场的开拓而获得经济利益的话,那么即使城市因中央集权体制的确立而使自己失去那种独立地位的话,也是值得的。

第245章 殖民地

  距离君士坦丁堡几千公里的东非,当初留下的罗马尼亚人在这片土地上开始了建设。包括传教士、商人、工匠、医生等70多人留了下来,他们在短时间里建起了码头、集市、礼拜堂等建筑,还准备修建100栋居住用的房屋,开拓农场和牧场,林林总总的加起来总共有超过20多项建设提上日程。

  有了目标就需要人手,靠着梅森给他们留下来的资金,他们从附近的部落和阿拉伯商人手中购买了200名战俘和奴隶。在鞭子的作用下,效率可不是一般的快。

  亚历山德罗从新修的房子中走出,经过好长时间的生活,他终于适应了这里的气候,作为新任命的行政长官,他有义务保护这片帝国的土地。

  “大人,又有一艘帝国商船在码头停下了。”

  “知道了,让他们做好工作,我要去别的地方看看。”

  随着罗马向东探索,一些商人也效仿他们通过埃及进入红海,这个建议港口成为商船的避风港和交易点。周围的部落拿着自己出产的货物与他们交换,商人也从他们手中获得奴隶、象牙等东西。

  亚历山德罗随后走到了礼拜堂,格拉西莫维奇神父正在带领信徒祈祷。他是鲁塞尼亚人,也是狂热的正教徒,得知要去远方传播福音时马上报名,随后开始在这里进行传教。

  但在这片土地上传教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不说异教徒,这里竟然还有异端。所罗门王朝统治的阿比尼西亚虽然信仰基督教,但他们信仰的是东方正统教会,属于东方人派正教会,而不与东罗马派正教会的普世牧首共融。

  在这样艰难的情况,神父仍然在这里让二十几人皈依东正教,这已经很了不起了。同时他也有参与殖民地的治理,所以亚历山德罗找他讨论也是无可厚非。

  祈祷结束,神父发现了在旁边等候的长官,很快过来与他谈话。

  “尊敬的大人,是什么风将您给吹来了?”

  “神父,您觉得这片土地怎么样。”亚历山德罗先问神父这块地方如何,神父也不墨迹,直接说这是一片需要上帝净化的土地。教会有义务传播上帝的福音。

  亚历山德罗表示支持神父的决定,但对方一说要资金和其他支持后就不说什么了。现在正是大建设时期,哪还有钱呀。要不是来往的商船交的过路费和贸易所得,早就入不敷出了。

  况且这块地方兵力和武器只够拖延时间,自保是远远不够的。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积蓄力量,并且撑到去印度的商队回来。同时依靠来往的商船将消息带回君士坦丁堡,请求更多的支援。

  不过还没等他写信,支援就来了。南方商会的代表前来与亚历山德罗探讨贷款和商贸、移民问题。

  商会已经知道船队在东方建立了第一块殖民地,而且后面的老板高瞻远瞩,已经想到殖民地人力不足的问题,就让他们准备120自由民和280奴隶一同前往。这对人力稀缺的殖民地来说是很大的帮助。

  “阁下来这里有没有感觉什么不一样?”

  较为简陋的会客室里,亚历山德罗正在询问商会代表。

  “嗯,和君士坦丁堡相比差了许多,但也是一个好的开始。这里的难处我们都已经知道,商会同意贷款20万列伊来帮助这里,并且还会帮助移民。”

  听到这里,亚历山德罗有些震惊,他没想到说求援,救援就来了。这速度简直不要太快。

  “不止如此,凯撒大人得知后还写了任命状,恭喜你,已经成为这里正式的行政长官。”

  在彼得撰写的任命状中,除了任命行政长官外,还将这里以安德罗尼柯的名字命名,免税五年,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允许与其他人做生意等。

  亚历山德罗接受了这份任命,随后他下达的第一个命令就是划出一块土地作为南方商会的分部和商馆。第一批贷款和土地费用共计7万列伊已经到账,他可以用这笔钱继续扩张和建设了。

  现在这片殖民地有自由民200人,奴隶400人,已经有一个村庄的规模了。既然如此,那么配套设施也要建立起来,以此获得这片土地的长久控制力。

  周围的部落对这个城镇感到好奇,不过看可以通过交易获得没有见过的商品后,双方的贸易也就开始了。

  这里的乳香、没药,南边的象牙和奴隶,以及粮食和木材都会在这里进行交易。可惜没有胡椒、肉豆蔻这样的香料,不然还大老远去印度干嘛,直接在这不就行了。

  今天交易的市场上,几个来自西边地区的商人带来了一种红色的果子。说是他们那里给出征的士兵准备的食物,吃了能够精神百倍,而且可以冲泡和融合。

  这样神奇的东西自然得到一些人的青睐,他们购买一些打算运到君士坦丁堡,让那里的人尝尝这里的饮料。

  亚历山德罗想要扩大这里的领地,就必须让这里繁荣起来,虽然位于香料商路的节点,但重要性不如对面的亚丁。收的过路费就少了,要想往来的商船增多,还得把苏伊士开通才行。

  目前的运河构想已经有超过2000位黑人用行动支持,每天就是不停的挖,因为是马穆鲁克的地盘所以还得低调,啥时候能151天速通埃及呢。

  并且红海两岸都是异教徒的势力,基督徒想要在这里占有一席之地并且控制这里需要故乡的大力支持,虽然得到了凯撒的帮助,但要是有巴西琉斯的支持无疑是最好的。

  殖民的目的是什么,工业革命时期是劳动力、原材料和市场,但在这个时代,奢侈品无疑是殖民的目标。香料、蔗糖、瓷器、丝绸、象牙、宝石、金银,这些东西是大航海时代的目标。这些东西价值高,不易寻找,而且还会有其他势力争夺,为此谁先控制原产地和贸易港,谁就能在这场比赛中获得先机,原本的世界中是葡萄牙,而现在的世界中则是罗马。

第246章 利润带动扩张

  巴黎城,法国首都,在后世这里是时尚的代名词,但现在的巴黎和时尚二字根本不沾边。百年战争给这座城市带来很大的创伤,地方势力也不听国王的指挥,只有巴黎和周边几个地方才有影响力,这也是法兰西岛伯爵的由来。

  此时的法国国王是查理六世,在其父王的励精图治之后,由于查理六世的精神病,法国再次陷入一片混乱。封建主之间矛盾重重,奥尔良派和勃艮第派为争夺查理六世的摄政权混战不休。城市居民和农民由于恶劣的生存环境多次举行暴动。1382年,鲁昂和巴黎均发生反抗重税的市民暴动(铅锤党运动)。

  彼得一行人离开热那亚后来到法国南部城市土伦,接着北上前往巴黎。对于谁来负责与罗马的外交,法国内部又吵了起来。

  奥尔良公爵查理一世和勃艮第公爵菲利普二世都想自己负责,他们的支持者在摄政会议上争吵不休,最后一致决定双方一同负责。一定要让东方的来宾享受到最高级别的欢迎。

  彼得在一路上看到农民衣衫褴褛,商旅稀少,不少地方还没有从硝烟中恢复,这也难怪在未来的战争中被英格兰攻占大片土地,连巴黎都丢了。

  他想见见查理六世那个精神病,但摄政肯定不会同意,带领法国走向胜利的查理七世还没有出生,西欧之旅也就那样吧,他只想赶紧完成任务然后回到他心心念念的君士坦丁堡。

  罗马和英法两国的关系不冷不热,他们相距太远,谁有个麻烦也不能及时赶到,况且罗马也没了求援的需求,这就是一次普通的出访罢了。

  西欧这里没什么事情,倒是中东欧开始热闹起来。西吉斯蒙德靠着上奥地利的支持凑了一支1.2万人的大军,准备收复匈牙利失地。玛丽也将军队集结,共计1万的匈牙利军队和3000雇佣兵正在向布达集中。波佐尼公爵也集结自己的军队随时待命,两人都送去了信件,希望他能加入自己这一边。

  在波佐尼城堡,由于公爵大人经常性的不在,所以他任命了一位来自东方的贵族,平斯克伯爵负责处理政务。

首节上一节84/17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