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的雄鹰 第61节

  在阿特莱德,匈牙利军队攻击了半个月都没有打下来。对方的战斗意志太猛烈了。

  西吉斯蒙德急呀,本来之前一路势如破竹,怎么现在打不动了呢。

  更要命的是,他的资金快没了,之前因为内战的爆发西吉斯蒙德从匈牙利贵族的口袋中掏出了一部分,但也只够三个月的。而且士兵的其他费用花费也是很大的,这些完全不够用。

  而现在,他们在阿特莱德受阻。如果不能突破,恐怕士兵就要哗变了。

  西吉斯蒙德继续出售在匈牙利的王室财产,大量的庄园被出售,而贵族们趁此机会继续发展壮大,这使得西吉斯蒙德更加难以抗衡。

  而玛丽为了进一步获得其他阶层的支持,签署了《农民法令》。将特兰西瓦尼亚对西吉斯蒙德效忠的所有贵族土地没收,并赐给效忠她的东正教贵族和东正教会。一些在土地上劳作的农奴获得了自由,这让底层民众直接支持玛丽,甚至还有不少匈牙利农民冒着被抓的风险逃到了特兰西瓦尼亚。

  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特兰西瓦尼亚全民皆兵。30多万的人口愣是爆出了一万军队,他们向西进攻,为了守护自己的信仰而战。

  彼得的军队顺着多瑙河已经到达了贝尔格莱德,这座多瑙河上的要塞实在是太重要了。格鲁军团团长贝拉决定先把这里攻下,然后北上救援特兰西瓦尼亚。

  贝尔格莱德有守军1000人,之前西吉斯蒙德下令将大部分守军调拨前去攻打特兰西瓦尼亚。所以当他们发现城外有军队攻打的时候,他们都非常害怕。开始向布达求援。

  哥萨克部队被安排在周围劫掠,格鲁军团则等待火炮前来。同时建设攻城器械和侦察情报。

  一些大屠杀的幸存者听说有军队攻打这里,就来到营地自愿提供情报和充当向导,并将他们在城中的遭遇告诉了他们。

  “真是残忍,他们都是要下地狱的。”

  随军的神父听到这样的遭遇,怒不可遏,恨不得马上打进贝尔格莱德,将这些异教徒通通杀光。

  “神父,现在还不是时候,等援助一到,我们会让他们付出代价的。”

  贝尔格莱德被不明军队围困,这个消息又让西吉斯蒙德晕倒。他只能让匈牙利议会继续掏钱,但贵族根本不买账。特兰西瓦尼亚跟他们有什么关系,还不如继续打理自己的土地呢。

  而西吉斯蒙德的故国神罗,最近也有点对他不利。他加入了几年前反对兄长为文策尔的贵族联盟,并在两年前逼迫他让步,但随着匈牙利陷入内战,文策尔又开始蠢蠢欲动。而且波西米亚内部掀起的批判天主教运动也被文策尔利用,试图借着这股力量打败他们。

  不过,西吉斯蒙德是谁,他不会被眼前的困难打到的。他开始不停的联系神罗和匈牙利的贵族,利用自己的外交能力维持国家间的平衡,并下令军队尽快平定特兰西瓦尼亚。

  匈牙利军队继续猛攻阿特莱德,这里马上就要守不住了。幸运的是,玛丽和商会做交易的士兵已经到达了前线,并带着补给投入到守卫城市的战斗中。没办法,匈牙利指挥官只能继续对峙。

  布达大主教向罗马方面求救,提出组建十字军的许可。而在布达的情报网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彼得,彼得明白如果让十字军组建,那么特兰西瓦尼亚会更不能抵抗。

  “把这个消息告诉克卢日,另外让我们的人制造点动静,越大越好。”

  彼得为进攻贝尔格莱德的军队提供了火炮和火药,而这个时候贝尔格莱德没有修建起之后与奥斯曼争斗时的防御建筑,防御能力自然低,但其地理位置也说明这里不是那么好打的。

  格鲁军团开始不停的猛攻,火炮发射的弹药落在城墙上、守军上、城中的建筑上,爆炸产生的碎片伤了不少人。

  守军的心理防线逐渐崩溃,主要是没有见过这么多,杀伤力这么大的火炮。而他们加上防备的平民总共才两千人,这么点人去防守这座城市,实在是……

  在围攻20天后,军团的火炮将贝尔格莱德西面的一段城墙轰塌。军队和安德烈会组建的十字军蜂拥而至,当天晚上,贝尔格莱德的守军被肃清,他们彻底占领了这座城市。

  贝尔格莱德失守后,匈牙利的门户大开,伏伊伏丁那地区随时面临着外国的进攻。但因为不能直接下场,所以消息就编成特兰西瓦尼亚军队和信奉东正教组成的军队联合攻占了这里。并将贝尔格莱德大屠杀的惨案通过各种方式传了出去。

  不管是平民、贵族还是教会,都愤怒了。卡罗尔牧首提出要组建一支军队前去征讨,各个波雅尔也要前去攻打匈牙利,甚至还说要让无法阻拦的塞尔维亚付出代价。

第165章 西进和南下

  对西吉斯蒙德来说,贝尔格莱德的陷落意味着匈牙利东南方的门户大开。如果塞尔维亚或者瓦拉几亚趁此机会进攻,匈牙利就危险了。

  而贝尔格莱德被占领后,特兰西瓦尼亚一片欢呼。这无疑让他们振奋起来,而对匈牙利军队来说,这就是个天大的坏消息。指挥官听贝尔格莱德被占领,就撤出了阿特莱德。

  特兰西瓦尼亚军队趁此将匈牙利打到蒂萨河附近,西吉斯蒙德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同时也是东正教对天主教的一大胜利。

  在占领贝尔格莱德后,军团继续向西推进,并进入了蒂萨河。如果蒂萨河失守,那么没有任何天险的布达就是下一个目标。所以,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继续打,要么与他的前妻谈判。

  西吉斯蒙德派人去试探玛丽,他提出只要罢兵言和以及承认自己的错误,就赦免她,教籍也会恢复。

  这样的条件玛丽都乐了,她之前怎么没发现前夫这么自负呢。明明是自己来求和,条件却好像自己赢了一般。

  玛丽拒绝了这所谓的求和交换,提出自己的罢兵条件:即蒂萨河以东的土地都归她统治,其他的就不在乎了。

  “回去告诉日格蒙德,总有一天我会拿回属于我的东西,让他等着。”

  使者只能把这个消息禀报给西吉斯蒙德,果不其然,这个要求他不会答应。答应了那些匈牙利贵族得吃了他。他只能是以静制动,希望玛丽那里出点意外什么的。

  在保住自己的政权后,玛丽开始建立自己的统治。她分封了一些贵族,让他们管理地方,并且将之前天主教会的地产转到东正教的名下。这些成为了特兰西瓦尼亚社会的支柱。

  接着就是恢复经济,由于大量的天主教贵族离开,特兰西瓦尼亚的财产也被带走大部分。玛丽依靠商会和当地的矿产获得一些收入,依靠土地法令稳定了局势,同时也可以收取农业税,这就有了一项长久的收入。

  玛丽还派人去布库尔耶什蒂,向米尔恰大公表示结盟的意愿。而米尔恰早就等着她呢,不仅给了许多礼物,还正式与她结成同盟。瓦拉几亚给特兰西瓦尼亚保护,作为回报,特兰西瓦尼亚每年给一万金币就行。

  塞尔维亚见匈牙利要失败了,赶紧向瓦拉几亚表忠心,挺幸运,瓦拉几亚暂时不想吞他,就让他老老实实在边上看着。

  很快西吉斯蒙德的资金用完了,雇佣兵和军队为了自己的军饷,就大肆劫掠周边的村庄。使得村民逃到了特兰西瓦尼亚,这加剧了农民和国王之间的矛盾,就算是教会出手也不太行。军队指挥官只能眼睁睁看着东正教十字架树立在匈牙利的土地上。

  分割线

  西方的东正教传播顺利,东方的也进展不错。特别是在克里米亚,教会已经推进到半岛的边缘,正准备向大陆地区推进。

  一些鞑靼部落被摧毁,在半岛的中心地区修建了一座城市用来统治,彼得将其命名为维鲁加。

  以维鲁加为中心,瓦拉几亚在克里米亚的统治开始稳固,并向北扩展。由于对奴隶和农奴的宽容政策,大量来自卡法的奴隶逃到这里,这让鞑靼人损失了不少金钱。

  而在希腊南部,狄奥多尔的摩里亚公国决定彻底吞并雅典公国。他聚集了全部兵力,跨过了科林斯地峡,很快占领了雅典和底比斯,俘虏了雅典公爵内里奥。同时他又承认威尼斯的领土,尽量安抚他们。威尼斯也就没有过于追究,利润比土地香多了。

  占领雅典后,摩里亚成为了希腊地区最强大的国家。其他小国只能在瓦拉几亚、奥斯曼和摩里亚三个国家中夹缝生存。

  专制公狄奥多尔已经将女儿索菲亚为唯一的继承人,这遭到了君士坦丁堡的反对,曼努埃尔准备给自己未来的儿子一处磨练的地方,摩里亚正好合适,但弟弟直接给侄女,侄女结婚后这块地就变成别人家的了。到那时,罗马帝国还有什么地方呢?

  而瓦拉几亚的壮大又威胁到了君堡,曼努埃尔总觉得他们会像塞尔维亚帝国一样想取代他们,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来。而且现在他们还需要瓦拉几亚对抗奥斯曼,并且他还有侥幸心理,都是同宗的,应该不会反目吧。

  在巴尔干的外交上,米尔恰向巴尔干所有公国发出邀请,让他们的统治者前来布库尔耶什蒂聚会,以庆祝自己40岁的生日。

  除了威尼斯和摩里亚,其他的小国都来了。他们带着昂贵的礼物前来祝贺,米尔恰也高兴的回应他们,并让他们不醉不归。

  宴会正常开始,这些公爵逐渐放松下来。他们喝着酒,说着自己先祖的辉煌,不久就晕了过去。

  “来人,请各位回去休息。”

  米尔恰派人将他们请回城堡房间休息,并派士兵严加看守。等他们醒来,发现自己被软禁了,这让他们慌了神。

  虽然这种行为在西欧是非常不道德的,但这是在东欧,是在巴尔干,没人关心他们,也不会在乎他们的死活。

  但大公只是派人说请他们多住几天,并且商量一下国家之间的交流。主要是各国之间的关税按照瓦拉几亚标准统一。

  邀请的国家主要有伊庇鲁斯国,吉诺卡斯特公国,阿尔塔专制国,爱琴群岛公国和干地亚公国,都是希腊地区的拉丁人国家。都是拉丁人是统治阶层,大部分人是正教徒和希腊人,米尔恰看到统治阶层和民众之间分裂的机会,决定一次性让他们屈服。

  虽然还没到爱琴海,但瓦拉几亚的影响力已经到这里了。这也是这些群岛统治者来这里的原因。

  两个群岛公国很快就放出,瓦拉几亚暂时不会对他们怎样,至于陆地上的公国就麻烦了。他们被迫签署一大堆条约,包括降低对瓦拉几亚的关税,减少对正教徒的压迫等,而且在没有任何国家救他们的情况下,他们只能沦为瓦拉几亚的附庸。

第166章 拓展中欧

  这些国家太小了,不知道大公和他们签订这样的条约是为了什么。就连威尼斯也不屑于和他们签署商业条约,而瓦拉几亚却很喜欢这样。

  即使是瓦拉几亚吞并他们,这些国家也没有办法,他们的军队已经在之前对奥斯曼的战争中损失殆尽。可以说此时的他们已经和待宰的羔羊没什么区别了。

  当然大公给了他们另一个选择,既然这么提心吊胆的,那就把土地卖给他吧。反正这些地方没有几个钱,还不如卖了去别的地方潇洒。

  这个提议说的他们心动了,换了钱去意大利或神罗置办庄园不是更好吗。因为奥斯曼的扩张,自家领地的产出越来越少,就算要卖也没有人要,现在有人要买,这不得出手?

  反正这是自己的,卖了就卖了,这是巴尔干,不是西欧,这里没那么安全。

  米尔恰这么做就是想快速统一巴尔干,能以外交手段统一的就不用军事手段了。虽然会有一些治理问题,但他相信自己能克服,实在不行有彼得呢。

  彼得最近闲的有些无聊,他不知道还干什么了。要不,去阿德里安把穆拉德拽出来聊聊?

  不过,他那批酒倒是很受好评,特别是哥萨克人,当问道这是什么酒的时候,彼得想了一下,说是最近新发现的,叫做火水。

  辛辣的口感和刺激的感觉非常合哥萨克的胃口,瞬间下了大量的订单,这可把彼得忙坏了,要知道这些酒只是初品,还没有大规模生产,所以他赶紧升级一下生产装备和招募人手,争取满足他们的需求。

  第一批100瓶火水很快就抢完了。要不是彼得承诺后面还有,他们就要抗议了,而且他还说,谁杀敌最多,就可以获得更多的火水。

  有了这个承诺,哥萨克的战斗力提升一倍。在匈牙利战斗中牵制了不少统治者的精力,他们的破坏力使得不少村庄化为灰烬,大量的财富损失,一些贵族也不支持他了。

  来自意大利和罗斯地区的移民还在增多,罗斯地区多是失去土地的农民和逃跑的奴隶,而意大利地区则是工匠、城市市民和知识分子。瓦拉几亚的考试选官制度对他们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抱着试一试的心理,他们来到这个东正教国家,并依靠考试要求改信。

  瓦拉几亚中多元文化越来越多,这是彼得不能接受的,他依靠自己的身份,大力鼓励东正教和瓦拉几亚希腊文化,瓦拉几亚字典大力推广,塞尔维亚人、保加利亚人被打散分配。教会也成为政府的帮手,大量的绘画和文学从这里出来。

  罗斯地区的移民很容易就融入瓦拉几亚,但来自西方的移民则有些不容易,一些穷苦人为了生活归顺了瓦拉几亚,但一些工匠和知识分子则不屑于和他们为伍,狠狠的骂了瓦拉几亚后就回去了。

  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工匠定居在这里。他们带来了西欧最先进的工业技术,提升了瓦拉几亚的手工业,纺织和采矿是发展最快的两个产业。

  除此之外,酿酒、养殖等产业速度也不小。特别是葡萄酒,甚至出口到了西欧,一些地方甚至把勃艮第葡萄酒给打了下去,这让勃艮第公爵下令禁止进口任何瓦拉几亚葡萄酒,尽管他也觉得不错。

  东欧的条件比西欧好,但容易受到游牧民族的进攻,这也是为什么东欧一直落后于西欧,因为他们给英法当盾牌呢。

  分割线

  而在匈牙利,将近五个月的内战终于要结束了。特兰西瓦尼亚军队跨过蒂萨河攻克了德布勒森,西吉斯蒙德见状,只能与玛丽和谈。

  双方代表在德布勒森签订协议,承认特兰西瓦尼亚公国,两国以德布勒森和蒂萨河为界,作为交换,玛丽承认西吉斯蒙德的匈牙利国王,但如果他没有男性继承人,那么王位就必须归玛丽。

  匈牙利内战结束,但这场五个月的战争彻底改变了匈牙利。原本的大匈牙利已经不可挽回,东正教成功将势力范围扩张到喀尔巴阡山西面,并且对匈牙利的经济体系造成很大的影响。

  当然,西吉斯蒙德保住了自己的王位。他只需要有一位男性继承人就可以断绝玛丽继承王位的危险了,于是他赶紧从神罗国内挑选,最终选择一位名叫芭芭拉的贵族之女,并择日成婚。

  对玛丽来说,这是她第一次大权独揽。她终于可以不用见西吉斯蒙德的脸了,为了准备下次的战争,她必须抓紧时间治理,并且要和瓦拉几亚打好关系。

  至于贝尔格莱德,玛丽只是表面上统治,实际上是瓦拉几亚的飞地。这里的守军和官员都是瓦拉几亚派遣,并还移民了不少瓦拉几亚人。塞尔维亚人占多数的局面被取代,这里正逐渐成为瓦拉几亚的城市。

  按照约定,玛丽将布索拉夫等三座城市交给商会,商会将其交给了彼得。由于大量天主教徒搬走,彼得就对这些城市设立了三年的免税法令。并且将当地的天主教堂改建为东正教堂,一定要最大程度消除天主教的影响力。

  特兰西瓦尼亚也归瓦拉几亚牧首管辖,主教驻地设在克卢日,瓦拉几亚语也开始推广。特兰西瓦尼亚表面是个独立国家,实际上已经是瓦拉几亚的附庸。

  瓦拉几亚在南部和西部的布局都已经成功,整个巴尔干已经是他一家的地方了。只要再等待几年,就可以出兵夺走奥斯曼在巴尔干所有的土地,到时候又是一个阿莱克修斯的领土。只要再努努力,巴西尔二世的领土也不是不可能。

  米尔恰派人祝贺玛丽取得胜利,并邀请她未来前往布库尔耶什蒂参加彼得的婚礼和成人礼。玛丽也答应下来,要不是彼得,自己恐怕已经死了。这个恩情,她是一定要报的。

  在瓦拉几亚与特兰西瓦尼亚的同盟条约中,特兰西瓦尼亚会无条件支持瓦拉几亚的任何军事行动,瓦拉几亚也会保证对方的安全,并且支持她在全匈牙利的宣称。两国相互支持,为后来的一系列事件打下了基础。

第167章 大公会议

  匈牙利内战结束,彼得也撤军回到斯科普里。他继续对塞尔维亚地区的治理和同化。

  他也得到了消息,吉诺卡斯特公国以3万杜卡特的价格将自己的土地卖给了大公,伊庇鲁斯君主也正在谈判,如果成功,瓦拉几亚就要和摩里亚接壤了。

  骑士团和修会组织也从匈牙利撤出,他们开始向奥斯曼地区发动进攻。很快攻占了南部要塞塞雷,龙骑士团将驻地搬到这里,并准备进攻塞萨洛尼基。

  塞萨洛尼基又叫作萨洛尼卡、塞萨洛尼卡、萨罗尼加,帖撒罗尼迦等。是希腊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以及东南欧主要的交通枢纽。它的商港对于希腊和东南欧腹地都非常重要,现在被奥斯曼占据。骑士团的目标就是这座曾经仅次于君士坦丁堡的海港城市。

  说回奥斯曼,巴耶济德迅速吞并了不少埃米尔国。卡迪埃米尔国被吞并后巴耶济德基本统一了安纳托利亚,大量的土地和人口归奥斯曼所用,但也和新的国家接壤。

  巴耶济德优待归顺的埃米尔,他需要在五年内集结出一支十万人的大军来,这样才能向瓦拉几亚复仇。

  同时巴耶济德也向欧洲派出特使,重申和他们的友好关系,这让他们都觉得苏丹是怕了他们,就对奥斯曼放松下来,忙着自己的事情去了。

  天主教会大分裂还在继续,产生的混乱、腐化、搜刮民财等种种恶迹,大大降低了教会在欧洲人心目中的威信,教皇的权势和威望也一落千丈。

  趁此机会,彼得让西里尔院长以他的名义向卡罗尔牧首和君士坦丁堡牧首呼吁召开大公会议,重新确立东正教的权威。

  大公会议是基督教中有普遍代表意义的的世界性主教会议,咨审表决重要教务和教理争端。1054年东西教会大分裂后,东正教就只承认之前一同召开的七次会议,不承认天主教单独召开的大公会议,而在召开频率上,东正教只在三百年里召开过两次,最近的一次距今也有四十多年了。彼得觉得要想重新树立东正教的权威,只有瓦拉几亚发表的宣言不够,必须要有大公会议来才行。

  卡罗尔牧首自然是支持的,他向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安东尼四世写信,提出召开大公会议,安东尼也有重振东正教的雄心,也表示了同意,而且为了向瓦拉几亚表示感谢,就提议在瓦拉几亚首都布库尔耶什蒂举行。

  得到许可后,卡罗尔牧首开始忙碌起来。虽然说忙碌,但也非常简单,东正教的范围比天主教小,除了瓦拉几亚、希腊、君士坦丁堡三地外,还有莫斯科、特兰西瓦尼亚、安条克、耶路撒冷和亚历山大地区的东正教主教,预计人数不超过160人。比天主教大公会议小多了。

  君士坦丁大帝定都君士坦丁堡后,就开始着手提升君堡的宗教地位。在公元325年,尼西亚大公会议的决议,罗马教会在几大教区中名列首位,其次为亚历山大教会和安条克教会。后来随着君士坦丁堡的建成和发展,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君士坦丁堡教会因其特殊的政治地位而迅速发展,大有超过罗马教会之势。公元381年基督教第二次大公会议确定其地位在罗马教会之下,在其他教会之上。

  但是,君士坦丁堡教会不满足屈居于罗马教会之下,位居基督教世界第二的地位,特别是在古都罗马已经丧失其原有的政治文化中心地位后。公元451年第四次大公会议决定扩大君士坦丁堡教区的宗教管辖权,并明确承认君士坦丁堡教会享有与罗马教会一样的宗教特权。本来君士坦丁堡教会还将进一步提升地位,但这受到了罗马教会的严厉抗议。当时的罗马教宗利奥一世称罗马教宗首席权来自于对圣彼得的继承。因此,西罗马教会拒不承认君士坦丁堡牧首的首席权。

  面对崛起的新月教势力,东西方教会也曾有过短暂的“蜜月期”。尤其在14世纪之后,东罗马君主次向西方盟友请求援助,并允诺愿意促成东西教会的统一,但1204年的十字军洗劫君士坦丁堡事件让东正教信徒和底层教士不再信任西方盟友,甚至对其恨之入骨,而教会上层神职人员又不愿就教义教规彼此迁就,统一一事也就没有下文。而东正教也越来越衰微。

首节上一节61/17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