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的雄鹰 第53节

  放弃了这些地区,那巴耶济德为了安抚剩下的封臣和臣民,就必须向东进行扩展,毕竟现在不能向巴尔干发动进攻,瓦拉几亚几乎要将他的精锐打没了。

  也没有费多少时间,在代雷科伊条约签订的两年后,阿德里安条约签订。条约规定,奥斯曼向瓦拉几亚割让鲁米利亚、马其顿、科索沃地区,并且还要付出三万金币来赎回俘虏。

  这次奥斯曼很快就把钱拿了出来,因为上一次斯科普里战役获得的赎金还有一些,这次正好付钱了,他可是一点都不想再见到瓦拉几亚了。

  接下来就应该对付塞尔维亚了,这次的目标很明确,就算不能全吞,也要把科索沃和马其顿拿下。匈牙利和波兰这两个天主教庞然大物可不会眼睁睁看着塞尔维亚被吞。

  而塞尔维亚的使臣已经到达了布库尔耶什蒂,彼得正在接见他们。

  “殿下,塞尔维亚愿意与瓦拉几亚友好相处,每年也会将送的金币提高到三万,只要您能承认两国现在的边界。”

  每年三万金币就想将科索沃和马其顿买了,这可真是赚大了。要知道只要好好治理,每年最多的盈余都可以超过六万。

  况且科索沃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以至于有人说得到科索沃就得到了整个塞尔维亚和马其顿。这么重要的位置怎么会让塞尔维亚得,他是不会给他第二次崛起的机会。

  “你们的君主为什么要派来这里呢,布达和克拉科夫应该是重点呀?”

  “我国重视与邻国的关系,不管是贵国还是匈牙利,都是一视同仁的。”

  嗯,真是一视同仁,然后就改信天主教。看来他是不知道瓦拉几亚的实力。

  彼得暂时让使者在这里住一段时间,等大公回来再做决定。其实就是拖延时间,毕竟他现在是完全可以做任何决策的,等大公回来只不过是一个借口。

  “殿下,大公的信。”

  等使者走后,彼得收到了米尔恰的信件,上面写着与奥斯曼签订了和约,接下来应该是塞尔维亚了。

  彼得必须要想到吞并塞尔维亚的连锁反应,匈牙利和波兰会不会进攻,西方会不会看瓦拉几亚一家独大,奥斯曼会不会趁着立足未稳时卷土重来。

  不过,签订阿德里安条约中奥斯曼也将马其顿和科索沃给割让了,这就给了瓦拉几亚一个借口,拿回属于自己的成果。

  “现在塞尔维亚的军队到了哪里?”

  “目前在克鲁舍瓦茨,准备向普里什蒂纳出发。”

  “命令在尼什的军队出动,抢先一步占领马其顿。另外马上给大公回信,尽快前往科索沃,越快越好。”

  整个巴尔干半岛又开始搅动,奥斯曼留下的巨大权力真空让各国眼馋,但最后拿到大头的还是塞尔维亚和瓦拉几亚。

  米尔恰在处理好南部的事情后,马不停蹄的赶往尼什,他的军队就是瓦拉几亚最大的底气。

  塞尔维亚也是将全部的军队拿了出来,塞尔维亚骑兵为先锋,步兵为后盾继续占领城市。现在就是看谁快了。

  分割线

  虽说科索沃和马其顿还没有正式成为瓦拉几亚的土地,但根据条约和法理,这里已经是瓦拉几亚的了。

  因此从尼什出发的阿德里安带领骑兵快速到达科索沃的重要城市普里什蒂纳时,将与奥斯曼签订了阿德里安条约的消息告诉了城中剩下的奥斯曼守军。守军毫无斗志,只得开门投降。

  有时候速度才是王道,谁先占领就是谁的。只要他们能在这里坚守一个月的时间,大公就会带领军队前来支援。

  而为了争取民心,彼得废除了严苛的斯蒂芬.杜尚法典,取而代之的是瓦拉几亚法典。给予一些农民和农奴自由地位,同时拉拢当地的一些家族,只要他们不主张自己的政治权利,经济就可以给他们当下松。

  而彼得也是将印刷术发挥到了极致,他将条约印发了2300份,派了几百人在全国大肆宣传,这是准备在舆论上压倒塞尔维亚。而那些商人更是将条约消息传回自己的国家,而那些塞尔维亚君主可没有这样的想法。

  匈牙利和波兰派出更多的使者和礼物走访瓦拉几亚,罗马教廷也破天荒的派来第二次使者,教皇提出组建十字军的建议不出意外的被拒绝。

  威尼斯和热那亚慷慨的向瓦拉几亚提出贷款,最高达30万金币。还说只要他愿意拿出一些土地,金币马上就到,好,很有巧取豪夺的精神。

  彼得表示不需要,瓦拉几亚的财政目前还是很健康的。而根据大公的说法,这次战争的战利品足足价值700万银列伊。因此财政不用担心。

  有人会说这不合理,太高了。但如果将清真寺、突厥移民和二五仔的财产充到一起,就不算多了。而且这些也不全是货币,相当一部分是奢侈品、不动产这些,变卖还得需要时间。

  而米尔恰又将新征服土地上的基督教游击队和雇佣军进行收编,瓦拉几亚军队越来越大,但雇佣兵的加入也让军队成分越来越复杂。但好在他们都是信东正教的,宗教是维持他们纪律的最后一道保险。

第140章 论瓦拉几亚的雄心和塞尔维亚的悲哀

  瓦拉几亚的做法获得了当地大部分的民心,农民和市民全都支持瓦拉几亚,教会组织也因为对塞尔维亚君主改信天主教的不满转向瓦拉几亚教会。塞尔维亚已经失去了先手。

  当塞尔维亚军队看到普里什蒂纳上飘扬的瓦拉几亚旗帜后,心里是非常惊讶的,但他们不敢直接攻打,因为瓦拉几亚连续两次打败奥斯曼,塞尔维亚和他们打可能会有背叛基督教的嫌疑。

  而当派往瓦拉几亚的使者久久没有回来后,布兰科维奇意识到这是他们的缓兵之计,而瓦拉几亚的军队占领普里什蒂纳的消息也传了回来,这样的消息让他措手不及。

  “我早应该想到的,他们怎么会让塞尔维亚获得土地。”

  布兰科维奇痛苦的说道,塞尔维亚在过去反复横跳在匈牙利和奥斯曼之间,尽管已经恢复了独立,但他投靠了天主教,东正教的瓦拉几亚自然是不肯相让,自己费劲获得的土地为什么要让你占便宜。

  “我们现在和瓦拉几亚打,有多少胜算?”布兰科维奇询问底下的大臣。

  “目前他们已经占领了普里什蒂纳,我们的军队和他们对决没有绝对的胜算,而且刚刚得到消息,瓦拉几亚的米尔恰大公已经带领军队正在向这里前进。”

  一听到瓦拉几亚的大公开始返回,布兰科维奇有些害怕,他非常清楚塞尔维亚是不可能抗击瓦拉几亚的,为今之计就是依靠匈牙利的支持,就算不能扩张,也要保住剩下的土地。

  不仅如此,布兰科维奇也将科索沃地区的军队撤回,全力回防斯梅代雷沃,现在,就等瓦拉几亚大军的到来。

  而瓦拉几亚呢,他们压根就不想吞并塞尔维亚,至少目前是这样想的。只要将塞尔维亚变成上供的附庸就行。

  卡斯特里奥蒂的回复也来了,他同意了这些条件,这个时候的阿尔巴尼亚地区还没有产生自己的文化,周围一圈国家影响着他们,先是罗马,然后是塞尔维亚,接着是瓦拉几亚。趁此机会进行同化是不错的主意。

  有了卡斯特里奥蒂的支持,瓦拉几亚的势力范围又扩张了一下。从亚得里亚海到黑海,瓦拉几亚实现了领土的快速扩张。

  又一次的开疆扩土让巴特兰家族的声望达到另一个顶峰。天选之子的身份进一步巩固,同时还有基督教卫士的称号。这是东正教会给巴特兰家族的,并且获得了大量支持。

  西欧和中欧国家扩张靠的是大贵族大领主的支持,而瓦拉几亚扩张后首先摧毁的就是当地固有的贵族体制,将原地的大贵族进行摧毁,取而代之的是听命瓦拉几亚的地方政府和贵族。这样可以防止当地脱离中央政府。

  罗马、保加利亚、塞尔维亚三大帝国的教训犹在眼前,中央对地方的掌控力随君主的能力和威望变大变小。这对国家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但欧洲的土壤又没有发展到东方那种高度集权的时代。所以只能取个中间值,郡国并行,到时候在慢慢发展。

  既然双方都同意了,那接下来的速度就很快了。卡斯特里奥蒂的使臣与彼得在布库尔耶什蒂签署文件,瓦拉几亚将册封卡斯特里奥蒂为阿尔伯公爵,每年向中央政府上交一定的金钱和军队,外交权也交了出来。而换取的结果是他可以吞并发罗拉公国和一些奥斯曼领土。

  作为实行郡国并行的第一步,彼得也没有多大把握,他只希望这样的臣服能维持三十年,这样就能让文化逐渐渗透进去,就算领主要独立,到头来还是会统一的。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瓦拉几亚吞并越来越多的土地,40天后,瓦拉几亚军队和卡斯特里奥蒂的军队在斯科普里会晤,一个大国正式诞生。

  而在此期间塞尔维亚什么都没有做,他请求的匈牙利出兵也在贵族的阻挠下停止。现在,他们只能靠自己,但靠自己还不如靠上帝。

  米尔恰来到了杜尚建造的宫殿,高大宏伟的建筑正在诉说往日的辉煌,短短二十年,塞尔维亚的国力达到了顶峰,但来得快去得也快,也是短短二十年,塞尔维亚就要不存在了。

  “多么好的地方,统治者的无能造就了这片富庶的土地被异教徒统治。”

  “但现在已经归您统治了。”

  周围的人不断恭维着,但米尔恰还是觉得任重而道远。这片土地自古以来就是主要战场,不仅是重要的位置,丰富的资源也引得周围国家的眼红,瓦拉几亚就是,匈牙利也是。

  现在,瓦拉几亚获得了这里,那就不要让其他国家抢走。而与匈牙利之间留下缓冲,塞尔维亚特别重要。

  “派人去塞尔维亚,看看他们是什么情况,是匈牙利,还是我们?”

  曾经的巴尔干统治者,如今沦为一个小小的,摇摆不定的附庸国。而统治大部分巴尔干的,竟然只是他们看不起的落后文明。

  公元前2000年左右,属于印度-欧罗巴人种的色雷斯部族从他们原先居住的希腊色雷斯地区北上,来到巴尔干半岛北部的多瑙河流域地区定居,这一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和文化类型随之由新石器时代向青铜器时代过渡。居住在多瑙河流域的色雷斯部族属于北部色雷斯分支,他们与当地原有居民共处,互相融合,逐渐形成现代罗马尼亚民族的直系祖先盖特-达契亚人。自此,瓦拉几亚先民世代相传,在这里繁衍,生生不息。

  罗马征服后,罗马殖民者还迫使达契亚融入罗马文化圈,使用拉丁语。罗马的征服还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5~7世纪,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罗马尼亚民族形成,而拉丁语则逐渐演变为罗马尼亚语。

  从7世纪开始,大量斯拉夫人迁居到多瑙河下游地区,把两岸的罗马尼亚人隔离开来,并迫使南岸的罗马尼亚人迁移到巴尔干半岛的西部和东南部。迁出的罗马尼亚人与当地各民族融合,数量不断减少。多瑙河北岸的罗马尼亚人则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作为一个民族顽强地生存下来,并逐渐将定居在多瑙河以北地区的斯拉夫人同化。这样顽强的生命力,足以证明瓦拉几亚可以统治这里。

第141章 大胜利

  作为罗马的继承者之一,瓦拉几亚自然会在东罗马衰落后扛起大旗。这不仅是给东方异教徒看,也是给西方异端看。

  塞尔维亚也是乖乖听话,面对瓦拉几亚的威压很快臣服,以每年40000金币的代价换取自己继续活在这个世界上,同时还将一些土地以今年的贡金价格卖给了瓦拉几亚,其中就包括克鲁舍瓦茨。这里距离尼什只有一两天的路程,很容易被对方快速攻占。

  这几年,巴尔干的局势越来越让人看不透了。谁能想到原先还是巴尔干霸主的奥斯曼,如今却只剩下沿海的一小点地区。取而代之的是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国家,这不得好好打听一下?

  于是各种各样的人开始在瓦拉几亚,他们要么做生意,要么就打探消息。争取在这个地方来实现自己或者他们背后国家的目标。

  接二连三的胜利让米尔恰决定效仿罗马的皇帝在首都举行一场凯旋式。毕竟瓦拉几亚也算罗马部分遗产的继承人,举行罗马式凯旋没有问题。

  而彼得也在首都挑选地方修建一座凯旋门,这是为瓦拉几亚的胜利修建,因此必须要高大宏伟。他要让民众看着,瓦拉几亚的强盛和巴特兰家族离不开关系。如果没有巴特兰,瓦拉几亚的命运就很难说了。

  这有些英雄主义,但在中世纪,这确实没有问题。只有源源不断的胜利,才能让家族长久不衰,才能持续推动自己的政策实施。

  “马上派人去新土地上清查人口和田亩,我需要得到确切的数据。”

  彼得在参政院上对众人下达命令,这几年的总督生涯让他的政治手段越来越灵活。共治者的地位保障了他参与制订国家决策,大公不在,他就作为统治者来治理国家。

  目前种田是重中之重,彼得非常关心各地的耕种情况,他希望能最大激发农民的生产力,为此政策大部分向农民倾斜。

  “殿下,这个月有超过两万人从立陶宛和波兰移民到摩尔多瓦,已经安置在雅西、苏恰瓦和乌克斯豪尔等地了。”

  “还是那句话,粮食、种子、农具都要给他们备齐,只需要来年以粮食偿还即可。”

  “殿下,他们的税收已经比瓦拉几亚的国民减少了五分之一。”

  财政大臣说出了自己的疑虑,因为彼得对这些新来的民众和农民太好了,这样下去剩下了波雅尔贵族也会不高兴的。

  “这些人抛弃了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拖家带口的来到这里,不就是因为这里可以生活下去吗,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给他们创造一个宽容的环境呢?”

  彼得堵住了财政大臣的嘴,他也知道上面的政策放到下面会变味,技术官僚和地方贵族之间也会有冲突,但好在教会站在他这一边,农民和农奴是最虔诚的教徒。

  根据佩特科夫的情报网,摩尔多瓦和保加利亚的政策情况实施较好,瓦拉几亚有些参差不齐,因为有些地方的波雅尔不配合。他们无法想象这些贱民会获得大量财富,也不想看到不认识的人治理地方,他们认为自己的权利受到了侵犯。

  瓦拉几亚的教育系统才刚刚起步,不像东方那样有上千年的底蕴。而且选拔的官僚水平也不一样,因此对官员的选拔和监察机制必须尽快建立起来。

  离开国务会议,彼得来到了训练场,自己的弟弟米哈伊和卡斯特里奥蒂的儿子斯塔尼撒正在接受剑术训练。

  “看来他已经适应了这里”

  现在卡斯特里奥蒂已经成为了瓦拉几亚的封臣,这位继承人也就是瓦拉几亚的贵族了,不用在区别对待。而且过不了多久,他的父亲就会来到这里,与他团聚。

  “目前在科索沃和马其顿的根基不稳,要严密监视一切可能破坏的人。”彼得向旁边的佩特科夫说道。

  “是”

  半个月后,米尔恰率领大军回到了布库尔耶什蒂。居民站在街道两侧向他们欢呼,他们感谢大公,感谢他和士兵做出的贡献。要不是他们保护,瓦拉几亚恐怕就是奥斯曼的地盘了。

  米尔恰大公骑马在前,士兵行走在后。后面是他们在战场上获得的战利品,有珍贵的雕像、绘画等艺术品250车,金币77箱,银币750箱。至于缴获来的其它金银器具、武器装备和财富,更是不计其数。这些战利品,除赏赐士兵和落入统帅私囊的以外,绝大部分都上缴国库。

  跟在运载战利品的队伍之后的,是俘虏队伍。上到西帕希下到普通士兵都有,最让人震惊的是还有一个奥斯曼苏丹的御用旗帜,可能是巴耶济德走的太快忘了拿,结果就让瓦拉几亚拿了。

  敌人的旗帜出现在战利品中无疑是最好的证明,证明敌军确实被击溃了。而民众的呼声又高了起来。

  随后,米尔恰来到了教堂前,卡罗尔牧首亲自迎接,祝贺他在异教徒的战斗中胜利。整个凯旋式才正式结束。

  随之而来的是盛大宴会,贵族、官员、外宾都来了。肉类、香料一个劲的上,甚至还有孔雀,全欧洲最新奇,最贵的东西都在这里可以找到。这让人惊讶于瓦拉几亚的财富,同时还有些嫉妒。为什么这些不是自己的呢?

  “各位,上帝创造了瓦拉几亚,因为他有着特殊的使命,他是保卫上帝的勇士,他注定是要与异教徒作战的。”

  彼得这时在旁边喊了一声,“米尔恰大公万岁!”

  “米尔恰大公万岁!”

  “大公万岁!”

  米尔恰大公则说,“瓦拉几亚万岁”,那些贵族又开始喊了起来。声音大的要把房顶掀翻。

  在彼得的宣传和米尔恰的凯旋式后,大半个欧洲都知道了瓦拉几亚再一次打败了奥斯曼。他们又开始了提高关系,争取将与瓦拉几亚的关系提到特别绿的脸。

  威尼斯和热那亚向瓦拉几亚表示友好,佛罗伦萨人也想碰碰运气,但他们最青睐的还是汉萨同盟的人,因为他们不要求别的,只会老老实实做生意。

第142章 改革地方和军队

  战争结束了,自然要好好休息一下,但彼得没法休息,他收到了康斯坦丁的信,上面写了新军在战斗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这让彼得意识到即使有火绳枪和西班牙方阵,军队也不是百分百防御成功的,特别是火枪阵,三段射击的时间根本不够。

  彼得也知道火绳枪的射击动作多,但这已经是这个时代最好的火器了,要不,改成九段射击得了。

  不过,火炮的威力是不错的。不管是青铜火炮还是铸铁炮都能发挥应有的威力,特别是铸铁炮,发射频率比青铜炮快,而且不像青铜炮那样射几发炮弹就软了。

  铸铁炮的优势已经很明显了,唯一需要克服的就是炸膛问题。而炸膛一部分是发射太频繁,一部分是材料不过关,这两个都好解决,毕竟冶铁技术瓦拉几亚也走在前列。

首节上一节53/17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