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穿红楼了谁还做梦啊 第83节

  “真是与荣宁二府那些蠢材一般。”阎应元心道。

  穿好官袍,戴上乌纱帽,阎应元出了二门,见马与两个锦衣卫小旗规规矩矩在堂下等候,心中喜悦暗暗道:“到底是天家子,军中的王者,这些横行霸道将顺天府哪里瞧在眼里的锦衣卫们如今也规规矩矩不敢肆意妄为,真乃是家国有幸,吾皇有幸。”

  遂拱手道:“天使此来之意下官已知了,人证物证何在?”

  马拱手说道:“都交给了推官,府尹大人可审问。不过大王知道那小女子身份,倒也免了顺天府许多人手奔波。”

  将方才之事细细说来,阎应元心中便有了计较。

  一时府尹喝令升堂,两班衙役们两行排开,阖衙大小官员一起前来听审。

  不一时人牙子押到,满口的直呼“冤枉”。

  他只说“小人从小养大的女儿,何来拐骗之说”,故此“只恳请大人法眼如炬,须不可冤枉好人”。

  阎应元即知此人绝非善类,当即令甄英莲上堂对质。

  待见甄英莲,阎应元暗道:“果真是个少见的小女子,难怪薛府那公子死活要。”

  又暗喜道:“天家子见如此极美女子不因私枉法,诚然国家之福,吾皇之福。”

  那人牙子跪在地上,偏着头喝道:“你还不照实说?从小白养的夯货!”

  甄英莲一时吓得不敢支吾。

  推官禀报:“大人,此人下官也曾见过,在夫子庙附近常住,确实从小养着个女儿。”

  阎应元冷笑道:“从小养的,便不是拐卖来的?”

  他举起惊堂木重重一拍,却不说那人牙子,指着几个锦衣卫缇骑与甄英莲说道:“那民女,你可听仔细了。这几位是锦衣卫缇骑,奉诏侍奉武烈敦煌郡王,今日本官堂上,你若畏惧别人威吓,纵然是本官不上报三司,这几位必定上报东厂锦衣卫。到时候,若坐实了欺君之罪,那却要连你亲朋故友一起杀头,你可想好了!”

  推官吃了一惊,与几个官儿互相看,迟疑着又说道:“大人,敦煌郡王并无权过问此案。”

  阎应元手指记录官道:“记下,武烈王乃告发,并未问案,现有锦衣卫缇骑作证。”

  马吊着脸冷笑着将那群人看了好半晌,微微一笑道:“看来这位推官大人耳朵不好得很哪,咱方才与你口口声声说了,此乃大王命我等上告,你却要扣一个‘武烈王过问大案’的罪名。看来,锦衣卫诏狱许久没洗涮几个人,什么猫儿狗儿如今都跳出来了。”

  那推官再迟疑,只是不服:“下官多年见过此人,他并非恶人。”

  阎应元不理,只瞪着甄英莲。

  甄英莲哪里敢撒谎,当即分了轻重缓急,跪着道:“小女姑苏人士,家父不敢说名,吏部有补缺,大人可查探,名费的便是。家母湖州人士,外祖本分农人,在封家庄有名声。小女甄英莲,数年之前趁元夕等会,被这人牙子所拐,从此流落金陵。”

  推官大喝道:“岂敢撒谎?须大刑审讯!”

  “府尹公,这人我片刻要带走。”马大怒,提宝刀起身道。

  阎应元踟蹰,他倒是想趁机干掉这个与福王府关系密切的推官,打乱应天府大小官员的默契纽带。

  可交给锦衣卫,他并不愿意。

  那推官也是正经科举出身,岂能让锦衣卫处置?

  马心想李征平日做事习性,又知道他最恨这些拐卖人口的人牙子、颠倒黑白的狗官们,行事又极残酷,遂冷笑着,提刀便要去要锦衣卫水火帖就此抓人杀人。

  锦衣卫水火帖乃东厂厂督提请、御马监太监上报、司礼监掌印太监亲批的公文,可不经过三司会审,以皇命钦差名义抄家杀人。

  阎应元一听他要请水火帖抓人,心下一急只好道:“此人贪赃枉法,下官早已举证到都察院,不日便要问案。”

  而后急令捕快们:“拿了推官,剥了官衣,快送都察院。”

  马立着眼睛上下将阎应元打量了半晌,抱刀冷笑道:“难怪大王不放心,如此草菅人命之无耻官儿,只因为一个科举出身,府尹大人便百般维护。那也好,送到都察院,正好锦衣卫大开杀戒,不定多年没做的抄家灭族手段,正好今日都用在你们身上。”

  那推官待要挣扎,两个小旗上去一刀背砸断他两条腿,又复一刀打烂满嘴牙。

  这才是横行无忌杀知府如鸡鸭的锦衣卫,皇权特许、法外横行。

  阖衙官员两股战战,再没人敢站出来作死。

  阎应元连忙当即审问。

  如今既有了甄英莲的供述,他虽是有本事的官员,但也是旧社会的官员,哪里会有文明执法这个概念。

  一时大堂上动用酷刑,只五十大板下去,那人牙子只好招了拐卖甄英莲罪行。

  阎应元喝道:“既如此之熟练,必然还有旧案在身,也定有同伙。来,拶他三十,一个不说便接着拶。”

  那人牙子熬不住疼痛,一股脑把什么都说了。

  这些年来,在他手里拐卖的男女便有十五个,除甄英莲一个,其它的不是被虐待而死便是“不足培养”拉出去无论好歹送了人家。

  阎应元大怒,如此算来这厮至少也有七八条人命,便目视那跪在地上哀嚎不已的推官质问:“这边是你的熟人故友?”

  而后一面命人寻找被害人,一面发下应天府大堂水火签急令捕快们捉拿人牙子同伙三五人,阎应元急忙修公文一道先向三司通报案情。

  程序完成后,阎应元又迟疑。

  应天府到处是福王的耳目,那老贼贪财好色,清秀的男孩子也不放过,何况这甄英莲眉目俊秀,若暂时安置在应天府,恐怕不过几日便会被“无故失踪”。

  这却如何是好?

  马见他目光闪烁,又只看他们几个,哪里不知这府尹大人的心思。

  他果断抽身便走,开什么今古玩笑、这甄英莲岂能暂居王府?

第一百四十九章 想见皇帝?犯个死罪就可以了!

  甄英莲暂居哪里那是有本质区别的。

  她若是在应天府衙门暂居,那不但要接受应天府差役庇护,出了事应天府上下都得受处罚,而且从性质上她是受害者,她与人牙子之间的矛盾那是受害人与罪犯之间的矛盾。

  但若去了王府那就成了王府与金陵薛氏为首的达官显贵之间的矛盾。

  何况李征没给薛蟠透露身份,只怕是还有针对四大家族的计划。

  如此甄英莲若公然住在王府接受王府的庇护,那岂不是把什么都暴露了?

  马对这些门道可熟悉的很,自然不肯钻进这么一件铁证如山的案子里面去。

  阎应元也只好命应天府找来几个粗使婆子健仆就近照看甄英莲,一边急忙把那推官送到了都察院处,又具折启奏。

  这等拐卖女童草菅人命之人必当被秋后处斩,这需要皇帝御笔亲批。

  此处多落一笔细节,皇帝御笔亲批处决的罪犯,俗称“御笔勾决”,在大明时代是要在奉天门御门听政之时才能决定,都察院、大理寺、刑部三司长官要全员到场,这也是为了尽量避免冤假错案。

  而大虞皇朝太祖皇帝钦定的“御笔勾决”更严格,一般死囚必须押赴京师、刑部初审、三司会审,而后在八月中旬,皇帝摆銮驾长安西门楼,亲自监督三司现场复审死囚。

  也正因为如此,长安西门楼被老百姓称之为“虎口门”或“白虎门”,八月中旬进了那道门的囚犯十死无生。

  但一般的罪犯没那种待遇,只有太祖钦定的“拐卖良家女子、百姓童子”的人牙子、杀官造反的义军首领、横行无法的“游侠儿”或称为“江洋大盗”等“十恶不赦”的死囚才能在被砍头之前见皇帝,一般的三司会审而后“廷议”决定就可交给应天府处死。

  当今太上皇后来又增加了一些规矩,对死囚的处决程序更加严格,基本上做到了古代生产条件下“慎刑”的要求。

  故此这种人证物证俱全的死囚,要先上报皇帝,皇帝责令三司会审、应天府听审,然后才能进入下一个司法程序。

  但一般来说,这种证据确凿的人牙子三五日内便可完成三层审核,倒不是大虞皇朝多嫉恶如仇,证据链完善、没有顶级后台的犯人,其处决程序会进入快速通道,许多流程不会卡脖子。

  但马并不放心,出了应天府,立即又让人向锦衣卫北镇抚司通报,并通报南镇抚司请求监督。

  如此一来,一个证据确凿的犯罪团伙,一般来说不太可能逃脱得了被处决的下场。

  但此事牵涉到一个科甲出身的推官,马料定必有波折。

  果不其然,李征看完了店铺,还不等回府,皇帝命内侍来传,让他尽快入宫。

  内侍通报说,锦衣卫指挥使赵全得锦衣卫北镇抚司堂上官禀报后,以牵涉到一个科甲进士出身官员为由,令锦衣卫“不得出面作保”,并立即具表上奏,责问“敦煌郡王施压责令锦衣卫干涉律法却为何故”。

  李征并不以此恼怒。

  到了宫里,这一次他特意关注了一下,皇城果然破败,连城墙都长出了灌木。

  又到文华殿,一群内侍正在挖水沟,原来排水不畅,下水道挤满了枯草,一打开盖子便闻到一股十分强烈的馊味。

  曹化淳看着,见李征来,连忙迎上来。

  “皇城破败至此了?”李征过去一看惊讶道,“这要不赶紧重建,恐怕当年大明太祖时期的建筑要倒。”

  “是,如今材料也都准备的差不多了,”曹化淳道,“百余年积攒那么多的材料,每年内帑都预存一笔钱,应该说重修皇城没问题,可老皇爷说民生多艰,如今再动摇民力不好。”

  大虞皇朝皇室以内帑土地羁縻贫民,动摇民力便是动摇皇朝统治根基,这一点太上皇十分清楚。

  李征能理解皇帝要住的好一点的必要性,他是在骨子里维护“大一统”格局的人,一个煌煌天国的中枢必须浩荡威严一些。

  而且这种大型建筑本可以成为拉动一定经济的手段。

  不过,百余年积攒的材料,其中定然有不少木头,这些木头存放太久还能用?

  问起这个,曹化淳便说基本上是二圣南巡以后才集中砍伐处理并送到行在的。

  “我皇朝是佃户开国,太祖高皇帝深知皇室奢靡,但凡有大型建造,必劳民伤财。故立国之后便开始自行提前准备材料。只不过,皇爷在考虑是否留着等将来返回北都之后修建北都。”曹化淳道。

  李征明白一个有志气的皇帝的“吝啬”,但这没什么必要。

  将来的北都,无论在谁的手里,修建也用不着那么多材料,一部分建筑材料到时候也会有他设法生产的新材料替代。

  曹化淳又悄悄透露:“皇爷之意,那些材料和银子不如用在内城建造上。道路修建、东城建造,以及西城整体格局改变,这都需要大量银子。”

  李征赞许:“这是明君才有的胸怀,不过修建皇城的材料若用来修建民生基建,有司恐怕也不敢答应。”

  “是啊,不过皇爷在考虑趁着西城搬迁,将那些材料卖给达官显贵去东城修豪宅府邸,换来银子修南都。”曹化淳抱怨。

  李征抿抿嘴,一个封建帝王能有这样的想法便了不起,哪怕其目的也是为了收拢人心为自己的江山永固。

  若皇帝的钱不用来做这样的事,难道还要用来修建园子求洋人打进来?

  “当今圣上,论雄才大略未必比得上唐太宗明太宗,然若论慈和,远超舍不得吃羊汤的宋仁宗。”李征赞许。

  曹化淳笑道:“只是局势如此,皇爷也没有别的法子,只怕要贱卖那些材料。”

  那皇帝一家住哪去?

  “皇城必当重新修建,当年明太宗靖难之役一场大火,而后迁都到北都之后这里便放弃使用,这已经是一个破落之所在了。”李征叹道,“那些达官显贵贪婪无度,他们岂能看不出陛下之意。只怕好好的材料,三五折他们也不买。”

  曹化淳默然。

  李征遂进了文华殿,皇帝正在看奏章,手头还放着一摞三尺多高的账簿。

  “来,坐下,那个人牙子的事你就不要管了,他跑不了。”皇帝见他来了,连忙放下奏章,从袖子里取出一个荷叶包,笑呵呵道,“这有你没吃过的,来尝尝,我也没吃。”

  倒不是他珍贵这点吃的,他如今在文华殿处理朝廷公务,这里便是“金銮殿”,在这个地方是不能出现这些零食的,否则便会被六科给事等科道言官“死谏”。

第一百五十章 这个皇帝保封建吗?

  一包椰子糕。

  这年头十分难得的新鲜食物。

  但这椰子产品是李征最不喜爱吃的几样食物之一,淡而无味,营养也不见得广告商吹得那样。

  从小真能喝到大?

  皇帝特意留着,李征也不好说不喜欢,只略微吃过一点,接过曹化淳送来的淡茶,放下后沉吟再三,不知该从何说起。

  皇帝笑道:“不喜欢?那就不多吃。”

  随后道:“那个案子翻不了,赵全弹劾也不必在意。”

  “不是,臣在想皇城重建与内城改造之事。”李征试探道,“陛下,若是有法子,只是要拖一些日子,可用同样的银子做两倍的工程,不知陛下能否等得了。”

  “哦?”皇帝喜悦,仔细一算,从账本里取出两本递给李征,“你先看,预算基本都在这里。”

  李征双手接过来,打开第一页便看到“白银总计三千二百五十万余两”的朱笔统计。

  这么多钱?

首节上一节83/350下一节尾节目录